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 (2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docx





《《蒹葭》教案 (2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蒹葭》教案 (2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兼葭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 诗。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兼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 处。2、把握兼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 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兼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 我们渴求的心灵。二、初读诗歌、感受诗的音乐美。每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
2、 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 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 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在朗读时,要注意到诗中“叠词”的运用)三、结合注释,译读全诗。1、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 情此景。(兼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 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2、描绘画面,让感受画面之美。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 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 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廓躅水畔,他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蒹葭 蒹葭教案 2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教案 23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