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相关性的分行业分析.pdf
《上市公司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相关性的分行业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相关性的分行业分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http:/ 上市公司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相关性的分行业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相关性的分行业分析1丁琳,孙玉梅,王婧(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摘摘 要:要:本文对国内外样本上市公司会计账面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行业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国内外样本公司创造经营现金流量的能力强于创造会计收益的能力。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电力、煤及水的供应业等两个行业会计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其他六个行业均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大多数行业的会计收益与经营现金流量不同步,会计收益指标难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关键词:关键词:会计收益
2、现金流量 相关性 行业分析 一、引言一、引言 现金流量表问世以后,已经成为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驾齐驱的三大财务报表之一。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本期及以前各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和净现金流量状况,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正确评价企业当期及以前各期获取利润的质量,科学地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从而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充分的、有效的依据。企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是以一系列财务数据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情况,它所提供的是静态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
3、能表明企业现有的这些资产、负债使用和获得现金的情况;利润表虽然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能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利润表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不能反映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给企业现金造成的影响,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全部事项;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从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及其使用的去向,并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虽然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能够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现金流动方面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就能
4、够替代其他会计报表的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只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方面。要全面、完整、充分地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不仅要分析现金流量表,还要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各种报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揭示企业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1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70372048)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 02JA790045)的资助 -1-http:/ 二、研究回顾二、研究回顾 关于应计制会计基础下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一些相关研究。Greenberg 等(1986)在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自由变量的回归模型中用现金流量和
5、净利润作为预测指示器。研究结果显示,在五个预测期间中有四个预测期间用净利润比用现金流量的预测更准确。Victor L.Bernard&Thomas L.Stober(1989)的研究表明,在应计制下,若发生重大会计估计差错时,应计项目和盈利的质量会降低。Hopwood&Mckeown(1992)研究了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的时间序列。他们发现现金流量的时间序列与收入的时间序列显著不同。特别是收益序列比现金流量序列具有更强的自相关性。Patricia M.Dechow(1994)认为,如果企业在一个较稳定的环境中,从事相对稳定的经营活动,没有金额较大的投资或类似的活动,那么,应计制
6、与现金制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别。她运用美国证券市场上 19601989 年的会计数据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发现,以会计收益为基础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比以当期现金流量为基础更优。Finger(1994)选择了 50 家公司,运用1935-1987 年间的年度会计数据对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并不支持 FASB 的盈利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强预测能力的观点。Richard(1996)检验了盈利的两个组成部分:应计部分和现金流量部分,以及股票价格对这两部分信息的反映程度,结果显示由应计部分引起的盈利业绩的连续性不及由现金流量部分引起的盈利业绩的连续性强。Dechow 等人(1998)对应计制和现金流量的
7、问题进一步予以扩展,建立了关于现金流量、盈利和应计额的变量模型。并认为,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会计收益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着更强的预测能力,但现金流量的短期预测能力较强。Mary E.Barth 等(2001)基于 Dechow 等人(1998)的应计制处理模型,研究了应计制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中的作用。认为应计制项目,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当期现金流量的增量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储一昀(2000)对 266 家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的获得和现金流入不同步,而且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超过 7 成的公司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的确认。郭菁(2001)则认为,当信息使用者侧重于了
8、解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和偿债能力以及评价企业价值时,现金流量信息更为重要;当信息使用者要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则盈利信息更为重要。耿建新等(2002)认为,当企业调整后每股现金下降时,可能预示经营业绩也在下滑;当企业调整后每股现金下降且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时,该企业可能存在盈利操纵行为。张俊瑞等(2002)用 SPSS 统计软件计算了118 家中国上市公司 1998-2000 年三年的每股收益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相关系数后,得出了两者弱相关的结论。以上研究都是从样本公司总体的角度来考察的,并没有揭示行业间的差异。为了说明基-2-http:/ 于应计制基础
9、的会计收益与基于现金制基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不同行业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本文做了以下进一步研究。三、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三、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 本文所选国外公司样本均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数据来自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的各年度财务报表,在本文中共选取了“S&P 500”(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的 50 家美国上市公司,由于获取资料有一定的难度,故采取抽样的方式对样本进行选择,样本公司的选取遵循随机原则,按照“S&P500”的产业分类分别从医疗、高科技、能源、商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等类公司中选取。由于国内上市公司已有一千四百余家,因此对样本的选取也以抽样方式进行,抽样的具体原则如下:(1)考虑到
10、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不利影响,首先剔除了企业业绩过差的 ST 和PT 公司以及受过谴责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2)由于国内投资者主要关注的还是 A 股上市公司,而且 B 股和 H 股对 A 股的信息披露有所影响,故剔除同时发行 B 股或 H 股的 A股上市公司。根据以上原则,本文共选取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187家公司,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选自“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及“中富证券网”,对行业划分的标准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样本分布为:制造业 85 家;信息技术业 14 家;房地产业 17 家;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10 家;建筑业 7 家;电力、煤及水的生产业
11、 9 家;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16 家、综合 29 家。本文所选国外和国内样本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为 1998 年至 2002 年,为了尽量减少实证分析的误差,各项指标值均为 1998 至 2002 年的五年平均值。本文所选取的财务指标为每股收益(EPS)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OCFPS)。每股收益是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下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核心指标,被广泛用于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而现金流量指标通常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由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重复性,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不产生损益,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才是企业日常的、稳定的
12、、可靠的现金来源,而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企业会计收益的关系也最密切。因此本文选择每股收益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作为比较变量。四、指标计算与直观分析四、指标计算与直观分析 为了确定会计收益与经营现金流量是否存在偏离以及偏离程度,本文计算了两个指标值: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每股收益之差额、收益现金比(即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每股收益之差从直观上说明两者偏离的绝对值,而收益现金比则通过比-3-http:/ 值说明两者偏离的程度。由于国内外至今尚没有判定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相关度的标准,因此本文建立以下假设:假设 1:按照 FASB 的定义,企业的经济利益应该以实现的净现金流入为标志,
13、因此,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就企业整个存续期间而言,企业的会计收益和净现金流量应该是完全相等的。故假设 1 为:如果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每股收益之差不趋近于零或两者比值不趋近于 1,则说明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存在背离。假设 2:由于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来判断会计收益与经营现金流量相关性的大小,故可建立假设 2 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每股收益之差的绝对值越大,或收益现金比偏离 1 的程度越大,则说明两者的相关性越低。1对国外样本公司的直观分析对国外样本公司的直观分析 对国外 50 家样本公司的分析发现,有 48 家公司每股收益小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占样本公司的 96%,仅有 2 家公司每股收益大于每
14、股经营现金流量,只占样本公司的 4%。而且每股收益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国外样本公司创造经营现金流量的能力强于创造会计收益的能力。2对国内样本公司的直观分析对国内样本公司的直观分析 对国内 187 家样本公司的分析发现,有 116 家公司每股收益小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占样本公司的 62%,有 71 家公司每股收益大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占样本公司的 38%。分行业分析发现,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大于每股收益的制造业公司占 70%;信息技术业占 17%;房地产业占 58%;交通运输、仓储业占 91%;建筑业占 30%;综合类公司占 35%;电力、煤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占 80%;批发
15、和零售贸易业占 100%。每股收益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国内样本公司也是创造经营现金流量的能力强于创造会计收益的能力。五、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五、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1总体描述性统计总体描述性统计 表表 1 50 家国外上市公司的总体描述性统计(币种:美元)家国外上市公司的总体描述性统计(币种:美元)N Missing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变量 1 50 0-0.36 4.24 1.8246 1.11261 变量 2 50 0 0.57 10.24 3.5654 2.16858 从表 1 可看出,美国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平均为 1.8246 美元,高低相差幅度不大
16、,最高值 4.24 美元,最低值-0.36 美元,而且标准差也较低,为 1.11261。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平均则达 3.5654 美元,是平均每股收益的 1.95 倍,而且差异显著,从最低值 0.57 美元到最高值 10.24 美元,标准差为 2.16858。可见,美国样本公司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波动要明显高-4-http:/ 于每股收益的波动。表表 2 187 家国内上市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币种:人民币)家国内上市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币种:人民币)N Missing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变量 1 187 0-1.18 1.22.1954.25751 变量 2 187 0-2.00 1.58
17、.2260.38444 从表 2 可看出,国内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平均为 0.1954 元,高低值相差幅度更小,最高值 1.22 元,最低值-1.18 元,而且标准差也更低,仅为 0.25751。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较之每股收益稍高,大约为每股收益的 1.17 倍,而且差异幅度要大于每股收益的幅度,从最低值-2.00 元到最高值 1.58 元,标准差为 0.38444。对国内外样本公司的分析都发现,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波动确实大于每股收益的波动。从行业来看,在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煤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中,也大致呈现这种规律,即企业的每股经营现金流量高于每股收益;而在信息技术业
18、、房地产业、建筑业及综合类的企业中,其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却低于每股收益,其中尤以信息技术业和房地产业为明显。由此可见,在国外和国内样本公司中,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每股收益存在着较大的背离,通过账面收益难以真实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通过经营现金流量也难以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收益状况。从理论上来说,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每股收益的比值越接近 1,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状况越好。从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外 50 家样本公司的收益现金比(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收益)为 1.95,企业的收益质量一般;国内样本公司的收益现金比为 1.17,表面上看,比国外样本要好,但按行业进行分析时,发现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别很大
19、。在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及综合类的企业中,收益现金比分别为 0.30,-1.49,0.22,0.45,说明在这些行业中存在着明显的利润虚增现象。2相关分析相关分析 以下将着重运用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每股收益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相关程度。设每股收益为变量 1,称为 X;设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为变量 2,称为 Y。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直观观察,在回归分析中我们提出如下假设:企业的会计收益与其经营现金流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对此假设,构建如下线性模型:yx=+,显著性水平设为=0.05,对模型的线性回归运用 SPSS 11.5 进行运算。表表 3 国外样本公司系数分析表国外样本公司系数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会计 收益 现金流量 相关性 行业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