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概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产品概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概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品概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roduct Conceptual Design)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911019学分:3学 时:48 (其中:讲授学时16,实践学时32)先修课程:设计概论、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工程原理、产品形态设计等适用专业:产品设计建议教材:产品概念设计,尹虎、刘静华,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12课程归口: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课程 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穿于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使学生掌握产品概念设计的构思方 法。并培养他
2、们在创新中的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灵活运用意识, 能通过造型设计的形式把设计构思加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为学生后续的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能解释产品概念设计的相关专业术语,理解课程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与每部分内容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能掌握产品概念的创新要点;能够掌握产品概念 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过程;能掌握产品概念设计构思的种类与构思方法。2 .能力目标:育理解各类产品中概念的特征、并对各类产品设计概念加以准确分析;学会分析 市场需求与产品发展趋势,提出更好的产品构想,并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付诸实施; 能将产品概念设计构思
3、的方法在各类产品概念设计实践中进行综合应用。3 .素质目标:骄自主惭意识,建立与时俱进的意识;培养脚地、哨乍风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灵活运用意识,引导设计实践;理解如何运用所学来服务社会、 创造价值。毕业要求6-1VV毕业要求6-3VVV毕业要求7-3VV毕业要求8-3V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理论讲授模块1 .教学内容:认识产品开发设计基本要求:了解成功的产品开发的特点,理解设计和开发产品主体,理解产品开 发周期和成本,了解产品开发的挑战。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2.教学内容:产品开发设计流程和组织基本要求:掌握产品开发设计的基本程序以及每一程序中设计到的各种设计
4、方法。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管理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3 .教学内容:机会识别基本要求:了解发现新产品开发的机会的方法,并能用适当的方式描述产品开发 的机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 .教学内容:产品规划基本要求:了解企业的产品规划战略,如何确定产品开发的项目组合和产品进入 市场的时间。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5 .教学内容:识别顾客需求基本要求:了解如何从顾客那里收集原始数据,理解原始数据、并建立需要的相 对重要性。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人文化关怀意识。6 .教学内容:概念生成、选择、测试基本要求:掌握设计概念生成、选择、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方法。课程思政
5、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7 .教学内容:面向制造的设计基本要求:了解产品开发成本的决定要素,并了解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的主要方 法。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教学内容: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基本要求:了解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活动、项目基准计划、项目执行等内容。课 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企业精神。设计评论课程教学大纲(Design Review )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911055学分:3学 时:48 (其中:讲授学时24,实践学时24)先修课程: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产品设计建议教材: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日
6、)喜多俊之,电子 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课程归口: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了解设计评论的理论基础、基本要求,以及评论的原则与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及对设计 作品、设计机构与设计师等的评论,提高理论修养与设计鉴赏、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的能 力。更进一步地,能够对设计作品的功能体现、美学内涵、经济价值与文化传承等有比较 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加深对设计的理解,提高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的能力,对好设计和坏设 计有正确、明确的判别标准,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美化自然、生活和心理 环境为设计追求。二、课程目标目标1.具备一定的艺术
7、素养,拥有对各类设计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为以后设计出服 务于人民日常生活审美的作品打下基础。目标2.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了解科学技术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工作后能够把新技术、 新材料等科学合理地应用于设计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标3.了解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主动学习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工作后能够立足当代中国,为人民设计出好作品。目标4.蒯多在评判产品时比较全面地考虑功能、结构、人机工程、工程技术、美学、社会、 文化、环境等要素对它的影响,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以后能从多角度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本课程支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8、毕业要求17、毕业要求1-2,毕业要求2-1、毕业要 求5-2,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2V毕业要求2-1毕业要求5-2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设计一一近代对机器文化批判的成果1.教学内容(1)设计评论的产生及历史意义(2)设计原则和评论标准2.基本要求(1)了解设计评论的产生背景及其意义。(2) 了解设计评论的立场、原则、标准,坚定设计为人民服务的信念。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明白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2)自觉运用文艺思想进行设计评论。(二)手工艺文化及其评论1 .教学内容(1)服装服饰(2
9、)饮食器具(3)居住空间(4)出行工具(5)日用之物(6)游艺娱乐2 .基本要求(1)通过教师对中国传统设计之物及设计文化的评论,使学生能够明白民俗用品同样蕴含着“设计”的精髓,人民的创造力无穷无尽,民俗日用是当代设计的本源,在 设计中能自觉从传统生活器用中汲取营养。(2)通过学生自我搜寻、组织有关某一类传统设计之物及其评论的实践,使学生加 深对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解,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把握民族文化之根。(3)使学生明白,即使是传统形式的民俗用具,依然具有功能、结构、美学、文化 等多方面的内涵。同时也可以了解,当代设计是如何一步步从“原始”发慝觑在的。作为未来的设 计师,能够不忘传统,设计出
10、具有中华文化精神的作品。3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也 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口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 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 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 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4 充分发挥艺术作用,大力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三)对当代设计机构与设计师的评论1 .教学内容(1)选择几个/几位中国当代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对其设计理念及实践进行评论分 析2 .基本要求(1)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评论,使学生能大致理解设计师做设计时所应遵循的一些 基本原则
11、,以及成为一个优秀设计师所应具备的条件。(2)通过学生对某个/位设计机构和设计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最终形成的评论,使 学生切身感受到设计师所应具备的素质。(3)使学生明白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等的重要性,以及设计师所应主动承担的社会 责任,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的责任。3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坚持设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实践导向,明白设计对于丰富 人民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2)以文艺思想为指导,对当代中国的设计成就进行全面认识。(3)充分发挥艺术作用,大力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四)产品与文化评论1.教学内容(1)选取几类生活中常用的产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评论2.基本要求(
12、1)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评论,使学生能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设计行为及设计物进 行认识和理解。(2)通过学生对某个/类设计物的整理以及评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产品的社会文 化意义。(3)明白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文化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中国设计, 它所具有的这种文化必然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 是站在时代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文化。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自觉以先进文化武装自己,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肩负推动文 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2)体认到设计事业的分量,意识到设计师的责任。在新时代自觉担当新使命,为 人民设计精
13、品。(五)专利纠纷案例评析1 .教学内容(1)选择几例比较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设计专利纠纷案件进行评论2.基本要求(1)通过评述专利案件,使学生明白,设计师必须自觉学习并遵守知识产权、专利 法等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 犯。(2)学生还应了解与产品设计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尤其是应及时了解当 代新科技的发展,把新科技恰当地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使产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把核心价值观中的 平等、公正、法治与知识产权相结合。以自己的优秀创意丰富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14、, 丰富文化事业,弘扬先进文化。(2)以高精尖专利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市场经济提供推动力。(六)评论文章写作例解.教学内容(1)围绕着“设计”这一主题,以书评、画评、影评等为范例,讲解不同类型评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基本要求(1)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大致了解不同评论文章的写作方法,能从不同角度对各 类设计作品进行评论,能从理论上对设计的正确方向进行引导。1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以文艺观为核心,对当代中国的设计进行评论,引导中国设计繁荣发展,建设文化,繁荣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如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
15、要求 指标点讲授 学时实验 学时1设计近代对机器文化批判的 成果目标32-122手工艺文化及其评论目标1 3 41-1、 2-1、 5_2203对当代设计机构与设计师的评论目标1、2、41-1、 1-2、 5-2104产品与文化评论目标3、42_1 5-2105专利纠纷案例评析目标21-226评论文章写作例解目标11-14合计48四、课内实验(实践)无五、课程实施(一)本课程首先要通过老师的讲授,让学生明白设计评论的对象范畴、立场、原 则、理论基础、基本要求等。(二)其次是通过老师对不同类型的设计品及不同领域的设计机构与设计师等的评论, 提高学生的设计鉴赏与批评和价值判断能力,更进一步地加深对
16、设计的理解。(三)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来讲解相关设计案例,使学生对设计课题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四)结合授课内容,适时布置相关的评论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以及课后自主查找有关评论对象的资料并做出评论,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五)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如表所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内容。(2)广泛参考专业书籍,依据大纲拟定授课计划及教案。(3)根据不同部分的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讲授(1)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评论客观,不以个人好恶进行评价。(2)选择较具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评论和讲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并调动学生听
17、课的积极性。3作业布置与批改K为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必须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2(学生应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3( 老师应认真批改所有作业,给出相应成绩,并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相 关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理解有误或存在欠缺之处及时指出并纠 正、补足。4课外答疑为使学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知识内容,形成正确的设计观, 老师除可以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外,还可以通过邮件、qq、微 信等与同学及时沟通。5成绩考核本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末结课论文或评论PPT。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总评成绩为不及格:(1)缺交作业次数达1/3以上者。(2)无故缺课次数达本学期总授课学时的1/
18、3以上者。六、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根据N+1考核方式,制定合理的N+1考核方案,期末考试采用结课论文或评论PPT的方式。(二)课程总评成绩二“N”部分过程考核平均成绩X50%+ “1”部分期末考核成绩义5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考勤情况由任课教师酌情计入课程总评成绩)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 -44j-权重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毕业 要求指标点N 过程考核平时作业50%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部分,布置与本部分评论对 象相关的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评论方法。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 绩再按50%计入总成绩。1-K1-2.2-11期末考核结课论文或 评论PPT或结 合课程内容的 设
19、 计作业50%三种作业虽然形式不问,但都是对本课程学生 学习情况的考查。成绩按50%计入总成绩。1T、1-2、2-1、 5-2七、有关说明(一)持续改进本课程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讨论、课下交流等途径掌握学生学习、接受的程度,及 时安排教学难度和进度,以保证课程目标暨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二)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日)柳宗悦著: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刘新著:好设 计好商品:工业设计评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徐岱著:批评美学:艺术 诠释的范式与逻辑,学林出版社,2003.6;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1. lo批准时间:2021年8月美
20、术写生课程教学大纲(Art Sketching)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911032学分:2学 时:2周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适用专业:产品设计建议教材:中国高等院校艺术百家薛锋作品第,薛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6课程归口: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美术写生课程为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环节课程,是素描与 色彩课程的重要补充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外出美术写生,让学生感受新农村之 美,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色彩与形体的悟 性,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这也是专业设计的主要先选课之一。二、课程目标目标L熟练运用速写、色彩等专业知识和表现方
21、法,并有能力进行组合绘制所要 表现的事物。目标2.强化造型能力,提升色彩感觉,并能够熟练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目标3. 了解不同时代、地区的文化,提升艺术素养,提高对各类设计作品的审美 和鉴赏能力。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1(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33%)毕业要求1-3(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33%)和毕业要求9-1 (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33%,对应关系如表 所示。毕业要求 指标点课程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3毕业要求1-1V毕业要求1-3V毕业要求9-1V三、课程内容及要求(-)风景速写L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构图中的风景提炼与取舍;视平线在风景构图中运用;视觉中心的选择与处理;了 解各种物体的生长
22、规律和构造规律;解决风景速写中不同物体的速写方法。2.课程思政目标从课堂上走出来,让学生切身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繁荣与昌盛。尤 其是农村地区。一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边欣赏的新面貌。通过这样的学习, 加强学生对美的欣赏,提高审美意识,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二)风景画写生.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培养对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取景与构图能力;认识外光的色彩规 律;了解形成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 件的不同而产生的色彩变化;锻炼运用色彩和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色和形体、质感的能 力;了解绘制色彩风景的一些特殊技法;感受并表现风景的意境和情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品概念设计 产品 概念 设计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