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国际金融危机急速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形势下,一些国家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措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产业回归”、“买国货、雇国人”等观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悄然兴起,而外贸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必然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这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特点以及对出口的影响如何?中国应对世界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对策如何?一、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2007 年上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与过去经济危机从实体经济爆发尔后向金融行业蔓延有所不同,其特点是从虚拟经济引发的危机,然后向实体经济蔓延和扩展。各国治理经济危机一般采取减税、降息和
2、扩大投资,其目标是增加消费、稳定就业和维持经济增长。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包含国家资助、补贴以及“购买本国货”等内容,这些措施必然会引起本国产品对进口产品的不公平优势,这也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说明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新趋势。1 采取货币贬值方式输出经济危机。从 2008 年以来美元走势可以看出这次危机“货币战”苗头。在危机爆发和经济振荡过程中,首先美联储多次降息,遏制金融危机和虚拟经济进一步泛滥的危害;其次,迫使各个国家增加美国的国债,实现美元对欧元币值的稳定和适当升值,对日元和人民币实现一定的贬值,目的是增强市场的信心和美元的全球流动性;再次,发起购买美国货。最近又突然大
3、量发行钞票,迫使美元再贬值。其次,对国际资本流动从限制外资转向限制内资对外投资,鼓励赴海外资本回流。据国际金融协会调查显示,2009 年流入新兴国家的私人资本将由 2007年 10000 亿美元,骤降至 1650 亿美元,降幅高达 82%。美、日、欧银行纷纷从新兴市场撤出,停止向外国贷款,侧重解决国内问题。这样的美元及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可能会引起各国竞相采取货币贬值和爆发“货币战”。再次,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所控制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实施援助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附加苛刻的贸易条件,而且还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推动国际投机资本在世界各地迅速掠夺和转移财富,这些都说明运用贸易保护方式转嫁经济危机时,货币化方式及
4、金融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2 实施主体的全球性和区域性。与以前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环境相比,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明显不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把世界各国和地区联系在一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正通过多条途径向世界各国和地区蔓延,一国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陈万灵任培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热 点 问 题ANDP R A C T I C ERADEI NR E L A T I O N SREGN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7 年度规划基金项目(07JA790021)“中国进口潜力与贸易平衡研究”研究成果。采取的保护贸易措施会引起多国“报复”,由此引
5、发贸易保护“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贸易保护向双边化、集团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利用双边协调和 FTA,区域性经贸集团,搞集体贸易保护政策,在成员国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成员国的市场,联合抗衡和抵制外部国家的报复与竞争。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这次的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区域化的趋势。3 保护目的多样性和易变性。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为主,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由经济危机引起,其保护目的趋于多样化,保护国内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维持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为此,各国即使达成避免贸易保护的协议,仍有机会主义行为破
6、坏协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自 2008 年 11 月20 国集团签署承诺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来,仍然有 17 个国家已经实行了 47 项贸易限制措施。如美国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实施了“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制订优先“购买美国货”和“雇用美国人”条款;法国推出 60 亿欧元的救助汽车产业计划,提出不裁员,不转产,外资持有法国公司股份不得超过 50%的方案。有些国家表示要遵守WTO规则,但又利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限制贸易。4 保护手段复杂多样化。新一轮贸易保护壁垒涉及的多是技术、标准及国内政策和法规,不仅有进口限制,还有出口鼓励,比传统贸易壁垒中的关税、配额和许可证方式等要复
7、杂得多,实施程序更加复杂,所需时间更长。在进口贸易限制方面,发达国家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包括政府采购、附带条件的优惠贷款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采取关税壁垒,比如俄罗斯、印度、埃及等国直接提高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在出口促进方面,各国政府都采取直接或间接手段扩大本国出口,如加大出口退税、出口信贷支持等,部分国家还采取货币贬值策略来鼓励出口,实际上采取了贸易出口“进攻”替代进口“防守”的贸易保护策略。5 政策更加显性和柔性。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从隐性转向显性,并从刚性走向柔性。过去保护贸易通常采取隐蔽性手段,比如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劳工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现在更直接更显性,美国明确提出“购买国货”,印度
8、公开透明的关税操纵,而且命令禁止中国的玩具进口。另一方面,过去通常采取刚性的法律手段,现在采取比较柔性的谈判和合作以及可以变通的手段,比如通过 IMF、WTO、G8、G20等多边合作平台,同时积极拓展双边的 FTA,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内部金融环境和外部经济环境,从而促进就业和维持产业发展。二、新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自 2008 年下半年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对中国外贸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出口市场萎缩,贸易增长速度下降。据商务部统计,2008 年 9 月中国出口增长率超过30%,10月份为19%,11 月份为 2.2%,12 月份为2.8%。2009 年 13 月份,中国出口1
9、837.0 亿美元,同比暴跌 39.9%。二是加工贸易额明显锐减。自2008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年增长率为 9.3%,明显低于 一 般 贸 易 的 出 口 年 增 长 率(18.5%)。据统计,中国全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数在 30004000万之间,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服务、运输和餐饮等行业的大量就业,加工贸易的衰退会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三是实际利用外资减少。2008 年 812 月份,实际利用 FDI 为 316.71 亿美元,同比减少 16.3%,2009 年 12 月份实际利用 FDI 是 133.74 亿美元,同比下降 26.23%,外资外逃趋势日益严重。世界市场疲软、
10、实际用工成本上升及发达国家鼓励产业资本回归等因素,加快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出现资金转回国内或“外逃”现象。如果经济危机继续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中国出口及其利益势必受到更大的影响。实际上,中国近几年已经频繁遭遇各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危害。通常使用的反倾销、基于环保和安全的进口限制措施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使用了较少使用的反补贴、一般保障措施、WTO 特殊保障措施等。1 遭遇“反倾销调查”。2005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总计 651次,最终被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数为 139 次,占世界比重的32.32%,如表 2 所示。从中国出口热 点 问 题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类别看,主要涉及到化学原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 新趋势 及其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