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动态能力观的比较与分析.pdf
《两种动态能力观的比较与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动态能力观的比较与分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1 0 年 0 8 月A U G.2 0 1 0管理学家学术版两种动态能力观的比较与分析巩见刚 丁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 1 0 0 8 7 1摘 要 动态能力理论是管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围绕动态能力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对比并深入分析目前国际上关于动态能力的两种重要的观点,目的在于为相关研究提供某种借鉴,促进国内学者对于该理论的进一步认清。关键词 动态能力 动态适应 资源理论 管理者认知A Compare and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View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G o n g J
2、i a n g a n g D i n g F a n gG u a n g h u a M a n a g e m e n t S c h o o l,P e i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8 7 1A b s t r a c t T h e t h e o r y o f d y n a m i c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i s o n e o f t h e 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 t h e o r i e s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m
3、a n a g e m e n t.I nt h e p a s t f i f t e e n y e a r s,l o t s o f r e s e a r c h e s a b o u t t h i s t h e o r y h a v e b e e n c a r r i e d o u t.T 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i s s t u d y i s t oc o m p a r e a n d f u r t h e r a n a l y s i s t w o i m p o r t a n t b u t d i f f e r e
4、n t v i e w s a b o u t d y n a m i c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n d t h e n w e h o p e i t c a np r o v i d e s o m e k i n d o f h e l p t o f u t u r e s t u d i e s.K e y w o r d s d y n a m i c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d y n a m i c a a p t i n g r s o u r c e-b a s e d v i e w m a n a g e r c o
5、 g n i t i o n作者简介 巩见刚(1 9 7 8),男,山东淄博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管理科学系2 0 0 8 级博士研究生。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与企业家学习等。丁邡(1 9 7 1),女,北京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管理科学系2 0 0 8 级博士研究生。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中图分类号 C 9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4-1 7 2 2(2 0 1 0)0 8-0 0 5 6-1 1 2 0 1 0.0 857一、引言动态能力是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关于动态能力的相关讨论最早可见于彭罗斯等对于企业成长理论的探讨(郑胜华
6、,芮明杰,2 0 0 9)。然而彭罗斯以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学术界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然而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外学者开始对该领域重新产生兴趣。自那以来,国内外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了。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对动态能力的来源以及影响等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涉及的方法也有理论阐述、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等不同的方式。例如,E r v in D a n n e e ls(2 0 0 8)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动态能力的来源,认为自我否定的意愿、结构性冲突、对失败的容忍、环境扫描以及资源的充足性等因素对企业动态市场能力构成了显著影响。Ma r y T r i p s a s a n d
7、G i o v a n n iG a v e t t i(2 0 0 0)则是通过案例的研究方式说明了管理者认知对于企业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影响。J u l i aP o r t e r L ie b e s k in d a m a ly a L u m e r m a n O liv e r e t c(1 9 9 6)通过案例研究了企业成员社会网络对于动态适应的意义。还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动态能力的影响。例如E r ik D o v in g a n d P a u l N.G o o d e r h a m(2 0 0 8)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对于企业服务服务范围的影响。R o s e n b
8、 lo o m,R.S.(2 0 0 0)通过案例研究了动态能力对于应对技术变革以及进入新领域的影响。然而虽然国内外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很广泛,然而他们对与动态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却没有注意到,也可能是虽然注意到了但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个问题体现为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关于动态能力的论述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这表现为T e e c e 等人(1 9 9 7,2 0 0 7)代表的综合观和Wi n t e r、E is e n h a r d t 等人(2 0 0 3)代表的流程观。而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作为最早的阐述动态能力的相关理论论述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相关研究的起点,表现为相关的
9、研究对于它们的引述非常多,甚至它们自身之间也经常引述。但是研究者却没有注意到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很少发现有研究对这一差异进行了讨论,更没有发现专门的相关研究。由于认识不到这种差异,学术界在进行相关研究时的概念实际上是模糊的,不一致的。这对于未来进一步的研究造成了障碍。例如,崔瑜、焦豪(2 0 0 9)研究了学习对于动态能力的影响。然而该研究中对于动态能力的概念是混淆的,表现为既肯定了T e e c e 等(1 9 9 7,2 0 0 7)的定义,也借用了E is e n h a r d t等(2 0 0 3)的定义,却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动态能力领
10、域的这种理论差异进行分析对于我们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动态能力具有明显的意义。这也是我们进行本研究的出发点。基于此出发点,本文将首先对两种不同的动态能力观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比较分析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说明、理清动态能力领域内部理论上的一些混乱,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二、两种不同动态能力观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动态能力研究领域实际上存在了两种不同的动态能力观。这表现为T e e c e 等人代表的综合观和Win t e r、E is e n h a r d t 等人代表的流程观。实际上这种动态能力研究内部的观点分裂并不是只有作者注意到了。在笔者以前国内学者也已经注意到
11、了这个问题,例如,郑胜华、芮明杰(2 0 0 9)就在自己关于动态能力的文献综述中提到了国外动态能力研究领域的几种不同的学派。只是在笔者看来该文献当时的分析和比较比较简单,缺乏深入不说,对于不同动态能力观的分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巩见刚等,两种动态能力观的比较与分析管理学家学术版 A n A c a d e m i c E d i t i o n o f Ma n a Ma g a58 2 0 1 0.0 8如该研究将动态能力观分为不同的三类学派:综合学派、学习学派和流程学派。实际上通过对于原有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所谓学习学派和流程学派从某种程度上讲实际上是持同一种观点,他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
12、别。因为该研究所认为的流程学派的代表E is e n h a r d t 以及学习学派的代表Win t e r 对于动态能力的定义是一致的,都是从流程(P r o c e s s)的角度来定义动态能力,而且都认为学习是改变企业动态能力的原因。从这一点说,郑胜华、芮明杰(2 0 0 9)对这两种学派的进一步划分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这里我们对于动态能力相关研究的分类是分为两类:综合观与流程观。这里我们将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详尽的介绍以及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本领域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某种借鉴。1 动态能力的综合观动态能力的综合观应该是动态能力研究领域较早出现的一种观点,其代表人物是T e e c e
13、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个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在企业经营方面就是先前很多著名的、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出现经营问题的企业出现了巨大的经营问题;而一些名不见经传、按照传统企业管理理论,如波特战略竞争理论或者是资源理论,的观点基本毫无成功可能的企业却迅速发展起来。企业间的竞争态势不断变化。所有这些新的变化都让战略管理领域的学者感到:先前的相关理论,不论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还是资源学派的相关理论都无法解释这种经济环境巨变情况下的企业竞争的新格局。为此战略管理领域的学者们感觉到了发展一种新的战略管理理论以解释经济激烈变化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和竞争的必要性。动态
14、能力的相关提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在1 9 9 7 年关于动态能力最早的文献里T e e c e 等对于动态能力的定义就是企业集成、构造、重新配置企业内外相关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根据此定义,T e e c e 将构成、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要素分为三部分:流程(P r o c e s s)、资产位置(P o s it io n)以及路径(P a t h s )。在此时T e e c e 看来,流程应该是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决定了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程度的高低。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三种流程分别是:资源集成流程、学习流程以及资源再配置流程。而这实际上就是强调了构成动态能力
15、下的流程的三种类型。其中T e e c e 认为资源集成流程能够通过有效的配置资源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学习的目的则在于通过学习现有的相关集成资源的流程不断得以更新,而且学习还能够促进企业对于外部环境以及机会的发现。而重新配置流程则指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企业的相关资源进行再配置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除了流程以外,T e e c e 还认为企业所处的资产位置(A s s e t P o s it io n)以及本身所具有的路径选择范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企业所处的资产位置实际描述了企业所具有的宏观资源环境以及微观资源基础。这些资源实际上通过各种表现方式限制或者支持了企业对于剧
16、烈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而路径选择则体现为企业资源的刚性以及企业思维方式的僵化等限制了企业的具体路径选择范围,表现出一种可能沿着已有的路径发展下去的趋势,即路径依赖现象,限制了企业的选择范围与能力,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动态能力。应该说,T e e c e 在其最初的关于动态能力的论述中比较综合的分析了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各种因素。因为T e e c e 的观点有别与其后Win t e r、E is e n h a r d t等人认为动态能力完全来源于流程的观点,所以我们称之为动态能力的综合观。另外,需要指出的是,T e e c e 为代表的综合观关59于动态能力的认识与理解是不断深入的。在最初的关于动
17、态能力的讨论中,虽然也注意到了P o s it io n 以及路径依赖因素,该观点还是重点从流程的角度来谈论企业的动态适应问题的。同时该研究关于动态能力的讨论也基本上是从整体上进行探讨,缺乏细致的划分和微观基础上的讨论。然而十年后T e e c e 等关于动态能力的观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和进一步的深入。T e e c e(2 0 0 7)等首先从微观角度出发讨论了动态能力的具体构成以及影响每一种具体构成的微观基础,将动态能力微观化为S e n s i n g、S e i z i n g 以及C o n t in u o u s A lig n m e n t 等三种具体能力。其中S e n s
18、in g能力主要用来描述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表现为认识到发生了什么,存在哪些机会和威胁以及应该怎么做等;S e iz in g 能力主要用来描述企业抓住某一机会并实现的能力;而C o n t in u o u s A lig n m e n t则描述的是创新后的企业如何不断调整已有的资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T e e c e 虽然和先前一样提及了流程在动态能力中的地位“动态能力受企业的流程、结构等影响”,但是与先前不同的是对于其它方面的认识和重视使得该研究与先前相关研究有了明显的区别。例如在微观的分析中,管理者认知能力开始受到T e e c e 等的重视,体现为管理者认
19、知对于企业感知、解释外部环境变化并从中发现新的机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以外,变革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建设、领导能力等也被归入到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中来,体现为对于企业抓住并实现机会具有重要的影响。相比较先前研究,可以说这一研究标志着综合派关于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迈出了一大步,表现为动态能力的讨论已经不再完全以流程的讨论为主,企业拥有的相关资源和能力,特别是管理者认知能力得到强调和重视。而这在以前是没有被提及的。先前的研究中,该综合观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流程的讨论上不说,关于P o s it io n 的讨论中也根本没有涉及到管理者认知等问题。例如,D a v id J.T e e c e,G a r
20、 y P is a n o a n d A m y S h u e n(1 9 9 7)中关于资源的讨论涉及到了品牌、资金等,但是并没有将认知、领导力等单独列出并作进一步讨论。另外,在2 0 0 9 年一篇最新的关于动态能力的讨论中,T e e c e等明白无误地呼吁将企业家认知纳入动态能力的研究中来并认为这可以为动态能力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Mie A u g ie r a n d D a v id J.T e e c e,2 0 0 9)。这实际上明确的体现了这一学术派别的观点,即动态能力的来源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来源,既有流程,也有其它的一些方面。除了T e e c e 外,其它一些学者虽然没
21、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但是透过其研究结论和过程可以发现他们也是持有和T e e c e 等相似的观点。例如E r v i nD a n n e e ls(2 0 0 8)研究了影响企业动态适应性的种种因素,包括资源、容忍失败等。J u lia P o r t e r L ie b e s k in da m a ly a L u m e r m a n O liv e r e t c(1 9 9 6)研究了社会网络对于企业动态适应的作用。很明显这些都属于综合派的观点,因为无论资源还是社会网络以及容忍失败的能力等都已经不再是属于单纯的流程范畴。其它的类似研究也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2 动
22、态能力的流程观除了上述动态能力的综合观外,流程观是动态能力研究领域另一种主要的观点。该观点在动态能力研究中影响很大,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很明显受了该观点的影响。该观点的主要特点是认为动态能力的来源应该是企业的相关流程(P r o c e s s)。K a t h le e n M.E is e n h a r d t a n d J e f f e r y A.Ma r t in(2 0 0 0)是关于该种观点的最早的研究之一。和前面T e e c e 等的研究一样,该研究之所以关注动态能力其原因也是为了解释动态环境中企业间竞争地位的变化问题。但是因为持有该观点的相关学者持有的一种基本的巩
23、见刚等,两种动态能力观的比较与分析管理学家学术版 A n A c a d e m i c E d i t i o n o f Ma n a Ma g a60 2 0 1 0.0 8观点是企业的能力必须是稳定、可靠的。因为流程代表了一种稳定操作模式,能够复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流程是能力最基本的来源(S id n e y G.Win t e r,2 0 0 3)。而其它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环境下也可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但是因为其没有达到模式化的程度,不能完全稳定重复执行,所以不能上升到能力的层次。根据这一逻辑,在该种观点看来,动态能力自然也应该是相关流程的集合:企业动态能力就是企业内
24、部集成、重新配置以及释放相关资源的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各种流程的集合。在该种观点看来,流程的作用在于人们可以按照流程的详细规定来调配企业的相关资源从而达到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但是因为流程必然是已经锁定的了,即流程自身不具有变动性。而流程本身来讲反映的又是过去的一些经验和学习,对于未来必然不能完全适合。所以面对不断变动的环境,该观点也明白动态能力下的流程也是需要不断改变的。如何改变?该观点提出了通过学习改变动态能力的观点,认为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的流程,从而改变动态能力(K a t h le e n M.E is e n h a r d t a n d J e f f e r y A.M
25、a r t in,2 0 0 0;Ma u r iz io Z o llo a n d S id n e y G.Win t e r,2 0 0 2)。这一点在E is e n h a r d t 等的研究中如此,在Win t e r 等的研究也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他们虽然指出了学习可以改变动态能力,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学习就属于动态能力的范畴。在他们看来,学习并不是动态能力而是高于动态能力的一种能力,是动态能力的来源。在这一点上T e e c e 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因为在T e e c e 等人看来,能够改变企业原有的各种流程企业中的学习流程是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一部分。另外需要指明的一点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态 能力 比较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