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FS)模式分析.pdf
《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FS)模式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FS)模式分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南开经济研究 NANKAI ECONOM!C S TUD S 2 0 o 7年 N0 1 第 1 期 2 O 0 7 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 F S)模式分析 李志辉李萌 摘要:本文基于开发性金融原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 f D F S)的机 理、经济效用和运作流程进行 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式能够使 中小企业获得潜在外部 利润、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能性边界、减轻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缓解中小 企业 的融资 困境。关键词: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组织增信 一、引 言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投入、保持和再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前提,资金是 企业经济活动
2、的第一要素,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却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早对 中小企业资本缺口进行研究的是英国议员 M a c m i l l a n(1 9 3 1)的中小企业问题调查报告,M a c m i ll a n认为,中小企业的长期资本供给存在短缺,这种缺口后来被称之为“金融 缺 口”(fi n a n c e g a p)。金融缺 13使中小企业 的经营灵活性优势难以得到发挥,由于中小 企业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举足轻重,进而导致宏观经济因投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难以 达到其潜在增长率,造成社会总福利的降低。并且,金融缺 口还可能加剧 中小企业在 财务上的脆弱性,这也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倒闭率远远高
3、于大企业的一个重要 原因。尽管近年来风险投资的飞速发展大大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但资本缺口问 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仍显得非常突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更 加严重。2 0 0 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表明,3 6 0 1 的中小 企业认为融资难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金融环 境不容乐观,融资难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瓶颈约束。中小企业的传统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源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债务融资等,由于 李志辉,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邮编:3 0 0 0 7 1),E ma i l:z h l i n a n k
4、 a i e d u c n:李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 系(邮编:3 0 0 0 7 1),E ma i l:m e n g l e e l s o h u t o m。本文系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 目(0 6 A J Y 0 0 9)“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 与实践的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和职能调整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Ma c mi ll a n,R e p o r t o f th e Co mmi t t e e o N F i n anc e and I n d u s t r y,Cm n d 1 9 3 1:3 8 9 7 据调查,“亚太经合组织 2 1 个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户数
5、占各 自企业总量的 9 7 9 9 7,就业占5 5 7 8,G D P比 重占 5 0 以上”,金融时报,2 0 0 4年 3月。6 8 维普资讯 http:/ 南开经济研究 NANKAI ECoNoMI C S TUDI ES 2 0 0 7年 N0 1 第 1 期 2 0 o 7 多方面原因,传统融资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顺利发展,本文基于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 经济发展现状对一种新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模式一一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d e v e l 叩一 m e n t f i n a n c i a l s u p p o r t,D F S)的机理、经济效用和运作流程进行探讨,构建解决我国中
6、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框架,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有所帮助。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原 因分析(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分析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于内源融资(i n t e r n a l f i n a n c i n g)和外源融资(e x t e r n a l f i n a n c in g)两种渠道。内源融资指企业主通过 自身或企业内部获取资金的融资行为,外源融资则是指将银行贷款、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t r a d e c r e d it)和资本市场股权融资 所得转换为企业投资的过程。图 1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模式 经验和研究表明,在各种融资模式中,中小企业更多依赖于内源融资,在其
7、建立 初期更是如此。根据 I F C 2 0 0 4 年的调查,我国民营企业至少有 6 3 的资金依靠内源融 资(马广,2 0 0 6 o在外源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中小企业则更加依赖债务融资,且债务 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等金融中介贷款,极少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债券,原因在于前者不 需要向社会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也不会导致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据调 查,浙江省 1 0 8万家 中小企业只有 1 1 家上市(朱冰心,2 0 0 6),银行与企业之间排他 性的借贷关系使得银行可以将信息租金内部化(张捷,2 0 0 3 o 基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 性强的特点所表现出的对快速周转的要求,中小企业融资表现为
8、额度小、频率高和时 间性强的特点,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 6 9 维普资讯 http:/ 李志辉、李萌: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 F S)模式分析 来 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这些融资特征一方面反 映出与 中小企业的经济灵活性相对应的金融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小企业发展 过程 中由于金融压抑所面临的“瓶颈”约束。表 1 中小企 业融资模式 数据来源:I F C:C h i n a P r i v a t e E n t e r p ri s e S t u d y,2 0 0 4。(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中
9、小企业融资难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有着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 素。如上所述,由于很难达到资本市场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本和规模要求,中小 企业融资在任何国家都以债务融资为主,债务融资困境才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概括 起来,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困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较之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财务和内控制度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完全 等特点,这些因素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每笔贷款的交 易成本实际上差别并不大,都包括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监督等成本,这种交易 成本随着融资规模的增大而呈下降的趋势,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
10、规模要小 得多,单位贷款的交易成本就显得非常高,这就自然地形成了融资过程中的规模劣势 问题。融资规模劣势即发生在中小企业内部,表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于大企业;也表现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单位贷款额所支付的管理成本高。张捷(2 0 0 2)认为,中 小企业“融资难”来 自于经营规模“小”这一共同的经济特征。而且,不论企业如何 努力,都无法回避这种因规模约束所带来的融资困境,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的拒绝率 大大高于大企业。制约企业融资活动和融资成本的最大原因在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非对称信 息大致可以包括借款者的个人信息和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供给、产出、客户、财务、经
11、营者的经营能力等都基本上是完全的私人信 息;中小企业一般不能发行公开交易的证券,因而亦无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其进 行评级;许多中小企业不能向投资方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 实际来看,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许多企业甚至不设立 会计账簿或存在着多套会计账簿,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透明度很低,会计信 息严重失真,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更为严重,潜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7 0 维普资讯 http:/ 南开经济研究 NANKAI ECONOM I C S TUDm S 2 0 0 7年 NO 1 第 1 期 2 OO 7 高,这就成为阻碍中小企业从
12、正规渠道取得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局限性。商业银行自身的行为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商业银行贷款 给中小银行的风险和成本高于大企业,相应地要求的利率也会提高,但是即使中小企 业愿意接受更高的利率,银行也有继续提供信贷的能力,银行还是不愿意提供信贷,这种现象被称为信贷配给理论(S t i g li t z a n d We i s s,1 9 8 1)。近年来,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逐渐被各家银行所认识,银行信贷活动中更加强调安全和稳健原则,相应表现为对不 同借款者群体实行差别待遇,在这种配给制度下,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受到了不 能得到或不能完全
13、得到其所要求的资金的差别性待遇,而且,在同等风险等级下,银 行更愿意向大企业提供信贷,而对中小企业则实行信贷配给。而我国银行利率还未实 现完全市场化,银行甚至无法对各企业实行与其风险相适应的差别利率,这就进一步 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第三,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其他服务的局限性。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贷配给问题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的抵押担保 解决。在美国,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中 9 1 9 4 属于有抵押或担保的债务(S t i g l i t z a n d We i s s,1 9 8 1)。但对我国而言,由于产权市场欠发达和金融机构的创新能 力较弱,银行一般只
14、接受房地产和流动性较强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中小企业的资 产抵押能力和担保品不足。与此同时,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估机构发展缓慢,也不能为 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补充信用缺口,分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缺口。第四,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协助的局限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包括财政、税收、补贴、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但为避免 直接干预破坏市场运行效率,一般采取通过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 行直接融资或担保的方式弥补其资金缺口。但是世界银行(1 9 8 9)的研究表明,过去 4 0 年中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引进正规金融制度向中小企业提供廉价信贷的努 力似乎并未产生预期效果。我国目前尚未建立
15、专门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政策性 金融机构,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巨大,也很难通过财政对中小企业提供直接 补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协助方式和力度有限。由于企业 自身、银行、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缓 慢,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性的金融支持模式解决我国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三、开发性金融对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理论框架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关键在于消除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国家开 发银行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创造性地建立 了一种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并且应用此 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完成了多笔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部分地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16、71 维普资讯 http:/ 李志辉、李萌: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 F S)模式分析 缺 口。(一)开发性金融的含义和特点 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它是指具有政府赋权法定政府信用的金 融机构,以市场业绩为支柱,通过融资推动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以实现政府特定经济 和社会发展 目 标的资金融通方式。与传统的政策性金融不同,开发性金融将国家信用 和市场业绩相结合,通过为具体项 目进行融资来建设培育市场来实现政府目标,以市 场化方法把政府、市场、金融的力量结合起来。组织增信是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的 核心。表 2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性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方式和力度 资料来源:白钦先
17、、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 0 0 5年 l 2月。开发性金融是基于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伴随其业务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 2 0 0 5 年 6 月末,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已分 别降至 1 1 和 0 9 9;呆账准备金对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的覆盖率分别达到 3 l 1 和 3 5 3,在国内银行中居于前列。开发性金融模式也得到了我国各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 的认可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与天津、上海、云南、北京、辽宁、浙江、吉林、福建、四川等省政府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开放性金融机构也已成为我国政策性 银行转型的主流趋势。2
18、0 0 5年 1 1月 1 4日,在名为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学习时报 第 3 l 1 期)的文章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阐 述了“十一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指出,“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适应新形势,传统的政策性银行要转变成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的、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 I 1 月 1 5日的“三峡库区僵 庆)经济发展暨金融服务高层论坛”上,周小川再次指出,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是 目前的一个主流的趋势。7 2 维普资讯 http:/ 南开经济研究 NANKAI ECoNoM I C S TUD S 2 0 0 7年第 1 期 N
19、o 1 2 O 0 7 (二)开发性金融融资支持模式及其核心 中小企业的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开发性金融机构利用其国家信 用和融资优势组织政府或民间组织、企业共同搭建中小企业借款平台和担保平台,借 款平台作为指定借款人对中小企业贷款履行统借统还义务,开发性金融机构直接向借 款平台提供贷款;担保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业务。两平台共同负责项目受理、筛 选、评审、推荐工作,由借款平台负责项 目 本息回收、贷后管理工作。开发性金融机 构与借款平台签订借款合同,由借款平台委托商业银行转贷给经审核合格的中小企 业,中小企业作为最终用款人使用并偿还贷款本息。“一组”是组织增信体系,是由 借款平台负
20、责建立的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以此加强信用管理和信用建设,将申请贷 款的企业全部纳人促进会,凡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在企业、个人征信系统中不得有不 良 信用记录。组织增信是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的核心。组织增信是指政府赋权的金融 机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将政府的组织优势与机构的融资优势相结合,建设市场配置 资源新的基础平台和支柱,从而增加机构和市场所需要的信用,控制风险和损失,有 效弥补现有金融制度的不足,实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目标。政府组织增信不同于财政信用和财政拨款,它不是靠补贴与国家贴息资金运转,也不是对政府信用的简单分配,而是在依靠政府信用运转的基础上,不断运用和放大 政府信用在市场建设中的
21、功能与作用,它将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相 结合,成为组织增信的社会功能,成为市场经济分配资源的新的基础性平台和支柱,通过建设市场实现政府意志。开放性金融机构是国家法定(s t a t u t o r y)的金融机构,国 家为其投入资本金,并赋予其在市场上发行金融债券的特许权,最为关键的是国家赋 予开发银行特殊的法律地位和准主权级的政府信用。因此,政府信用是开发f生 金融机 构的市场化运作和市场业绩的基础。政府增信的核心在于运用国家及政府信用,建设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和支柱,这 就要建立一个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体系,从而使被增信一方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和减少 损失。这与政府组织承担最后实际损
22、失有着本质区别,组织增信是增加市场所需要的 信用,而不是增加道德风险和损失,它是政府信用在财政、货币、机构的不同表现形 式。从国家政府组织增信到财政、货币和机构承担损失之间,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有 很大的运作空间。从原理上来说,如果信用建设与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就几乎可以完 全覆盖和承受损失,此时风险将主要由制度承担,真正由财政、货币、金融机构和地 方政府承担的损失比例将非常低。有限的财力或者风险损失准备,不管是用财政的形 式,或者用铸币税的形式,还是以一个机构本身资本金和呆帐准备金的形式,都是在 试图依靠有限财力或风险准备来承担更大风险,而最终所能承担的风险的量,则完全 取决于制度建设,取决于道
23、德风险的控制和信用建设。发达的信用制度基本可以消除 道德风险损失。这既是制度建设的目的和效率所在,也是政府增信推动社会信用发展 的基本原理。7 3 维普资讯 http:/ 李志辉、李萌:中小企业融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 F S)模式分析 将政府组织增信的原理用于中小企业融资,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又有利于加大 经济宏观调控力度 和项 目风险控制。组织增信是市场化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建设中可以转化成多种形式,如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引入外部会计和评级公司、公开透明运作等。通过这些方式积极促进建立各类信用平台,完善融资体制和发展信 用制度,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信用建设的认知程度,使社会
24、信用体系获得制度 保障和长远发展的动力。同时,通过主动构筑信用结构和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地控制 信用风险,优化信用资源配置,开辟开发性金融领域,促进市场业绩和核心竞争力的 全面提升。下面对中小企业开发性融资模式的效用进行理论分析。(三)开发性金融对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效用分析 1 借款平台范围内的企业获得潜在外部利润 外部利润是在现有经济安排状态下无法获得的利润,外部事件允许获取潜在的外 部利润(D a v i s,1 9 7 9)。借款平台的建立就是一种外部事件,它可使参与企业能够获 得无平台时的潜在外部利润。这一点既是借款平台的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搭建借 款平台的原因之一。戴维斯和诺斯(1
25、 9 7 9)认为外部利润来源于规模经济、外部成本 和收益的变化、克服对风险的厌恶和降低交易费用。中小企业在借款平台中获得的外 部利润主要来源于后两者,借款平台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降低贷款 的风险利率和交易、信息费用。在开发性融资模式下,成员企业的贷款不再是以它本身的资产信用作为还款依 据,而是由担保平台进行担保,这就为贷款银行提供了稳定和有效的第二还款来源和 保全措施,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贷款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降低,银行要求的风 险利率也会随之降低。同时,借款平台有效提高了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安全性,所以 能够降低贷款的正式合约程度,减少审批程序和手续。而且借款平台和担保平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企业 融资 开发性 金融 支持 DFS 模式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