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核心素养卷)(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核心素养卷)(原卷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专题0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核心素养卷)一、单选题1 .通志略载:“秦灭六国,诸侯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 此始兹姓与氏浑而为一体也。”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有利于促进()A.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B.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C.秦朝郡县制度的推行D.秦朝民族文化的统一.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 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
2、展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2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 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J下列最符合李贽原意的是A.统治者必须以果断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政策B.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服务于政治的统一C.李斯作为宰相,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D.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4.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琅邪山时立有琅邪台刻石,上书“普天之下,传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 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对于“同书文字”的认识,正确的是()A.该石刻文字由大篆、隶书统一为小篆B.后来发展为楷书,再发展为行书和草书C.石
3、刻文字夸大了秦始皇的功绩和作用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5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 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一项是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6 .全球通史中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 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文中的“第一次”制度变革主要是指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
4、家国一体政治的确立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D.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7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 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C.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D.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8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 要是基于A.三公九卿制的实行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C.工匠技艺水平高超D.中央集权制的建立9 .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关中西汉东汉凉州西汉东汉并州西汉
5、东汉240万50万128万40万330万70万扬州西汉东汉荆州西汉东汉益州西汉东汉320万430万350万620万470万720万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国华制表)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10 .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宜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 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论证东汉合法 性的理据反映出A.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B.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主流思想C.都城选址不当导致了西汉灭亡D.东汉恢复
6、了西周的礼乐制度11 .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宣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 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的这一认识反映 出A.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B.西汉时的主流思想得到廷续C.都城选址不当威胁了西汉统治D.东汉意图恢复西周礼乐制度12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图,该时期应是A.战国晚期B.西汉初期C.西汉晚期D.东汉初期13 .东汉会要记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 文吏课笺奏J这主要体现了东汉()A.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B.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
7、C.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D.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14 .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 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叙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 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B.史书记事有失严谨C.地方制度发生更易D.监察制度日趋完善15 .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 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 代A.儒学可以制衡专制皇权B.东汉时期儒学地位高于西汉C.儒家经典为人民所
8、接受D.儒家思想与君主政治相结合16 .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朝代县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层级秦朝郡县制郡一县二级制汉代西汉和东汉前期:郡一县东汉末期:州一郡一县二级制三级制A.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B.西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C.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17 .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表明东汉A.商品经济发展走向凋敝B.重农抑商政策趋向加强C.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D.自然经济地位继续上升18 .阅读
9、下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战国至东汉铁犁锌文物分布情况表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战国11729西汉238541347东汉467951413829A.汉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B.汉代的铁犁技术已经普及全国C.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D.长途贩运促进了农业技术传播19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郡“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了叛乱东汉政府只能与之妥协。 自此西汉中期以来的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此事造成东汉时期A.田庄经济逐步形成B.地方割据势力产生C.小农经济极度衰退D.流民问题不断出现20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一反映西周时期青铜铸
10、造工艺达到顶峰水平B.图二可作为作为西汉棉纺织业高超的实物证据C.图三反映东汉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四可作为西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的实物证据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宦官本为内侍,是不许过问朝政的,但是宦官亲幸的身份,又每每使他们成为帝王施政的工具, 东汉是封建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的时代,食封制度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制度之一,西汉功臣勋戚都有食封制待 遇,而宦官不得食封。东汉和帝时宦官郑众除掉外戚窦氏,首次获得封侯恩宠,之后宦官食封愈演愈烈。 宦官们“专树党类,欺国蠢政之事,不可单书”,这伙腐朽不堪的贵族地主集团终于把“中兴”二百年来的 东汉王朝戳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编
11、自刘修明东汉宦官集团的社会基础材料二宋代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大都较大,极少出现东汉娃娃皇帝,宋代对科举制做了很大的改善,政 府大大增加了取土人数,为天下读书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为官之路,很多人不用通过宦官去维持生活或进入官场,宋朝时出现了文官独大局面,而文官更让皇帝放心也便于皇帝控制,加之文官易形成不同政治势力,互相斗争,皇帝制衡权术中相应也就少了宦官集团。因而宦官在宋一代基本未干预治摘编自阳全平、胡雪梅谈宋代少宦宫干政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东汉、宋朝宦官在政治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宦官干政的认识。22.下表反映了古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春秋随着铁农具普遍使用,交通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 “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秦汉皇朝各种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以及秦汉时期所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各民族联系加强, 国家的统一局面发展了。清朝在清朝统治下,出现了康乾盛世,奠定了作为近代民族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 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选取角度,自拟论题,结合表格中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行相关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评述准确全面、史论结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