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pdf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 理 学 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第 64 卷 第 6 期2009 年 6 月Vol.64,No.6June,2009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袁 媛1,吴缚龙2,许学强1(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2.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英国 卡迪夫CF10 3WA)摘要:利用普查数据、民政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城市宏观空间与个体微观层面,系统检测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城市剥夺的空间模式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城市贫困和剥夺具有在内城区重合、外围区分离的特点。内城居住区的户籍贫困人口在住房、教育、设施等多方面处于被剥夺
2、状况,外围的企业配套区户籍贫困人口则没有很明显的被剥夺状况,外来人口聚居区的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工处于被剥夺状况。究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和转型时期的城市住房、建设和更新等空间政策的共同作用,直接导致了户籍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差异,进而产生了迥异于西方城市特征的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关键词:贫困和剥夺;空间模式;转型时期;地域指标;个体数据;中国1引言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向后工业化转型的进程中,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加剧。处于底层的社会阶层不仅陷入更趋严重的贫困状况,也在住房、教育、服 务 设 施、社 会 活 动 参 与 等 多 方 面 处 于 不 利 境 地。西
3、方 社 会 地 理 学 界 引 入 剥 夺(Deprivation)的概念,开展相关研究,其实质是一种相对贫困的度量1。它广泛地关注发达社会中,新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有效地引导公共资源分配到被剥夺的地区1,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有关剥夺和贫困的研究是在发达国家、完全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较少涉及发展中国家,尤其缺乏对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放松,城市内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户籍贫困人口和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贫困人口涌现2。从研究层面来看,地理学界在区域、大都市区、城市内部等不同空间上分析了新城市贫困人口
4、特征、空间分布与演变3-5、贫困人口聚居的地域类型6,7、贫困阶层社会空间等8。少量对贫困空间的定量研究来源于城市最低保障数据,而低保标准建立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因此研究度量了绝对贫困,却忽略了相对贫困。新近研究从剥夺的概念和研究9入手,通过对户籍贫困人口的住房、教育、生活状况差异等进一步细分贫困地域10,但未涉及外来人口。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分析,没有基于个体数据支撑下的分析。社会主义转型国家贫困和剥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之间存在怎样的空间模式?是什么因素、怎样的发展过程产生了该模式?它们是否异同于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本研究用普查、民政和问卷调查数据系统解答上述问题。研究不
5、仅弥补对社会主义转型国家贫收稿日期:2008-10-15;修订日期:2009-0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049;4077106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889)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701049;No.40771067;Program for New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No.NCET-07-0889作者简介:袁媛(1976-),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地理
6、、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6737m)。E-mail:753-763 页64 卷地 理 学 报困和剥夺研究的不足,还在拓展中国相对贫困研究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完善贫困地理的研究体系上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从实践角度来看,有利于引导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构建和谐社会。2研究综述和研究假设2.1综述:市场经济国家的贫困和剥夺研究西方学界对城市贫困的研究最先从绝对贫困开始,它是指收入不足以维持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状态。这是一种客观的度量,从营养学角度计算人最基本生存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折算成市场价格标准,当收入达不到这一标准就处于绝对贫困状况。20世纪以来,学界开始关注如何在一个相
7、对富裕的社会里定义和度量贫困,这种与某一生活标准比较而呈现的贫困状态即是相对贫困,并探讨如何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拓展标准11。相对贫困标准是一种主观的度量,较多研究和国家在绝对贫困线基础上,根据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变化而设定相对贫困线。也有研究认为,除了收入水平的比较之外,更应该包括其他生活必需品和部分参与社会基本活动的情况,这就引出了剥夺概念和研究。如果说贫困更多指收入和经济条件有限、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而剥夺则指缺乏日常所需的食物、衣物、住房及室内设施,缺乏必要的教育、就业机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社会活动等12。个体如果经历收入、住房、教育、社会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剥夺,则处于多重剥夺
8、(Multiple deprivation)的状况。剥夺及其相关研究是一个更加广泛检测各类社会经济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框架13,14。利用剥夺指标体系(Indicator of deprivation)和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Area-based approach),在城市、省域、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层次展开比较研究,重点关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背景下,西方城市转型对剥夺水平的变化、剥夺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15-19,剥夺地域与属地人群的对应关系和影响20。从西方的研究分析来看,在完全市场经济背景下,贫困是剥夺的核心内容之一16,19。低社会阶层比例、贫困人口集中度与地区剥夺水平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2
9、1。而不同类别的剥夺地域与不同类型的人群相对应20,总体看,存在以下三种区域:城市外围的公共住房区,以贫困和低收入家庭为主,设施水平低下;内城边缘区,物质条件恶化、社会声誉差,鲜有更新活动,以无技术工人和老年人为主;内城区已经或将要由于重大环境和社会变化而“毁灭”的区域,以移民和单身失业者为主。2.2假设:社会主义转型国家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在社会主义转型国家,虽然,贫困也是剥夺的主要方面之一,但是剥夺还包含了住房、教育和社会关系等更多与体制相关的要素。贫困并不是产生剥夺的充分条件,贫困和剥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对社会主义国家住房不平等的研究就已经表明,收入只是衡量社会地位的一个指标,却不能决定
10、对其他社会资源的获取22。而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的深化带来就业岗位数量和类型的变化,并对劳动力价格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促使部分家庭陷入贫困。但是,个体和家庭在原有体制中的地位,以及与体制相关的住房、建设和更新等空间政策会显著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带来贫困与剥夺之间复杂的空间模式,并在内城和外围体现不同的区位特征(图1,图2)。下文结合三类地域在计划和转型两个时期的发展特点,结合空间政策的作用过程,构建本研究的两种空间模式假设和理论解析。2.2.1空间模式一:内城区贫困和剥夺的空间重合区中国城市内城居住区多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主要建成区基础上发展而来,普遍存在建设年代久远、
11、建筑密度高、室内配套不全、整体居住环境差的问题。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建设政策的重点是重视外围区建设、忽视内城发展,大部分居住区长期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更新。而社会7546 期袁媛 等: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经济转型时期,在市场主导的城市更新进程中,这些人口和建设密度高、拆迁安置成本高、产权关系错综复杂、历史文化保护难度大的地区被筛选下来,成为室内设施极度匮乏、室外物质环境日益衰败的典型地区。内城居住区以本地户籍的贫困人口为主,他们以前多隶属于集体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等级体系中地位低,无力提供住房,职工多租住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一般情况下,职工本身的教育、技术水平相对低,
12、技术培训、再教育的机会少。转型时期,企业改革的深化导致了居住主体下岗失业并陷入贫困。住房制度的改革中,由于现有住房配套差、产权复杂,不具备出售条件,大多数居民无法获得住房产权,在住房租金日益市场化的背景下,他们的日常生活负担日趋加重23。这些地域和个体承受了收入、教育、住房等被剥夺的高度叠加,体现了贫困和剥夺的空间重合(图1,图2)。2.2.2空间模式二:外围区贫困和剥夺的空间分离区(1)外围企业配套居住区:此类居住区多建于计划经济时期,是当时城市建设政策的重点地区。一般遵循当时的城市规划原则,进行空间布局和住宅建设,室内设施配套齐全、室外的公共和市政设施良好,整体居住环境好。企业在正常运作期
13、间,常常能够定期维护,并更新居住环境,担负居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转型时期,尽管部分企业破产或效益不好,但由于企业在原有体制中处于较高地位,单位的等级差别在转型期依旧产生重要影响并发挥作用。他们所接受的政府针对性的更新政策也明显多于内城集体企业集中地,虽然居住主体经济贫困,但是居住环境还是有机会在自不同级别政府出资情况下得到更新。由于这些居住区内部人口构成单一,且以各类大中型国有企业职工为主,总体教育条件、技术水平相对好。转型期的住房改革中,大多数居住主体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公共住房,使他们拥有了稳定的产权关系。即使改革深化、下岗失业而产生?!#$?!%&?()?*+()?,-()?图1转型时
14、期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图Fig.1 Spatial pattern of poverty and deprivationin transitional Chinese cities内城居住区企业配套居住区外来人口聚居区图2转型时期城市贫困和剥夺空间模式的形成机制Fig.2 Mechanism of spatial pattern of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ese cities75564 卷地 理 学 报了本地户籍贫困人口,也以经济贫困为主,而住房、教育、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剥夺状况并不明显,这也体现了贫困和剥夺的空间错位和有限
15、分离(图1,图2)。(2)外来人口聚居区:此类居住区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城市快速向郊区扩张中包围了许多城郊结合部的村庄。由于土地集体所有制,村庄建设不受城市建设的规范控制,建设密度高、道路设施和交通服务水平低、公共安全和卫生状况差、市政设施配套水平低。虽然,它们居住环境恶劣,但是租金低廉、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加上中国城市保障住房政策排斥无本地户籍的人口,使其成为外来人口理想的聚居地。国内有研究把外来人口界定为贫困群体,但也存在争论和质疑:如果按照城市低保线来衡量,即使在低房租的聚居区生活,其生活的基本成本(包括房租、水电、卫生、通勤费用等)都高于低保线。因此,大多数外来人口并不是绝对贫困者
16、。居住拥挤、环境恶劣、设施配置和服务水平低下成为困扰外来人口生活的最大问题。因此,大多数外来人口是处于剥夺状况的非贫困者,剥夺和贫困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图1,图2)。3研究设计3.1研究层面和研究对象目前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较成熟的方法是利用地域指标进行空间分析,例如社会区的划分和演进研究24-26。但是这种宏观研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数据收集难度大,很难获得外来人口的空间数据,更多在解释户籍人口状况;二是统计单元空间尺度大,城市统计多以街道为基本单元,空间分析中如果通过个体的集合体为基础的数据对个体做出判断,可能会导致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三是数据时效性差,代表居
17、民生活状况的普查数据一般周期是10年,较难反映居民生活近况。为了更好的验证假设,本研究一方面利用地域指标进行宏观空间分析,另一方面再利用近期的典型社区问卷调查和个体数据分析以弥补上述不足。由于地域指标的可获得性限制,空间分析只用广州一个城市来验证。但是研究假设的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发展过程及形成原因与体制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防止位于东部沿海的、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广州市的代表性不够,问卷调查和个体数据来源于中国东、西、北、中部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6个城市(广州、南京、西安、哈尔滨、武汉、昆明),以期更全面的验证假设。3.2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地域指标:利用广州市2005年8月97个街道的低保数据和
18、五普数据构建地域指标体系(表1)。数据涵盖了收入、就业、教育、住房条件四个领域的24个指标(表2)。因为中国尚无涉及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地域统计数据,本研究利用相 袁媛.城市贫困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97 个街道涵盖了广州市越秀、荔湾、东山、海珠、天河、芳村和白云区的街道,不包括白云区的镇。五普数据的空间单元是 2000 年的街道区划,五年中广州市调整了局部街道建制归属,为了与民政部门提供的 2005 年最低保障数据对应,本文把 2000 年区划换算到 2005 年初的区划上。?4 1?2 2?/?/?/?8 1?!0 1#?$%5 4?&(2 1?)*2 1
19、+,?+,-.1 1/0 24 12?123 45/?6 789?(0/1)表1地域和个体剥夺的领域和指标对应Tab.1 Comparison of area-based and individual indicators7566 期袁媛 等: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关指标综合表示:用低保人口比例(贫困总量)、收入缺口(贫困深度)等代表最低收入阶层状况;用工人和低端服务业人员比例代表低收入阶层状况;用家庭抚养人口和赡养人口比例代表家庭负担状况。用下岗、失业、无业、在职低收入者、退休等各类人口的区位商代表就业状况。用无室内设施(无独立厨房、无淋浴设施、无洁净能源、无自来水、无独立厕所的
20、比例)、住房拥挤(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户均房间数低于平均水平的比例)、住房支出(低租金、低购房金额比例)代表住房状况。以低教育水平(教育年限低于9年的比例)代表教育状况。个体指标:2007年研究对广州、南京、西安、哈尔滨、武汉、昆明6个城市进行了针对贫困和剥夺的问卷调查,选择内城居住区、企业配套居住区和外来人口聚居区三类、共18个社区,最终收到有效问卷1809份,涉及约5304人。个体数据的选取领域和标准均与空间分析保持良好的对应关系(表1)。3.3研究方法地域指标的综合:贫困空间:广州市97个街道低保人口区位商(LQ)作为贫困空间测度的基础数据。剥夺空间:以97个街道为空间单元,采用正交旋转法
21、对地域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特征根大于1.5的5个剥夺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达到66.41%。利用主因子得分和贡献率求得各街道剥夺综合得分(C)。国内外社会区研究中选择所有类别的正、负向指标,剥夺是研究处于不利状况的人群,因此本研究仅选择负向指标,且指标具有同向性,值越大剥夺状况越明显,因此综合得分0为平均水平,大于0为高于平均水平,得分越高剥夺越明显。贫困和剥夺的新空间模式:对贫困空间和剥夺空间进行叠合分析,根据贫困区位商和剥夺综合得分的关系,得出新空间模式。个体指标的门槛设定:贫困:以调查时各城市的低保线为家庭贫困标准,例如广州市的问卷家庭人均收入低于330元,就定义为贫困家庭,计为0,否
22、则为1;剥夺:与 地 域 指 标 的 比 例 和 数 值 不 同,个 体 剥 夺 指 标 都 是 二 分 变 量(dichotomousindicators),例如家庭室内设施(独立厕所、独立厨房、淋浴、洁净能源等),0为没有,1为有。研究的难点在于整合二分变量、设定个体剥夺的门槛。整合前不能忽视选取指标的相关性,例如无独立厕所和无淋浴设施的关联度很高,为了防止重复计算两个问题的同一个方面,故借鉴国外相关研究30,首先对选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根大于1的四个主成分,每个主成分内均包含若干指标,根据主成分包含的指标本身的值来判断是否处于剥夺状况。判断门槛:每个主成分内都至少有一个指标值
23、为0,说明该主成分内至少有一项指标是剥夺的,则该主成分判定为剥夺;任何一个家庭四个主成分中任意三个主成分有剥夺状况,则家庭整体处于剥夺状况,计为0,否则为1。虽然上述评判标准有一定主观性,但本研究尝试提供一种对个体二分变量综合判断的方法。个体指标少于地域指标,因为有些地域指标须分类统计比例,而个体指标可以用一个二分变量代替。例如就业,地域指标要分别统计下岗、失业、退休等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员在街道的比例,个体指标只要用 0 或 1 说明户主是否属于上述就业剥夺的状况。LQ=Qimi=1QiPimi=1PiLQ:街道贫困人口区位商,Qi:街道贫困人口数,Pi:街道人口总数,m 街道数。C=mi=1A
24、i*XiC-综合贫困得分,Ai表示主成分得分,Xi表示主成分贡献率,m 表示街道数。中国有多个城市在 2007 年下半年或 2008 年初上调了最低保障标准,本研究仍沿用问卷调查时(2007年 4 月)的标准。六个城市分别是(单位:元/月):广州(330)、南京(280)、西安(200)、哈尔滨(245)、武汉(248)、昆明(210)。75764 卷地 理 学 报4地域空间分析和个体微观分析4.1地域空间分析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研究不能在整个尺度上就地域空间层面上的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展开讨论,只能通过广州一个城市的案例,来印证社会主义转型国家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4
25、.1.1贫困空间和剥夺空间特征广州市贫困人口空间分布整体呈现非均衡性特征5,11.58%的贫困人口分布在1%的面积上,60.10%分布在17.99%的面积上。贫困人口区位商(LQ)大于1的街道与老城区和工业区耦合,22%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老城核心的荔湾区,尤其集中在老城区南部;31%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海珠工业区;再次集中在城市东部的工业区内。对广州市剥夺主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内城区24个街道和外围区12个街道有三个及以上的主因子得分均大于0,呈现出剥夺的累积型分布特征。97个街道的剥夺综合得分(C)分为五个等级,第一、二等级55个街道为得分低于0的区域;第三到五等级42个街道为得分高于0的区域,属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转型期 中国 城市 贫困 剥夺 空间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