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学生版.docx
《【原创】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学生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省乘奖蒲 翱11期 工 郑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语文(A)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
2、字,完成题。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 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涧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 与国标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蕊藏的巨大价 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脸。数学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律。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包 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殖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 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粉”,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现众 感知与互动的需求,加强现众对
3、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 式、兵实可感的体脸树徉于历史文化场景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 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 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位。故 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粕关文化活动,受到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势传统文化对 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 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朵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 产
4、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空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 意味又符合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 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 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加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制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 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 内者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摘编
5、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继 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若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 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 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史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羟脸。这丝 至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拿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由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 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
6、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根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 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 统的发展方向。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班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 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 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 体例证。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势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 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
7、志 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 饱学之士的学术贪破。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 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启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 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 “情景交融天人合 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 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
8、社会功能? “君子 和而不同”的思想蔡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 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材料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 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冲指引。要网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 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证世界知道“舌尖上的
9、中国“,还 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理论中的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 中的中国” “开放中的中国” “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摘编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费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 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产生更 大的经济效益.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 文化品牌。1 ).在新时代
10、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 术。2 .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作用,可见传统文化创 新表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B.材料一以动曲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从反面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指 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上的占代与现代,空间轴上的中国与西方,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内容丰富,论证充分。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脐”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 出二
11、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态,恒定不变的是文化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 表现形式。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由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 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I).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 本质的文化基因。4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4分).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
12、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创新传播与发展? (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雁塔其实是一个人孙天才记得岑参有一首诗:塔势如涌出,出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嵯 如鬼工不知为何,在我从小到大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回旋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 唐代僧人玄奘。大雁塔离我居住的新村很近,也就两三站路的距离。站在乐游原上向西南眺望,那座六十四米 之高的伟岸身躯就那样宛然屹立在历史的天空。其实,最早到西域求法的不是唐僧。从三国到东西晋到南北期,史书上记载的离开东土到西大 取经的就有一百七十人,但能够全身而旧的却只有四十三人,大多数都死
13、在了路上。但这种西天取 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不管佛教能否称得上真理,当时的人们直是怀着 这样的信仰不断往西天求法。这是僧侣的追求,也是自公元3世纪以来的传统。贞观三年八月,唐僧“胃越宪拿,私往天竺”。从长安出发,经泰州,过兰州,过凉州,过甘 州,过箫州,唐僧日宿夜行。在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唐僧所斜的那匹白马死了。现在的疏勒河边还 有一座白马塔,一棵曾经拴马的大柳树还存活在寺院门口。他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收了一 个叫石盘陀的徒弟。这时,捉拿唐僧的文书早已到达,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偷渡成功了。那个羌 笛怨柳、春风不度的地方我去过,一座夯土的孤台上唯余了几面断坦残壁,前面
14、的戈壁荒麋上就是 散落的烽燧了,当地人叫白墩子。又是几天儿夜的行走,到了第五座烽燧,也就是最后一座烽燧, 那个叫石盘佗的胡儿深知,再往前就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死亡之地。这胡儿动 摇了,也是想着林助偷渡出境是死罪,也是想着前途渺茫去也是死,就动了抽刀杀师的念头。但唐 倒闭目端坐,念珠如常,那种沉静如儒的庄严令这个凡夫俗小还刀入鞘了。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笑贺延破,一个大唐的苦行僧孤身向西,人兽的骨骸是生灵的路标。在漫 天扬卷的黄风黄沙中,唐僧随身携带的水袋不慎掉在沙土上。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可 他突然想到,他是发过誓的,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就这样
15、,又西 行了四天四夜,到第五天的时候,他的意志再也掉不住他的身体,他躺倒了。或许是有佛祖在冥冥 护佑,那匹老疫的红马拖着他走,前面是一片水草丛生的绿地就这样,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南昌。又西行千余里到了天山,那里海拔几千米,月余的 踏雪卧冰自不须说,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已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 也死之将尽了。但这个人依旧义无反顾,千里万里,一路向西,渡孔衽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 穿江河浑川就这样,历及十八个春秋的千难万劫,一个大唐的和尚携带若三百五十七部梵文经典回到了他 的祖国。炎现十九年正月二十五,“通俗奔迎,像都罢市”,那是一种怎样举国欢庆的盛隆啊!我知道,在
16、立在大茗恩寺西院的那座塔,是唐僧“亲负簧箕担运砖石,首尾两年,功业始毕” 的。我也知道,这座塔之所以叫大雁塔,是因为大唐西城记中那只舍身而死的大旅菩萨报慈悲 显灵的传说。一部西游记已让这个人家喻户晓,一座大雁塔也让这个人名留千古而不朽。这个 人俗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这个人活了六十四岁,大雁塔高六十四米。兵的,每当我站在乐游原上眺望西南的时侯,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有人说, 大厩塔是西安人心中的一枚印章。我以为,大麻塔或许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 神(摘编自人民日报)5 .下列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尾都写到
17、大雁塔的气势宏伟、高耸入云,这是作者在借物写入,以大雁塔的伟岸高耸写唐 僧精神品格的崇高。B.文章第三段内容,写赴西天取经人数众多、大多死在路上等内容,既是对唐僧的烘托,也可以理 解为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追求“真理”的精神。C.文章通过唐僧西域求法的壮举,讴歌了勇于反抗、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对读者极具启发和教育意义。I).文章从大雁塔着笔,通过塑造唐僧的形象讴歌了他信仰坚定、义无反顾等品格精神,并进而将主 题升华为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立意可谓高远。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引用岑参的诗,并非闲笔,一方面引出文章的叙述对象,同时,
18、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 .文章详细地叙述了唐僧西域求法的经过,生动地描述了西域求法的艰难,也烘托了唐僧一路向西、 百折不挠的人物形象。C.文章中“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的情节,不但无损于唐僧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叙述, 反而使读者更感到真实可信。D.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叙部分,作者运用环境、肖像、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着重 期造了唐僧的形象。8 .第三段叙述了唐以前西域求法的情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分).作者为什么说“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武传(节选)武表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多元与安有谋,当”。初维安与大将军霞光争权致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盲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 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栗都时光颛权自愚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式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 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遇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朝,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 荐武明习”聿,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普典属国。 以武著节老臣,令朝啰里,号称蒙羊,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
20、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芽平昌侯、乐昌侯、车我将军 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支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用之,问专有:“武在匈奴久, 岂有子乎?”式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后赎 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舟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自其人于献麟阁,法其形貌,著其官舟姓名。唯 正光不名,日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日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日本扬将军龙领侯韩增, 次日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日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日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日御史大夫建平侯社延 年,次日宗正阳城侯刘健
21、,次日少府梁丘贺,次日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日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 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选自汉书)【注】旧:形容词用作名词,交情。法:动词,仿效。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 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栗都尉/光颛权自恣/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乂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 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栗都肘/光颛权自恣/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乂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 典属
22、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栗都尉/光颛权自恣/I).初桀安与大将军宏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 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的死称“崩二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为 “望”,十六日为“朔望”,最后一天为“晦”。C.祭酒:本为古代飨宴时爵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后成为学官名,较为有名的 有博士祭酒、国子祭酒等。文中指祭祀。1).左
23、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时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武问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 苏武的官职。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 “祭酒”,非常优容、尊宠他。C.因为P.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出使时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 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1).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r他们的官酸、姓名,苏 武就
24、是其中的一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2)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11.汉宣帝的哪些做法体现了对苏武这位节操显著的老臣的优待、关心与尊敬?(3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梅花张道洽行尽荒林一径苔, 绝知南雪羞相并, 无主野桥随月管, 解余不唾庭前地,竹梢深处数枝开。欲嫁东风耻自媒。有根寒谷也等回。只恐忽吹花落来。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B.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创 【原创】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学生版 2020 2021 学年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第三 单元 达标 检测 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