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金砖四国_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_金砖四国_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金砖四国_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Mode of BRICsSHENG Yan-chao(Hunan Universityof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Abstract: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mode consists of factor endowments,innovation subject,innovative environment and theinnovation mechanism,which is the tendentious innovative beha
2、vior of the governments innovation mechanism in the innovationenvironment decided by the factor endowments.The rising of BRICs makes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mod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academic world.Therefore,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us to study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mode,the characteristic
3、s and the rule ofBRIC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merging great powers in the growth driving force.Key words:BRICs;innovation mode;comparative study“金砖四国”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生延超(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摘要:技术创新模式是由要素禀赋、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创新主体在要素禀赋决定的创新环境基础上,由政府创新机制诱发的倾向性创新行为。“金砖四国”的群体性崛起,使新兴大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4、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梳理“金砖四国”的技术创新模式,总结其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归纳新兴大国技术创新模式的规律,比较其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差异,可以为新兴大国技术创新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关键词:“金砖四国”;创新模式;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F11;F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107(2011)01-0011-07收稿日期:20101210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 新兴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编号:2010GXS1D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要素禀赋、技术能力与后发技术赶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09CJL03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人力资本、要素边际生产率
5、与地区差异(编号:09YJC790082)。作者简介:生延超(1978),男,河南南阳人,经济学博士,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大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前言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四国”的群体性崛起,新兴大国的技术创新模式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新兴大国具备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国土、人口、资源和市场规模大,国家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二是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前列。无论是从面积、人口、资源、市场,还是从发展潜力和势头来看,“金砖四国”都有独特优势,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尤其是近年来不俗的经济表现,使占据世界领土总面积26%,全
6、球总人口42%的“金砖四国”成为新兴大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成为后发国家经济赶超的代表。2006年至2009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接近10%。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金砖四国”经济发展势头仍然良好,2009年四国国内生产总值总计为87211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2%。同时,“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率也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最快的当属中国,经济增长高达8.7%,印度也达到了6.7%。但是从近10多年的经济增长情况看,“金砖四国”并没有进入以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借全球化红利和发挥自身禀赋优势获得了较高成长速度。这种高速增长是一种畸形
7、发第18卷 第1期2011年2月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JOURNALOF HUNANUNIVERSITYOF COMMERCEVol.18 NO.1Feb.2011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展、代价高昂、持续性较低的增长模式。因此,必须创新技术,构筑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发挥大国综合优势,构建有竞争力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创新主体所采用相对稳定的创新行为倾向和机制,它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石。技术创新模式的形成是在国家创新政策引导下,创新主体为构筑自己竞争优势而在市场机制发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倾向性行为,是创新主体依据自己要素禀赋而适应创新环境的
8、必然选择。因此,技术创新模式是由要素禀赋、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创新主体在要素禀赋决定的创新环境基础上,由政府创新机制诱发的倾向性行为。由于技术创新涉及许多因素,这些因素组合与配置的方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就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比如,根据创新主体行为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根据创新对象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线性技术创新模式和网络性技术创新模式;根据创新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两者的结合;根据技术创新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产品创新(即通过技术创新设计生产新产品)和生产创新(即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9、,节约成本),等等。可见,学者对技术创新模式分类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对不同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更缺乏针对“金砖四国”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因此,梳理“金砖四国”的技术创新模式,总结其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归纳新兴大国技术创新模式的规律,比较其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差异,对新兴大国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金砖四国”的技术创新模式1巴西的技术创新模式:政府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巴西的技术创新模式是极端自主的“防守国家主义”技术自立的战略方针,即政府干预主义和国家主义。1951年,巴西成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旨在促进各个领域知识的研究,并为巴西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原子能
10、提供知识和技术基础。1985年,巴西正式成立了科学技术部,设立了一些专门资助科学技术开发的金融机构,一系列扶持高新科学技术部门发展的创新政策纷纷出台,科学技术政策开始走科学、技术和产业一体化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巴西开始重视“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发展,即高科技的开发,并开始制定高科技政策,主要体现在开发特定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前沿技术。90年代,巴西政府开始调整本国技术创新模式,试图走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技术商业化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更加注重国内高技术人力资源的开发。1990年实行的“巴西质量和生产率计划”,旨在推动工业现代化,扩大政府
11、、大学和工业间的清晰度,巴西仍以信息产业为试点,只是在“贸易自由化”时期将发展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点。进入新千年之后,巴西意识到科学研究与企业需求脱节,许多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巴西政府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强化(如2004年 创新法、信息产业法)创新。在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巴西政府推出了若干领域科技发展的重点规划和促进计划,如“20002003年科技发展4年计划”、“新千年研究所计划”,“十大行业研究开发基金计划”,以及“绿-黄计划基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072010年)等,极大地促
12、进了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促进了巴西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使巴西能够在经济社会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集中创新资源,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方面迅速实现技术突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这种创新模式限制了国外新技术的进口,不利于巴西与国际高新技术接轨,也降低了巴西工业创新的积极性。巴西已意识到该模式对巴西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正通过立法、制定政策、资金扶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工程和扶持中介组织等措施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必将带来巴西经济社会的另一轮高速成长。2俄罗斯的技术创
13、新模式:大型企业主导高新技术型创新模式俄罗斯的技术创新模式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大型企业主导高新技术型创新模式,这种模式首先是大型企业主导的。在俄罗斯的技术创新体系里,60%左右的创新成果是在大型企业中实现的,大型企业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心。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俄罗斯的大型企业比较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也比较大,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型企业在创新型经济中的作用,俄罗斯整合行业资源,建立了一系列超大型国家公司。2008年12年初,俄罗斯组建了6家超大型国家公司:俄罗斯技术、俄罗斯纳米技术公司、俄罗斯原子能、开发银行、促进公共事业改革基金和奥林匹克项目建设。200620
14、07年,俄罗斯还组建了“航空制造联合集团”和“船舶制造联合集团”两大开放式的国有控股公司,其主要目的是整合资源,发挥规模优势,以推动技术创新。其次,这种模式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撑。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俄罗通过了 联邦经济特区法,并依此建立了4个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莫斯科市泽谬诺格勒行政区、莫斯科州杜布纳市、圣彼得堡市和托木斯克市,主要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软件、电子、医学、仪器制造及核物理等领域科技项目研发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俄罗斯延续了前苏联的做法,注重基础领域研究,这使得俄罗斯的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如高温超导、化学、毫微电子和微电子
15、、天文物理、电光绘图新工艺、核物理、超级计算机、数学物理和气象等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也正是这种大型企业主导高新技术型创新模式,使俄罗斯在一些特定技术领域内居于世界前列。在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50项重大技术中,俄罗斯有1217项可以与西方国家一争雌雄;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100项突破性技术中,俄罗斯有1720项(如电子-离子技术、生物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原子能、复合疫苗、航空航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另有25项经过57年可以达到世界水平。大型企业主导高新技术型创新模式注重高新技术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并侧重大企业的主导作用,这种模式给俄罗斯技术创新以强劲的动力,但也存在着一
16、些弊端,最为严重的就是俄罗斯虽然在基础研究领域保持较高水准,拥有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但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滞后,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俄罗斯也意识到了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危害。2008年,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里俄罗斯的创新模式为“社会导向型创新发展模式”,目的是改变目前的创新模式,注重科技产业化,到2020年,知识经济占GDP的比重要提高到20%,创新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低于3%,创新型企业要达到企业总数的40%50%,这为俄罗斯经济发展动力提出了要求。3印度的技术创新模式:重点扩散型技术创新模式印度是一种典型的重点扩散型或者叫以点带面型技
17、术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选择重点产业,集中创新资源,通过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带动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从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敏锐地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器,确定开发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产业的战略举措,在著名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成立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园区。为了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实行税收减免、税收扣除、加速折旧等扶持政策加以鼓励。例如,政府对通过认证的研发机构为从事研发活动而采购的国内货物免税,进口的设备等免征进口税,从事研发取得的收入如果再用于研发也免税。同时,印度对其软件产业也实行了大规模的免税政策,如在软件园区内的企业免征所得税10年,在自由贸易区内的高科技电子企业
18、出口产品5年内免征所得税。在研发扣除方面,企业支付的研发费用可全额税前扣除,设备如果采用本国的,其40%实行加速折旧。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种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业园接踵而起,与班加罗尔一道成为印度南部计算机软件业的“金三角”。软件业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呼叫中心、内容开发、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保险申报处理、医疗档案、财会、网站维护、工程设计等服务业务。2010年,印度服务业的总产值占到GDP总量的比重超过60%。其中软件及相关服务业出口超过800亿美元,其中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占80%,软件出
19、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左右,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有300多家向印度的公司定购它们的软件。这一骄人的成果,得益于印度采取的以软件业为重点突破口的技术创新模式。印度重点扩散型技术创新模式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科技创新资源向特定产业倾斜。无论是从人力资源配置、基础设施配置和科研经费的分配,还是从国家、区域乃至企业的产业布局来看,印度均将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计算机软件产业。第二是将发展特定产业作为政府制度创新的关键。在选择计算机软件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点后,印度政府进行了系统的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税赋,实行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允许加速折旧,免除出口软
20、件商所得税等。同时,印度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先后通过了 印度证据法、信息技术法等,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三是通过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能力。这是软件业成功秘诀所在,印度在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内在机理:一是通过集群间企业的学习和协作,获得企业间的良性竞合关系,使产业集生延超:“金砖四国”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第1期13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群的链条不断延长;二是通过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协会,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知识产权,通过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的创新能力。在重点扩散型技术创新模式下,印度的创新领域逐渐从软件产业向空间技术、核能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衍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21、4中国的技术创新模式:政府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与巴西有些相似,中国采取的也是政府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政府在技术创新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一是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已经发布了上百条关于创新的配套政策,从税收、金融、财政、人才等方面来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官产学研的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二是逐步完善创新环境。以 科技进步法为基本法律,颁布了 中小企业促进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专项法律,明确技术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三是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中国政府出
22、台了许多鼓励各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在注重大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和扶持的同时,也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和帮助。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建立5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50个大学科技园,127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些都是主要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这些措施在支持企业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注重基础创新平台的建设。中国正逐步形成对科技研发活动的支撑能力,初步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转化等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和创新服务支撑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008年,中央财政支撑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达21.68亿元,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砖 技术创新 模式 比较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