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题西林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的题西林壁.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轼的题西林壁2017苏轼的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 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 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 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 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
2、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 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驰骋想 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 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 理一一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 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 成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 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 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
3、以诗中 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 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 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 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 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 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 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 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
4、为理性 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如果说宋以前的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 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之后另辟的一条蹊 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 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 样的一首好诗。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 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郊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唐宋八大家”
5、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 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 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 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牛平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里提 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 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 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 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
6、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 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 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 O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 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 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 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 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
7、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 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 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 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 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 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 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 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 谓旧党与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