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df
《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决策焦点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产学研结合 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李新男(国家科学技术部,北京1 0 0 8 7 2)摘要:本文结合政府功能定位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再认识,指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要素组成、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主要任务四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措施。关键词:产学研;创新;组织模式;战略联盟中图分类号:F 0 6 2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2 9
2、7 5 3(2 0 0 7)0 5 0 0 0 9 0 5O n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U n i v e r s i t y-I n d u s t r y I n s t i t u t eI n t e g r a t e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P a t t e r n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 c ef o rI n d u s t r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3、 nUX i n n a n(胁n 蠡町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B e l l i n g1 0 0 8 6 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F i r s to fa l l,t h ep a p e rr e a c q u a i n t st h e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U n i v e r s i t y I n d u s t r y A c a d e m y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4、 em a i np r o b l e m si nt h ep r o j e c to f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 O nt h eb a s i so fa n a l y s i s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e n d e n c y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U n i v e r s i t y I n d u s t r y A c a d e m y,i t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i d e ao fn e w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5、a n c eo fi n d u s t r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f r o mc o n s t i t u e n te l e m e n t s,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f o r m,o p e r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c h i e ft a s k F u r t h e rm o r e,i ta n a l y s e st h es t r a t e g i cm e a n i n g o ft h ei n n o v a t i o n
6、o fU n i v e r s i t y I n d u s t r y A c a d e m yI n t e g r a t e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p a t t e r n,a n ds u g g e s t st h ep r i n c i p l ea n dm e a s u r e m e n to f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 c eo fi n d u s t r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
7、K e yw o r d s:U n i v e r s i t y I n d u s t r y A c a d e m y;i n n o v a t i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p a t t e r n;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 c e一、“产学研结合”重要意义的再认识“产学研结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前端。这种形式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E t益活跃,在技术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普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8、、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而实现的路径又在于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这既是基于“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国情的考虑,也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必然选择。收稿日期:2 0 0 7 0 3 2 0修回日期:2 0 0 7 0 4 1 6作者简介:李新男(1 9 5 1 一),男,江苏江阴人,国家科学技术部研究员。9 万方数据中国软科学2 0 0 7 年第5 期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家整体创新不足,自主创新成果少,对外技术依存度在6 0 以上。国家战略
9、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大量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多数企业发展仍处于依靠资源消耗进行外延式扩张状态,使我国经济发展无法突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制约,无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依靠创新的发展道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不足,导致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和主动权。所以,只有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社会技术创新要素的作用。而是要以企业为中心,组合各种技术创新要素,再聚焦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有各种技术创新要素互相影响配合。企业作为技术创新
10、主体,需要吸收大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其他技术创新要素,才能更好、更快地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历史都表明,新产业的兴起、新兴国家的强盛,都依赖于一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和商业化的运用。但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也都可以看到学和研的要素。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现实中大量的创新力量游离在企业之外,企业拥有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因此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须运用“产学研结合”的思路。实践中,“产学研相结合”会有各种层次的需求。政府要加强这项工作,必须遵从市场经济规律,从自身的功能定位出发,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国家战略性措施予以部署;应围绕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着眼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通过“
11、产学研结合”方式,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以实现行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二、当前“产学研结合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有1 0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攻克了一批产业技术难题,支撑了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同时,在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对“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不适应自主创新战略要求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尚
12、未到位,宏观政策提倡多,具体政策认同倾斜支持少。二是“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行为短期化、形式化,往往以临时组合争取政府项目为目的居多,缺乏满足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保障机制。三是国家计赳资源的配置方式还不适应推进“产学研结合”组织方式探索的需要,还未充分发挥引导国家战略产业技术创新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四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尚未形成合力,缺乏部门问的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往往造成本来就匮乏的技术创新要素分散、交叉、重复,难以集成并聚焦在产业持续创新链上,难以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13、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各部门作用,形成合力;必须着力解决政策不完善、组织形式松散,行为短期化、缺乏满足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保障机制等有关问题;必须突出重点,着眼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以达到提升产业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思路,牢牢抓住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这个核心,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放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上,运用市场经济机制,引导社会技术创新要素聚焦到产业持续创新链E。万方数据决策焦点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与
14、借鉴(一)技术创新的深入发展呼唤新的风险分担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交叉和融合,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在增大,企业所需的投入成本在增大,面临的技术创新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企业追求技术领先,如只注重内部的研发活动,就会降低对突破性技术及市场发展的敏感性和反应。另一方面,一旦突破性技术出现,往往使通过其他技术路线开展的创新活动陷入困境,或毁之一旦。如个人P C 机的出现导致王安电脑公司破产,I B M 曾一度陷入困境。因此,建立有效的创新风险与成本分担机制,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新趋势。(二)为应对技术及市场的快速变化,合作创新成为主流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的规模、速
15、度与范围不断扩大,技术与市场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面对的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地把握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摩托罗拉“铱星计划”的失败在于市场的风险,而与日本投资几十亿美元开发基于模拟信号的高清晰电视失败的例子则在于技术发展方向上的把握错误,都说明了这一点。这导致企业积极寻求建立多种协作创新的模式,通过合作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有效性。合作创新正在成为欧、美、日企业应对创新的技术不确定性与市场不确定性的主要措施之一。(三)企业技术创新外源化要求建立更为持续有效的产学研创新联盟在知识多样化、分散化及知识产
16、权市场有限的条件下,创新者从相同技术源获得收益的能力不同。内部研发不再是唯一的技术源。在内部研发能力基础上,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技术源,可以实现低成本与高收益的创新。国际经验表明,先进技术不是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只有在有效的战略框架下,建立有效的制度与组织结构,维持有效的外部联系,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创新。总之,技术创新活动对技术创新要素组合方式不断提出创新要求,需要各自结合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造。1。四、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针对以往“产学研结合”方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实践经验,我国目前迫切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探索更为有效、更为持久、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更有
17、保障、更能适应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迫切需求的“产学研结合”方式,构建新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从要素组成上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具备以下要素:一是有明确的技术开发方向和技术产出目标,符合国家战略目标或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二是签订联盟契约,对参加联盟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产学研各方主体进行法律约束;三是盟员单位要有共同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组织形态上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基础,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影响产业或企业长远发展的共性技术创新需求和重要标准等为纽带,通过各种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所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
18、产学研利益共同体。从运行机制上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契约关系,联盟本身一般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但是现有法律完全可以规范其行为;通过契约明晰盟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保障联盟正常运作。从主要任务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实施技术合作,联手突破和发展核心技术,组织并实现盟员单位间的创新资源有效分工、合理衔接;二是形成盟员单位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提高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实行知识产权分享,形成产业技术标准;三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运用,直接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四是联合培养人才,推动1 1 万方数据
19、中国软科学2 0 0 7 年第5 期人员交流互动,增强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五、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一)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引领国家战略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战略联盟的形式加强“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集成产学研各方优势,针对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技术瓶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打造支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航空母舰和主力舰队。(二)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促进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方式的转变,是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实施机制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方式必须符合w r o 规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产学研 结合 组织 模式 构建 产业 技术创新 战略 联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