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与特征分析_臧志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与特征分析_臧志彭.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与决策2 0 0 8年第4期(总第2 5 6期)摘要:文章构建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指数化转换方法得到2 0 0 3 2 0 0 6年连续四年7 8 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指数,在综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 r u s k a l-Wa l l i sH非参数检验、变异系数等方法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市区、东中西部和不同行业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间的差异显著性、差异程度及变化趋势等重要特征。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结构特征;因子分析;变异系数中图分类号:F 2 2 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2-6 4 8 7(2 0 0 8)0 4-0
2、0 7 3-0 5臧志彭1,崔维军1,2(1.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 1 0 0 9 6;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 1 0 0 4 4)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与特征分析制造业对于提高生产力、拉动科技进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上市公司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并对各省市自治区、东中西部以及不同行业企业实力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规律,把握各地区与各行业制造业企业间的实力差距与存在问题,从而有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地区和行业发展策略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同时也有利于
3、投资者的正确投资选择。本文对2 0 0 3 2 0 0 6年制造业上市的7 8 1家非S T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希望能够为各级决策者、学者以及广大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1样本选择、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1.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2 0 0 1年4月颁布的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划定的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毛,木材、家具,造纸、印刷,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电子,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医药、生物制品,其他制造业共1 0个行业,并将“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两行业归入信息技术行业。然而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的划分,这两个行业都是属于制造业范畴的,而且从实际来
4、看,这两个行业皆具有生产制造性质,可以归入制造业范围。因此,本文将“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也纳入研究范围,即本文所称的制造业共包含1 2个行业。截至2 0 0 6年1 2月3 1日,中国大陆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1 2个行业上市公司共8 9 3家,其中有1 1 2家被“S T”的公司。考虑到S T的公司的异常性与复杂性,这里将其排除在样本范围之外,即以7 8 1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所依据的主要数据全部来自于2 0 0 3 2 0 0 6年各公司年度报告,主要基础数据来源媒体是“金融界”网站(w w w.j r j.c o m)。1.2指标体系企业综合实力实际上是支
5、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能力的整合。企业综合实力的大小,不仅决定了企业能否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同时也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企业综合实力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的生存状态和将来的发展前景(吴诣民、张焕明等,2 0 0 2)。因此,可以认为企业综合实力至少应包含三方面内容:规模总量;经济效益;成长能力。规模总量是反映企业实力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一个没有足够规模的企业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企业实力的增强必须依靠强大盈利能力的支撑;企业的成长能力是评价企业实力所必备的而且是容易被忽略的指标,从长远来看,企业的成长能力是决定企
6、业未来是否能够具备较大规模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企业的成长能力实际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综合实力。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规模总量、经济效益和成长能力三个方面来选取和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过程中我们发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两个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的异常值非常多,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稳健,本文选用总资产同比增长率和净资产同比增长率两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法和多次数据统计分析,最终筛选确立了如下指标体系,如表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 0 5 7 3 0 4 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
7、3 J Z D 0 0 1 4)注:表中【+】表示指标是正向的,指标值越大,评价结果越优。总指标制造业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序号ABC指标类型总量规模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成长能力指标序号A1A2A3B1B2B3C1C2子指标总资产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同比增长率净资产同比增长率单位元元元元%指标方向【+】【+】【+】【+】【+】【+】【+】【+】表1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统 计 观 察7 3统计与决策2 0 0 8年第4期(总第2 5 6期)1.3研究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对于评价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依据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从目
8、前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关于指标权重的设计主要有三种思路: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主观赋权法虽然可以根据实际经验对指标权重进行调节,评价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然而由于不同行业受不同关键驱动因素的影响,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应该依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而定(池国华、迟旭升,2 0 0 3),因此,对于复杂的样本数据而言,主观赋权法容易产生偏差。本文采用基于客观赋权法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指标间的内在结构关系,能够有效去除信息冗余,从而保证评价方法的简便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子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将原始变量分解为少数公共因子,以公共因子来概括和揭示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从而
9、建立起能揭示出事物之间本质关系的简洁结构模型。因子分析一般模型为:X=A F+!;具体而言,因子模型假定观测到的每一个随机变量xj线性的依赖于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F1,F2,Fm(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向量!i;即:Xi=ai 1F1+ai 2F2+ai mFm+!i;其中,ai j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载荷,称为因子负载。同时对随机变量Fj和!i进行如下假定:E(Fj)=0,C o v(Fi,Fj)=I;E(!j)=0,C o v(!i,!j)=d i a g(21,22,2p)=D;C o v(Fi,!j)=02实证评价过程与结果2.1数据的预处理在收集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指
10、标的基础数据后,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正向化、极端值控制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所涉及的指标数据均为正向,因此不需要进行正向化处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频繁的兼并重组导致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相关指标存在许多极端数据,这些极端值将对因子分析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合理,需要对极端值数据进行控制。本文主要以3(标准差)为界限进行控制,上限定为u+3,下限定为u-3。由于各指标数据的量纲差异很大,采用数据标准化(减去均值,除以标准差)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2.2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本文采用S P S S 1 5.0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 0 0 3-2 0 0
11、 6年制造业7 8 1家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八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 0 0 3 2 0 0 6年的K M O值分别为0.7 0 3、0.7 3 2、0.7 7 8和0.7 3 5,均大于0.7 0,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结果均显示各变量独立性假设不成立,说明所构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因子分析效果比较好。(吴明隆,2 0 0 3;张文彤,2 0 0 4)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以2 0 0 6年相关数据因子分析过程为例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评价过程。首先,依据标准化后的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得到企业综合实力因子特征根和方差贡
12、献率。结果显示前三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 8.4 8%,说明以三个公因子能够反映八个指标8 8%以上信息。为了加强公因子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对提取的公因子运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V a r i m a x)对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结果表明第一公因子在净资产、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指标上具有较大因子载荷,主要反映企业规模、效益总量,可以命名为企业规模效益总量因子;第二公因子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指标上因子载荷较大,主要反映资产的盈利能力,命名为企业盈利能力因子;第三公因子在总资产同比增长率和净资产同比增长率指标上因子载荷较大,主要体现资产的成长能力,命名为企业成长能力因
13、子。为考察变量对因子的重要程度以及进行综合评价,需要计算因子得分。为了使计算结果误差最小,本文采用回归法(R e g r e s s i o n)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该矩阵和变量观测值可计算各公因子得分计算公式(其中F1-F3为公因子):F1=0.2 6 5 A1+0.2 7 2 A2+0.2 6 9 A3+0.2 4 8 B1-0.0 1 7 B2-0.0 3 B3-0.0 1 9 C1-0.0 7 5 C2F2=-0.0 7 7 A1-0.0 3 4 A2-0.0 2 8 A3+0.0 9 8 B1+0.5 1 5 B2+0.6 0 5 B3-0.1 8 9 C1-0.0 1 7 C
14、2F3=0.0 3 4 A1-0.0 1 7 A2-0.0 5 4 A3-0.0 8 B1-0.0 2 8 B2-0.1 7 5 B3+0.6 2 1 C1+0.5 4 5 C2根据上面的公因子的计算公式,结合方差贡献率比重,就可以得到制造业上市公司实力因子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F=0.5 5 8 F1+0.2 9 5 F2+0.1 4 7 F3,其中,F是企业综合实力因子综合得分。为了使因子得分结果更为直观,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指数化处理,得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指数l n d e x,具体方法为:l n d e x=Fi-m i n(F)m a x(F)-m i n(
15、F)4 0+6 0其中I n d e x: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指数,在6 0至1 0 0之间取值;Fi:第i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因子综合得分,i 1,7 8 1;m i n(F):企业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中的最小值;m a x(F):企业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中的最大值。通过上述方法,就可以得到2 0 0 6年中国制造业7 8 1家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指数。同理,也可以计算出2 0 0 3 2 0 0 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指数。3特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本文对2 0 0 3 2 0 0 6年中国制造业7 8 1家非S T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排序。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省市区结构、东中西结构、行业结构等方
16、面分析四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结构特征。3.1地区特征通过中国各省市自治区2 0 0 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和2 0 0 3 2 0 0 6年各省市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变异系数,可以看出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如下的省市区结构特征:(1)制造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等6个省市。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了7 6家,占全国的9.7 3%。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湖北等六个省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4 7.2 5%,几乎占到全国3 1统 计 观 察7 4统计与决策2 0 0 8年第4期(总第2 5 6期)个省市自治区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的一半。(2)直辖市中
17、,天津市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最少。从表中可以看到,上海、北京、重庆等直辖市分别有制造业非S T上市企业6 1家、3 4家和1 5家,而天津市只有8家,仅占全国的1.0 2%,占上海的1 3.1 1%,占北京的2 3.5 3%,占重庆的5 3.3 3%。(3)上海的宝钢股份和北京的中国铝业连续四年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从2 0 0 3 2 0 0 6年连续四年的7 8 1家企业排名来看,上海的宝钢股份和北京的中国铝业两家公司的综合实力一直排在第一、二位,并且综合实力指数得分大大高于其他企业。(4)上海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距最大,北京其次。因各省市区企业的综合实力平均数不同,不能用标准差直接
18、比较数据的离散程度,本文采用变异系数(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v a r i a t i o n,C V)进行比较。变异系数是以数学期望为单位去度量随机变量取值波动程度的一个数字特征,不受平均数大小的影响。从各省市变异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上海连续四年变异系数都是最大的,并且比其他地区大许多,其原因主要在于上海的宝钢股份综合实力指数大大高于其他企业。在四年综合比较中,北京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变异系数在2 0 0 3 2 0 0 6年分别排名第3、2、2、3位,仅次于上海。(5)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广东等省份企业综合实力差距相对不大。广东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省份,而
19、其变异系数从2 0 0 3 2 0 0 6年 分 别 位列 第1 2、1 3、8、1 9名;浙江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第二的省份,其变异系数分别排在第2 2、2 6、2 6、2 4名;江苏排 在 第2 5、2 7、2 8、2 8名;山 东 排 在 第1 9、1 8、1 7、2 1名。(6)各省市区企业综合实力差距四年来处于波动状态,2 0 0 6年有增大趋势。从全国来看,2 0 0 3 2 0 0 6年企业综合实力指数变异系数的变化整体上处于波动状态,大部分地区的变化趋势是“增大降低增大”,即2 0 0 4年和2 0 0 6年相对较高,2 0 0 3和2 0 0 5年相对较低,2 0 0 5 2
20、 0 0 6年有增大的趋势。从各省市区排名变化来看,黑龙江连续四年分别排名第2、2 3、2 5、2 6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该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差距相对其他地区是缩小的;而云南排名第2 7、2 1、1 6、1 1位,贵州排第2 3、2 0、1 3、1 2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这两个省份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差距相对其他地区是逐步增大的。3.2行业特征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行业结构上也具有明显的特征,以下主要从公司数量、行业间与行业内公司综合实力差距及变化趋势来分析:(1)制造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三大行业。从2 0 0 6年制造业各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结构可以看出,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
21、塑胶塑料和金属非金属三大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在1 2个行业中位列前三,三个行业共有上市公司4 5 0家,占全部制造行业的5 7.6 1%。其中,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 9 2家,占2 4.5 8%。木材家具和计算机制造业是拥有非S T上市公司数量最少的两个行业,分别只有3家和8家企业,仅占全部制造行业的1.4 1%。(2)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异显著。在方差齐性表2 2 0 0 6年部分省市区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湖北安徽北京天津T o t a l公司数量7 67 26 76 15 53 83 43 487 8 1百分比9.7 39.2 28.5 87.8
22、 17.0 44.8 74.3 54.3 51.0 21 0 0注:根据2 0 0 6年中国制造业非S T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区统计结果。表32 0 0 3 2 0 0 6年各省市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变异系数上海辽宁北京山西江西湖北安徽青海四川河南云南贵州河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内蒙古广东福建山东甘肃天津浙江吉林黑龙江海南江苏新疆宁夏西藏均值7 2.4 87 1.9 47 2.4 87 1.8 67 1.6 07 1.2 57 1.9 47 1.1 67 1.6 07 1.9 67 1.5 97 1.8 17 2.2 47 1.8 17 1.5 57 1.7 47 1.5 07 1.8 27 2.
23、1 07 1.9 17 1.9 87 0.9 97 1.5 17 1.9 87 0.7 77 0.4 97 0.9 57 1.9 57 1.5 47 1.0 07 0.4 7标准差4.1 61.9 73.0 71.5 21.4 51.1 22.4 50.9 51.6 31.4 40.8 91.1 31.8 71.9 01.3 52.4 00.6 81.2 31.6 21.3 21.2 91.8 51.2 21.1 52.1 33.4 20.3 71.0 51.5 10.7 20.8 4变异系数(%)5.7 42.7 44.2 32.1 12.0 31.5 73.4 01.3 42.2 72.0
24、 11.2 51.5 82.5 92.6 51.8 93.3 40.9 51.7 12.2 51.8 41.7 92.6 11.7 11.6 03.0 14.8 50.5 31.4 52.1 11.0 21.1 9均值7 1.4 67 1.3 97 1.5 87 1.3 97 0.9 77 0.8 77 1.3 87 0.8 07 0.7 17 1.2 47 1.2 67 1.3 37 1.5 47 1.0 57 1.3 07 1.4 17 0.6 77 1.1 07 1.5 87 1.0 27 1.4 57 0.6 17 0.8 27 1.3 27 0.0 47 0.8 27 1.5 67
25、0.9 27 0.4 07 0.3 87 0.3 3标准差4.6 91.9 33.5 91.5 11.2 42.6 92.4 10.7 81.3 80.9 41.0 11.1 61.9 71.8 51.3 91.8 20.5 01.4 61.7 90.7 51.3 51.7 70.6 50.7 82.6 50.9 32.3 30.7 61.7 90.8 10.3 9变异系数(%)6.5 62.7 05.0 12.1 11.7 53.7 93.3 81.1 11.9 51.3 21.4 21.6 32.7 62.6 11.9 52.5 50.7 12.0 62.5 01.0 51.8 92.5
26、10.9 21.1 03.7 91.3 13.2 61.0 82.5 41.1 50.5 5均值6 9.9 26 9.9 47 0.0 26 9.7 46 9.5 66 9.3 56 9.6 86 9.3 16 9.6 76 9.7 06 9.7 46 9.7 56 9.7 16 9.4 86 9.5 36 9.6 16 9.0 16 9.7 56 9.7 76 9.5 26 9.8 76 9.2 36 9.6 76 9.6 56 9.4 26 9.6 26 9.2 16 9.4 86 9.3 06 9.2 76 9.0 1标准差4.2 41.3 92.4 10.9 11.2 92.3 31.
27、5 81.3 11.1 80.6 60.9 61.0 71.3 91.1 00.7 10.8 41.1 40.9 81.3 00.8 70.9 20.8 30.4 50.5 50.7 20.6 40.2 40.5 11.0 00.2 10.5 1变异系数(%)6.0 71.9 93.4 41.3 11.8 53.3 62.2 61.8 91.7 00.9 41.3 81.5 42.0 01.5 81.0 21.2 01.6 61.4 11.8 61.2 51.3 21.1 90.6 40.7 81.0 40.9 10.3 40.7 31.4 40.3 00.7 4均值6 9.8 67 0.4
28、67 0.0 46 9.8 16 9.9 46 9.5 06 9.6 26 9.7 16 9.5 86 9.4 46 9.9 56 9.4 96 9.9 36 9.7 06 9.3 16 9.6 06 9.1 56 9.5 96 9.8 36 9.5 16 9.8 26 9.0 76 9.3 06 9.5 76 9.5 36 9.3 66 8.7 96 9.4 56 9.5 96 9.0 46 8.9 7标准差4.6 33.4 03.2 92.5 62.0 81.6 41.6 01.4 01.2 91.2 71.2 81.2 61.2 71.2 11.1 11.0 91.0 71.0 71.0
29、 81.0 60.9 90.8 70.8 60.8 50.7 10.6 40.5 30.5 20.4 30.3 80.1 4变异系数(%)6.6 34.8 24.7 03.6 72.9 72.3 62.3 02.0 01.8 61.8 41.8 31.8 21.8 11.7 31.6 01.5 61.5 51.5 41.5 41.5 31.4 21.2 61.2 41.2 31.0 20.9 30.7 70.7 50.6 20.5 50.2 0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统 计 观 察7 5统计与决策2 0 0 8年第4期(总第2 5 6期)检验中,L e v e
30、n e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值都小于0.0 5,因此方差不齐,不适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 方法。这里我们 采 用K r u s k a l-Wa l l i s H非参数检验方法 进行 检 验。K r u s k a l-Wa l l i sH检 验 将 数据转化为秩统计量,摆脱了F检验受 到的限制,可以作为A N O V A的替代方法。(张文彤,2 0 0 4)检验结 果 显 示,2 0 0 3 2 0 0 6年,H统 计 量 的 近 似 显 著 性 概 率(A s y m p.S i g.)均小于0.0 5,故拒绝原假设,得出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金属非金属行业上市
31、公司综合实力最强,通信及相关设备行业最弱。比较2 0 0 3 2 0 0 6年各行业的平均秩可以看出,金属非金属行业在2 0 0 3、2 0 0 4、2 0 0 6年都是最高的,2 0 0 5年排在第二位,说明从四年综合来看,金属非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是最强的。木材家具、计算机制造和造纸印刷三个行业相对较强,而通信及相关设备、食品饮料等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其中的通信及相关设备行业从2 0 0 4年以来一直排在最后一位,说明该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在全部1 2个制造行业中是最弱的。(4)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呈上升趋势。从2 0 0 3 2 0 0 6年各
32、行业平均秩的变化来看,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的平均秩连续四年呈现增加趋势,其排名也从第7位上升至第5位;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的平均秩在2 0 0 3 2 0 0 5年一直增加,2 0 0 6年虽然有所降低,但从平均秩的排名来看,从2 0 0 3年的第9位上升至2 0 0 6年的第6位,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上升势头。而电子行业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 0 0 3年的第3名降至2 0 0 6年的第9名。(5)金属非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距最大,木材家具行业最小。从2 0 0 3 2 0 0 6年不同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变异系数大小来看,金属非金属行业连续四年都是最高的,并且其变异系数远大于其他行
33、业,说明该行业内部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距最大,并且远大于其他行业。四年综合来看,木材家具和其他制造业的变异系数在全部行业中是相对较小的,其中木材家具业是全部1 2行业中最小的,说明该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距最小。(6)通信及相关设备等四大行业上市企业综合实力差距不断缩小,七大行业2 0 0 5 2 0 0 6年有所增大。从2 0 0 3 2 0 0 6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变异系数变化趋势来看,通信及相关设备、电子、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计算机制造业等四大行业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说明这四个行业上市企业实力差距在逐步缩小。而金属非金属、纺织服装皮毛、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制品、木材家具等五个行业呈现“
34、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机械设备仪表和造纸印刷在2 0 0 5 2 0 0 6年的企业差距也有所增大。4分析与讨论本文从省市区结构、东中西部结构、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结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可以认为:(1)西部开发见成效,制造业上市公司实力有所增强。在东中西部连续四年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异性检验中,我们发现2 0 0 3、2 0 0 4年东中西部企业综合实力是有明显差异的,东部地区的企业综合实力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然而在2 0 0 5、2 0 0 6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东中西部上市公司综合实力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综机械
35、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金属非金属医药生物制品纺织服装皮毛食品饮料电子通信及相关设备造纸印刷其他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木材家具T o t a l公司数量1 9 21 3 71 2 18 65 95 24 93 02 42 0837 8 1百分比2 4.5 81 7.5 41 5.4 91 1.0 17.5 56.6 66.2 73.8 43.0 72.5 61.0 20.3 81 0 0表4 2 0 0 6年制造业各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卡方近似显著性概率2 0 0 33 0.7 80.0 02 0 0 44 0.6 80.0 02 0 0 52 9.0 70.0 02 0 0 63 0.0 70.0
36、0表5检验统计量行业金属非金属其他制造业木材家具造纸印刷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计算机制造食品饮料电子医药生物制品纺织服装皮毛通信及相关设备2 0 0 3年4 3 3.8 12 6 1.7 73 7 33 4 8.8 43 3 7.3 53 2 9.9 64 1 5.3 13 0 7.8 83 9 2.4 63 7 5.0 63 3 4.5 32 9 3排名11 2567921 03481 12 0 0 4年4 8 4.0 53 8 6.8 23 9 9.3 34 2 4.5 93 7 0.3 63 8 1.7 84 4 5.3 13 3 5.5 93 9 2.2 63 8 4.6 93
37、1 5.62 8 1.0 3排名16439821 0571 11 22 0 0 5年4 6 7.1 23 7 5.54 9 1.8 34 2 8.3 33 7 4.5 83 8 5.84 6 6.8 83 7 4.3 53 7 8.9 93 8 9.9 83 4 2.7 32 6 9.4 8排名28149631 0751 11 22 0 0 6年4 7 8.2 44 3 8.6 54 3 43 9 5.1 33 8 4.8 63 8 4.3 53 7 9.7 53 6 6.2 73 5 5.7 33 5 0.7 33 3 6.9 83 2 4.5 3排名1234567891 01 11 2表6
38、2 0 0 3-2 0 0 6年各行业的平均秩(Me a nR a n k)表72 0 0 3 2 0 0 6年不同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变异系数变化注册行业金属非金属纺织服装皮毛机械设备仪表通信及相关设备电子食品饮料造纸印刷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计算机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其他制造业木材家具均值7 3.0 47 1.4 97 1.7 37 1.3 87 2.0 77 1.5 17 1.5 07 1.4 77 2.4 87 1.7 27 1.3 27 1.7 0标准差3.6 61.1 51.3 41.7 01.7 41.3 61.7 41.8 31.9 91.0 20.7 30.5 5变异系数(%)5
39、.0 21.6 11.8 72.3 92.4 11.9 02.4 32.5 62.7 41.4 21.0 30.7 6均值7 2.5 57 0.3 77 1.0 47 0.8 47 1.1 27 0.7 27 1.2 97 1.0 17 1.1 57 0.9 27 0.9 97 1.0 1标准差3.9 81.8 21.1 41.4 41.4 51.4 91.0 81.5 61.0 01.3 70.7 10.7 7变异系数(%)5.4 82.5 81.6 02.0 32.0 42.1 11.5 12.2 01.4 11.9 41.0 01.0 9均值7 0.5 46 9.2 16 9.5 66
40、9.2 56 9.4 36 9.5 76 9.7 16 9.4 96 9.8 06 9.5 16 9.5 36 9.7 5标准差3.4 11.1 60.8 01.0 81.1 80.9 70.6 41.2 00.8 00.7 00.7 10.4 3变异系数(%)4.8 31.6 71.1 51.5 61.7 01.3 90.9 21.7 31.1 51.0 01.0 10.6 1均值7 0.7 66 9.0 96 9.5 66 9.2 66 9.3 36 9.5 86 9.4 76 9.5 46 9.5 56 9.3 56 9.7 06 9.5 5标准差3.9 31.3 41.2 81.0 0
41、0.9 90.9 90.9 20.8 60.7 20.7 00.6 70.4 7变异系数(%)5.5 61.9 41.8 31.4 51.4 31.4 21.3 31.2 41.0 31.0 10.9 60.6 8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统 计 观 察7 6统计与决策2 0 0 8年第4期(总第2 5 6期)合实力已经有了明显增强。从西部地区的发展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开发建设,到2 0 0 5年西部地区G D P达到3.3 3万亿,比2 0 0 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 0.6%,其中“十五”期间西部G D P年均增长1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
42、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 0%和6.8%。2 0 0 0年至2 0 0 5年,累计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项目7 0项,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王金祥,2 0 0 6)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也为制造业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因而促进了西部制造业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2)钢铁产业迅猛发展促成金属非金属行业企业强大的综合实力。在2 0 0 6年前5 0强企业中,金属非金属行业中的钢铁产业占据了其中的主要部分,在5 0强中的2 7家金属非金属行业类企业中,共有1 5家钢铁企业,占全部5 0强企业的3 0%,而且
43、在5 0强中,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武钢股份、太钢不锈、马钢股份、本钢板材等六家企业占据了前十强中的六强。从实际发展来看,钢铁产业的产品产量和企业效益在过去几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从钢材产量来看,2 0 0 3年达到2 4 1 0 8.0 1万吨,比2 0 0 2年增长2 5%;2 0 0 4年3 1 9 7 5.7 2万吨,年增长3 3%;2 0 0 5年3 7 7 7 1.1 4万吨,年增长1 8%(中国统计年鉴2 0 0 6);2 0 0 6年达到4.6 7亿吨,年增长2 4.4 5%。(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 0 0 7)钢铁产业的发展不仅在于产量的大幅度提高,钢铁企业的效益也在迅猛增长,2
44、 0 0 6年宝钢股份净利润达到1 3 0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1 7.7%,鞍钢股份净利润达到6 8.5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2 3.8%,武钢股份3 9亿元,1 6.8%,太钢不锈2 4.2亿元,1 4%,马钢股份2 2.8亿元,1 2.1%,本钢板材1 6.5亿元,1 1.6%。钢铁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金属非金属行业成为全部制造行业中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最强的行业。(3)产业结构仍需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实力亟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是以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与光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技术、材料科学与新材料技术、生态科学与环境保护技术以
45、及其他在传统学科和传统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等为重点的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和主导力量。然而从2 0 0 3 2 0 0 6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平均秩比较中我们发现,知识、技术相对较为密集的通信及相关设备、电子等行业的综合实力不强,其中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综合实力是全部1 2个制造行业中最低的,而电子行业则从第3位降至第9位。虽然计算机制造业的企业综合实力平均秩排名靠前,但是计算机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一共只有8家,而且目前中国计算机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大部分仍然依靠进口。可见,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力需要大幅度和快速增强。(4)
46、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距需要缩小。在对2 0 0 3 2 0 0 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差距的变异系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制造行业的上市企业实力差距在2 0 0 5 2 0 0 6年是呈增大趋势的。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地区方面,上海和北京在确保宝钢股份和中国铝业继续良好发展的同时,需要大力提高其他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尽量减小地区内企业综合实力差距;行业方面,金属非金属行业在保证钢铁产业平稳适度发展的同时,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金属制品业的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缩小行业内差距。(5)天津市制造业企业实力需要加强。天津市是京津
47、冀和环渤海都市区的经济中心,天津的滨海新区在2 0 0 6年被国务院确立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巨大。然而,天津市的制造业非S T上市公司只有8家,位列全部3 1个省市区的第2 0位,在四个直辖市中最少,而且只有重庆市的一半,与天津的经济地位相比,严重偏少。因此天津市需要大力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天津市的经济发展。5结语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制造行业中的上市公司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本文通过构建制造业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指数变换方法计算出2 0 0 3 2 0 0 6年7 8 1家制造
48、业非S T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指数,并进行了排序。然后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总结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在省市区、东中西部和行业等方面的结构特征,对于了解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把握各地区和行业制造业发展差距和调整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指出本文的研究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还只是处于非常粗浅的阶段,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评价指标选取、分析评价方法等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对于结构特征的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需要研究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等等,未来的研究将会在这些方面加以完善。参考文献:1 姚正海.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
49、的演进与发展 J .当代财经,2 0 0 5(2).2 J e f f r e yM B.,J o h nAB.T h eS e a r c hf o rt h eB e s t F i n a n c i a l P e r-f o r m a n c eM e a s u r e J .F i n a n c i a l A n a l y s i s,1 9 9 7,5 3.3 C h a r n e s,W.W.C o o p e r,E.R h o d e s.M e a s u r i n g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U n i t s J .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O p e r a t i o n a lR e-s e a r c h,1 9 7 8,(2).4 师萍,曾艳玲等.一种简便实用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沃尔比重法的应用与改进 J .中国软科学,2 0 0 0,(2).5 徐国祥,檀向球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J .统计研究,2 0 0 0,(9).6 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 J .会计研究,2 0 0 3,(8).(责任编辑/李友平)统 计 观 察7 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