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氯及其化合物(核心素养卷)(解析版).docx
《专题06氯及其化合物(核心素养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6氯及其化合物(核心素养卷)(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6氯及其化合物核心素养卷1.将少量Cb通入饱和FeBrz溶液中,溶液变为棕黄色,再加入C0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无色。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C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Fe3+Br2C.若氯气过量,则CCI4层呈橙红色D.若将ImolCL通入L5molFeBr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n(Br ) = 2.5mol【答案】B【解析】A、该反应中氯气氧化亚铁离子不氧化滨离子,氧化剂是氯气,还原剂是亚铁离子,所以还原产物 是C1,氧化产物是Fe3+, A正确;B.漠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氯气能氧化漠离子生成漠,所以氧化 性强弱顺序为CbBr2Fe3+, B错误;C.氯气
2、过量时氯气将漠离子氧化生成漠,澳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 如果氯气过量,则CC14层呈橙红色,C正确;D.n(FeBr2)=L5moL L5mol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需要0.75mol 氯气,剩余0.25m。氯气能氧化0.5mol滨离子,则将ImolCb通入1.5molFeB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n(Br ) =1.5molx2-0.5mol=2.5mol, D 正确;答案选 B。2.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 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有Cb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HC1O分子存在C.先加入硝
3、酸酸化,再加入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1O分子存在【答案】C【解析】A.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1O分子存在,故A错误; B.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则氯水呈浅黄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b分子存在,故B 错误;C.因AgCl不溶于硝酸,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存在,故C 正确;D.氯气和氢氧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说明有HC1O存在,故D错误;答案选C。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b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I图中如果MnCh过量
4、,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B.将I图中MnCh换成浓硫酸,撤去酒精灯后可以用于制取少量HC1气体在(3)后,为了比较S02和厂的还原性强弱,接下来的操作是oA.关闭K2打开KiB.关闭Ki打开K2C.同时打开Ki和K2(4)若打开K2,通入CL恰好将Fe2+、全部氧化后,再打开Ki通入S02,当Fe3+全部转化为Fe?+时,此时通入的S0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o【答案】(1)C (2)氢氧化钠溶液(NaOH溶液)(3) 2+ Cb=l2+2C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A(4)0.56L【解析】(1)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所以需要加热的仪器是C。(2)氯气属于有毒气体,可以用
5、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所以D中烧杯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3)亚铁离子和碘离子均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但是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所以少量的氯 气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但是不能将亚铁离子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1一+。2=12+2。一。碘离子可以被氧化为单质碘,碘单质遇到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据此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的产生。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比较SO2和的还原性强弱,可以根据二氧化硫能否和碘单质间的反应来判断,所以可以关闭K2打开 Kio故选A。(4)铁离子和二氧化硫之间的反应实质是SO2+2Fe3+2H2O=2Fe2+ + SO42-+4H+,根据铁元素守恒,铁离 子的
6、物质的量是0.。5moi,所以消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0.025 mol,体积是-1 =0.56Loc. n图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d.若将m图装置直接与I图发生装置连接,可用于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答案】C【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了稀盐酸反应就不能进行了,盐酸会有剩余,故A不选;B.不能 将浓盐酸滴入浓硫酸中,且把HC1气体直接通入NaOH溶液中容易产生倒吸,故B不选;C.由于生成了 CuCl2 晶体颗粒,因而产生棕黄色的烟,故C选;D.缺少干燥装置,无法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故D不选。故选C。4 .下图是一种实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
7、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 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0 A.浓硫酸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悬浊液【答案】B【解析】A.浓硫酸为干燥剂,能够吸收水蒸气,当氯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瓶时,出来的仍然是干燥的 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A错误;B.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D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 有氯气和水蒸气,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C. D中装有氢氧化钠,氯气通过D时与氢氧化钠反 应,被吸收,从D中出来的气体中不含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C错误;D. D中装有氢氧化钙悬 浊液,氯气通过D时与氢氧化钙悬浊液
8、反应,被吸收,从D中出来的气体中不含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 色,故D错误;故选B。5 .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小商小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下列试剂中,可用来辨其真 伪的是0A.酚醐溶液 B.氯化钢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答案】D【解析】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C12+H2O=HC1+HC1O,则自来水中含有C1-,而纯净水则无C1-,检验 Cl-离子的存在,可用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AgQ沉淀;氯水中存在氢离子显酸性,遇酚儆不变 色、与氯化钢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D。6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
9、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实验步骤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也是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顺序是()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缓缓加热加入MnCh粉末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将多余 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B.C.D.【答案】D【解析】制取氯气的正确操作步骤为:先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先向烧瓶中装入二氧化 锦,再向分液漏斗中装入浓盐酸;下一步进行加热制取收集并吸收氯气,由于氯气有毒,最后需要进行尾 气吸收,故正确的排序为:;答案选D。7 .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
10、圆球时, 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发生的反应为2Na+CL三/NaCl【答案】C【解析】A、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故A正确;B、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 氯酸钠和水,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氯气污染环境,故B正确;C、钠的焰色为黄色,灼烧发 出黄色的火焰,故C错误;D、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b工2NaCL 故D正确;故选C。8 .下列检验C
11、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C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8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C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F【答案】D【解析】A.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1,故A错误;B.先滴加盐酸,引入 cr,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故B错误;C.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的干扰,故c错误;D.因氯化银不 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12、,可说明溶液中有C1,故D正确;故 选D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B.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多余的氯气C.检验Cl2中是否混有HC1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除去Cb中的HC1气体,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答案】D【解析IA、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该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故A 错误;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所以选择溶解度大的氢氧化钠,所以多余的氯气不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而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B错误;C、Cb溶于水也会产生C,氯气、HC1都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 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13、,故C错误;D、HC1气体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饱和食盐水,而Cb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极小,所以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故D正确;故选D。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和铁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答案】B【解析】A.钠和铁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氯气无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B项错误,符合题意;C氯气具有强氧 化性,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C项正
14、确,不符合题意;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 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0 .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O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10)2和CaCL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能变质C.漂白粉是由Cb与石灰乳制得的纯净物D.漂白粉可用浓盐酸制得【答案】B【解析】A.Ca(C10)2和CaCb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有效成分为:Ca(C10)2, A项错误;B.次氯酸的酸性小 于碳酸,所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因此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易变质,B项正确;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
15、反应方程式 为:2cl2+2Ca(OH)2=CaCb+Ca(ClO)2+2H2O,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次氯酸钙,是混合物,C项错误;D.工 业上制取漂白粉由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不用浓盐酸;浓盐酸和石灰乳反应得到氯化钙和水,得到不次 氯酸钙,D项错误;答案选B。11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漂白粉密封保存B.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C.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答案】B【解析】A、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而逐渐失效,故应密封保存,选项A正确; B、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故氯水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选项B不正确;C、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16、及水蒸气反应,故应密封保存,选项C正确;D、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反应,故通常 保存在煤油中,选项D正确。答案选B。12 .过氧乙酸是在抗SARS病毒期间常使用的一种高效杀毒剂,其分子式为C2H4。3,它具有氧化漂白作用, 下列物质中漂白原理与过氧乙酸不同的是()A.氯水(次氯酸)B.臭氧C.二氧化硫D.过氧化钠【答案】C【解析】A.氯水中含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与过氧乙酸相同,A项错误;B.臭氧具 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与过氧乙酸相同,B项错误;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被漂白物反应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与过氧乙酸不同,C项正 确;D.过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6 及其 化合物 核心 素养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