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一章..ppt





《中药学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第一章..ppt(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世佐2005年8月第一版很高兴与各位共弋很高兴与各位共弋 中华药海中华药海!愿与大家教学相长,共谋进步!黄世佐黄世佐 有关概念有关概念一一一一.中药中药中药中药:以: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形式用形式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特点特点特点特点的一类药物。的一类药物。附:附:草药草药草药草药民间习用民间习用,尚未形成统一规范
2、的名称及性能功用认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名称及性能功用认识,疗效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确认尚待进一步验证确认的一些药物。的一些药物。二二二二.中药学中药学中药学中药学: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来源、采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性能、功效、适应证及其使用方法的一门集加工炮制、性能、功效、适应证及其使用方法的一门学科学科。附:附:本草本草本草本草中药学的旧称中药学的旧称。因作为研究对象的中药多数为草本植物,故。因作为研究对象的中药多数为草本植物,故名。名。第一章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1.1.中药的起源:中药的起源:
3、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药食同源药食同源药食同源药食同源”;以动物为师;以动物为师;日常生产劳动及生活;日常生产劳动及生活;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寻找。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寻找。2 2.“火火”和和“酒酒”对药物应用的推动。对药物应用的推动。楚辞楚辞等。等。3.3.中药学的产生中药学的产生 临床疗效为依据临床疗效为依据口尝身受;口尝身受;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加以归纳、概括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加以归纳、概括商代的五行学说、商代的五行学说、周代的阴阳学说和周代的阴阳学说和易经易经的有关理论。的有关理论。总总 论论 4.4.记载药物知识
4、的文献:记载药物知识的文献:医药典籍医药典籍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药物药物247247种种)、黄帝内黄帝内经经(药物药物2626种种;大量药学理论大量药学理论)等。等。人文典籍人文典籍诗经诗经(药物药物80-10080-100余种余种)、山海经山海经(药物药物49-14649-146种种)、楚辞楚辞(药物药物4040种以上种以上)等。等。附附:1.1.诗经诗经例句例句:风风 鄘风鄘风 载驰载驰:“陟彼阿丘陟彼阿丘,言采其虻言采其虻.女子善怀女子善怀,亦各有行亦各有行”.2.2.离骚离骚例句例句:“扈江蓠与辟芷兮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纫秋 兰以为佩兰以为佩”.贝母川芎n n二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5、1.1.史记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仓公列传:“太仓公者太仓公者,姓淳于氏姓淳于氏,名意名意.少少而喜医方术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传黄帝、扁鹊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之脉书,及及药论药论,甚精甚精.”2.2.本草本草:本词首见于记述西汉历史的本词首见于记述西汉历史的汉书汉书,共共3 3处处,分别为分别为平帝纪平帝纪、郊祀志郊祀志、游侠传游侠传 楼护传楼护传.3 3.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简称简称简称本经本经本经本经)问世问世: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中药学发展的基
6、础奠定中药学发展的基础.内容主体形成于西汉内容主体形成于西汉,最终成书于东汉末年最终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不明作者不明,应是众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应是众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记载药物记载药物365365种种;按性能良、毒分为上、中、下三品按性能良、毒分为上、中、下三品;记述的药学理论有药物性能记述的药学理论有药物性能(四气五味、四气五味、有毒无毒有毒无毒)、配配伍七情、伍七情、用药原则、剂型、服药时间及用药的度等用药原则、剂型、服药时间及用药的度等.n n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神农本草经集注 作者作者:陶弘景陶弘景.年代年代:南朝梁代南朝梁代.记载药物数记载药物数730730种种,分为七类分为七类.
7、书写格式书写格式:朱朱(本经本经本经本经)墨墨墨墨(名医别录名医别录)别书、别书、大大(正文正文)小小(注解注解)结合结合.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米食、有名未用七类,又各分为上、中、下品又各分为上、中、下品).).2.炮炙论我国最早的炮制学专著我国最早的炮制学专著.作者作者:雷敩雷敩.年代年代:南朝刘宋时期南朝刘宋时期.内容内容:记述记述300300种药物的实际炮制操作种药物的实际炮制操作.四四四四.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
8、代时期1.1.千金方千金方 作者作者-孙思邈;该书包括孙思邈;该书包括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和和千金翼方千金翼方两部。后两部。后者中有者中有药录纂要药录纂要和和本草本草两章,前者讨论药物采集、贮藏、两章,前者讨论药物采集、贮藏、栽培等内容;后者记述药物栽培等内容;后者记述药物713713种,分种,分9 9类,又各分上、中、下品。类,又各分上、中、下品。2.2.2.2.新修本草新修本草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唐本草唐本草):):作者:苏敬等作者:苏敬等2222人,并先后由长孙无忌、李勣两位高官领衔;人,并先后由长孙无忌、李勣两位高官领衔;成书时间:唐显庆四年(成书时间:唐显庆四年(659659年);年);内
9、容:载药内容:载药844844种,其中新增种,其中新增114114种,分种,分9 9类;类;结构及体例:由结构及体例:由本草本草、药图药图、图经图经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朱字朱字本经本经、墨字、墨字别录别录,以上均为大字;另有,以上均为大字;另有“陶注陶注”、“谨按谨按”,均为小字;新增药物尾标以,均为小字;新增药物尾标以“新附新附”,为大黑字。,为大黑字。特点:特点:由国家组织编纂,由国家组织编纂,有药典性质有药典性质有药典性质有药典性质;增加图谱增加图谱增加图谱增加图谱。n n3.3.本草拾遗本草拾遗:陈藏器编撰。分序例、拾遗、解纷三部:陈藏器编撰。分序例、拾遗、解纷三部分,前者中记述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第一章. 第一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