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pdf
《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2 9 卷第 2期 2 O 1 0年 4月 高 原 气 象 PLATEA U M ETEOROLOGY Vo 1 2 9 No 2 Ap r i l,2 01 0 康志 明,金荣花,鲍 媛媛 1 9 5 1 2 0 0 6年期间我 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 J 高原气象,2 0 1 0,2 9(2):4 2 0 4 2 8 1 9 5 1 2 0 0 6年期 间我 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 康志明,金荣花,鲍媛媛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 中心,北京 1 0 0 0 8 1)摘要:利 用中央气象 台 1 9 5 1-2 0 0 6年 共 5 6年 冬半 年(9月 至 次年 5月)的冷 空气 天气 过 程
2、 资料、NC E P N C AR逐 日再分析海平面气压、5 0 0 h P a 高度场和 8 5 0 h P a 气温等资料,统计分析 了我 国寒潮若 干气候特征和寒潮 中期过程 的物理量场特征,并 引入 聚类方法划分寒潮典型物理过程。结果表 明:(1)1 9 5 1 2。O 6 年期 间我 国寒潮强冷空气逐年的活动频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功率谱周期分析表 明,我国强 冷空气活动有多年代际 的变化周期。秋、冬、春季节是寒 潮易发时节。(2)对我 国寒潮天气过程特征物 理量统计得到 了一些表征寒潮天气特征量的阂值。寒 潮冷高压强度有较 明显的季节性变 化特征,其 源 地大多可追溯到亚欧大陆北端极地
3、,寒潮冷 高压受 山脉阻挡,在西伯利亚增 强后最常 以西北路径爆 发 南下,是我国寒潮最 常见的路径。(3)乌拉尔 山阻塞形 势的崩溃 与寒潮爆发密切相关;西风环流指数在 寒潮爆发前 6目前后至爆发后 2日前 后出现明 显下降;在寒潮初始 阶段,北半 球高纬度 以 2波为 主要 特征,在寒 潮爆 发前,高纬度 2 波 或 3 波为优势波 的概率较大;北半球 中纬度在寒潮 中期过程主要为 3 波能量变化;北 半球极 涡面积迅速增大,与东亚“倒 Q 流型”的建立 紧密相关,是极地冷 空气南下 酝酿 堆 积 的重 要 标 志。关键词:我 国寒潮;统计 分析;寒潮冷高压;聚类分析;波谱动能 文章编号:
4、1 0 0 0 0 5 3 4(2 0 1 0)0 2 0 4 2 0 0 9 中图分类号:P 4 5 8 1 2 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寒 潮是 我 国冬 半 年 主 要 灾 害 性 天气,它关 系 到季节 推迟 或提 前,甚 至 是 反 常气 候 的重 要 标 志。寒潮带来 的大风强 降温、暴风雪以及冻雨等天气,可 给 国 民 经 济 和 人 民 生 命 财 产 造 成 严 重 的 损 失 一 引。早 期 李 宪 之先 生 3 把 东 亚 寒潮 划 分 为 甲、乙、丙 三种类 型;1 9 5 7年 陶诗 言 先 生l 4 把 4 5。6 5。N,7 0。9 0。E范 围划 为 寒
5、潮 关 键 区;张 淮 等 l 5 分 析 了 东 亚反气 旋活 动规律。这 些工作 对早 期 了解我 国寒 潮活动规律和建立 预报方法有重要价值。到 了 2 0 世纪 8 O年代,我 国气象工作者对寒潮展开 了大规 模 的研 究,主 要研 究寒 潮 中期 过 程 的基本 物 理 事 实,同时 对 寒 潮 中 期 预 报 方 法 进 行 了一 系 列 探 索。如余鹤书等_ 9 结合寒潮过程的能量特征和寒潮 爆发 阶段 5 0 0 h P a 冷 中心 温度 和地 面高压 强度 等特 征物理量,建立 了寒潮 中期 预报模型。徐羹 慧 1。应用波数域能量方程,提出一个 5天预报时效的综 合预报方案
6、。此阶段对寒潮源地、活动特征、天气 系统、寒潮成因和预报等较系统的研究,更奠定了 经典寒 潮理 论l 1 的基础。进 入 2 1世 纪 后,寒潮 研 究 主 要 侧 重 于寒 潮 天 气 的气 候 变 化 及 其 可 能 原 因 的研 究。如:C h e n e t a 1 _】研究了东亚寒潮频次与 E N S O循环之间的关 系;王遵娅等r 1。提出西伯利亚 高压和冬季风强度 的减 弱、西 伯利 亚低层 冷堆 温度 和 中 国地 表温度 的 显著升高是中国寒潮及其伴随大风频次减少的可能 原 因。钱维宏 等口 分 析寒 潮 时空 变 化 与 冬 季 增 暖 的关系,发现西风带上天气尺度斜压波动
7、减少和减 弱,导致我 国 中高纬度寒潮事件减少。李峰等 1 分析 了近 3 0年冬半年北极 区及中高纬度地区大气 环 流形 势 的气 候变 化 以及对 中 国强 冷事件 的影 响。本文利用 中央气象台 1 9 5 1-2 0 0 6年寒潮资料 和 NC E P NC AR逐 日再分析等资料,应用天气学、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寒潮活动 的气候特征。收稿 日期:2 0 0 9 0 6 0 1;改回 日期:2 0 0 9 1 1 2 0 基金项 目:财政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面向 TI G GE的集合 预报关键应用技术研 究”(GYHY 2 0 0 7 0 6 0 0 1);中国气象局气
8、象新技 术推广项 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期预报技术”(2 0 0 5 0 1 9 0 1 0 0 1);国家 A然科学基金项 目“北半球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及极涡活 动对亚洲对流层阻塞影响的研究”(4 0 8 0 5 0 2 1)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康志明(1 9 7 8),男,福建人,高级工程师,硕 士,主要从事天气 预报及研究E ma i l:k z mg y s o h u c o rn 2 期 康 志明等:1 9 5 1 2()()6 年期 间我国寒 潮活动特征分 析 4 2 1 从 业务 角度 来看,寒 潮 中期 物理 过 程 的特 征 结合 数 值 预报 可延 长寒 潮 的预报 时效,
9、但 以往研 究 大 多根 据 合成 方法 得 到寒 潮 中期 物 理 过程 的一 般 性 特 征,本 文 引入客 观 聚类法,揭示 寒 潮 中期 物理 过 程 的几 种 不 同的典 型演 变特 征,为 寒 潮 中期、延 伸期 预报 提 供一 些参 考依 据。2 资料 和方法 2 1 冷 空气 天气 过 程资 料 本文利用 中央气象 台划分 的 1 9 5 1 2 O 0 6年寒 潮过程数据,划分标准结合过程 日平均气温降温幅 度和过 程 最低 气 温 距 平。过 程 日平 均气 温 下 降 1 0 (8-1 0)以上,负 距 平 值 超 过 6 (4 6),且 占全 国三分 之二 的代 表站
10、数 时,即定 为一 次 全 国 性寒潮(强冷空气),划分时间为 每年 9月至次年 5 月。这种划分方法不仅考虑 了过程降温幅度,还考 虑 了距平值 中包含 与常 年 同期冷 暖 的差别。2 2再分 析 资料 采用 1 9 5 1-2 0 0 6年 NC E P NC AR再 分 析逐 日 海 平 面气压 场、5 0 0 h P a高 度 场 以 及 8 5 0 h P a 气 温 格 点 资料,空 间分 辨 率 为 2 5。2 5。;气 候 平 均取 1 9 5 1 2 O O O年 月 平均。2 3 统 计分 析方 法【l 2 3 1 功率 谱估 计 为了解 我 国强 冷空 气 活动 的年
11、际变化 特 征,对 1 9 5 1 2 O O 6年 逐 年 强 冷 空 气 年 频 次 序 列 做 功 率 谱 分 析。离散 点功 率谱 计算 公式 如 下:S;一去(n;+b;),(1)其 中“和 b 为不 同波 数 k的傅 里 叶系数 估计,即:a k 一 耋 。s。(2)一 塞 in 2 rck c 一 周期值与波数 k的关系为 丁 一 对 离散 功 率谱 检验 根据 方 差 检验 的方 法,在 假 设 H。:E(a )一E(b )一0的情况 下,统计 量:(n;+b;)2 F 一 兰 一,(3)(s 一 专 ;一 专 )(一 2 1)遵从 分 子 自由度 为 2,分母 自由度 为 一
12、2 1的 F 分布,式 中 S 为 原序 列 方差。2 3 2 聚类 分 析方法(1)聚类距 离 在 聚类 分析 中,需要 对 不 同环 流样 本进 行 相似 分析,文 中客观 度量 两 个样本 间 的相似 程 度距 离 主 要是 相关 系数:r 一 T i=1()(),其 中 7,S 分别为第 k及第 z 个变量的标准差。(2)逐级 归并 法 逐 级归并法一开始假 定每一个体为独立一组(类),设 分 析 对 象 为 空 间 中 P个 点,这 样 就 有 P 组,第 一 步要 找 到 两 个 最 相 似 的组 并 把 它们 合 并,得 到(一1)组。在 这 一 步 中要 普 查 P(P 一 1
13、)2个 相 似 系数 中哪 两个最 相 似,最 相 似两 个点 的相 似系 数保 留下来 作 为第一 级 归并 级 的相似 水平。第 二步 把其余组与第一步合并组进行比较,比较哪一组与 它最相似为原则进行归并。由于相关系数(或距离)具 有 可加性,可用 平 均相 似系 数 作为 衡 量判 据。如 此下 去,每 一 次 都 将“最 相 似”或“最 近”的 两 组 归 并,直 到所 有 个体归 并 成一 组 为止。归并 的过 程可 制成 枝 形 图(或 称树 图)。文 中在 组归并 过 程 中主要 应用 了平均 距离 作为 判据,即组 之 间距离 定 义为 组 内成 员 之 间距 离 的平 均。3
14、 我 国寒潮活动概况 1 9 5 1 2 O O 6年 我 国共发 生 全 国性 强 冷 空气(包 括寒 潮,下 同)共 4 1 8次,年平 均 7 5次,其 中寒 潮 8 7次,年平 均 1 6次,最 早 出现 在 1 9 5 8年 9月 2 6 日,最 晚在 1 9 8 3年 4月 2 7日。从 强 冷 空 气 活 动 频 数 来 看(图 1),2 0世 纪 6 O 年 代 出现次 数 最 多,达 9 9次,年 平 均 近 1 O次;5 0 年代为 9 1次;7 O年代和 8 0年代相当,均 7 3次;9 0 年代 明显减少到 5 7次,与 6 0年代相比,强冷空气 活动 频次 减 少 近
15、 一 半。2 0 0 1-2 0 0 6年 总 次 数 为 2 5 次,年均 不 到 5次,比 9 0年代 进一 步减 少。寒潮 活 动 的年代 际变 化 与强 冷 空 气 类 似,5 O年 代 和 6 0年 代 出现最为频繁,均达 2 3 次,年均 2 3次;7 0年代 为 2 0次,略有减 少;8 0年代 和 9 0年 代锐减 到 8 次,年均不足 1次。由此可见,目前我 国强冷空气 活动正处于一个相对不活跃 阶段。1 9 5 1 2 0 O 6年 寒 潮 活 动 的 年 频 数 标 准 化 处 理 结 果如 图 2所示,寒 潮发 生最 多 的是 1 9 6 7年,共 5 4 2 2 高
16、原 气 象 图 1 1 9 5 1 2。0 6年强 冷空气 和寒潮发生 频次年代际变化 Fi g 1 I nt e r de c a da I va r i at i o ns of t he s t r o ng c ol d ai r a nd c ol d wa ve oe ur r e d f r e q ue nc y f r o m 19 51 t o 20 06 次,而有 1 2年未 出现寒 潮,除 1 9 7 4年 外,有 8年 均发 生 在 2 O世 纪 8 O年 代 和 9 0年 代,而 2()()1 2 0 0 6年 的 6 年 中有 3年 未 出现 寒 潮。线 性 趋
17、势 线 反映寒 潮年频 数呈 明显 下降 趋势。对 5 6年 强 冷 空 气 年 频 次 序 列 做 功 率 谱 分 析,并计算各谐波数对应周期 的功率谱值,其结果与 裳 褂 雷 l :I i l 图 2 1 9 5 1 2 0 0 6 年寒潮年发生频次 的标准化值 直线代表线性减少趋势 Fi g 2 Ye a r l y s t a n da r di z e d f r e q ue nc y of c ol d wa v e f r om 1 951 t o 2 006 Th e s t r a i g ht l i ne s ho ws t he l i ne a r de c r e
18、 a s e t e nd e nc y T a 5 6 0l 8 7l 1 2 8 0 6 2 5 1 4 3 3 7 3 3 2 9 2 7 2 4 2 2 2 1 邋 筑 图 3 1 9 5 1 2 0 0 6年强冷空气年变化功率谱 柱形为功率谱,虚线为对应各谐波的 F检验值 Fi g 3 Powe r s p e c t r um a n a l ys i s of t he s t r on g c o l d a i r f r om 1 9 51 t o 2 0 06Da s he d l i n e i s t he c or r e s p on di ng v a l u
19、e o f F t e s t,b a r i s p o we r s p e c t r u m 0 0 5 显著性水平值相 比,以检验其显著水平。计算 结果显示(图 3),谐波数 1,4,2 5和 1 3的谱值较 大,其 对应 的周 期 分 别 为 5 6,1 4,2 2和 4 3年。其中周期为 5 6年和 1 4年的功率谱值通 过 0 0 5的 显 著性 水平检 验,说 明我 国强冷 空 气活 动有 年代 际 以上 的变 化 周 期,而 年 代 际 以 内 的变 化 周 期 不 明 显。4 寒潮中期天气过程特征量分析 寒潮酝酿和爆发是行星尺度和天气尺度系统相 互作用 的结 果,其 变化
20、 十 分 复杂,每次 过 程环 流 形 势演 变及 物理量 特征 都不 尽相 同 g 。下 面分 析寒 潮 中期 过程 环流形 势 和 不 同 阶段 物 理 量 的演 变 特征,这可 了解各 阶段 之 间物理 过程 的 内在 联 系,为寒 潮 预报 提供一 定 的物理 基础 和参考 依据。4 1 寒 潮冷高 压强 度特征 西伯利 亚地 面冷 高压 是寒潮 天气 过程 的直接影 响系统,它 的 中心强 度 和高压 前部 的气压 梯度 是 预 报寒潮 冷 空气强 度 和大风 等灾 害性天 气 的重要参考 指标。由于确定寒潮过程 日期有一定 主观性,故在分 析中取寒潮爆发前后 2天,并在 4 o。6
21、 5。N,7 0。1 3 O。E区域 内地 面气 压最大 值 定义 为 地 面冷 高压 中 心 强度。从历 年 8 7次寒 潮 过 程 的地 面 冷 高 压强 度 的统计 结果来 看,不 同寒潮 过程 的冷高 压强 度 变化 较 大,最 强 可 达 1 0 7 4 h P a以上(1 9 8 7年 1 1月 2 5 日),最 弱只 有 1 0 3 4 h P a(1 9 6 7年 9月 2 8日),相差 近 4 0 h P a。8 7次 寒 潮 过 程 平 均 强度 达 1 0 5 5 h P a,其 中超过 1 0 4 5 h P a的有 7 0次,占总 数 的 8 O 。线 性趋 势分 析
22、显 示,虽然 寒潮发 生 频次 的年代 际变 化 明显,但 冷 高压强度 无 明显年 代 际变化。寒 潮过 程冷 高压 强度 的月 际统计 结果 表明其 有 明显季节变化,隆冬最强,1 2月和 1月平均冷高压 强度 都超过 1 0 6 0 h P a;过 渡季 节 强 度最 弱,其 中 9 月平均仅有 1 0 3 6 h P a,4月稍强,为 1 0 4 4 h P a。定 义地 面冷 高压 中心 与 3 O。N,1 1 5。E格 点(武 汉附近)的气压差值为寒潮 冷高压梯度,以表征冷 高压的相对强度。8 7次寒潮过程中地面冷高压梯 度 最大 达 6 0 h P a,出现 在 1 9 8 7年
23、 1 1 月 2 5日的过 程,1 9 6 7年 9月 2 8日寒潮过程最小为 2 2 h P a。冷 高压越强则梯度越大,引发的寒潮天气越剧烈,两 者相 关 系数为 0 7 5。与 冷高 压强度 不 同,冷高压 梯 度 的季节 变化 不 明显。冷 高压 梯 度 9月 为 2 4 h P a,明显偏小,其他各月差别不大,最大梯度 4 7 h P a出 姑鞲 鬃 5 0 5 0 5 O 5 O 5 4 4 3 3 2 2 1 1 O O 2 期 康志明等:1 9 5 1-2 0 0 6年期间我 国寒潮活 动特 征分 析 4 2 3 现在 2月。4 2寒潮 冷高 压 区域分 布 特征 寒 潮冷 高
24、 压强 度有 明显 的季 节 变化 特征,因此 1 1月翌 年 3月取 1 0 4 0 h P a,4月 和 1 0月取 1 0 3 0 h P a,9月取 1 0 2 5 h P a,从 寒 潮 爆 发 前 1 0天 至 后 5 天,统 计冷 高压 在关 键 区域 内发 生频 次。结 果 表 明(图略):冬 半 年强冷 高 压 主要 在 4 5。6 5。N,7 O。1 3 0。E范围内活动,其 中在 阿尔泰山和贝加尔湖西 南方 的萨彦岭 分别 有 两个 中心,揭 示 了 多数 冷 高压 都在 这 一带增 强爆 发 南下。冷 高压 活 动 中心均 与 山 脉相 对应,说 明冷 高 压 加 强
25、与地 形 作 用 密 切 相关。其原 因是 在对 流层 下部 涡 度局地 变 化方 程_ I:一A 一(R f)l o g(p。P)(d H d t)+(r。一I 1)+(g R)A (5)中,分析 第三 项绝 热 变化 可 知,在 反气 旋 中盛 行 下 沉气 流,故 c o co;r。一r一般 也 为 正,两者 从 反气 旋 中心 向外 减 小,则 一(I、一r)O,因此,绝 热 变 化项 限制 反气旋 加 强。当寒 潮冷 高压 移 至 山脉 附近时,山脉阻挡了冷空气 向南扩散,使之下沉作 用 减弱,从 而 限制 绝 热变 化 项,致使 冷 高 压 得 以加 强。同时,第 二 项非 绝 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51 2006 期间 我国 寒潮 活动 特征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