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docx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总要求,依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 建设内涵及现代种业体系建设要求,以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 力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基础,了解学科前沿,掌握现代种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实践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种业和农业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 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管理
2、与经营等工作的复合型新农科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 .坚持道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和历史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具有“一 懂(懂农业)两爱(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具有献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信念,服务乡 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2 .具有宽广视野,关注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际发展问题, 了解我国种业发展政策,理解“乡村振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帮扶”等国家战略, 理解种业科技创新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3 .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管理、哲学等人文社科类通识知识
3、,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牢固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检验、生产、加工与贮藏、 种子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植物新品种测试和种子法律法规,了解智慧农作、现代 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等学科前沿性知识。4 .具备主动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和团结协作能力;能综合 运用书面、口头和数字化媒体等技术开展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能熟练利用外语、计算机等工 具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和现代化办公;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从事科学 研究、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管理、繁种技术推广和服务于现代种业的能力;掌握现代种业生 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科学技术
4、推广服务的能力,熟知现代种业运营管理的基本规范。基础生物化学480通识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 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修养 类、综合实践类)232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0.58专业实践(分散)132通识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 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修养 类、综合实践类)232社会实践(暑假)/64专业实践(分散)264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0.58生产训练与综合教学实训 (劳动教育)132小计27.5556小计26.5572第五学期形势与政策(3)0.58第六学期作物育种学n348作物育种学I348种子加工与贮藏232种子生产学232种子学实验与实践264种子检验学232毕业实习(论文)8256作物栽培学348
5、社会实践(暑假)/64种子经营与管理232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0.58农业生态学232专业选修课348植物生物技术导论1.524作物学实验132分子生物学导论1.524专业选修课348作物学实验132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0.58小计22368小计19.5552第七学期形势与政策(4)0.58第八学期毕业实习(论文)4128交叉开放课程232专业选修课116作物学实验132创新创业教育(选修)232毕业实习(论文)8256小计14.5376小计4128注:选修课程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修满学分即可。九、修读说明1 .最长修读年限:8年2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65学分3 .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 .
6、第二课堂成绩单由团委出具,教务处认定,无第二课堂成绩单不得毕业。十、方案制定人许如根、郭宝健、龚志云等十一、签字附表1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相关度矩阵培养目标 毕业要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 (三)培养目标 (四)培养目标 (五)毕业要求1qq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qVV毕业要求4q7毕业要求5q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q毕业要求8qq毕业要求9毕业要求10q附表2课程设置与专业毕业要求相关度矩阵(相关性强H,相关性中M)毕业要求课程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毕业要求9毕业要求10思想道德与法治HHHHH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MHHM形
7、势与政策HMMMMHH基本原理概论HMHHM思想和体系概论HMHHH大学英语/大学外语HHMHM大学语文HHHMH公共体育MMHM军事理论HHMMM军事训练HH大学计算机及Python语言程序设计HHM通识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类)HMHM通识公共选修课(科学技术类)HHMHMH通识公共选修课(艺术修养类)HHM通识公共选修课(综合实践类)HHMHHM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HHMH专业导论HHHMMH高等数学(三)HHM普通化学IHHM普通化学实验HHMM大学物理VIHHM有机化学IVHHMM仪器分析(含专业实验)HMH植物学HH土壤肥料学HMH基础生物化学HMM植物生理学MMMH遗传学MHMH生物
8、统计与试验设计HHHMM种子生物学HHH农业生态学HMHMHH植物生物技术导论MMHM分子生物学导论HH基础微生物学MH作物栽培学HMHHHM作物育种学HMHHMH种子生产学HHHH种子加工与贮藏HHHMH种子检验学HHHH种子学实验与实践HHHHH种子经营与管理HHH作物学实验MHHMHHMH毕业实习(论文)HHHHHHHHHH社会实践(暑假)HHMHHHMH生产训练与综合教学实训HMMHHMMH专业实践(分散)HHMHHHMHH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HHMMMHMHCrop Science (全英文)HHHH农科英语阅读与写作HHHH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HHH可持续农业导论HMMHHHH植物品
9、种DUS测试HHH种子法律法规HHH智慧农作技术HHHMHH现代企业管理HHHHM耕作学HHHH农业资源学MHMH现代农业机械MHHH植物保护通论MMH科技论文写作MHHH常用统计软件应用MHHHHWorld Agriculture (课程项目)HMHHHH园艺种子经营与管理HHHHM生物信息学HHHMM农业大数据分析MHHHHMH创新基础MHMHM创新思维训练MMHHM科创指导和训练MHHHM创新精神与训练MMMHM创新创业领导力MMMHM5 .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学术道德,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生 活习惯,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
10、和开展创新性 技术研发的能力,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思维敏捷、严谨务实、乐于创新,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与趋势,有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毕业要求学生应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 与实验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素养以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本 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要求:1 . “理想信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良好 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诚实守信、崇尚劳动,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2 .“三农情怀”
11、:充分理解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具有“一懂两爱”的“三农” 情怀和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可持续发展理念。3 .“综合素养”: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管理、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类通识知识,具有 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 现代化媒体技术等表达方式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团队 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主要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4 .“工具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掌握 一定的计
12、算机知识,并熟练开展现代化办公;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5 .“理学基础”: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知识,能对 种业相关领域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判。6 .“学科前沿”:了解“三农”领域前沿进展,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生 物技术、经营管理技术等对种业及相关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的对策 建议或解决方案。7 .“专业基础”: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检验、加工及贮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相关实践实验技能及研究方法,具有研判现代种业、农业生产和作物学学科发展趋势与前 沿动态的能力。8 .“创新创业”:具有创新创业
13、意识,能够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运用到专业相 关创新研究或创业活动。9 .“全球视野”:具有全球视野,关注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种业 发展等重大国际发展问题,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备跨文化背景 的交流与合作能力。10 . “学习发展”:具有主动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能够主动更新知识体系,适应社会和行 业发展需要,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三、标准学制学制为四年。四、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五、学位授予类别本专业授予学位为农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种子检验学、种子加工与贮藏、作物栽培学、种子经营与管理、 种子学实验与实践。七、课
14、程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表1各类课程学分学时统计课程模块课程类别学分学时百分比 (%)理论课学 分理论课 学时实验/实践 课学分实验/实践 课学时备注通识通修类通识公共必修课39.584022.030.55369304通识公共选修课6962.6696/学科专业类学科基础课55.5100827.5487687.5240专业核心课193369.217272264开放融合类专业选修课71123.17112/交叉开放课2320.9232/创新实践类创新创业教育4641.7464/实践性教学32121633.1/321216合计1653704100114.5188050.51824八、课程体系表2课程设置及
15、指导性修读计划表课程 模块课程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中英文)学分 (实验/ 实践)学时开课 学期修读 说明理论实验 /实 践通识 与通 修类 (45.5 学分)通识 公共 必修课21031001思想道德与法治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3 (1)3232118031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3 (1)3232117031003基本原理概论The Principles of Marxism3 (1)3232318031004思想和体系概论(1)Intr
16、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232318031005思想和体系概论(2)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3 (1)3232421031006形势与政策(1)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ies (1)0.58121031007形势与政策(2)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ies (2)0.58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子 科学 工程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