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本质和特征分析_兼论人口过度老龄化.pdf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本质和特征分析_兼论人口过度老龄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本质和特征分析_兼论人口过度老龄化.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3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本质和特征分析兼论人口过度老龄化李志宏摘要:本文针对一些认识的误区,从多个角度辨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含义,提出了过度老龄化的概念。人口老龄化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但并不完全是发展进步的标志,人口老龄化问题本质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匹配,作为人口老龄化问题重要方面的老年人问题,实质是全体公民老年期面临的问题。从问题发生过程的视角,总结分析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特征。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过度老龄化;问题;本质;特征中图分类号:C9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98(2013)02-0003-10 Analysis on the E
2、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Aging Problem:on Excessive AgingConcurrently Discuss on the Population Excessive AgeingLI Zhi-hong(The Offi ce of National Working Commission on Aging,Beijing 10001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some misunderstand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p
3、opulation aging from many aspects,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xcessive aging.Population aging is the resul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but it is not entirely a sign of progress.The essence of aging problem is the discordance and mismatch between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
4、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elderly problem,an important issue of population aging,is essentially the problem which all the citizens in old age will face.In addi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ging problem from process(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 100011)收稿日期:2013-04-12;修订日期:2013-
5、06-29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当代社会管理创新与国家科学发展战略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子课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h002-7。作者简介:李志宏(1978-),男,河南南阳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部调研处处长,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学,老龄政策。理论前沿第1卷 第2期2013年7月老龄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 on AgingVol.1,No.2July 2013 4 老龄科学研究 2013年 第2期一、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然而在理论界却存在较大认识差异。
6、有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过程1。也有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特指发生在老年型人口内部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2。当前较为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如果作严格分析,这些认识都不够严谨。(一)人口老龄化的含义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把人口老龄化界定为:“当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增大时,我们称之为人口老化”3。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则界定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现象”4。这些定义已清楚表明,人口老龄化仅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增加的动态过程,与人口属于年轻型、成年型还是老年型
7、无关,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还是减少也无关。但是,通常人们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解包含着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增长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等内容,因为在一般的人口发展过程中,三者常常是同时出现的,相悖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5。人口学上,通常把人口划分为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从人口年龄构成的角度看,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必然意味着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相对减少。因此,人口老龄化虽然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增加的过程,但它却是整个人口年龄构成的系统性变化。这就要求在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时,不仅要分析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的影响,还要分析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减少的影响。这一点通常容易被忽
8、视。严格从定义出发,老年人口的增加并不等同于人口老龄化,譬如在增长型人口中,如果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老年人口增加得更快,那么这一人口变动过程就属于年轻化过程,而不是老龄化过程。我国上个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初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过程,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老年人口的减少,也可能发生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譬如在缩减型人口,如果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老年人口缩减得更快,那么老年人口比例仍处于增加的过程,这种状态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仍然属于人口老龄化。(二)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型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存在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类型。划分的标准,存在着变动。1956 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
9、会经济后果中,将 65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低于 4%以下,作为年轻型人口的标准,高于 7%以上,作为老年型人口的标准,介于 4%-7%之间作为成年型人口的标准6。1982 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定义为 60 岁后,各国又采用了新的划分方法:将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低于 5%以下,作为年轻型人口的标准,高于 10%以上作为老年型人口的标准,介于 5%-10%之间,作为成年型人口的标准。目前,老年型人口最常用的判断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 10%,或者 65 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perspective.Key words
10、:population aging;excessive aging;problem;essence;characteristics 5 李志宏: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本质和特征分析口的 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7。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只有两个方向:老龄化和年轻化。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年轻化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是静态时点指标。无论是年轻型人口,还是成年型人口或老年型人口,都可以发生人口年轻化过程,也可以发生人口老龄化过程。年轻型人口不断老龄化的结果,就是转变为成年型人口,进而转变为老年型人口,而老年型人口不断年轻化的结果,就是转变为成年型人口,进而转变为年轻型人口。(三)人口老龄化
11、与老年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涉及各个年龄段的人口。度量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除了老年人口比例外,还有人口年龄中位数和人口平均年龄。如果以年龄中位数和平均年龄的提高作为“老龄化的标准”,那么在整个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和平均年龄也在不断提高,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龄化”,现实表现就是老年人口高龄化。实质上,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和平均年龄都在提升,否则不会有整个人口年龄中位数和平均年龄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都在“老龄化”。概而言之,人口老龄化通常表现为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共同老龄化,老年人口老龄化是整个人口老
12、龄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二、人口过度老龄化及风险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人口必然老龄化。因此,有种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不可回避的,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其实这种认识忽略了人口“过度老龄化”现象。人口老龄化可以划分为适度老龄化和过度老龄化。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可以推导出只要总和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如果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 60 岁,发展下去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21%8。这一水平,可以称之为预期寿命60岁条件下的适度老龄化水平。同理,可以推导出如果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0岁,适度老龄化水平将是 22%,提高到 80 岁,适度老龄化水平将是 26%。按照上述方法推
13、理,如果总和生育率低于 1.5,发展下去对应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则可以界定为过度老龄化水平。现实中,表现为某一人口的老龄化水平,超出平均预期寿命对应的适度老龄化水平一定幅度。某一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长期徘徊在过度老龄化水平,则称之为陷入“过度老龄化陷阱”。以适度老龄化水平为准,如果伴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某一人口的老龄化水平由某一适度老龄化水平提高到另一适度水平,这种人口老龄化进程就属于“适度老龄化”。反之,由某一适度老龄化水平提高到过度老龄化水平,或者由某一过度老龄化水平提高到另一过度老龄化水平,这种人口老龄化过程就属于“过度老龄化”。换而言之,按照人口发展规律,如果在可以预见的生育
14、率和死亡率水平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步入过度老龄化水平,并长期维持在过度老龄化水平之上,则称之为人口“过度老龄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人口老龄化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总体上是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升,影响程度也在深化。具体来说,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通常伴随人口规模缩减,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参与率下降、储蓄率下降,引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支付困难,加重公共财政 蒋正华.新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人口 EB/OL.6 月 29 日,http:/./13/0692/18/G2ICGL4800254
15、UCE.html 6 老龄科学研究 2013年 第2期负担,削弱经济增长潜力,已经远超出了人口问题本身,逐步演变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过度老龄化无疑会加剧上述问题的程度,可能会导致人口危机、经济衰退危机、财政赤字危机、民生保障制度危机等问题的全面爆发。值得高度警惕的是,我国正在酝酿过度老龄化风险。从理论推导来看,“低生育陷阱”发展演化的结果就是“过度老龄化陷阱”。从国际经验来看,一旦总和生育率降至 1.5水平,扭转生育率下降趋势将会变得极为困难。我国进入低生育时期 20 多年了,“五普”和“六普”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总和生育率很可能处在过低生育水平,处
16、于“低生育陷阱”的边缘。如果长期维持 1.5 的总和生育率,那么未来我国未来形成的稳定人口每 54年就会减半9,老龄化水平将持续提高到 21世纪中叶的 38%左右,世纪末的 40%以上,进入“过度老龄化陷阱”的风险很大。如果再考虑到我国退休年龄偏早、长寿不健康等因素将导致实际有效抚养比更高的现实,过度老龄化可能使我国发生人口过快缩减、经济下滑、公共财政支付危机、民生保障制度危机等风险的可能性不断加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可能在 21 世纪中叶未实现现代化之前,就存在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风险。因此,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角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防范过度老龄化,必须反思和调整我国现行
17、生育政策,防范“低生育陷阱”,切断“低生育陷阱”到“过度老龄化陷阱”的发展路径。三、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但并不完全是标志在一些官方话语和研究报告中,通常会出现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标志的表述,如果做进一步分析,这一判断是不准确的。(一)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不同的组合型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生育率和死亡率作用于人口发展过程,推动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传统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转变。伴随这一人口转变过
18、程,人口年龄结构也完成由年轻型到成年型,再到老年型的转变。因此,从终极动因方面考察,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人口老龄化并不等同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移是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直接因素。对一个封闭人口来说,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这两个因素。生育率下降,导致出生人口数量缩减,引发“底部老龄化”。死亡率下降,最终将导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引发“顶部老龄化”。就底部老龄化而言,如果是过高生育水平向世代更替水平发展导致的人口老龄化,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膨胀,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以称之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但是如果生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老龄化 问题 本质 特征 分析 过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