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公田悲剧的生命赠予_对血荒的新分析_景军_余成普.pdf
《遭遇公田悲剧的生命赠予_对血荒的新分析_景军_余成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遭遇公田悲剧的生命赠予_对血荒的新分析_景军_余成普.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事观察 景军1余成普2内容摘要中国的无偿献血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如果将两个涉及公共物品管理的概念公田悲剧和生命赠予作为分析框架,反思中国无偿献血事业遭受的主要阻碍可以发现:虽然无偿献血事业自1998 年受到法律保护,同时被国家视为中国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但是带有干预色彩的义务献血及带有交易性质的补偿献血仍然未能根除;在医院,临床用血的有效使用程度也因不合理用血弊端的存在而大打折扣。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献血和用血问题,而且对维系公共物品的基本原则形成根本性破坏。关 键 词公田悲剧生命赠予无偿献血临床用血公益事业血荒作者1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
2、京100084)2 余成普,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广州510275)遭遇公田悲剧的生命赠予对血荒的新分析问题源起与理论视角在过去几年里,笔者分别做过多次有关公民献血与临床用血问题的讲座。在互动环节中,听众提出各种有意思的问题。其中三个常见的问题如下:第一,是不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他者更为冷漠,献血人数越来越少,临床用血的供给水平越来越低,因而屡屡出现媒体报道的“血荒”?第二,既然国家规定献血要坚持自愿无偿的原则,为什么有些单位还用带有行政命令色彩的手段组织献血?第三,如果坚持自愿无偿献血的原则,国家是否仍然需要让献血者获得某些实惠,比如提供部分现金补偿,允许一定程度的行政奖
3、励,让献血者的家属在需要的时候得到一定量的免费的输血?本文将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在此,有必要首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 1997 年在全国人大通过,并于 1998 年实施。此前中国各地也发生过所谓“血荒”问题,医院和血站的主要应对方式是依靠地下的血液买卖市场。血液买卖在 1998 年后虽然并没有彻底消失,但数量逐年减少。时至 2005 年,有偿供血份额仅占全部临床用血量 5%;到 2007 年年底,这一比例几乎下降为零。1同时,在 献血法 颁布后,经由非买卖方式获得的血液平均每年以 15%的速度增长,这表明献血人数在增加。但由于每年临床用血量也以 15%左右的速度增加,虽然总
4、体上供求趋于平衡,但局部地区还是会出现短缺。这种短缺表面上受制于用血量的大幅度上涨,其本质却是不合理用血的泛滥。2因此,如果要保护好无偿献血事业,医院中的不合理用血所导致的严重血液浪费问题必须终止。另外,至今仍然带有行政干预色彩的义务献血动员手段,以及具有交易性质的补偿措施,均形成对自愿无偿献血基本原则的严重破坏。若要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者行列之中,决策机构必须制止带有行政命令色彩的血液采集。奖惩或补偿的做法以及“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的话语也必须消失。否则,中国无偿献血事业将继续受到伤害。本文将两个涉及公共物品管理的概念作为分析框架,一是公田悲剧,二是生命赠予。公田悲剧的定义和理论意义,
5、最早由英国生态学家加立特 哈丁于 1968 年在 科学 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并讨论。3他在这篇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引用过两万多次的学术力作中写道:“若要理解公田悲剧的发生,我们可以想象一片对所有人开放的牧场。我们可以预料每名牧民都会竭尽全力利用公共牧场饲养自己的牲畜。这一局面可以维持几百年,因为部落战争、偷猎以及疾病会将人畜数量抑制在土地承载力的极限之下。报应时刻的来到将是人们长期渴望的社会稳定实现之际。此时,悲剧由于公田固有的使用逻辑而无情地降临。”4哈丁继而解释,公田固有的使用逻辑在于个人化理性选2014 846时事观察择所包括的正负效益。正效益当然是牧民饲养的牲畜不断增量所导致的个人收益
6、最大化;负效益则是过度放牧对草场的毁坏最终导致的个人收益最小化。在一个可以自由使用公田的社会,只要每一个人追逐着私利最大化,结果必将是所有人向着毁灭急速行进。虽然损害公共利益而最终损伤个人利益的规律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物竞天择的力量对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情有独钟。所以当社会的整体遭殃时,社会的个体却无视这一规律的频繁再现。哈丁认为,对人们施以必要的教诲确实可以避免公田悲剧的发生,而一代又一代人的自然演替意味着公德教育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医学实践中,可称为公田的物品当属公民无偿捐献的人体组织以及人体器官,包括血液、角膜、骨髓、干细胞在内的人体组织捐献,以及包括肾、肝、肺、心脏、胰脏、小肠在内的人
7、体器官捐献,使得现代医学的进步惠及到诸多患者的生命延续。鉴于血液捐献在各种生命赠予形式中历史最长,而且惠及的人口规模最大,自愿无偿献血在许多国家被上升到法律、社会政策以及公共道德的层面加以对待。统领全球健康治理的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来也一直倡导自愿无偿献血,极力反对具有买卖性质的临床用血供给方式。尽管如此,临床用血的有偿提供在不少国家仍然持续。即便在一部分发达国家,有偿供血也一度被视为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一部分西方学者和政客甚至认为,血液供给的市场化手段最有利于患者,因为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调节最有效。针对这一观点,英国社会学家理查德 铁默斯在 1970年出版了 赠予关系:从人血到社会政策
8、 一书加以批判。5根据对 20 多个国家的数据分析,铁默斯发现以生命赠予形式提供的血液与以生命商品形式提供的血液,在安全性方面形成鲜明的反差。在前者作用下,患者遭遇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小;在后者作用下,患者经医用血液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大。在当时的血液检验技术限制下,导致上述反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当无偿献血时,人们相信自己的健康才会行动;而在经济利益的激励下,至少一部分患病的供血者会有意隐瞒病情,从而导致医用血液带有病毒的比例高于无偿获得的血液。基于这一发现,铁默斯坚决地批判了有偿供血制度。他还将生命赠予视为彰显公益精神、提升公民互惠意识以及制定良性社会政策的基石之一。如果将铁默斯提出
9、的生命赠予观点与哈丁提出的公田悲剧理论,借用到对中国无偿献血事业和临床用血问题的反思之中,我们将意识到造成我国局部地区“血荒”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顶层设计的理念错位以及管理手段的不当。顶层设计的理念错位,指针对私心的奖励及带有行政命令色彩的手段,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至今仍被允许。政府继续容忍在自愿无偿献血名义之下,实施变相的义务献血和有偿献血。一些地方无偿献血办公室继续不断制定献血指标,并用行政手段向下指派完成。对许多大学将学生评优或奖学金审批与献血挂钩的行为,教育主管机构依然熟视无睹。红十字会或血站至今仍然使用“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献血有益健康”的宣传口径,将献血和私利捆绑在一起。所谓管理手段
10、的不当,则指血站尚未找到更为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以及医院在临床用血的过程之中出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血问题。当然,公民对献血的认知不足也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困境之一。至今,很多人仍然认为献血有害健康,所以对献血有恐惧心理。而中国部分城市(比如深圳)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可以改善公民有关献血的认识和态度。从生命商品到生命馈赠的中国历程2002 年夏天,笔者在河南上蔡县做艾滋病的社会调查,发现艾滋病在村庄传播并带来灾难性社会后果的直接原因在于血液(血浆)的买卖。2010 年,我们从血液采集研究转向血液使用研究,结果发现:临床中的不合理甚至滥用血液情况严重,成为当前临床用血供不应求、出现血液紧
11、张的重要原因。我们对于中国血液供给和使用的长期关注,见证了血液从生命商品到生命馈赠的总体历程,以及血液作为公共物品在临床使用中的基本遭遇。对中国血液供求历史的简单梳理,有利于我们时刻警醒血液作为生命商品的恶果、强制赠予的死结,适时总结生命馈赠以及善待这一馈赠的意义。大体上看,中国的血液供给模式,主要包括市场化机制下的买卖用血(1925 年为起点,20 世纪 90 年代引起关注),行政干预下的义务献血(1978 年之后),以及自愿无偿献血(1998 年之后逐步推进)。中国由于医疗原因而买卖人血的制度化起点是 1925年,具体地点在北京协和医院。在 1932 年的一份报告中,协和医院记录了从 19
12、25 年起累计的 1265 名固定有偿供血者。6协和医院特地为这些人安排住处,定期抽血。老北京人将这些有偿供血者称之为“管子”,将之比喻为如同水管一样的造血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人血买卖依然持续,直到 1958 年中央着手建立血站制度时才有所收敛。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由于国务院提出建立公民义务献血制度,人血买卖受到政策的进一步限制。但血站的建设和义务献血政策并没有终止人血买卖。20 世纪 90 代初期,乃是我国人血买卖最猖獗以及艾滋病人群在中国集中出现的时期。这种买卖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采全血,一种是单采浆。应该说,采全血造成的卖血者之间的病毒感染几率较小,但会导致受血人感染,因为如
13、果一名专门以在血站卖血为生的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受血人也将感染艾滋病病毒。相比之下,当47时事观察时中国血站单采浆的做法是把多人的血液混在一起放入离心器分离,然后将红细胞回输给每一名卖血者,其结果是造成供血者之间的艾滋病病毒传播。与买卖用血共存的另一种血液来源方式是义务献血制度。1978 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的 关于输血工作的请示报告 (下文简称“报告”),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义务献血制度(由于采取计划指标的方式,该制度又称为“计划献血制度”),我国献血事业纳入正式制度的轨道。义务献血(compulsory blood donation,compulsory 有“强制”的
14、意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通过政府献血领导小组或献血委员会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分配献血指标,下达献血任务的采血制度。报告 指出:“根据我国人民现有的生活水平,对献血者除精神鼓励外,应发给适当的营养补助费和副食品票证。”但何为适当,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单位为了刺激职工的献血积极性,争相提高献血后的补贴,有的单位甚至献血一次,给予几千元的回报。这样,义务献血变成完成单位的指标,其实质已经是有偿供血,扭曲了义务献血的初衷。据统计,在 1984 年,全国的无偿献血者不足 100 人,到 1986年也才 1600 人左右。7虽然国家在 1987 年出台了 无偿志愿献血奖励办法(试行稿),试图通
15、过各种明文规定的奖励措施(主要是精神奖励)来激发公民无偿献血的热情,但由于是不平衡的“两条腿”(一方面是义务有偿供血,一方面是无偿献血),最终结果仍然是无偿献血举步维艰。其原因正如铁默斯所论证的:“当经济人的规则被制度化且被接受后,人们放弃利他主义的动机比放弃经济人规则更为容易,一个社会中既存在血液无偿捐赠又存在血液市场买卖,分裂了人们的共同认知和价值观,经济利益必定打败生命赠予,成为衡量是否要献血的单一维度,这是对一个国家利他主义精神的践踏以及社会团结的破坏。”8血液市场引发的艾滋病问题、义务献血的扭曲以及难以为继,都使得中国 献血法 之制定具有极大的急迫性。1993 年,深圳市启动了自愿无
16、偿献血的试点工作,并于 1995 年通过了 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 ,到 1998 年,深圳市已从严重“贫血”状态,发展为自愿无偿献血完全满足临床用血需要。这一试点成功为 献血法 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97 年全国人大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该法于 1998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献血法 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18 周岁至 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至此,我国的无偿献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一些城市已经逐步实现了临床用血完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当然,正如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这部献血大法还是存在着制度选择上的不彻底以及理念
17、本身的错位。通过历史的回顾,我们至少会得到以下几点启发:第一,人血的买卖必然导致血液的污染和匮乏,中国的血液供给历程再一次验证了铁默斯的论断。第二,血液捐赠必须采取自愿的原则,强制的赠予扭曲了赠予的本质属性,违背了伦理,也促使了它的“短命”。献血只有回归到自愿且无偿的轨道上,方能显示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第三,中国公民是有悲悯之心的公民,是可以为他者(包括陌生人)做出生命赠予的公民。我国自愿无偿献血量的迅速提高的事实有力地证明,过去相关管理部门对血液买卖的容忍以及政府制定的单位计划献血政策,在道德理念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怀疑并低估了中国人的悲悯情操,使用行政上的奖惩手段和对人血买卖的宽容方式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遭遇 悲剧 生命 赠予 分析 景军 余成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