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家乡的习俗.docx
《作文家乡的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家乡的习俗.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文:家乡的习俗范文一: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 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 的端午节了!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 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 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 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 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 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
2、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 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 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 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 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 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 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 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 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
3、 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 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 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 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 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 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 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 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
4、酒,和以 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 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 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 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 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 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 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 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 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
5、了蛇来咬人的!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 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 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 节日气氛.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 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 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 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 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 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
6、!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 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 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 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范文二:“过年”是中国人经几千年流传演变、积累丰富的年俗文化,被人们视为 一年中所有节令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年的习俗、讲究各不相 同。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筹备过年的东西,家家户户 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变得焕然一新;用物和被帐都行清 洗,谓之“采囤”。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家乡 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