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pdf
《基于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第 9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M anage mentResearch 2008 No 19收稿日期:2007-12-08,修回日期:2008-04-09文章编号:1000-7695(2008)09-0080-04基于 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鲍学东,郑循刚(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摘要:依据四川省 21个地区 2000)2006年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四川的农业增长目前还主要依赖土地和流动资本的投入,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随时间增加有下降
2、趋势且地区差异明显,资本投入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效率水平影响显著。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随机前沿分析(SFA)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四川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2006年农业总产值占 GDP的181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117%,说明促进农业增长仍然是四川农民增收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川省人均耕地仅 017亩,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尽管对农业投入逐年增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产出效益并未显著提高。据四川省农业厅成本收益调查,2005年亩纯收益除红苕比上年增加外,其余主要作物都呈下降趋势。因此,提高四川农业的产出效率,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增长,是当前的一个重
3、大现实问题。早期理论把产出效率的提高归功于技术进步,现在更多的学者把它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动。技术效率是指在现有投入条件下,经济单元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最大可能性产出)的比率;或者在同一产出水平下,最小可能投入与实际投入之比。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做了大量研究:战明华等(1999)分析了绍兴种粮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孟令杰(2000)发现 1980)1995年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呈现下降态势,乔世君(2004)和亢霞等(2005)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徐琼(2005)利用 DEA方法分析了浙江省 11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其地区差异。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方法(SFA
4、,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对 2000)2006年四川省 21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1 模型与数据111 计量模型前沿分析方法可分为确定性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Ba-ttese和 Coelli在 1993年提出了一个随机前沿模型,通过一次估计便可测算技术效率并将技术效率的分布均值表示为效率影响因素的函数进行分析,从而避免了不确定性方法对产出影响因素不可区分的缺陷,且适合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如下:Yit=XitB+(Vit-Uit)i=1,N t=1,T(1)Yit是第 i个样本单位在 t时期的产出;Xit是第 i个样本单
5、位在 t时期的要素投入;Vit是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N(0,R2v);Ui是非负随机变量,表示生产的无效程度,假设为非负截尾正态分布并服从 N(mit,R2u)1同时假设:mit=zitD,zit为 P 1维向量,表示影响效率的因素,P为影响因素个数;D为 P 1维待估参数向量,当其为正值时说明影响因素对效率有负效应,为负值时则为正效应。则技术效率(EFFi)表示如下:EFFi=E(Y*i|Ui,Xi)/E(Y*i|Ui=0,Xi)(2)E(1)表示数学期望;EFF在 0和 1之间,越接近 1说明技术越有效。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优点,本文选择其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且假定技术进步
6、为希克斯中性(即未考虑时间与投入要素的关系)。模型设定如下:lnYit=B0+B1lnLit+B2lnAit+B3lnEit+B4lnFit+B12lnLitlnAit+B13lnLitlnEit+B14lnLitlnFit+B23lnAitlnEit+B24lnAitlnFit+B34lnEitlnFit+12B11(lnAit)2+12B22(lnLit)2+12B33(lnEit)2+12B44(lnFit)2+BNN+B1T+vit-Lit(3)式中,i表示第 i个地区,i=1,2,21;t=1,2,7,表示2000)2006年的 7年;Y 表示农林牧渔总产值;L 表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
7、员;A表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E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F表示化肥施用量(折纯量);N 为地区虚拟变量,表示地区间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等因素,按5四川统计年鉴 6排序,分别取 1到 21,即 N=1,2,21;T 为时间趋势变量,用来反映时间因素造成的生产技术的趋势性变化,取值同 t。影响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夏恩君、王培志等,1995)、农业生产或经营形式、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技推广机制(王永龙,2004)、劳动者素质(张宁、陆文聪,2006)等。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主要考察以下九个因素:劳均耕地面积(PA),即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劳均农机总动
8、力(PE),即农机总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劳均化肥施用量(PF),即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复种指数(M I R),即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反映农业自然生产条件;灌溉率(IRR),即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反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FUN),反映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人均 GDP(PGDP),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虚拟变量(P),表示各个时期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以/五年计划0 为政策变动标志,2000年取值为 0,2001-2005年(即/十五计划0)取值为 1,2006年为 2;时间趋势变量(T),用来反映技术效率的趋势性
9、变化,取值同前。技术效率损失函数设定如下:mit=D1PA+D2PE+D3PF+D4M IR+D5IRR+D6FUN+D7PGDP+D8P+D9T(4)鲍学东等:基于 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112 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选取 2000)2006年四川省 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 1999)2007年的5四川统计年鉴 6。由于劳动力具有流动性和闲暇的特点,本文以每年年初(即上年年底)的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和该年年底从业人员数的平均值为当年的实际劳动投入量。为排除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人均 GDP均采用 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2 模型估计结果运用 Col
10、li编写的 Frontier 411对(3)、(4)两式进行极大似然估计,结果如表 1。表 1(3)式和(4)式的极大似然估计结果及其显著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效率损失函数变量系数t统计量变量系数t统计量B04176013 1 5130*D0-013452-1 1 5749B1-215056-411424*DPA-015533-211274*B25164466 1 8610*DPE0 1 1795318061*B3-215394-415613*DPF-013227-6 1 2136*B4-013852-110591DM IC-010951-119320*B12-111718-318337*DIRR
11、-010212-0 1 3223B13014376214822*DFUN-018091-1 1 1351B14-013415-212345*DPGDP-014461-1615701*B23-019128-317695*DP-010695-2 1 6414*B240155443 1 9378*DT0 1 0108019279B34011686116612*B111106003 1 5494*B221103232 1 8799*Log likelihood function=22313342B330179135 1 4487*LR test of the one-side error=183125
12、95B44-011817-310569*BN01003320 16871*BT010740119437*R20100446 1 8231*C01962738 16719*注:*表示在 10%水平下显著,*表示在 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LR 为极大似然统计量,符合混合卡方分布。从参数的 t检验情况看,29个估计参数中有 18个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有 3个在 5%水平下显著,还有 3个在 10%水平下显著。同时,C=019627,且在 1%显著水平通过了 t检验,说明在随机误差项中约有 96127%来自技术非有效的影响,只有 3173%来自于统计误差等外部影响。C值和极大似然值
13、(LR)都较大,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过率也较高,说明设定的模型是可靠的。3 技术效率分析Frontier 411同时还计算出了全省 21个市(州)2000)2006年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数据略)。从结果看,7年来全省各地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 81176%,说明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还不高,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边界还有一定的距离。从各地的平均技术 效率水平看,最高的是 成都市,达到了9815%;其次是攀枝花市,为 9716%;而广元市的效率水平为全省最低,只有 6118%。311 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从技术效率损失函数的系数符号看(见表 1),除了劳均农机动力和时间因素外,其余七个因素都对技术效
14、率有改进作用。从影响大小看,排在前三的是财政支农比重、劳均耕地面积和人均 GDP。地方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支援,主要用于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农技推广等,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挥。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耕地面积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正效应。人均 GDP的系数为-01446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劳均化肥施用量、复种指数和有效灌溉率都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政策因素的系数很小但为负,表明政府对农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十五0期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
15、策措施,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劳均农机动力的系数为正,说明提高机械动力水平与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之间有一定的权衡。时间变量的系数也为正,说明农业技术效率随时间有下降趋势。312 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分析从变动趋势看,各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在年际间和区域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年际间的差异较区域间的差异要小。其中,广元市年际间的差异最大,其 2000年的技术效率最高,为71111%,而 2006年的效率水平最低,仅为 56101%。从全省平均水平的变动趋势看(见表 2),技术效率水平在 2004年达到最高,2000)2004年有上升趋势,2004年之后却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可能与我国对农产品生产的指
16、导思想变化有关。出于粮食安全,我国一直以来非常强调农业生产的产量,而现在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更注重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因此政策取向就转向产量与质量并重。表 2 2000)2006年全省平均效率水平年 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平均值01830018040177801790018600184701814 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效率损失函数中都有时间变量 T,前者反映的是生产力水平与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之为技术进步,而后者反映的是技术效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表 1的结果显示,四川农业生产存在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随时间呈下降态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SFA 四川 农业生产 技术 效率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