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双孔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分析的交替法研究.pdf
《18双孔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分析的交替法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双孔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分析的交替法研究.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卷第5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7(5):5345431998年10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Oct.,1998双孔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分析的交替法研究*张路青吕爱钟(山东矿业学院土木系泰安271019)摘要利用Schwarz交替法对双孔圆形洞室的围岩应力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完成二次迭代后,就可获得精度很高的满意结果。关键词Schwarz 交替法,双孔圆形洞室,多余面力,二次迭代分类号TU 4511引言地下工程中经常遇到两个平行洞室的开挖问题,当两洞室间距很大时,可以认为两洞室的开挖没有相互影响;当两孔洞间距较近时,
2、孔洞的围岩应力状态就要受到较强的相互影响。两洞室的应力分析,在力学上属双连通域问题,国内外学者一直设法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求解办法。有限单元法是求解该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但有限单元法是一个数值方法,并且单元网格的划分对它的精度影响很大。Schwarz 交替法是一种解析方法,它将双连通域问题归结为一系列的单连通域问题来求解,并且在数学上已证明了 Schwarz 交替法的收敛性。所以,只要该法的收敛速度快,它就可以作为解决双连通域问题的有效工具。从6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使用 Schwarz 交替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双连通域问题,文 14 分别对两圆洞室、两椭圆洞室问题进行了计算,但都只完成了一次迭代
3、。迭代一次能否满足工程所需的精度,继续迭代后的精度又可提高多少?这些问题一直没有作出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双圆洞室为例得出二次迭代的结果,发现即使当两孔洞相距很近时,也可以获得满意的精度,这将为利用 Schwarz 交替法求解两任意形状洞室的应力分析打下基础。2交替法求解围岩应力的基本过程Schwarz 交替法的求解过程是这样的 5:首先在岩石中挖出第1个孔(图1),则可利用柯西积分法获得应力解。此时第2个孔虽未开挖,但其周边的应力可以求出。再挖第2个孔,即在此孔周边作用相应的平衡外力(以后称反面力)使孔边外载为零。如果设想此时第1997年7月11日收到来稿。*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96A
4、05110)。作者 张路青 简介:男,25岁,硕士,1995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土木系矿建专业,现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面的工作。1个孔未挖,则也是一个单连通域问题,可以求出在第2个孔周边的反面力作用下第1个孔周边的应力。如果这样算出的第1个孔周边面力为零分布,这两次计算结果叠加就相当于两孔都存在时的精确解答;如果不为零,则要在第1个孔周边加上一组平衡面力,使第1个孔周边的合面力为零。第一组平衡面力又引起第2个孔(设想第2个孔未挖)周边处的应力,这样反复做下来,直到两孔边的面力均为零,把每次计算结果叠加起来,就得原问题的解。实际上,由于迭代次数有限,只
5、能使一个孔边的面力为零,使两个孔边的面力均为零是不可能的。由于每次每个孔上所施加的都是平衡面力,所以随着迭代的进行,第1次所要施加的平衡面力(以后称不等于零的面力为多余面力)将越来越小,当小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得到精度很高的解析解。本文定义每加1次反面力求解单连通域问题为完成一次迭代。3围岩应力分析的基本公式当地下洞室埋置深度与孔径相比很大时,可以不考虑重力梯度的影响,把重力作用化为无限远处作用有 P1,P2的外载来求解。为使求解的迭代结果具有一般性,决定两孔相对位置的 C 矢量可随意指定,如图1所示。图1中:图1双圆洞室计算示意图Fig.1Calculating diagram for tw
6、ocircular holesP1 水平原岩地应力;P2 垂直原岩地应力;Z1X1O1Y1坐标系下坐标;Z2X2O2Y2坐标系下坐标;C 孔 2圆心与孔 1 圆心相对位置。由于利用复变函数解法,所以Z1,Z2,C 都用复数表示。在迭代过程中,需要进行坐标系变换。本文算例属坐标系平移 Z1=Z2+C,坐标系平移前后两复应力函数之间变换关系 5为?2(Z2)=?1(Z2+C)(1)?2(Z2)=?1(Z2+C)+C?1(Z2+C)(2)由于常数不影响应力结果,分别对式(1),(2)左右积分并舍去积分常数,可以得到变换关系为?2(Z2)=?1(Z2+C)(3)?2(Z2)=?1(Z2+C)+C?1(
7、Z2+C)(4)类似地,可以得出从 X2O2Y2坐标系平移至 X1O1Y1坐标系时两复应力函数的变换关系为?1(Z1)=?2(Z1-C)(5)?1(Z1)=?2(Z1-C)-C?2(Z1-C)(6)式中:?1(Z1),?1(Z1)为X1O1Y1坐标系下的两复应力函数;?2(Z2),?2(Z2)为 X2O2Y2坐标系下的两复应力函数。有了上述关系后,就可以利用 Schwarz 交替法对双孔圆形洞室问题进行迭代求解。535第17卷第5期张路青等.双孔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分析的交替法研究第一次迭代过程为:首先求出 P1,P2作用下只存在孔 1 的解,此时两解析函数为?11(Z1),?11(Z1);?11
8、(Z1)与?11(Z1)在X2O2Y2坐标系下为?12(Z2),?12(Z2),由于孔 1 的开挖而在孔 2周边产生的多余面力为 f12(t2)=?12(t2)+t2?12(t2)+?12(t2);为满足孔 2的孔边应力边界条件必须加上反面力-f12(t2),进而解出在-f12(t2)作用下只存在孔2的解?22(Z2),?22(Z2),利用坐标变换 Z2=Z1-C 得到?22(Z2),?22(Z2)在X1O1Y1坐标系下的结果分别为?21(Z1),?21(Z1)。至此完成完整的一次迭代,得到如下结果:?11(Z1)=A Z12-Br21Z1(7)?11(Z1)=BZ1-A r21Z1-Br41
9、Z31(8)?21(Z1)=Br21(C)2(r22C)3(Z1-C+r22C)2-3(r22C)2Z1-C+r22C-Br22Z1-C+A r21r22Z1-C+C+Br41(r22Z1-C+C)3-BCr21(r22Z1-C+C)2(9)?21(Z1)=-Br22Z1-C+Br21r22Z1-C+C-Br21r22(Z1-C)C2-r22Z1-C?21(Z1)-C?21(Z1)(10)式中:A=-P1+P22,B=P1-P22(本文应力以压为正,以拉为负)。第一次迭代后总的应力结果为?1(Z1)=?11(Z1)+?21(Z1)(11)?1(Z1)=?11(Z1)+?21(Z1)(12)第二
10、次迭代在第一次迭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由?1(Z1),?21(Z1)在孔1周边产生的多余面力为f21(t1)=?21(t1)+t1?21(t1)+?21(t1)。为使孔 1 周边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在孔1 周边作用反面力-f21(t1),进而求出反面力-f21(t1)作用下只有孔 1 的解?31(Z1),?31(Z1),则第二次迭代后总的应力结果为?1(Z1)=?11(Z1)+?21(Z1)+?31(Z1)(13)?1(Z1)=?11(Z1)+?21(Z1)+?31(Z1)(14)式中的?31(Z1),?21(Z1)是经过复杂的推导而来的,本文只列出结果:?31(Z1)=A r22r21Z1-C-
11、Br21r22r21Z1-C+C+Br21r22C2(r21Z1-C)+(r22r21Z1-C+C)?Br21C23(r22C)2(r21Z1-C+r22C)2-2(r22C)3(r21Z1-C+r22C)3+Br22(r21Z1-C)2+536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Ar21r22(r22r21Z1-C+C)2(r21Z1-C)2+3Br41r22(r22r21Z1-C+C)4(r21Z1-C)2-2BCr21r22(r22r21Z1-C+C)3(r21Z1-C)2-3Br21r42C2(CC-r22)2(r21CCC-r22)3(Z1-r21CCC-r22)2+3(r21CCC-r22
12、)2(Z1-r21CCC-r22)-2Br21r62C2(CC-r22)3?(r21CCC-r22)4(Z1-r21CCC-r22)3+4(r21CCC-r22)3(Z1-r21CCC-r22)2+6(r21CCC-r22)(Z1-r21CCC-r22)-Br22C2(r21C)3(Z1-r21C)2+3(r21C)2Z1-r21C-Ar21r22(CC-r2)2(r21CCC-r22)3(Z1-r21CCC-r22)2+3(r21CCC-r22)2Z1-r21CCC-r22+3Br41r22(CC-r22)4C2Z1-Z31(r21-CZ1)2(Z1-r21CCC-r22)4+2BCr21r
13、22(CC-r22)3CZ41-r21Z31(Z1-r21CCC-r22)3-CZ1(15)?31(Z1)=Br21C23(r22C)2(r21Z1-C+r22C)-(r22C)3(r21Z1-C+r22C)2+Br22r21Z1-C-A r21r22r21Z1-C+C-Br41(r22r21Z1-C+C)3+BCr21(r22r21Z1-C+C)2-r21Z1?21(0)-r21Z1?31(Z1)(16)第二次迭代完成之后,孔1周边的应力边界条件(零面力)精确满足,孔2周边存在多余面力。有了式(11)(14),可根据式(17),(18)求出围岩内任一点的应力分量。?r+?=4Re?1(Z1)
14、(17)?-?r+2i?r?=2 Z1?1(Z1)+?1(Z1)e2i?(18)式中:?r,?,?r?分别为径向应力,环向应力,剪切应力;?的含义见图1。4收敛精度的讨论为方便精度分析起见,取 r1=r2=1.5m,并使两孔洞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又因为孔洞近距离情况下是我们关心的内容,取孔距为4.0m,此时两孔内侧两点距离为1.0m。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对一次迭代和二次迭代的应力计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4.1由孔边多余面力来衡量迭代结果的精度孔边多余面力包括孔边多余的?r和?r?。由前面分析可知,孔边存在的多余面力使迭代结果与精确解不一致。要使孔边的多余面力绝对为零面力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15、537第17卷第5期张路青等.双孔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分析的交替法研究由以下计算结果可知:当孔边多余面力足够小时,计算得到的围岩应力就接近精确解。表1,2给出了在P1=P2=20MPa 时孔边不同点的应力值,表1给出的是一次迭代在孔1周边有多余面力的结果,表2给出的是二次迭代在孔2周边有多余面力的结果。由于对称性,表中只给出了两孔上半部分孔边各点的计算结果,并由于孔边位置分别以X1,X2轴正向逆时针算起,所以把表1中的孔边位置0 180 分别与表2的孔边位置180 0 相对应。表1一次迭代在孔1周边各点的应力状态Table1The stress components on the boundary
16、 of hole1for the first iterationMPa应力孔边位置/()0306090120150180?r-1.680.763.462.490.91-0.12-0.45?48.3043.0938.3138.7340.1841.1641.49?r?0.004.421.82-0.78-1.34-0.860.00表2二次迭代在孔2周边各点的应力状态Table2The stress components on the boundary of hole2for the second iterationMPa应力孔边位置/()1801501209060300?r2.950.660.220
17、.550.640.650.64?70.2741.6226.9832.9240.2244.6346.05?r?0.000.48-0.53-0.47-0.25-0.100.00由于本算例具有几何对称性和荷载对称性,故可将第一次迭代与第二次迭代所得到的孔边应力直接进行精度比较。本文根据孔边各点面力绝对值的均值来判定迭代的收敛效果;多余面力绝对值的均值反映了与实际零面力的差距,这个值越小说明迭代结果越接近精确解。把多余面力绝对值的均值分别记为?r和?r?。由表 1,表2 可知,第一次迭代:?r1=1.41MPa,?r?1=1.32MPa;第二次迭代:?r2=0.90MPa,?r?2=0.26MPa,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 圆形 围岩 应力 分析 交替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