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球冠谐分析方法和GPS数据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TEC模型.pdf
《利用球冠谐分析方法和GPS数据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TEC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球冠谐分析方法和GPS数据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TEC模型.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 3 卷第8 期2 0 0 8 年8 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G e o m a t i c s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S c i e n c eo f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V 0 1 3 3N o 8A u g 2 0 0 8文章编号:1 6 7 1 8 8 6 0(2 0 0 8)0 8 一0 7 9 2 一0 4利用球冠谐分析方法和G P S 数据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T E C 模型柳景斌1王泽民1王海军2章红平3(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武汉市珞喻路1 2 9 号,4 3 0 0 7 9)(2 青州市二炮
2、士官学校训练团作战保障教研室,青州市,2 6 2 5 0 0)(3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珞喻路1 2 9 号,4 3 0 0 7 9)文献标志码:A摘要:利用G P S 实测资料建立了中国区域电离层T E C 球冠谐分析模型(s p h e r i c a lc a ph a r m o n i ca n a l y s i s,S C H A),评估了该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拟舍精度,其拟合残差约为3T E C U,且精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较均匀。根据I G S 分析中心发布的1 0 N E X 全球电离层数据(G I M),内插得到了区域内相
3、应时段的平均电离层电子含量,并利用它对C S H A 模型的零阶项系数C。所表示的区域平均电离层电子含量进行了检核。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其谱特征相关系数为0 9 9 3。由于S C H A 模型较G I M 模型利用了更多本区域的G P S 观测数据,因此其拟舍精度更高,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更一致。对S C H A 模型参数的时间序列进行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型系数较好地描述了区域电离层T E C 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关键词:G P S;区域电离层模型;球冠谐分析模型中图法分类号:P 2 2 8 4 2G P S 是一种空基无线电卫星导航系统,由于电离层折射效应,无线电信
4、号穿透电离层传播到地面接收机时会产生延时误差。对于地面非特许用户,自2 0 0 0 年5 月美国取消S A 政策以后,电离层延迟误差成为最显著的误差源 1 。利用G P S 构建电离层T E C 模型,一般有两类途径:参数模型法和格网模型法。参数模型法比较直观,使用相对简便,但强调大范围拟合,难以顾及电离层的局部变化特性,精度通常受到限制;格网模型法则可借助合适的途径(如站际分区法 2 ),在尽可能确保局部电离层T E C 拟合精度的条件下,实现较高的电离层T E C 拟合精度。为了能较好地模拟区域电离层T E C,同时模型参数能描述区域电离层T E C 的变化规律,本文将球冠谐分析 3“的理
5、论与方法应用于区域电离层T E C 的拟合,建立了区域电离层T E C 球冠谐分析(S C H A)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2 0 0 4 年中国区域G P S 观测网络的数据,这为利用该模型预报区域电离层T E C 打下了基础。1区域电离层T E CS C H A 模型电离层的结构非常复杂,通常在离地面3 0 05 0 0k m 处,电离层中的自由电子密度最高,因此,通常以高度为H 的单层模型来描述整个电离层。本文的建模分析也以单层模型为基础,选取单层高度H=4 2 8 8k m 5 ,投影函数为S L M 投影函数(S a r d o n,1 9 9 7),其表达式为:优厂(z 7)=1 c
6、 o s(z 7)(1)式中,z 7 为穿刺点处卫星的天顶距。利用投影函数,可以将G P S 信号传播路径方向的电子含量E投影到穿刺点处天顶方向的电离层电子含量E。,关系式为E 一优厂(z)*E。利用球冠谐分析方法建立区域电离层T E C模型的方法与步骤如下:1)选定所分析区域的球冠极点及球冠大小。本文分析的区域范围是北纬1 0。N 5 5。N,东经7 0。E 1 4 5。E,取(3 5。N,1 0 5。E)为球冠极点,半角收稿日期:2 0 0 8 一0 6 1 6。项目来源:国家测绘局。十一五”基础测绘计划资助项目I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
7、0 5 0 4 0 0 2)。万方数据http:/ 3 卷第8 期柳景斌等:利用球冠谐分析方法和G P S 数据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T E C 模型7 9 3吼为3 0 9。2)确定阶数和次数,并计算缔合勒让德函数的非整数阶m(m)(第七个优次的阶数)。阶数和次数的取值要与观测数据的分辨率相适应,分辨率c c,。m 与阶数个数的极大值K 一有近似关系 3 引:k 嘉(等+号)一丢综合考虑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模型的复杂度,本文阶数和次数分别取为8 和6。3)建立球冠坐标系,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球冠坐标系为地心坐标系,以选定的球冠极点P(钆,A N)为球冠北极点,以通过该点和地理南极点的
8、经线为经度零点,若地理坐标系下任意一点Q 的球面地心坐标为(J 9,A),定义余纬口=9 0。一p,则Q 点在球冠坐标系下的坐标佛、A。为:屉=a r c c o s(c o 卯N c o 鲫+s i n 钆s i 硼c o s(A N A)(3)A。:a r c s i n 堕骘;型s i 加(4)c=a r c s l n l _ 一s l n lL 4 JLs l I l 缈J式中,“、A N 分别为球冠极点P 在地理坐标系下的地心余纬和经度。4)本文以2h 为时段长,每天分为1 2 个时段,利用球冠谐函数对每个时段的G P S 电离层数据进行建模,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模型参数。区域电离层
9、球冠谐分析模型的函数表达式为:J(x fE。(屈,A。)=p。,。(c o s 晚)(C h c o s(谳。)+S hs i n(谳。)(5)式中,E 为穿刺点成、A,处天顶方向的总电子含量(T E C);P“。h(c o s 晚)为完全正则化的非整阶缔合勒让德函数;C h、S h 为完全正则化的球冠谐函数系数,也就是本文建模的待求系数,每组模型系数的个数为(K。+1)2 一(K。一M)*(K。一M+1)=7 5;其他符号的意义同前。5)利用球冠谐分析模型计算区域内任意点处天顶方向的总电子含量E,并与实测数据比较。2数据处理本文采用的G P S 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地壳运动G P S 监测网和上
10、海地区G P S 综合应用网,其中前者由2 5 个遍布全国的台站组成,后者由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的1 4 个台站组成,这两个网包含了中国境内的5 个I G S 跟踪站(S H A 0、W U H N、T W T F、U R U M 和L H A S)。本文对2 0 0 4 年全年中国区域上述G P S 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数据采样间隔为3 0s,截止高度角为2 0。,穿刺点的覆盖区域范围是北纬1 0。5 5。,东经7 0。1 4 5。,如图1 所示。f一、趟婚经度,(。)图1G P S 观测站分布图F i g 1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G P SS t a t i
11、o 利用G P S 双频P 码观测值计算电离层T E C,其中,P:P。=P 2 一P。的观测精度约为O 5m,本文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对必P。进行K a l r m n 滤波处理,得到的观测精度约为0 1 5“7。为了剔除接收机和卫星的硬件延迟偏差的影响,将每天的硬件延迟偏差(B 毳,B 琶)分别设为一个参数,在数据处理前,对全网每天的数据进行建模,并联合前、后各ld 的数据(确保连续两天的硬件延迟偏差解的平滑),以最小二乘法估计硬件延迟偏差,并从P。P-中剔除,获得“干净”的电离层T E C 观测值。3 拟合精度分析为了评估球冠谐分析模型拟合中国区域电离层T E C 的精度,本文分别用S C
12、 H A 模型和低阶球函数模型(U、F)4 对2 0 0 4 年的G P S 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综合分析了这两个模型对长期观测数据的拟合残差(穿刺点处的v T E C 模型值与观测值之差)。同时,利用I G S 分析中心提供的I O N E X 全球电离层数据(G I M)在每一个电离层穿刺点处进行内插,对内插结果的残差也进行了比较分析。这里,内插算法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内插 5 8 。图2 比较了上述两个模型拟合以及G I M 内插结果的残差的每天平均值及方差,图中,上面的曲线对应左边坐标轴,下面的曲线对应右边坐标轴。表1 给出了1a 的残差统计值。图2 及表1 的结果表明:S C H
13、A 模型拟合的残差均值为一o 0 1,接近于零,表明模型拟合的结果与实测数据是无偏的,没有系统偏差,全年的 万方数据http:/ 9 4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 0 0 8 年8 月jU山卜、趔露j i;|j自 l1 k【lJ _ l L I J L 儿I筇删陬T。Ir叫J2 0 0 4 年年积日(a)S C H A 模型的结果B 82昌兽j 粤趔O霜露j i;|j ;I j 僚舔一z J 一【1 j1。“出山 i-附唧I 谳删;巾2 0 0 4 年年积日(b)L S F 模型的结果蚕量t 卜卜i 垂囊删j=;l j 1鼷鼷一告图2 区域电离层拟合的残差F i g 2V T E CR e s
14、i d u a lo f0 v e r a l lM o d e l i n g表l三种区域电离层模型残差统计T E C UT a b 1R e s i d u a lS t a t i s t i co fT h r e eR e g i o n a lM o d e l s T E C U残差变化也较平稳。每天的残差方差表明了残差变化的幅度,也就是拟合精度变化的幅度。可以看到,S C H A 模型比L s F 模型有较高(约O 5 1T E C U)的拟合精度。G I M 内插结果的残差较大(约比S C H A 模型大1T E C U),残差的每日均值有大约O 3T E C U 的系统偏差
15、,且不稳定,表明G I M 内插的结果与实测数据不一致,且内插精度较差。笔者认为,其原因是:全球电离层T E C 模型建模时,用到的中国区域的数据较少,仅有5 个I G S 站,分布也较稀疏,因此,该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较差,导致内插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不符。4区域平均电离层T E C 及谱分析区域平均电离层T E C 的电子含量可由球冠谐系数的零阶项G。表示H ,为了评估该项的有效性及其精度,本文利用I G S 提供的I O N E X 全球电离层数据内插计算得到的中国区域的平均电离层电子含量对C o。项进行检核。这里,利用I O N E X 数据内插计算区域平均电离层T E C 的方法如下
16、3 8 :E=c o s 芦即c o 印(6)式中,重为内插得到的区域平均电离层T E C;B。为格网点(1 9,A)处的电离层T E C;c o 印为纬度为1 9处的加权系数。按2h 为时段长度,每天1 2 个时段有1 2 组结果,即每个时段有C。项,取每一时段的中间时刻按式(6)内插计算区域平均电离层T E C 来检核该时段的e。项。分别取它们在每天1 2 个时段的结果的均值作为该天区域的平均电离层电子含量,S C H A 模型和1 0 N E X 内插模型的结果的时间序列及其差异如图3 所示,图3(a)是两个模型l o o2 0 03 0 02 0 0 4 年年积日(c)G I M 模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用 球冠谐 分析 方法 GPS 数据 建立 中国 区域 电离层 TEC 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