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_才胜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_才胜勇.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 著#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才胜勇,裴琼,崔海军(唐山市工人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唐山 063000)摘要:目的 探讨引起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880 例泌尿外科住院病历,将合并尿路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按 1B1 选择同期无尿路感染泌尿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 V2、t 检验;然后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80 例患者中合并尿路感染 60 例,发生率为 6.82%;单因素分析 9 个变量是影响尿路感染危险因素(P 0.05),采用 lo-gistic
2、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按 OR 值的大小,依次为年龄大、有创诊治措施、合并其他疾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结论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因素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关键词: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1)16-3369-03Risk factors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mong inpatients in departmentof urology: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CAI
3、Sheng-yong,PEI Qiong,CUI Ha-i jun(T angshan Workers H osp ital,Tangshan,H ebei 06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mong inpatients in departmentof Urology.METHODS A total of 880 cases of urological medical records were analysised retrospe
4、ctively.Patients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observed as a group,and the same number of urology patients without urinary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Ch-i square test and test were used to analysis possible singlefactors,and variables 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n
5、ivariate analysis were analysised by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T otally 60 cases wer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and the rate was 6.82%.Nine variableswere risk factors effect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univariate analysis(P 0.05).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analysis,independent risk fa
6、ctor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OR,which were older,invasivetreatment measures,combined with other diseases,th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CONCLUSION Urinarytract infection had a higher incidence,and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among in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urology.So,preventiv
7、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y focusing on these factors.Key words:Department of urology;Urinary tract infection;Risk factor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尿路感染是细菌侵入泌尿道所引起的炎症,在泌尿外科中尿路感染为最常见感染 1,为了解医院内尿路感染病例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笔者对我院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 年 1 月-2010
8、年 7 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 880 例,病种包括膀胱肿瘤、肾肿瘤、前列腺增生、隐睾、肾输尿管结石等;年龄 18 86 岁,收稿日期:2011-05-11;修回日期:2011-06-20平均(62.74?17.25)岁。1.2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尿中出现白细胞(尿沉渣白细胞 5 个/HP);尿培养检出病原菌,其中有临床症状者,革兰阴性菌 105CFU/ml,革兰阳性菌和真 菌 104CFU/ml;无 临床 症 状 者 则分 别103CFU/ml和 102CFU/ml 2。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 8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是否为合并尿路感染,将合并尿路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按 1 B1 选择无尿
9、路感染泌尿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其他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肾疾病及糖尿病等)、尿路有创诊治操作(尿道插管及膀胱镜等器械检查、治疗)、住院时间、住院季节、留置尿管时间、预防应用#3369#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年第 21 卷第 16 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1 No.16 2011抗菌药物等方面上的差异。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 SPSS12.0 统计软件,先进行单因素 V2、t 检验;然后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2 结 果2.1 单因素分析 880 例患者中合并尿路感染
10、 60例,感染率为 6.82%;单因素分析 9 个变量是影响尿路感染危险因素(P 0.05)。见表 1。2.2 多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有统计学意义的 9 个变量,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按 OR 值的大小,依次为年龄大、有创诊治措施、合并其他疾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见表 2。3 讨 论 近年来虽然泌尿外科手术水平、无菌操作过程及预防医院感染措施不断完善,但泌尿系统疾病特表 1 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x?s)Table 1 Univariate factor analy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11、department of urology(x?s)影响因素观察组对照组t 值V2值P 值年龄(岁)67.72?17.2459.15?16.324.12,0.05男性(例)2939,6.34 0.05体质量指数(kg/m2)24.74?1.2222.57?1.354.42,0.05合并其他疾病(例)2113,8.23 0.05有创诊治措施(例)4731,7.45 0.05住院时间(d)17.34?4.2813.84?3.376.34,0.05住院季节(夏季)2114,7.34 0.05留置尿管时间(d)13.23?4.569.75?3.236.90,0.05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例)186,7.8
12、0 0.05表 2 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Table 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urinary tractinfections in department of urology危险因素参数估计值OR值WaldsV2值P 值年龄大7.783.3211.670.0013有创诊治措施8.632.949.670.0014合并其他疾病9.702.788.900.0049预防使用抗菌药物5.722.437.450.0067点如尿石症、尿道狭窄、先天畸形及有创诊治措施等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本研究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 6.82%,高于一
13、般疾病医院感染 3.07%的发生率 3,影响尿路感染的因素复杂,本研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克服了单因素分析的片面性,结果显示,年龄大、有创诊治措施、合并其他疾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年龄与尿路感染关联强度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感染是年龄小患者的 3.32 倍,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态较差,黏膜防御机制减弱;老年男性随着增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增多,前列腺液中锌、镁、钙含量及 pH 值改变,可减弱其抗菌活性,易发生尿路感染 4;老年女性绝经后阴道分泌物 pH上升,缺乏 IgA,易导致尿路细菌生长繁殖;脑血管疾病致神经机能减退,引起排尿无力;还可因逼尿肌的
14、功能低下和腹壁松弛,以及不明原因的尿潴留等,使尿液排出不畅,成为易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 5。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注意其生理特点,在治疗中注意保护和增强其免疫功能。实施尿道插管及膀胱镜输尿管镜等器械检查、治疗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OR 值=2.94),实施上述操作时容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破坏尿道黏膜屏障,使致病微生物可以乘虚而入;导尿后尿液的自净作用减弱、导管在膀胱内反复刺激使膀胱的防御功能减退,集尿袋及引流管还可使前尿道的细菌进入膀胱,并且随着导管保留时间的延长,感染的概率增大 6。严格掌握导尿指征,需要导尿者加强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对留置导尿的患者,注意训练其自主排尿功能,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
15、盈来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合并其他疾病时易发生尿路感染。各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肾疾病及糖尿病等,均可使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糖尿病并发症造成器官血运不足、机体营养状况差,防御功能减弱,有利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定居、繁殖。因此,积极治疗合并其他疾病,积极调整血糖水平,必要时应输血及白蛋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能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引起尿路感染危险因(转第 3422 页)#3370#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第 21 卷第 16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1 No.
16、16 2011膜阳性致病菌对消毒剂的耐受率,我们对来自本院患者的常见致病菌进行了生物膜形成检测,并进行了消毒剂耐受性对比试验。在参与本次试验的致病菌中,500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有 192 株生物膜形成阳性,阳性率为 38.4%;500 株大肠埃希菌有 235 株生物膜形成阳性,阳性率为 47.0%;500 株铜绿假单胞菌有 264 株生物膜形成阳性,阳性率为 52.8%,高于张雪青等 242.9%的报道,这可能与菌株生物学性状地区差异性有关。在使用 1B200/840消毒液进行的消毒试验中,3种生物膜形成阴性的致病菌对 1 B200/840消毒液在进行常规的 30 min 消毒时间后,均存在不
17、同程度的耐受菌株,耐受率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大肠埃希 菌 1.1%、铜绿假单胞 菌 2.5%,但消毒60 min后耐受率均为 0。相对而言,生物膜形成阳性的致病菌对消毒剂的耐受性要高得多,在进行常规的 30 min 消毒时间后,耐受率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0.9%;大肠埃希菌 6.0%;铜绿假单胞菌6.8%;耐受率要远高于生物膜形成阴性菌株。即使在消毒60 min 后,耐受率仍然分别高达金黄色葡萄球菌3.1%;大肠埃希菌 1.3%;铜绿假单胞菌 3.8%。在使用 2%碱性戊二醛进行的消毒试验中,3 种生物膜形成阴性的致病菌对 2%碱性戊二醛在进行常规的 15 min 消毒时间后,
18、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受菌株,耐受率分别为 0.3%和 0.4%,未发现大肠埃希菌耐受菌株。消毒30 min后耐受率均为 0。相对而言,生物膜形成阳性的致病菌对消毒剂的耐受性要稍高一些,在进行常规的 15 min 消毒时间后,耐受率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0%;铜绿假单胞菌 1.1%;耐受率稍高于生物膜形成阴性菌株,同样未发现大肠埃希菌耐受菌株。综上所述,生物膜形成阳性的致病菌对消毒剂的耐受性明显要高于生物膜形成阴性的致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碱性戊二醛对致病菌(包括生物膜形成阴性和阳性的致病菌)的消毒效果同样明显高于 1B200/840消毒液,差
19、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参考文献 1 Dettenkofer M,Block C.Hospital disinfection:efficacy andsafety issues J.Curr Opin Infect Dis,2005,18(4):320.2 张雪青,余方友,贾坤茹,等.L-精氨酸协同环丙沙星及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28-1830.3 邱侠,沈瑾,邢书霞,等.人工生物膜的制备及其清洗消毒特性的研究 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3):244-249.4 胡金树,赵建宏.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0、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2519-2520.5 米华,朱莲娜,梁宏洁,等.扫描电镜观察体内留置双 J 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74-176.(接第 3370 页)素,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菌群失调、免疫功能损伤,增加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继发感染的机会。调查发现,泌尿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选择不当、用药指征掌握不明确、用药时间过长等 7,同时由于部分尿路感染表现不明显,常常掩盖感染征象,使临床医师有倾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8,应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参考文献 1
21、何志娟.77 例住院患者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66-767.2 王伟,张庆桥.导尿引发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162,216.3 张梦华.7882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684-1685.4 吴丽丽,王强,沈世恩,等.老年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与耐药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26-728.5 叶林阳,林茂虎,郁华亮,等.泌尿系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性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2):1512-1514.6 黄俊云,胡蓉.尿石症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模式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63-1466.7 王丽华,孙艳,王晓蕾.348 例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J.中国药业,2009,18(21):56-57.8 叶光前.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探讨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8):621-622.#342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第 21 卷第 16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1 No.16 20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