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共4页).doc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共4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时11.自从下列哪项发现或学说开始,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 )A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B拉瓦锡确定空气的组成C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D汤姆逊发现电子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3.(2005年高考上海卷)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
2、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干冰气化4. 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 B. 爱因斯坦 C. 玻尔 D. 普朗克5. 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铅笔不含铅B水银不含银 C白金不是金 D火碱不是碱8. 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
3、是 ( )A. 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B. 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C. 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D. 在1000时,甲烷可分解为石墨和氢气9.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10.在原子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核电荷数 B.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C. 质子数中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 许多科学家在化学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其中,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结论的科学家是 ,提出
4、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12. 在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粒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能让大多数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1)_(2)_(3)_13. “法轮功”魔头李洪志在某次“带功”报告会上吹嘘,“一次我拿一根纯铝棒经意念发功后,经高能物理研究所测试,铝
5、棒的成分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铁,还有铜和金的成分”试用化学的观点从能量和核变化的角度分析其荒谬之处。 14.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15.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二十世纪奥地利和德国物理学家泡利、洪特分别提出了核外电子排布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1869年俄国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 原子结构 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