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如何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提问:付红领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纪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 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 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请问,如何理解“经 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如何才能做“经师”和“人 师”的统一者?解读: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 授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专 门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 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 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2、者。”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党中央对我国 教师队伍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每位教师的最新要求,承 继了古已有之的传统话题、直面了现代中国的教育议题、 提出了未来教师的崇高命题。“经师”与“人师”,本属古代教育的重要话题。东 晋时期,袁宏在其所撰后汉纪中有云:“盖闻经师易 遇,人师难遭。”可知“经师”与“人师”本有区别,且 境界迥异。所谓“经师”,原指两汉时期讲授经书的学官, 按其规制,“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日学,县、道、邑、侯 国日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日庠,聚日序,序、庠 置孝经师一人”。后“经师”逐渐泛指传授经书的名 家或师长,略等同于职业称谓。“人师”则更为重要。荀 子中日:“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
3、者竭蹶而趋之,四海 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J可知 “人师”必须德高望重,如泰山北斗般让人仰望追慕。 郭沫若也认为:“经师是供给材料的技术家,人师是指导 精神的领港者。”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 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 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 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此观点在某种 意义上是对传统教育的概括与弘扬。虽然“人师”与“经 师”侧重不同,但绝非截然二分,论语中日,“子以 四教:文,行,忠,信”,大致涵括了文献典籍、德行修 养、处事尽心、做人诚信等四方面教育内容,实际上可 粗分为科学文
4、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两大块。 这里的“文二主要是指文化知识,我们耳熟能详的诸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 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 我以礼,欲罢不能”等名句皆与此有关。“行”指的是躬 行实践的能力,故孔子教诲弟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 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 是强调在实践中验证、行必有得的道理。“忠”与“信” 则显然属于道德范畴,于此领域,一方面,孔子注重道 德修养之外显,即“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通过个体的外在 行为判断其德行高下;另一方面,他又强调道德观念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经师 人师 统一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