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研究.pdf
《云南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研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1 卷增刊 1 期2011 年摇 摇 12 月中国发展China DevelopmentVol.11摇 Supplement摇 No.1Dec.摇 2011收稿日期:2011-10-31作者简介:高波,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杨映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发展规划及科技政策研究。云南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研究高摇 波1,杨映明2(1.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021;2.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51)摘摇 要:该文分析了在国家实施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云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在现有的多种发展
2、模式中,力求选择一条适合云南发展的路径,推动中国西部省区解决“三农问题冶,带动东南亚南亚国家农业发展。关键词:桥头堡;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云南中图分类号:F323摇 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摇 文章编号:1671-2404(2011)Z1-0001-04摇 摇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山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耗竭了大量资源,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农村生态危机和资源危机日益凸现,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2009 年,中央提出建设云南桥头堡战略,把云南定位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冶,将以云南为突破口,充
3、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冶,打造云南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创新基地和产业辐射源,最终促进该区域各个国家的和谐进步和共同发展。东南亚、南亚国家多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国家,与云南有着相同的农业发展需求,面临的问题也具有相似性。因此,构建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低排放、零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科学路径,不仅是解决云南农业、农村、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推动中国西部省区解决“三农冶问题,带动东南亚、南亚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1摇 云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1摇 农业发展环境恶化1.1.1摇 水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云南土地人均资源少、分布不均匀,农村土地
4、资源紧缺且主要集中在城郊农业区、环湖地区及旅游景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已成为制约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云南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为突出,近几年,干旱是云南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1/2,冬春干旱、夏秋雨涝是影响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1.2摇 农业环境污染和退化严重农村生活垃圾、农用固体废弃物、农村废水、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农田水土流失等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云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污染源不断增多、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如滇池、阳宗海、洱海等主要湖泊的水体污染。由于各种污染
5、积累,特别是农药化肥的污染,导致耕地土壤肥力退化严重、质地变差、作物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日益严重。因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的土壤地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导致云南生态资源存量减少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下降。1.1.3摇 农产品安全状况严峻由于化肥、农药、含激素的饲料添加剂、兽药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农产品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情况比较严重,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引发的人畜中毒事件,以及出口及外销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度拒收、退货、索赔等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2摇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突出气象灾害是制约云南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
6、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大风冰雹等,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定年成冶的时期。气候变化对云南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象灾害频繁发1高波等:云南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研究生,水旱灾害加重;高温热害突出,夏季作物生长期缩短而减产;冬温高,作物病虫害发生率加大,农药用量增大;气候变化导致一些不适应变化的物种灭绝,农业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1.3摇 农村生态环境与能源消费落后云南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及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和排放,造成农村人居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在能源消费方面,山区和半山区村镇仍以薪柴为主要生活用能,在城郊农业区以燃煤碳、灌装燃气及薪
7、柴为主,以沼气和太阳能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较小,农村生活能源结构仍然处于资源消耗型态势。1.4摇 农村经济停留在低层次的单循环发展模式上云南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循环层次上基本立足于小循环或局部循环,产业循环仍局限于以户或企业(小区)为单位,缺乏区域联动和城乡统筹。由于局部循环只是停留于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简单农业内部循环,无法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农村与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无法获得资源利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1.5摇 农村社区建设滞后农村社区建设是支撑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
8、云南农村由于交通、信息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制约,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滞后,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及科技培训等社区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几近空白。2摇 云南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近年来,云南省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农业特色,实施了多类型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在对全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调研基础上,针对云南旅游景区及高原湖泊水环境治理区域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开展了专题调研,重点研究了如江川县以星云湖及抚仙湖为核心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试点,洱源县 7 个农村循环型生态示范村,保山龙陵县的“一户一池(沼气池)冶庭院经济示范,临沧镇康县的“集中供气冶
9、猪场粪便处理示范工程等,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云南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生态经济模式,农村清洁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以下的研究结论。2.1摇 云南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思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紧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工业化进程相协调,通过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冶为主线,统筹规划农业与农村产业、农村生产与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以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的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村生活清洁消费为切入点,完善生态农业布局调整,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业安全保证体系,建设一批农业标
10、准化及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形成结构和效益协调的发展格局,构建循环型农村经济体系,突出农业发展的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和生态化,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2.2摇 构建因地制宜的云南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2.1摇 城郊型湖滨带区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如江川县以星云湖及抚仙湖为核心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试点,配合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首先开展污水综合利用,在湖区周边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控制农村污水直接排入湖泊专业养殖村,建设中温沼气站,集中 90%以上的畜禽养殖户的畜禽粪便和污水通过中温沼气站发酵产生沼气供农户使用,最后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中温沼气站承包
11、给企业经营;实施湿地水生植物残体及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项目,生产有机肥料,有效减轻面源污染;开展人居生态示范村建设,建设秸秆沤肥池 6 500 口,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进行有效收集处理,建成“三位一体冶沼气池 24 903 口,生物净化公厕 67 座。这一类模式主要针对昆明滇池流域区的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县、晋宁县,玉溪澄江及抚仙湖流域区的澄江县、江川县,大理洱海流域区的洱源县等高原湖泊流域区的设施农业区。这类农业区地处城郊、毗邻湖泊,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是云南省蔬菜和花卉产业基地,也是设施农业的集中区。这一类区域应重点发展集约化、清洁化、资源高效利用,能减少农业面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发展 农村 循环 经济 模式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