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投稿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实证分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云投稿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实证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投稿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实证分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1 4 年4 月第1 6 卷第2 期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J o u m Mo fS h a n x iF i n a n c e&T a x a t i o nC o l l e g eA p r 2 0 1 4V 0 1 1 6N o 2【财政与金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实证分析吕洁(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 3 0 1 1 7)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呈现急剧攀升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胀也长期走高,稳定物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两者究竞有无内在联系?本文利用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中国2 0 0 4 Q 1 2
2、 0 1 1 Q 4 间的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确实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由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是造成中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因而,本文最后就如何化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现状从外汇储备方面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即遏制外汇储备失控增长,提高外汇储备管理水平,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和币种。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图分类号:F 8 3 0 9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 0 8 9 3 0 6(2 0 1 4)0 2 0 0 0 3 0 6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全球的共有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全球范围内的
3、资产泡沫现象,即全球范围内的资金十分充裕,当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时,就会催生资产价格的飞速增长。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国内同样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困扰,房价飙升、物价飞涨,市场中泡沫明显,种种现状无一不向我们敲响流动性过剩的警钟。与此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呈现出急剧攀升的态势,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使得中国经济同其他国家的捆绑度增强,使得中国经济受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加大。那么,流动性过剩与外汇储备的急剧膨胀之间究竟有无内在联系?本文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决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改善现状寻找出路。一、对流动性过剩概念的界定“流动性”是一个经常应用的经济学术语,也被赋予了很多含义。但大体上
4、可以将流动性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微观层面上的“市场流动性”,即在何种程度上,大宗交易能够及时而且以对价格造成较小冲击的方式进行;二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即银行需要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以保障日常经营与管理的需要,也即在没有损失的前提下进行资产变现的能力;三是宏观层面上的流动性,这要与短期利率、货币供给量等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本文中所探讨的流动性是指宏观层面上的流动性,即货币流动性。与流动性概念相类似,学术界对流动性过剩一词的定义也是意见不一,至今也未能达成一致。本文在对“流动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方学者的意见,将流动性过剩也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解释:第一层含义是指资产市场上资金过剩并引起资产价格的涨跌
5、不定,波动性增大以及市场利率过分走低;第二层含义是指商业银行可立即变现的资产过多,在我国主要表现为银行系统内囤积着大量的可用于放贷的存款资金;第三层含义是指经济体系中投放的货币量过多,由此引发了投资过多、经济过热,并诱发了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的风险。收稿日期:2 0 1 4 0 4 0 8作者简介:吕洁(1 9 9 2 一),女,山东菏泽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3万方数据文献下载 w w w.v l u n w e n.c o m 发表论文 Q Q:1 1 0 5 8 8 5 8 8 1本文研究的流动性过剩是指第三个层面上的流动性过剩,即由于经济体系中投放的货币
6、量过多而诱发的流动性过剩。二、中国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问题(一)中国当前外汇储备以及流动性过剩的现状1 9 9 4 年中央银行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开始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度,此后,中国外汇储备飞速增长并且屡创新高。2 0 0 6 年底,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总额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金,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不容忽视,也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 0 0 8 年,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世界七大主要工业国G 7 的外汇规模的总和。截止到2 0 1 2 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总量为3 3 1万亿美元。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从下图(图1)看出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自2 0 0 4 年起开始急
7、速增长。图1中国1 9 9 4 2 0 1 2 年外汇储备分析流动性过剩的指标很多,其中货币过剩法个常数。所以均衡情况下,一年中货币供给量(这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它里采用广义货币供给M 2)的增量应当等于实际经是建立在货币数量理论基础上的,即货币存量等于济增量(G D P)与物价(C P I)涨幅之和,用公式表经济的名义交易量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并且货币流示为:通速度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通常被认为是A M 2=A G D P+A C P I图2中国1 9 9 4 2 0 1 2 年G D P 增长率与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折线图本文选取了1 9 9 4 2 0 1 2
8、年的年度数据,将A M 2扩张的货币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一A C P I 作为表述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其和G D P本文认为在当前日益开放的外部环境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折线图如图2 所示。从图2 可以看出,除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开放经济体在制度选择1 9 9 4 年因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导致A M 2 一A C P I 小于上存在着矛盾,也即“三元悖论”。而中国对政策组A G D P 外,其他年份A M 2 一A C P I 基本都大于A G D P,合的选择引发了大量的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进而表明中国确实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可以说是最直接和最主(二)基于
9、三元悖论理论的流动性过剩成因要的原因。基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确存在1 三元悖论开放经济体的三难的政策选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对于其原因的分析,学术择。三元悖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于1 9 9 9界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当前货币供给量的不断增年提出的,该原则总结了国际货币制度存在的内在加而引发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与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矛盾,又称“魔鬼三角”、“不可能三角”。该理论的增加是密不可分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也积累了中心思想是: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管理大致有三个一定程度的流动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实行的基本目标,即独立的国内货币政策、汇率稳定和资本4万方数据自由流动。管理者往
10、往通过独立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进而应付经济衰退和通胀的威胁;通过维持合理稳定的汇率使得一国的对外贸易可以不必面临太多的风险;同时还需要保持国际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尤其是让人们拥有买卖外汇的权利,从而保护当前的私有经济。但是管理者通常很难同时达到以上所有的基本目标,仅能够同时实现其中的两个。从中国当前在货币政策方面面临的问题就可以证实这一悖论。“不可能三角”表明,通常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常常需要面对三种选择:首先,如果选择了保持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平稳,将不得不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这一组合下,虽然汇率的稳定性得以保持,可是国家也将失去运用货币政策来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的独立性,并且在风云变
11、幻的国际环境下,由于受到汇率投机的影响而对国内货币市场造成威胁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其次,如果选择了保持一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则无法保证汇率的稳定,必须选择实行浮动汇率制。在这种组合下存在本币因大规模套利活动而贬值或升值的可能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压力,但是该国也不得不承担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带来的风险以及相对较高的交易成本。最后,如果选择了保持本国汇率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则无法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因而必须对资本进行管制。然而当前伴随着各国不断深化金融的开放程度,资本管制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三元悖论向我们阐述了国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体系内部制度选择之间的矛盾
12、。这也提醒了经济管理者在管理经济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所取舍,而这种取舍则一定要结合该国的实际情况。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对汇率变动的承受能力较小,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来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发展中国家也缺乏对自由资金有效监管的能力,因而他们往往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而选择保持汇率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与此相反,大多数发达国家选择了放弃了汇率稳定目标,而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资本的自由流动。这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可以承受一定程度上的汇率变化风险,同时,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货币往往被认为是硬通货,所以即使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贬值也不会引起资本的大量外逃。2 中国的政策组合所引起的外汇储备和外
13、汇占款激增导致了基础货币的大量被动投放。1 9 9 4 年的汇改使得中国开始踏上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之路,这是汇率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但由于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并没有放松,仍然十分重视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所以实际上中国还是在努力地保持其稳定。所以说,理论上中国选择了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同时对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行严格控制。这样,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对国内利率的影响,避免了短期投机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大规模冲击,进而降低了汇率风险。但事实上,本次改革也是中国正式实行强制性银行结售汇制度的开端,这种制度会使得资本的流动单向化,即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会引起人民币的等量投放。因
14、而如果继续实施这一政策组合将会使得成本越来越大,这是由于近年来投机性的逐利资金不断涌人中国,再加上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呈现迅猛增加的态势,进而人民币的投放也会相应增加,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已经受到了重创。也就是说,当前的国情使得中国在政策组合上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实行资本单向自由流动(流人)和汇率稳定这一政策组合。在这种组合下,由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带来的货币供给量的不断增加是当前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源头。以上从宏观经济理论的角度为分析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关系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接下来我们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三、实证分析由
15、图1 外汇储备的走势图可看出,中国自2 0 0 5年起外汇储备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因此,本文选取2 0 0 4 2 0 1 2 年的3 2 个季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国统计局网站,计量分析均采用E v i e w s 6 0 计量软件。(一)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我们将会按照下面几步展开:首先,对两个变量展开单位根检验,这是通过对其进行平稳性和单整阶数的分析防止出现伪回归;其次,如果变量有相同的单整阶数,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讨论变量间的长期关系,这时要进行进一步的协整检验;再次,建立变量间的误差修正模型,重点讨论变量之间的短期均衡关系;最后,利用格兰杰因果
16、检验,讨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在这里,我们将选用M 2 作为因变量(用Y 表5万方数据示),M 2 是指广义货币供给量,之所以选择其作为货币供给的代表,是因为M 2 不仅能够代表社会的现实购买力,同时能反映出社会上的潜在购买力,能比较好的代表社会的总需求。同时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里对M 2 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此排除通胀的因素,因此下文中的被解释变量均为剔除通胀因素后的M 2。将外汇储备作为自变量(用x 表示),来判断流动眭过剩与外汇储备的动和存在的异方差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里首先对两个变量采取了对数化处理,同时这种方法也不会改变两变量间的关系。(三)单
17、位根检验在对时间序列数据做回归分析时,为了防止造成伪回归,一定要确保数据的平稳性。所以格兰杰提出在进行回归分析前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这样可以确保回归结果的有效性。表1 反映了关系。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数据的大幅度变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1 稳定性检验结果变量t s t a t i s t i c检验形式(CTk)1 临界值5 临界值1 0 临界值P r o b平稳L N YO 7 6 0(C,T,1)一4 3 5 53 5 9 53 2 3 30 7 8 3否L N X一0 8 6 9(C,T,1)一4 3 0 93 5 7 43 2 2 10 7 6 3否D L N Y一3 2 8
18、1(c,T,1)一4 3 5 53 5 9 53 2 3 30 0 7 7是D L N X一5 6 2 0(C,T,1)一4 3 0 93 5 7 43 2 2 10 0 0 6是注:检验类型中的C 和T 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 表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当t s t a t i s t i c 值小于临界值时说明序列平稳。从表1 可以看出,L N Y 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一次差分平稳,L N X 在1 0 的显著水平下一次差分平稳,即两者都属于I(1),因而满足了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四)协整检验在Y 和x 都是I(1)过程的前提下,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量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投稿 中国 外汇储备 增长 流动性 过剩 关系 实证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