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题型技法分析(上)档.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题型技法分析(上)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题型技法分析(上)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翻译题型技法分析(上)2022-07-25 13:44老谢语文堂知识梳理近年沪上中考将课内古诗文同课外文言文进行了比较阅读角 度的设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考察的综合性创新,然而该组 合也存在一定的机械性,尤其体现在课外文言文基础性题目 句子翻译上,增、册h调、留、扩、缩、直、意、替、选 仍然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以上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 据什么。十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 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 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
2、时应选择 “兵器。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 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 译,领会语气重流利。例题汇总(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6-11题(24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 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 已定,兵甲
3、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 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 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备曰:“君与 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注释器:器重。6甲文作者正是乙文中司马徽、徐庶口中的“_,甲 文节选自他写的_o (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4分)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
4、甲文第二段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此, 在文中重点指的是,(2分)9 .解释乙文中加点词。(4分)(1)君与俱来俱:_(2)由是诣亮诣:10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4分)A这个人能马上召见,不能弯腰向他表示屈服。B这个人能马上召见,而不能让他降低身份来。C这个人可以去见他,不能弯腰向他表示屈服。D这个人可以去见他,而不能让他降低身份来。1L 甲文中的先帝指的就是乙文中的_;两文中都提“口 口 (填入成语)的事迹,由此可见他是_的人。(6分)【答案】.诸葛孔明(或:孔明、伏龙、卧龙等,2分;如写诸葛亮 则得1分)出师表(2分)6 .因此(先帝)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
5、托付给我。(4分,“故临 崩“以及补充主语各1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点答对任2点,得2分;多 抄得1分)7 . (1)俱:一起,一同。(2)诣:拜访。(各2分).D (4 分)8 .刘备三顾茅庐 礼贤下土/求贤若渴/爱惜人才(各2分)(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6-10题(24分)【甲】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 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
6、语于富者曰:“吾欲之 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 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6 .【甲】文选自课文一o (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2)子何恃而往().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甚矣,汝之不惠!7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填空。(10分)话题人态度理由物甲移山智反对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文叟毛愚 坚持(4)公乙 (1) 富 (2)(5)文僧贫 (3)一瓶一钵足矣僧.【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相似的道理:一。(4分
7、)【答案】.愚公移山(2分)6 . (1)阻止(2)依赖、凭仗(每空2分,共4分).你也太不聪明了。 (4分)7 . (1)去南海/以一瓶一钵去南海/之南海(2)质疑/反对(3) 坚持(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每空2分,共10分)8 .只要坚定地朝着目标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4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 10题(24分)【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日: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 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 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
8、肃笑而 遣之。【乙】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 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 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一日,语众曰:“孰 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 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 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 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注释】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宝:珍藏。真: 实际。5 .甲文作者是_ (人名),篇名是_。(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琢冰为人物之形()神色如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9、分)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甲文中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徐不能删去,原因是(4分).乙文中第二段琢冰者的话无人应对,原因是观者(4分).甲乙两文同是塑造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但是表现手法有异 同,请简述之。(6分)【答案】. (2分)(1)欧阳修卖油翁(1分)(2) (1分)5 . (4分)(1)成,变成(2分)(2)活的(2分). (4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 口上语句通顺,关键词乃、“以、”覆翻译全正确4分;语句通 顺,关键词乃、以、覆翻译正确2项3分;语句通顺, 关键词“乃、以、覆翻译正确1项2分;语句不通顺,关 键词乃、以、覆翻译正确1项1分;翻译错误或没有作
10、答。分。6 .徐的意思是缓慢,这里用徐是对卖油翁动作特征的描写, (2分)表现了卖油翁面对康肃咄咄逼人的态度时的镇定自若 (2 分)。7 .认为琢冰技艺虽然很巧,(2分)但是不实用,心劳而无用 (2 分)。8 .甲乙两文都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卖油翁与琢冰者的高超技艺(3分)乙文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琢冰者的高超技艺(3分)四、(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 11题(24分)【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树木丛生,百草丰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
11、,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 灵活运用。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 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1 .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 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 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2 .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凶,兴复汉室,还于旧者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
12、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丙】初,操壮关羽之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使张辽以其情 问之,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 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辽 以羽言报操,操义之。及羽杀颜良,操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刘备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操 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6 .【甲】诗是曹操的_,【乙】文作者是.(2分).对【甲】诗【乙】文的理解,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A.【甲】诗描写秋日沧海壮阔的景象。B.【乙】文详述平定南 乱的艰苦历程。C.【甲】诗作者表达报效国家的壮志。D.【乙】文作者满怀临 危受命的焦虑。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翻译 题型 技法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