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pushover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魏巍.pdf
《几种pushover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魏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pushover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魏巍.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收稿日期:2001-11-20;修回日期:2002-05-26基金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01056)作者简介:魏巍(1973-),女,博士生,现从事结构抗震研究.文章编号:1000-1301(2002)04-0066-08几种 push-over 分析方法对比研究魏 巍,冯启民(青岛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摘要:Push-over 方法是一种静力非线性计算方法,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研究应用的用于评价结构抗震能力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将会逐渐为广大的工程设计人员所接受,但目前对于这种用静力的方法去预测结构的动力反应,其可靠性如何一直是许多学者所
2、关注的,而且对于现有的这几种方法的优劣也没有给出综合的评价。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几种 push-over 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并通过分析计算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能力谱方法、位移影响系数法和适应谱 push-over 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找并推荐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对于 push-over 方法的发展将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能力谱方法;位移影响系数法;适应谱 push-over 方法中图分类号:P315.96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comparison of se
3、veral push-over analysis methodsWEI Wei,FENG Qi-min(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Qingdao 266071,China)Abstract:Push-over analysis as a combination of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and earthquake response spectrum is be-coming a popular tool for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and having been d
4、esigned structures.In thispaper,as the international representative push-over analysis methods,capacity spectrum method,displacementcoefficient method and adaptive spectra-based push-over procedure a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Key words: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capacity spectrum method;displacement
5、coefficient method;adaptivespectra-based pus-hover procedure1能力谱方法所谓“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实质上就是通过地震需求曲线和结构能力曲线的叠加来评估结构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在能力谱方法中,为了能将地震需求曲线和结构能力曲线叠加在同一坐标系中,还需要做一些简化工作。因为地震需求曲线是由弹性反应谱转化而来的,它是针对单自由度线性体系而言的,因此结构的能力曲线也应该是对应于单自由度线性体系的。这就需要将多自由度体系等效成单自由度体系,并将非线性体系等效成线性体系。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等效单
6、自由度体系和等效线性体系。1.1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将结构转化为与其等效的单自由度体系的公式并不唯一,但等效原则大致相同。即均通过多自由度体第 22卷 第 4期2002 年 8 月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Vol.22,No.4Aug.,2002系的动力方程进行等效。多层结构通常可以理想化为在各楼面具有集中质量的多自由度体系,它在地震地面运动下的动力微分方程为:M X(t)+C X(t)+Q=-M 1 Xg(t)(1)式中:M 质量矩阵;C 阻尼矩阵;Q 层间恢复力向量,Q=K(x)X(t),K
7、(x)刚度矩阵;X(t)、X(t)、X(t)分别为楼面的相对侧向位移向量、速度向量、加速度向量;Xg(t)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令:X(t)=Xt(t)(2)上式即是将结构侧向位移向量用顶层位移与一形状向量的乘积来表示。其中:Xt(t)为多自由度体系的顶层位移;为一形状向量,且假定在整个反应过程中 是保持不变的。形状向量 应能代表罕遇地震作用下预期的结构非弹性反应的某个挠度剖面,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可采用不同的 。对于较低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简化起见,可取结构的第一振型作为形状向量 。本文算例计算中采用如下方法确定形状向量 :对结构施加呈倒三角形分布的侧向荷载,逐步增加荷载值,重复非线性静力分
8、析,可以得到每一加载步骤所对应的结构位移反应。取相应于顶层位移角 z=XNH=1100时的位移剖面 XZ,其中 XN为 N 层结构在某一加载步所对应的顶层位移,H 为结构的总高度,将 XZ 规一化后定义为形状向量 。将式(2)代入式(1),得到:M Xt(t)+C Xt(t)+Q=-M 1 Xg(t)(3)定义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参考位移为 Xr(t),表示为:Xr(t)=T M T M 1Xt(t)(4)由式(4)转化得:Xt(t)=T M 1 T M Xr(t),并代入式(3),同时方程两边前乘 T:T M T M 1 T M Xr(t)+T C T M 1 T M Xr(t)+T Q=-T
9、 M 1 Xg(t)(5)将式(5)进一步写为:MrXr(t)+CrXr(t)+Qr=-MrXg(t)(6)其中,Mr、Cr、Qr分别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等效质量、等效阻尼和等效恢复力。式(6)是用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参考位移 Xr(t)来表达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由于 Qr是非线性的,所以这一运动方程仍然是非线性的。Qr和位移Xr的关系曲线可以通过多自由度体系的基底剪力 Vb和顶层位移Xt关系曲线转化得到。如图 1 所示,对于二折线型的恢复力曲线,假定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的强度硬化比 相同,那么只需确定屈服位移 Xry和屈服剪力Qry,就可以确定恢复力曲线。Xry=T M T M
10、 1Xty(7)Qry=T Qy(8)其中,Qy 为结构屈服时楼层荷载向量,且 1T Qy=Vy。Vy为多自由度体系的屈服基底剪力。1.2等效线性体系本文算例计算中将采用下面的方法来确定多层非线性结构的等效参数 Keq和 eq。674 期魏巍等:几种 push-over 分析方法对比研究考虑具有双线型力-变形关系(图 2 所示)的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其弹性阶段的刚度为 K,屈服后刚度为 K。屈服强度和屈服位移分别用 fy和uy表示。若非线性体系的极限位移为 um,则该体系的延性系数为 =um/uy。对于双线型体系,其等效线性体系的等效刚度取割线刚度 Ksec,等效周期为:Teq=12mKsec
11、=12mfy/uy1+-=Tn1+-(9)式中,n为双线型体系在线弹性阶段(u uy)的自振周期。确定等效粘滞阻尼最普遍的方法是利用非弹性体系的滞回耗能与等效线性体系的耗能相等的原则。基于这一概念,将等效粘滞阻尼表示为:eq=14EDES(10)其中,非线性体系的耗能由图 3 的滞回圈面积 ED表示:ED=2 2uy(-1)(1-)fy=4fy uy(-1)(1-)(11)而等效线性体系的应变能用图 3 的阴影面积 ES表示:ES=12Ksecu2m=12fy uy (1+-)(12)将式(11)、(12)代入式(10)中得到:eq=2(-1)(1-)(1+-)(13)采用如下修正形式计算等效
12、线性体系的整体粘滞阻尼:eq=+eq(14)其中,为双线型体系在线弹性阶段的粘滞阻尼比,一般取 =0.05。要求 eq0.45。阻尼修正系数 取决于体系的滞回特性,表现为三种型式:A 型表示滞回特性稳定,有较丰满的滞回圈;而 C 型代表相对捏缩或有退化的滞回圈;B 型表示滞回特性介于 A 型和C 型之间。这三种型式的阻尼修正系数 与等效粘滞阻尼eq的关系曲线由图 4 给出。对于双线型体系,可采用 A 型。1.3能力谱方法的计算步骤(1)建立结构的计算模型,确定各单元的恢复力曲线。(2)选择某一分布模式的侧向荷载,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结构的能力曲线。(3)参照上面的方法将结构等效为一单
13、自由度体系,得到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能力曲线,进而确定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等效线性参数 Keq和 eq。(4)将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能力曲线转换成拟加速度-位移关系曲线形式,如图 5 所示。(5)作出弹性地震需求曲线(即对应阻尼比 =0.05)。对弹性地震需求曲线按照等效粘滞阻尼 eq进行折减。(6)将转换后的能力曲线和折减后的地震需求曲线叠加在同一坐标系中,两者的交叉点定义为功能反应点,即为目标位移的估计值。结构的等效线性参数反映了结构的延性特性。而结构的延性与结构的位移反应相关。可见等效线性参数取决于结构的位移反应。因此,用能力谱方法确定结构的目标位移是一个逐步迭代的过程。即需要随着结构位移的变
14、化不断修正结构的等效线性参数 Keq和 eq,进而修正地震需求曲线,重复进行,直至结果收敛。能力谱方法确定结构的目标位移的示意图如图 6 所示。68地震 工程与工程振动22卷不难看出,这种方法用于判断结构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其结果如何取决于功能反应点的位置。根据功能反应点处于能力曲线何段,可定性地宏观评估该结构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和破坏情况。而且,还可根据功能反应点在能力曲线上的位置坐标推得其对应的基底剪力、顶点相对位移与瞬时自振频率等反应值。2位移影响系数法位移系数法是利用 push-over 分析和修正的等位移近似法来确定结构的最大位移。FEMA-273(1997)推荐采用
15、位移影响系数法来确定结构顶层的非线性最大期望位移,最大期望位移即定义为目标位移。多自由度体系 MDOF 的顶层位移可以由它的屈服位移乘以延性系数 得到。即:Xt,max=Xt,y(15)假定多自由度体系 MDOF 和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SDOF 的延性特性相同,即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系数也为 。可以利用强度折减系数与延性系数的关系来计算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系数。强度折减系数R定义为弹性强度需求Fe,eq与屈服强度需求Fy,eq之比。即:R=Fe,eqFy,eq(16)其中,Fe,eq是在给定地面运动下为避免系统屈服所要求的侧向屈服强度,Fe,eq=Sa(Teq);Fy,eq是当系统承受给定地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种pushover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魏巍 pushover 分析 方法 对比 研究 魏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