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光和色彩 复习题A 2022-2023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关于潜望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A.制作一个潜望镜至少需要3片平面镜B.制作潜望镜的镜面要相反放置C.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可以利用潜望镜观察水上的情况2.下列物体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A.镜子)o)光通过。C.木块3.红色的滤光纸可以让(A.红B.绿C.蓝4.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变短,说明物体发光()oA.需要能量B.不需要能量C.无法判断5.下列现象,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是()oA.树林中斑驳树影B.灯下看书C.杯弓蛇影6.)是人造光源。A.穿衣镜B.电子荧光板C.反光板D.探照灯7.太阳光透过(),可以
2、变成七种颜色的光。A.凸透镜B.玻璃C.三棱镜8.F面的情况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oA.黑夜打开手电筒,看到光柱B.看到阳光从树叶的缝隙直射进树林C.利用太阳灶烧开水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A.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对眼睛有伤害B.彩虹有七种色光C.红、绿、蓝三种色光重叠在一起是黑色A.海洋B.高原C.公路D.山地.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梵净山的蘑菇岩,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oA.人为打造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二、填空题10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三大类岩石构成。11 .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 的力量,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状态。12 .在做“模拟温差变
3、化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中,反复加热和冷却石块后,我们可以发现 石块表面会出现,甚至 O.不同的陆地地形:平原地势(),地表起伏小高原地势高,地表起伏()( )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大( )地势不高,地表起伏不大盆地四周地势(),中间地势().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和 o13 .改变地表形态的外部主要因素有、流水、温度变化等。14 .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 O15 .板块的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三、判断题.科学家发现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内部都是坚硬的岩石。()16 .地球表面约29%是陆地,71%是海洋。().“地势低,地表起伏小
4、”的陆地地形是平原和高原。()17 .地震发生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离。().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湛蓝的大海。()四、综合题.在下图中填写出地球内部各部分的名称。.把地球内部结构名称填到下图中的对应位置(只填序号)。 地核 地幔 地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问题。 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如下图)。 喜马拉推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采集到菊 石类、鱼龙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如下图)。26 .岩浆的发源地是( ),温度和压力极高的是()oA.地壳 B.地幔 C.地核27 .由材料可以推断喜马拉雅山在很久以前是 o.观察
5、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o工七年前is匕年n尺在A. 2亿年前地球大陆板块是连接在一起的B.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共有5大板块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1. A2, A3. B4. B5. A6. D7. A8. C9. CIO. C11.内部 外部13. 破裂的痕迹 破碎14. 低平, 陵。 高。 低。15. 地壳地幔地核16.18. 碰撞分离3解19. x20. 421. x22. x23.弋24,| /25. 1 二十)26. B C 27. F沉积岩变质岩12. 地球, 不大。 山地。 丘风冰17.沉积岩地幔:海洋28. B
6、参考答案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测试A) -2022-2023学年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 .关于雨和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形成雪的温度比形成雨的温度更低B.雨和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来的,本质都是水C.雨是降水,雪不是降水2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遇冷后凝结成的小冰晶是( )oA.露B.霜C雪3 .地面上水的沸点是100口,高山上水的沸点会( )oA.降低B.升高C.不变4,冬天,结了冰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 )oA.冰从衣服上掉下去了B.冰化成水流走了C冰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掉5 .()是自然界固体状态的水。A.雨、雪B.冰雹、雾淞C.霜、露6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7 .在造霜实验时,在冰水中加盐是为了()。C.增加水蒸气含量A.增加霜的颜色B.制造更低的温度8 .露、雾的形成都是()现象。A.凝结B.沸腾C.蒸发9 .水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A.与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有关B.与水的质量有关C.与水的体积有关)o10 .霜降是每年10月23日或24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A.节气A.节气B.节日C.气候D.季节二、填空题11 .液态的水受()会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后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A.热
8、B.冷C.风D.太阳.秋天,草叶上的露珠是由于水蒸气遇冷()而成的。12 .“露水起晴天是说().地球上的水在自然界中是()流动的。13 .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当地面温度下降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地面或者花草上,形成;如果温 度低于。口,就会形成 O14 .水有 态、态和 态三种状态。15 .地球上的水在、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三、判断题.如果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下,冰不会融化。()16 .冰雹是固体,所以不属于降水。().浴室天花板上的水珠、水杯上的水珠都是水蒸气凝结产生。()17 .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
9、气受冷(在0口以上)变成的。().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后,结为水滴落下就是雨。()四、综合题记录模拟雨的形成。18 .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发现( )oA.有一些水珠B.出现雾C.没有水珠19 .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发现( )oA.水珠变多了B.水珠变少了C.没有变化20 .冰块的作用是使培养皿的温度更(),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一旦大到上升气体流拖不住时会掉下来,这是模拟()的形成。21 .人造雾实验。实验步骤:口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口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会产生 o口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口、
10、口,此时,量筒内的现象是 o请回答问题:口在量筒内倒温水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 o口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 O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众多的小水滴,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接近地表就是.区分露和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将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中。(1)液态(2)白色(3)冰晶(4)水蒸气遇冷形成 (5)水滴(6)无色名称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露()( )霜()参考答案:1. C2. B3. A4. C5. B6. B7. B8. A9. A10. All. A B12.凝结 13.露水能预报天气,早晨有露,这天可能是晴天14.循环15.露16. 露霜17. 气液固18. 陆地海洋19.、20. x2
11、1. 722. 23.24. A 25. A 26. 低 多(更多) 雨27. 小水滴小水滴消失水蒸气固体微粒凝结云雾第五单元人体“司令部”(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 .当我们的耳朵听到上课铃声的刺激后,我们做出的正常反应应该是(A.心情变得很好B.马上停在原地C.迅速往教室跑去左右。A. 1/10B. 1/8C. 1/63.()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A.计算机编程B.人工智能C.计算机软件4.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左脑和右脑对身体两侧的控制方向是()0A.同侧B.交叉C.无规律2. 一般来讲,大脑具有非常强大的记忆功能,普通人只
12、使用到了大脑全部记忆的()。5.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应时间通常在(A. 0.20.3 秒B. 0.20.3 秒C. 0.10.2 秒D. 0.3 0.5 秒6 .脑被坚硬的颅骨包裹着,它由(7 .脑被坚硬的颅骨包裹着,它由()组成。A.大脑和小脑两部分B.小脑和脑干两部分C.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8 .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偏重于()oA.数学、语言、书写9 .音乐、绘画、情感C.所有8.成人脑的质量大约为(),其中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的80%。A. 2000 克B. 1500 克C. 1400 克9 .大脑中控制人体右侧身体运动的部分是()oA.左脑B.丘脑
13、C.右脑10 .()是人身体的控制中心。A.脑和脊髓B.脊髓和神经C.神经和血管)o11 .如图所示,玩“快速抓尺子”的游戏,反应越快的同学抓住尺子时,手上方尺子(A.越短B.越长C.几乎没有长度12 .守门员的眼睛看到球飞过来,通过()将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并作出反应。A.周围神经B.脊髓C.大脑二、填空题.()和脊髓是身体的控制中心。13 .()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开发出的智能机器人不同于完成重复任务的简单机器人,在被植入学习程序后,智能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 . 是最复杂的“机器”,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在人体活动中起着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科学 年级 上册 单元测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