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pdf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7年第5期(总第328期)EDUCATIONALRESEARCHNo.5,2007General,No.328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3王智秋摘 要 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教师教育应关注对小学教师特质的研究,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强调: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教育教学过程强化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体现半童性等,从而初步形成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凝练为: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关键词 教师教育;小学教师;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者简介 王智
2、秋,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北京 100037)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尝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尚处在积累经验阶段。因此,如何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一、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的历史必然性 以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分为三级: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初中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培养,高中教师由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90年代后期
3、,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的研究与实践。1997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成立了“面向21世纪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组,取得了一批对高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1998年以来,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进入了实施阶段,南京、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吉林等地陆续成立了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系)或在教科院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师教育开始实质性纳入了高等教育的体系。从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程度逐步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迟早要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在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提出小
4、学教师亦应具备大学的学历水平,教师的工资不以其所任教的学校加以评定,而一律按教育程度(学位)评定。此后,中等师范学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被有资格授予各级学位的师范学院和高等院校所取代。在日本,自1872年日本师范教育发端至“二战”结束前的70多年里,小学师资都由各种师范类学校培养。1943年,师范教育令 修改颁布后,师范学校陆续提升到五年制专科层次。到20世纪中叶,日本的小学教师教育已达到了高等教育的水平。1949523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专业建设整体方案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DIA010302)的研究成果。年,日本制定 教育职员许可证
5、,规定大学毕业生修完规定的教育课程的学历,才可取得小学和中学教师许可证。到20世纪60年代,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全部改为四年制的教育大学、教育学部。在英国,从1975年继续教育法规出台后,小学师资的培养主要在大学进行,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年制师资培养课程,有教职教育、教育实习和学科的专业教育;另一类是一年制的教职专业课程,接受各种专业的第一学位(三年制,相当于学士)取得者,进行教职教育和教育实习。在法国,设立了教师教育大学中心(IUFM)实施一元化的师资培养,开设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二年制师资培养课程。在德国,各州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小学师资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各级学校的教师都要接受高等
6、教育,小学教师最少需在大学里完成六个学期的规定课程,在校生必须学习两门以上的执教学科。二、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关注对小学教师特质的研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特质是对行为的一种概括和抽象的描述,是一组有内在相关或内在联系的行为,“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特质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结构层次性和相对性等性质。对小学教师特质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曾做过一系列描述性的论述,多从小学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或小学教育的特殊性谈及。有学者指出,小学教师的培养由中师提升到本科层次,首先要全面提升职前教师的文化底蕴,其次是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没有好的教育理念不能培养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
7、师。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教师通过各类课程和活动引导儿童向真、善、美和谐的方向发展,故小学教师应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且对其性格、气质、敏感及应对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很高。日本学者皇至道在所著的 人类的教师与国民的教师 一书中对小学教师特质概括为:教育信念,热爱儿童,教育技能和实践反思。国内有学者提出,小学教师的特质应体现在五个方面:人格特征中更富有爱心、耐心和热情;学科知识是整合的;认知特征更具有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和流畅性;研究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力。还有学者将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特点归纳成三性,即专业情意的鲜明性(师爱、童心
8、)、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性。另有学者将小学教师的特质归纳成三化,即智能结构综合化、职业技能专长化和敬业精神个性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从本地区小学教育实际出发,采用实证手段调查分析了当地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如一项针对天津市小学教师的调查中,被认为对教育工作最具有重要作用的选项依次是:“热爱教育事业(91187%),热爱学生、诲人不倦(90104%),其余占63%以下”。针对上海市1 000余所小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小学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一项有84139%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文理皆能,专精一类”。此外,北京、南京、广东等省市也有过类似的调查研究。对小学教师的特质
9、问题进行的研究将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及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结合学院近八年以来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实践,对小学教师的特质进行了如下归纳。1.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小学教师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玩耍、游戏为主的家庭(或幼儿园)生活进入到了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在情感发展方面,儿童在家庭里由血缘关系产生的依恋感、归属感是生物性的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应通过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把上述生物性的社会情感扩展提升为更高级的社会精神性情感,包括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小学教师特别需要用目光、笑容、肤触及各种体态语言向儿
10、童传递爱的信息,使小学生建立对学校及老师的依恋、信任关系。”?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儿童的认知活动、道德活动、审美活动等都维系于情感的驱动。例如,在认知活动中,一旦儿童的认知活动能伴随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深刻,也会更主动。儿童的道德活动亦复如此。道德情感不仅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驱动的。?62“教育爱是小学教师人格的灵魂。”小学教师的教育爱之情感不同于母爱,它是在教育环境、教学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体现着人类特有的一种无私、深沉、持久的理智之情、事业之爱,凝结着教师
11、对教育理想的憧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人类未来的奉献。现代教师发展的理论认为,教师发展不仅是理性的成长,而且还包含着情感的丰富与深化。“教师发展并不仅仅包含技术的维度,如知识与教学技能,而主要是一种道德的和情感的维度。”?从更深的层面上讲,对于儿童的爱是基于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对每个儿童发展可能性的价值认同。2.在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小学教育段的儿童正处于人生基础发展关键期。小学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感、人格魅力、文化修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童,甚至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小学教师必须拥有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交往互动的心理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多学科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综合的教学能力,
12、以及班级和少先队组织的管理知识和能力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素养和相应研究能力,除此以外,还应广泛了解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具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小学教师不仅要有能力关怀儿童的认知发展,还要有兴趣和能力关怀儿童的情感、道德以及其他精神生活。?因此,小学教师在德、识、才、学诸方面都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的儿童其思维尚未细致分化,此时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所提出的问题来自于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的背景知识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按照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的观点,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的,人的生命存在的综合世界。?因此,小
13、学教师必须具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并能帮助儿童对于生活世界的问题在科学世界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反之,又可将科学世界的理论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找到相应的模型与背景,即具备将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双向整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儿童的人格不能被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 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以综合化为主,学科知识的传递应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和学科基础,形成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专业知
14、识结构。3.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主要指“教”的方式方法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育技能,说到底是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能使教育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教育形态”的能力。这里,除了学科知识教学外,还包括了对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全面细致的指导和管理,日本著名教育学者细谷俊夫认为,小学教师的教育技能体现于诸多方面,如学习指导过程、教学方式、教学媒体及班级管理等。?|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及多媒体手段进入小学被广泛运用
15、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除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掌握运用和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情境的技能。教育教学的“艺术化”是指小学教师在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从影响因素来看,教育教学艺术至少包括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艺术、教育技术的使用艺术和教育教学态度的表现艺术等三个方面。它除了具备一般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娱乐性等共性之外,还特别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的小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比中师更强的教学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创造性地将教育教学过程艺术化的能力和水平。4.养成思维模式的半童性教育教学是师生双方思维的共同活动,但教师的成人思维模式和学生的儿童思维模式具
16、有不同的特点。?|小学儿童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习惯于形象、动作式具体的思维方式,教师本人则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把个人的成人化思维模式倒转回展开性的儿童思维模式,才能便于72儿童的接受与理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兼具并交替使用成人思维模式和半儿童式思维模式,是小学教师专业特有的思维特点,体现着小学教师思维运行的对象化和儿童化。5.具有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小学教师应具有教育研究与反思能力,这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的小学教师区别于中等师范培养的小学教师的重要特征,也是小学教师职业能否达到专业化水准的重要标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育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研究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