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播模型简单汇总.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无线传播模型简单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传播模型简单汇总.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链路分析链路分析 Link Analysis 在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中,我们都会关注一个重要的参数:C/N。C/N 是 carrier-to-noise ratio 的缩写,它表示在通信接收端的载波噪声比,反映了信道中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的比值,因此 C/N 可以来衡量一个通信系统的价值。链路方程式(Link equation)是用通信系统的其它重要参数来计算 C/N 的方程式。根据链路方程式:(1)其中 ERP 是发射天线的有效辐射功率(effective radiated power),Lp是信道的传播损耗,Gr是接收天线的增益,N 是实际噪声功率。ERP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ERP=Pt
2、LcGt (2)其中 Pt是发射天线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的输出口测到的功率;Lc是连接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的馈线上的损耗;Gt是发射天线的增益。在这里 N 被定义为热噪声,由下面的公式确定:N=kTW (3)其中 k 是玻尔兹曼(Boltzmann)常数(1.3810-23 W/Hz/K 或者-228.6 dBW/Hz/K);T 是接收天线处的噪声温度;W 是系统带宽。以后还会遇到另一个类似的参数 C/I,或者叫载波干扰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dio)。C/I 和 C/N 的区别在于,C/I 不但需要考虑热噪声的功率,还需要考虑来自其它
3、来源的干扰功率,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C/I 参数更有实际价值。不过现在,我们只用 C/N 来表示链路质量。从(1)式中可以看到,发射天线增益、接收天线增益、发射功率、接收端噪声温度对链路质量(link quality)有很大的影响。这四个参数都可以被系统设计者所控制,因此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来优化系统的性能。但是,(1)式中有一个参数是系统设计者无法控制的,就是传播损耗,或者叫路径损耗。传播损耗就是信号在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路径中经历的衰减 2 传传播损耗(播损耗(Propagation Loss)(1)式中传播损耗包含了信号从发射端旅行到接收端可能会经历的所有损失。有很多预测模型用来
4、预测这些路径损耗,尽管算法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换句话说,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对路径损耗的影响非常大。除了距离引起的损耗之外,其它因素也会增加新的损耗,比如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大气影响和雨水吸收是决定接收信号功率的主要因素。这里我们描述三个模型:自由空间模型,Lee 模型和 Hata 模型。2.1 自由空间模型自由空间模型 在自由空间,电磁波的衰减是一个平方反比函数,或者是 1/d2,其中 d 是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距离。完整的数学公式是:(4)其中 是信号的波长。方程(4)也可以写成对数的形式:Lp=-32.4-20log(f)-20log(d
5、)(5)其中 d 是距离(单位:公理),f 是信号频率(单位:Hz),而 Lp 的单位是 dB(decibel,分贝)。从(4)推导到(5)时,我们用到了光速等于频率和波长的乘积(c=f)这个事实。一旦信号的频率确定下来,(5)式右边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就确定了,因此 Lp 就完成是 d 的函数。如果将(5)式画在对数-对数曲线上,则 Lp 曲线的斜率是距离每增加十倍衰减 20 分贝。自由空间模型背后的基本概念是:设想空间中存在着一个点信号源,它以球面波的形式向自由空间辐射信号。这个模型非常适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和深空通信系统,因为信号经过的空间近似为自由空间。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陆地上的障碍物和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 传播 模型 简单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