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年第2期收稿日期2008-12-17作者简介屈小娥(1965),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作了相应的修改,本文文责自负。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屈小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061)摘 要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效率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现象,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省份几乎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技术进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能源价格、制度因素等都对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而中部地区同样因素的影响较弱,西部最小
2、;制度因素对西部地区(除广西、重庆、四川外)大多数省份能源效率改进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关键词 能源效率;省际差异;影响因素;结论及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96X(2009)0200460719782007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为918%,同期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5164%,能源消费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虽然20032005年能源消费有所反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但2006年、2007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187,0166,能源消费增长又回落到2002年(2002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166)及其以前的水
3、平。但横向比较,中国的能源效率在国际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能源效率差异也比较明显,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最高,依次为中部、西部地区。要完成“十一五”规划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年均节能率至少要达到414%。但从相关统计资料看,2006年我国31个省市区中,以单位GDP消耗万吨标准煤衡量,只有北京为5125%,比上年下降超过414%,其余大部分省市区低于315%,有的省份甚至不降反升(如青海增加1151%);以单位GDP消耗千瓦时电衡量,只有北京和吉林分别为5101%和5115%,比上年下降超过414%,其余各省市区大多低于315%,大多数省份不降反升,如内蒙古、宁夏、贵州分别增加1
4、1161%,10161%和7104%。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127%,距离年均完成414%的降幅目标还有一定差距。1可见,在剩下的两年时间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节能目标任务还很艰巨,还需要各地区及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努力。为此,本文从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事实出发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根据地区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降耗的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64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年第2期 一、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省际能源效率差异特征本文定义能源效率为消耗单位能源所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吨标准煤。11 三大地区能源效率差异。(1)从东、中、西三大地区能源效率
5、的平均变动趋势看(见图1),19952006年三大地区能源效率(1990年=100)提高的趋势比较明显,但地区之间的差异逐年扩大。1995年三大地区能源效率之比(以西部地区为100)为116411081,到2006年这一比例扩大为119311231。三大地区能源效率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现象。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引起这一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2)三大地区能源效率随时间推移呈明显的倒“U”型变化特征(见图2)。从时间段上划分,1995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三大地区能源效率提高的趋势比较明显;20032005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各地区能源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6年情况有所好转。
6、从倒“U”型变化的拐点来看,其变化过程与我国工业化进程基本同步,2000年以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是导致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1 省际能源效率差异特征。从各地区所含的省份看(见图3、图4、图5),能源效率最高的5个省市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分别是广东(01813 6万元/吨标准煤)、福建(01710 1万元/吨标准煤)、海 南(01605 2万 元/吨 标 准 煤)、浙 江(01599 2万元/吨标准煤)、江苏(01562 1万元/吨标准煤),这5个省市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几乎都在016万元以上。而能源效率最低的5个省区除山西外,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01140 1万元/吨标准煤)
7、、山西(01156 1万元/吨标准煤)、贵州(01141 3万元/吨标准煤)、甘肃(01195 5万元/吨标准煤),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几乎都在0116万元以下。74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年第2期东部各省市除河北、辽宁(接近013万元/吨标准煤)外,其余省市平均能源效率都在014以上,中部8省除江西外,其余省份在014以下,山西最低在012以下,西部11省市区除广西、重庆外,有一半的省区在012以下。三大地区能源效率由东向西呈现明显的“梯度递减”。(二)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对于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讲,我们更关注结构变动、技术进步、能源价格改革、制
8、度因素等变量对能源效率改进的影响。11 技术进步。大量研究证明,技术进步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学者们把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引进外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以及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等,而R&D投入被认为是技术进步的内在的关键性因素。凯勒(Kel2ler)指出,R&D投入越多,有效的研发劳动也越多,对技术进步的促进能力也越强。相反,技术进步则无法形成。2江锦帆认为,在能源消费中,R&D投入越多,有关能源利用的先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的有效的研发劳动也越多。3以R&D投入作为对技术进步的度量,应该是能源效率改进的主要解释变量。21 能源价格。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双轨制”以来,计划价格逐
9、渐被市场价格所取代,1990年以后能源价格改革加速,其结果是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能源市场体系仍不健全,电力、天然气价格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石油价格虽已和国际市场接轨,但定价机制仍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煤炭价格政府管制虽然较少,但受电力市场影响较大。提高能源价格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使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可以减少能源消费总量。能源价格改革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无显著影响,在能源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有无不同,也是本文实证分析中进一步探索的重点。31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各产业能源消耗密度不同。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能源
10、消耗强度大大高于其他产业部门。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主要以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为主,能源消耗强度较小,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的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对改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41 工业结构变动。工业是能源消费的大户,其能源消费量一直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而工业内部的重化工业是高耗能行业,其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费远远大于轻纺工业。从1999年开始,中国经历了一个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过程,重化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99年的50%上升到2006年 的70%,2007年 重 工 业 同 比 增 长1916%,
11、拉动能源消费同步增长。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产业结构重型化不仅在短期内会加大能源消费量,从长期来看也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51 制度因素。有关能源消费问题的研究中,制度因素的影响涉及较少,一是由于数据的不可得性,二是制度被认为是作为能源效率的传导机制在间接起作用。本文根据徐康宁、王建的研究,以对外开放度衡量制度因素,可以假定,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市场经济体系越健全,经济活动的透明度越高,从而具有更优的制度质量。4由于东部地区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对外开放度高,而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机会相对较少,对外开放度较低。可以预见,对外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其利用外来技术提升
12、本地区能源效率的可能性越大。84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年第2期 三、变量及数据说明基于以上讨论,本文主要选取以下变量构建地区能源效率的面板模型。11 能源效率(Efit)。定义能源效率为消耗单位能源所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吨标准煤。i表示省份,t表示时期(以下同),则Efit=GD Pit/ENit。GD Pit表示i省份t时期的生产总值(以1990年为基期,以下同),ENit表示i省份t时期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1 技术进步(rdit)。i省份t时期的技术进步因素以该地区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R&D)作为代理变量,该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省际科技进步对改进能源效率的作用。3
13、1 能源价格(epit)。能源价格以i省份t时期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表示,以1990年为基期换算。理论上预期,R&D投入增加将有助于地区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改进。41 产业结构(strit)。地区产业结构以i省份t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 P比重表示,即strit=st3rit/GD Pit,st3rit表示i省份t时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51 工业结构(indit)。地区工业结构以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重表示,即indit=dindit/dincit,dindit表示i省份t时期重工业总产值,dincit表示i省份t时期工业总产值,换算基期为1990年=100。61 制度因素(sysit
14、)。本文制度因素以各省市自治区对外开放度表示,即sysit=expit/GD Pit,expit表示i省份t时期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本文分析中使用的数据为1998200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对个别数据不全的省份,以插值估算法进行修补。四、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一)模型设定及选择根据以上各省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设定基本计量模型为:Ef=f(rd,ep,str,ind,sys)+u(1)对式(1)中Ef,rd,ep取自然对数,其余变量均以原始形式表示,则模型(1)可表示为:
15、LnEFit=it+1ilnrdit+2ilnepit+3istrit+4iindit+5isysit+uit(2)式(2)中,1i,2i分别为各省能源效率对研发投入和能源价格变动的弹性反应,3i,4i,分别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 P比重每变动一个单位,各省能源效率平均变动3i,4i,5i个单位,反映各省份产业内部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制度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由于本文设定面板模型中,解释变量系数1i,2i,3i,4i,5i均取决于各省际变量的特征,即模型待估计参数对于不同省份来讲是不同的,模型具有异质性。综合考虑本文分析目的,故选取变系数模型。对式(
16、2)中各指标进行IPS(im2pesaran2shin)单位根检验,检验模型包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检验结果表明,构成面板模型各变量的面板数据水平值检验统计量的下尾单侧P值均近似为0,显著地拒绝了原假设,即各变量的面板数据均为I(1)。式(2)反映了各省份能源效率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二)模型估计结果及经济含义对模型(2)采用完全修正的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结果见表1。11 技术进步对各省份能源效率改进影响最大的前五位是:广东、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影响系数分别为01332 0,01294 1,01285 0,01275 7,01265 9。这5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R&D投入每提高1
17、%,对能源效率改进的作用都在30%左右。R&D投入对各省份能源效率改进影响最小的5个省区是:山西、青海、宁夏、贵州、广西,影响系数分别为01023 1,01027 5,01038 8,01039 9,01051 5,除山西外,其余四个省份均在西部经济落 后地区,R&D投入对能源效率改进的影响在94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年第2期表130个省市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区域1i2i3i4i5i拟合优度北京01294 1(171227 7)01406 8(181851 2)81770 8(111729 6)-11698 7(-21548 4)21753 5(81909 4)01883 074
18、天津01275 7(121944 2)01682 4(141024 3)61844 5(51322 7)-11908 6(-21642 5)11067 4(61299 5)01975 822河北01157 6(91879 4)01112 2(71049 6)61165 0(41209 7)-121210 3(-41032 5)51599 8(121389 6)01845 699辽宁01218 5(121316 4)01137 1(41838 3)21781 5(61304 1)-11908 5(-11701 4)21189 5(81043 6)01951 504上海01285 0(131863
19、 7)01118 8(61137 3)71212 6(41306 1)-21481 1(-81014 2)61365 5(181573 9)01973 655江苏01141 8(211010 1)01127 0(21057 7)81021 3(101391 5)-11509 3(-21480 3)61300 6(151258 7)01877 677浙江01175 8(141915 5)01555 3(71480 9)81953 3(121097 9)-31506 3(-61559 4)51519 3(141934 6)01980 051福建01265 9(101797 2)01324 2(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省际 能源 效率 差异 及其 影响 因素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