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南部五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南部五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南部五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涕水区南部五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一(24)(1) 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o (李白行路难(其一)(2)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不畏浮云遮望眼,o (王安石登飞来峰)(5)少壮不努力,o (乐府诗集长歌行)(6)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 “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奇 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 山下遇到了 “,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黄晕(
2、yun) B.撷(xi6)取 C.粗犷(kuang) D.刹(chd)那A.黄晕(yun) B.撷(xi6)取 C.粗犷(kuang) D.刹(chd)那莅(li)临贮(ch。)蓄 皂荚(jid)树 渗(shen)透荫(yin)蔽着(zhdo)落膝(qi)盖枇(bi)谷混(htin)为一谈恍(hudng)然大悟咄咄(du。)逼人 魂牵梦萦(ying).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棱镜斗笠捶炼人声鼎沸B.干燥冷洌蔓延各得其所C.诀别凝练蝉蜕油然而生D.分岐烂漫迷罔美不胜收校学生会开展“走近传统之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请你参与。4下面是活动宣传材料中的一段话,有几处
3、不恰当,请按要求修改。(3分)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被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 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B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 溶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 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C在这些节令中,往往 伴有五彩斑斓的民俗活动。A句中词语重复,应删去 oB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C句中有词语使用不恰当,应将“”改为“”。15. (4分,每点2分)“我”在名利的诱惑下忘记誓言,只顾创作数量忽视了质量,招 致恶评。“我”通过写人生海海
4、完成了自救。16. (4分,每小题2分)(1)三个词语将解密拟人化,“生生死死、跌跌撞撞”生动地 体现出解密创作和发表过程的艰难,“走过来”表现解密生命力旺盛、最终被发表。(2)运用反问和排比的修辞,写自己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赶稿子,强烈地表达了 “我”的自 责和愧疚之情。17. (4分)“我”没有停止写作,没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写了一部作品,“我”抵住了名 利的诱惑,又开始为理想而执着地写作了。18. (4分)“人生海海”是“我”新作品的名字,这部作品拯救了因父亲去世而极度自责的 “我。与结尾照应,表达了人生漫长、磨难重重,要勇于反思错误、改过后继续为理想奋 斗。19. (4分)针对网络时代人们
5、的阅读行为,列举了抛弃经典阅读的后果,引出论述的话题 经典阅读(2分),与下文中阅读经典进行对比,表现出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 分)。20. (3 分)D(3分,每点1分)阅读经典,精读胜过博览,透彻地理解一部经典,即可触类旁通。 要多背诵经典(多背诵一些经典诗文),背诵的经典终生难忘;要先读双重障碍较小的 经典,然后循序渐进提升经典阅读的层次。三(50分)参照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36分。【解析】题目关键词“自己”,限定了写作主体,要求考生必须写“自己”,必须以第一人称来写, 无论选什么材料,确定什么主题,都要围绕“自己”来写,表现的主题都是与“自己”有关 的。首先补全题目。
6、本题导语部分给定了几个补写角度,同时也提示我们立意的方向。横线 上可以补写“清醒、梦想、责任、微笑”等,在此基础上,拓宽思维,如补写“自由、快乐、 勤奋、温暖、信仰”等等。所填的词(词组)要能恰当地概括自己确定的题材,反映出自己 生活的阅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补全文题后,拓展题目,明确立意。如“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充满 阳光”,要写出具体的事例,为什么忧伤。“留一点微笑给自己”有何意义,结果怎么样。本 文如写成记叙文,就要选择生活中自己的经历或是自己的所见,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表达主 旨;如果写成散文,就要选择自己的一些深刻的感悟;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要确定合适的中 心论点,然后选择
7、合适的事实论据或是道理论据,用清晰的论证思路来证明观点的正确。议 论文参考立意:留一点清醒给自己,在面对幸福、成功时要戒骄戒躁;留点蓝天给自己, 在生活中处处树立环保意识;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在面对失败、困境、磨难时保持乐观心 态。【例文】留一点记忆给自己回忆是偶然的风沙,一吹吹到月光之下,在记忆深处,折一枝桃花。推开第一扇记忆之窗,看到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是儿时的风景。银色的月光如一层 薄纱笼罩着大地。院子里,那桃花正开得恣肆风流,又显得端庄雅淑,周围是正吐露着芬芳 的迎春花。花旁,年幼的我和慈祥的奶奶正坐在椅子上。夜,是那么宁静,那么安详,只有 奶奶的声音和时有时无的狗吠声。我安静地坐在椅
8、子上,听着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 的声音好似在用心地歌唱,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让我忍不住遐想起来: 那在广寒宫里的嫦娥,那捣药的玉兔,那伐桂的吴刚。奶奶的故事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再推开一扇窗,我见到的是一幅绚丽的画面,这是我的小学时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充满了酸甜苦辣。春天伴随着第一只回到南方的燕子,第一朵露出笑颜的鲜花,第一棵探出 脑袋的小草归来了。大家脱掉那厚重的棉袄,欢快地在校园里奔跑,嬉戏,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放学后,三五成群结伴去郊外放风筝。累了,就靠着一棵棵粉得似霞的桃树 休息,沐浴着阳光,享受着轻风,无忧无虑地谈天说地。至今仍忘不了当时那高飞
9、的风筝和 大家脸上童真,无邪的笑意。六年的学习生活,灌溉了幼年时的那一粒种子,它已开始冲破 土层,冒出淡绿色的嫩芽。轻轻推开最后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熟悉的情景,这,是现在。如今,年龄的增长 使我变得更加成熟。课间,我不再像从前那般肆无忌惮地追逐打闹,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 笑风生,而是在堆积如山的作业前奋笔疾书。可这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只有这样人生才能更加充实。当年的嫩芽,如今已根深蒂固,被汗水与泪水浇灌着,已长出 了几片新叶。燕子飞了,还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时间匆匆,不会为任何事物所停留,趁现在时间还很多,一定要抓紧时
10、间,给自己留 下一个美好的回忆。5.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3分)根据你对节气的了解,填写下面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根据节气先后,给下面杜甫的三首诗歌排序:0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6 .同学王晓认为现代社会了不了解节气无所谓,节气也没有什么用处。请你结合以上题干中 的材料内容来劝说他。(2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甲】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 多J【乙】“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
11、一点珠子类 东西”(1)上述选段节选自回忆性散文集。(2分)(2)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她”的性格特点。(2分)二(46)(-)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一题。(20分)【古诗阅读】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 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二代:代州。狐塞:飞 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 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7 .下列对诗歌赏
12、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暗用汉代骤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 的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 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 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8 .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古文阅读】徒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
13、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 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 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 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铺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 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日:“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梏敛民财,敛聚于上,而 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 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
14、光忿然。轼日:“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 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光 笑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下列哪一项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3分)A.轼庐于其上 *B.而下有钱荒之患C.盖略等矣D.轼昔闻公道其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11.下面关于词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徙知徐州”的“知” 是“做知州”,而“知免役之害”的“知”是“知道,了解”。B.文言文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根据
15、语境添加原句省略的成分。例如:“驱使复入” 一句, “驱使”的对象是“富民”,翻译时要将其补充出来。C.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例如:“率其徒持畚铺以出”中“畚锚”, 本义是“挖运泥土的用具”,在句中要解释为“用畚锚二D.名词活用作动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之一。例如:“王安石相神宗”中的“相力本义是“宰相、丞相。在文中解释为“做宰相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12 .选文记叙了苏轼为官期间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条不超过15字)(2分).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京市 溧水 南部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