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乡土本色》单篇教学设计.docx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乡土本色》单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乡土本色》单篇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乡土本色单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的核心概念“乡土社会的地方性” “熟悉的社会”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2 .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梳理论证思路。3 .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弊端。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的内涵。2 .文中的中心论点及论证思路。3 .熟悉的乡土社会的弊端。教学资源:多媒体教法学法:问题导入法 细读文本 提炼概括教学过程:1 .导入:生活在农村,我们跟左邻右舍的关系很亲密,生活在城市, 我们基本跟邻居不往来。农村具有乡土社会的基本特点。今天我 们学习的乡土本色就是论述乡土社会基本特点的,请大家找 出文中的重要概念和中心论点,并能梳理
2、出论证思路。2 .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1)找出文中重要概念并指出其内涵。(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论点怎样展开论述。(3)你觉得作者的论述符合现在中国农村的社会实际吗?请说明理由。3 .解答问题(1)文中的重要概念有: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熟悉的社会, 礼俗社会,法理社会。(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论述的思路是:先提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再指出他们种地谋生是粘在土地上的,然后提出他们聚村而居富 于地方性,接着就提出论点: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最后 指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不同。(3)中国当代农村还有这种熟悉社会的特点,如邻里和睦, 知根知底等,但靠土地谋生的方式很少了,青年外出打工,留守 儿童和老人增多,人口流动加快,城镇化加速了乡村的凋敝。4 .小结本篇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是全书的第一篇,是全书论 述的基础和前提,后面章节的内容都是从这一章中派生出来,它 是总纲和根本。乡土本色靠土地谋生找不到土地淘汰乡土 本色根植于土地世代定居聚村而居迁移老根不动找到土地形成家族殖民地村落之间孤立隔膜常态生活的终老是乡熟悉的社会遵循礼俗5 .作业(1)整理出本文的思维导图。(2 )阅读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两篇,做好勾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乡土本色单篇教学设计 乡土 中国 阅读 本色 单篇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