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原始点健康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原始点健康手册.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原始点健康手册2017原始点健康手册财团法人张钊汉原始点医疗基金会之理念与推广原则(壹) 财团法人张钊汉原始点医疗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理念:一、 原始点医学是放空知见,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在患者身上摸索出来,并根据【以人为本,以病为师】的精神而研发的。其处理方法,是以内外热源及按推等(缘)来改善热能不足及体伤(因),帮助身体恢复正常运作,进而使疾病(果)消失.换言之,它是通过因的改善,来达到解决病苦的目的,故原始点只谈能改善身体的疾病之因,而不谈能直接治身体的疾病之果。二、 研发原始点是为了探索一门简易而有效、廉价而绿色、非药物又非侵入性的自然医学,以期与其他医学共同解决全人类的病
2、苦。三、 基金会之创立,旨在通过教学方式把原始点的医学观念,免费无私地教导给全世界民众,并进一步改变现有医疗环境,帮助各个国家与地区不再负担庞大的医疗支出,民众不再枉受病苦。四、 基金会将原始点的观念带给民众之后,由民众自行抉择应用.基金会并非医院或诊所,医疗保健的自主权希望由民众自己掌握。五、 为维护医学的单纯性,基金会不涉及任何政治及宗教活动。六、 在合法的前提下,基金会愿与世界各团体保持等距欢迎的友好关系,而双方的合作,一定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平等往来、相互协商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与各方互助合作,希望把原始点的种子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解决当代人所有病苦,并为后人留下一条活路。只要人类
3、的病苦一天未能消除,我们的努力就一天不会停歇。(贰)基金会的推广原则:一、将原始点医学所有研发成果及相关资料,透过各种方式如网络、演讲、手册、光盘等与民众分享,并遵循合法途径,到各地区或国家推广,以培训志工人才,协助解决当地百姓的病苦,同时收集各地案例在基金会网站公告.二、为保持原始点的纯正,以便流传,基金会不对外授权公开进行原始点演讲及录制,各推广点只可播放基金会教学影片,唯有基金会有权发布原始点相关资料。使用及推广者请务必遵守一条脊椎及七处原始点的原则,不得任意增减,亦不得篡改原始点名称,或加入各种学说及个人见解,使后人真伪莫辨。被基金会认可的公益推广点,必须通过基金会的培训及考核,并遵守
4、上述规定。三、基金会是依法设立的公益团体,其相关财务收支受政府监督考核。基金会将尽力使财务收支透明公开化,供捐款人及各界查验,以昭公信,绝不辜负十方善心人士的信任与护持,尽力而为,钱多多做、钱少少做、没钱尽量做。序言 原始点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短短十来年便已传遍世界各地。这本小册子自2006年初版起,即随着原始点的推广与发展不断地得到充实与完善,其名称也因对原始点认知的不断深入曾多次变更。至于其版本的升级则更是频繁,截止2014年中已经到第12版了。如今“原始点”一词早已成为原始点医学及其保健疗法的代名词,其发展也已进入成熟阶段,需要一个定型版本与之配合.为此,近一年来基金会多方征询
5、意见,并深入总结既有的研发成果,殚精竭虑,对手册进行全面修订而暂不出新版,不得已时则用原始点讲义应急. 今新版完稿,更名为原始点健康手册,以反映原始点对医学的理解与定位。 原始点原本是为攻克癌症而研发,但因其处理疼痛有立竿见影之效,故最初命名为“疼痛疗法。而初版时即有的“原始痛点概念,被理论化为“原始点后,于2008年7月才加入到名称中,成为“疼痛原始点疗法。到了2009年1月,已有足量临床证据,证明原始点适用于几乎所有内外科疾病,遂去“疼痛”二字,简化其名为“原始点疗法”。及至2012年,其诊断与治疗手段已近成熟,理论已趋成型,内外热源也获得重大突破,不仅处理各类疑难杂症更加得心应手,甚至在
6、急症、急救方面也表现精彩,处处展现其简易、速效、安全的特色。故原始点虽不牵涉任何医疗行为,却已具备完整医学实质,于是在2013年1月出新版时称其为“原始点医学. 医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救死扶伤,解除病苦。所有的专业化医疗手段,也都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若能在生活中运用简单的方法,如按推、温敷、温热性饮食、适当运动、充分休息、良好心态等,就能获得健康,相信这是大众所乐于接受的。十余年的原始点临床实践,既是运用这些简单方法,使无数民众重获健康,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究其原理,是因按推原始痛点有医疗立即解症之功,其余方法则有保健增强体力之效。因此,我们认为完善的医学必须包括医疗与保健,而保健又比医疗更为
7、根本、更为重要,如此才能真正解决病苦、获得健康,遂于2015年决定将新版更名为原始点健康手册.这样更名不仅符合基金会推广的初衷,也符合基金会始终不变的使命,那就是研发一套生活化、成本低廉、易学易用且涵盖医疗与保健的绿色纯自然医学,且不涉及医疗行为,以非侵入性、非药物的方式来解决人类的病苦,并将健康自主权交到民众的手中。这一版增刊甚多。其中手法篇增补了原始点位置的文字描述;理论部分,在临床实证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医学的核心问题,产生了一些创新的见解,因而针对医学、医疗与保健、内治法与外治法、辨病论治与辩证论治、从果解症与从因解症、成分与药性的作用、疾病与异常、症状中的症与状等重要概念,按照原始点医
8、学的逻辑给予重新定义,对辨因及病情研判也做了更精要的描述,以厘清许多医学中历来模糊不清的根本问题.这些观点与现有医学的认知或有不同,但可提供一个新角度来审视现有医学,相信读者从中能有所启发。 我们深知,任何新事物的诞生,必然要冲破旧有的观念框架;而要理解接受任何一种创新思维,也非易事。但读者不妨先放下个人知见,以科学的实证精神心平气和地按照手册所述方法去试一试,再判真伪不迟,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不为成见所蔽,固步自封;亦不为新说所迷,盲目顺从。唯从实践出真知,方能开启大智慧,拓展新视野,承前启后,自利利他。2015年9月14日赖忠文于浙江平阳岩庵湖畔碧泉精舍目录基金会之理念与推
9、广原则序言壹、 手法篇一、原始点找法及按推之力量、时间与次数/02二、各部位原始点涵盖范围示意图/03三、各部位原始点位置及其涵盖范围/04(一) 头部/04(二) 颈部/05(三) 上背部/05(四) 下背部/06(五) 肩部/06(六) 荐椎部/07(七) 臀部/07(八) 踝部/08(九) 足背部/08(十) 肘部/09(十一) 手背部/09 贰、理论篇一、总论/11二、辨因/16三、调因/19四、论果/20五、脑中风、癫痫及心脏病之急救/22六、癌肿瘤/23七、重病的处理/25八、谈缘/28九、原始点、原始痛点、身体与体伤/29十、论经络、阿是穴及原始点/30十一、论热能与寒凉伤人/3
10、2十二、医疗与保健/34叁、附录一、 姜的应用/40二、 蔬食寒热表/43三、 中药药性分类表/44壹、手法篇一、原始点找法及按推之力量、时间与次数原始点大多位于骨旁处,有规律地分布在一条脊椎(颈部、上背部、下背部、荐椎部)及其余七处部位(头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臀部、踝部、足背部).每一部位原始点都有明确的涵盖范围,共同遍覆全身。故应用时只需知道症状发生位置为何处原始点所涵盖,即可按推该处原始点,从中找到需要处理的原始痛点,而不须分辨病名。(参考各部位原始点涵盖范围示意图)其中脊椎两侧原始痛点找法的基本原则是:前面找后面:躯干前面的症状,向后背的脊椎两侧找原始痛点.旁边找中间:脊椎两旁的症
11、状,向中间的脊椎两侧找原始痛点.下面找上面:脊椎的症状,向上沿脊椎两侧找原始痛点。找到原始点后,按推力量须由轻而重以测定最适宜的力度,以略感疼痛为宜;过重如强烈疼痛感,则易造成伤害;太轻而没有疼痛感,则效果不佳.对于虚弱者,手法更要轻柔,甚至只能用指腹或掌根慢慢做舒缓处理。按推时间则因病情不同,很难加以规定,也许几秒钟,也许二三十分钟,虚弱者因上述原因费时更久。但无论按推时间长短,只要症状减轻即可停止操作,期间要注意补充内外热源。重症者一天可按推两次;轻症者可两三天按推一次,也可每天按推一次当做保健.每个点按推约3秒,可来回处理23遍。总之,按推之力量、时间与次数,都应视病情需要而定,并以患者
12、能承受为宜。手法操作应遵循如下三项原则:(1)安全原则,即按推不可太重、太久、太频繁。(2)有效原则,即位置精准,见效即止。(3)经济原则,即施作者以最省力的方式,让患者承受最小的痛苦,而达到解症的效果. 患处可温敷不可按推,但此患处若刚好位于其它症状相对应的原始点上,为解决其它症状,应先按推此患处相对应的原始痛点,再按推与此患处重叠的原始痛点。原始点若有伤口或肿胀,亦不可按推。 有极少数患者,在症状相对应的原始点找不到痛点,可往上延伸寻找.二、各部位原始点涵盖范围示意图三、各部位原始点位置及其涵盖范围 观念重于手法,故原始点手法必须在理论观念指导下,配合热源的运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就手法而
13、言,则以原始点位置准确性为主,按推技巧为次。原始点多位于骨旁处,虽名为点,实则相连成线,故按推时沿红线所示路径即可,勿拘泥具体有多少点.临床上,在各部位的路径上发现的痛点,或仅一点、或有多点、或相连成线、甚至遍及全线,都有可能。以下图文仅提示各部位原始点位置及其涵盖范围,而手法涉及工具(肘、指、拳、指节、掌根)、力度、姿势等,故学习者一定要观看教学视频,并经资深志工多次指导校正、练习一年左右,才可较熟练地掌握这套手法。然艺无止境,即便熟练者仍须精益求精,不可得少为足,更勿以此手法可短期速成而自误误人。 注1:以下方位描述以立姿为参照。用指量度定位时,皆以患者自身手指为准. 注2:处理头、颈及躯
14、干部位的症状,其两侧原始痛点都要按推;其余四肢症状则只须按推症状同侧的相关原始痛点即可.按推后都必须以热源温之。(一)头部位置:如图中红点、线所示,分耳后原始点及枕骨下沿原始点两部分,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耳后原始点在耳垂后方下颚骨及乳突骨间的骨缝上端,贴近耳背。枕骨下沿原始点位于枕骨与颈部的骨肉结合处,为左右对称的两段横线,起点在乳突骨向后与枕骨下沿相接的凹陷处,由此紧贴枕骨下沿水平向颈椎方向延伸至同侧颈部顶端的大脖筋上为止,高度与耳后原始点对齐。涵盖范围:头的全部,如图中橘色区域所示。(二)颈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分水平,垂直两段。水平段即头部原始点中的枕骨下沿原始点;垂直段则位于颈椎两
15、侧,起于大脖筋顶端的枕骨下沿(发际内),顺筋下行止于颈肩结合处.涵盖范围:颈部、肩膀至锁骨,如图中黄色区域所示。(三)上背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平行位于脊椎两侧,左右对称。以一指压脊椎中线(棘突)上,再旁开一横指处即是。起于肩颈结合处,下行至背部中间处而止。涵盖范围:上躯干(除锁骨、肩峰、肩膀、肩前、腋下、侧胸以外)及小腿肚,如图中淡紫色区域所示。(四)下背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平行位于脊椎两侧,左右对称,接上背部的点位,同宽度向下延伸至髂骨上沿而下。(此实与上背部原始点为连续的一条,仅为操作方便而分上下。)涵盖范围:下躯干至荐椎原始点最高点,如图中淡紫色区域所示。(五)肩部位置:如图中红
16、线所示,可分为横段与竖段。横段紧靠在肩胛岡下缘,从其外侧端点向内行至于肩中(肩颈结合处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垂直线交交点处而止;竖段即由此交点处转折、垂直下行至腋下等高处而止。涵盖范围:肩峰、肩前、腋下、侧胸、上臂至肘关节上沿,如图中绿色区域所示。肩胛骨旁特殊点:分布在肩胛内侧缘边上,如图中内侧弧形红线所示。上端起于肩胛上角骨旁,下端止于肩胛最下角骨旁。(六)荐椎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四指并拢,以食指压骶骨中线上,令其根部与尾骨对齐。以此时之无名指旁,小指尖上方位置为参考点,再微调找一压陷点。若在此点向上、向内顶压都碰触到骨头,则此处即为荐椎原始点最高点.由此垂直下行,止于坐骨。涵盖范围:下臀(
17、荐椎原始点最高点以下,臀横纹以上)及其前方小腹,如图中棕色区域所示.(由赵信荣医师提供)(七)臀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在臀部上,左右对称呈V字形。从外侧的髂骨上沿向向内、微向下探压,碰触到有骨头隆起,即以此骨旁为上端点;下端点位于尾骨旁。此两端点的连线路径即为臀部原始点位置.以肘按推时,会感觉手肘内侧贴在骨旁。涵盖范围:从臀横纹及腹股沟以下至踝关节下沿,如图中淡橘色区域所示。 膝盖上方特殊点:主要涵盖膝髌骨,亦有助于膝关节。有两处,分别起于膝关节上方骨边、沿距大腿前面正中线旁开四横指处的内侧肌与三横指处的外侧肌上行,各约半指长。(八)踝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分内踝、外踝两处,前者为主,后者
18、为辅.原始点在内、外踝骨下缘骨缝处,各呈开口向上的半圆形.内踝还可沿胫骨内侧缘向上延伸一食指长。涵盖范围:足背内、外侧(约以足背中线为界)及足底中、后段(以通过内、外踝尖的垂直截面为界,后段即足跟部),如图中粉红色区域所示.再进一步细分,如各以内、外踝尖正下方的原始点为界,将内外踝原始点分为前后两段,则:内踝后段主管足跟部,外踝后段辅之。(图1)内踝前段主管足底中段及足背内侧。(图2)外踝前段主管足背外侧并辅助足底中段。(图3)(九)足背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共有四条位于足背。每条从相邻两趾根之间的结合部起,向上经过紧邻的两跖趾关节间隙,再沿跖骨缝(蚓状肌)上行至其尽端而止。涵盖范围:足背原
19、始点相对应之足底前段至足趾,如图中蓝色区域所示.(十)肘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起于肘关节后上方前侧凹陷处,沿肱骨垂直上行约一食指长,少数还可能再向上延伸.涵盖范围:肘关节以下,包含手肘、下臂、手腕、掌根、手背,如图中灰色区域所示.(十一)手背部位置:如图中红线所示。位于手背上的三条,每条从相邻两指根之间的结合部起,向上经过紧邻的两掌指关节间隙,再沿掌骨缝(蚓状肌)上行至其尽端而止。涵盖范围:手背原始点相对应之手掌心至手指,如图中黄绿色区域所示。位置:另有拇指原始点,位于大鱼际外侧、近拇指腕掌关节处、掌骨根部骨旁骨肉分界处。涵盖范围:拇指第1、2指节,如图中黄绿色区域所示。一、总论(一)原始点
20、医学概要原始点医学是放空知见,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在患者身上摸索出来的。研发之初,先是重用内热源,之后归纳出一条脊椎及七处原始点,其后又发现外热源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诊、疗一体同步的原始点保健疗法.进而创立以因、缘、果的架构来阐述疾病由来与诊疗原则的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突破、充实、完善。最后建立起一个医疗、保健与理论高度统一的崭新医学体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因果定律。例如种子没有了土壤、阳光、水分、空气等外在条件的协助,是不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将此种子譬喻为“因”,则外在的土壤、阳光、水分、空气等条件就是“缘”,长出的果实就是“果”,此既众所周知
21、的“因、缘、果”的道理。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医学要解决的是疾病的症状,而非处理衰老败坏所呈现的异常形态与指数.为了厘清疾病之由来及其与异常之关系,可用上述之因、缘、果的理论加以阐明。因缘果本是假设的名词,彼此相待而生,无绝对性,为方便表述,先设定疾病为果,则因、缘二者之定位即与之像对待而成立。疾病表现为“症”的不适感与“状”的组织受损,而所有“症状”不外由身体组织运作层面的“体伤”与身体能量层面的“热能不足所致,故此二者为因。其中体伤可分他处体伤及本处体伤,它们可直接产生症状;热能不足则可影响体伤,间接导致症状。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随着体伤与热能不足,身体的变化不是走向疾病,
22、就是走向老化.疾病表现为“症”与“状,老化则常表现为“异常形态”与“异常指数”,总称“异常。故异常亦属果,是衰老败坏的现象,虽与疾病同因,但并非疾病本身。缘则统称所有影响人体热能与体伤的各种因素。如外伤、劳累、情绪、环境污染等。有些缘可直接造成体伤而产生症状;有些缘会消耗热能,间接导致体伤而产生症状。身体为修复体伤以解除症状必会加速热能消耗,故生病时热能会更加不足。因要影响果,必须藉助缘;同样,缘要影响果,也必须通过因的运作。单一的因或单一的缘都不会影响果,必须要因缘具足,果才会改变。切莫在诊断上将缘作因,如把风寒或中暑当成症状的因,而使外缘及内因混淆不清;或倒果为因,如将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当成
23、症状的因,而说一症多因或果生果;或在治疗上弃因谈缘,不谈身体运作却谈药食、按推有治病功效,而说缘治果;或无疾病,却将异常当成疾病治疗。至于处理方法,当从因着手,用诸善缘,以改善热能、修复体伤。此外要发大心大愿,并随时观照内心,反省明察,断诸恶缘。如此则因变果转,治病不难;否则舍因逐果。祸福难料,唯智者明断.(二)原始点医学与古典中、西医智慧的精髓是一致的最能代表古典中医智慧的,是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的十六个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气必虚。热能充足、组织运作顺畅而无体伤,既是正气存内,身体无致病之因,此时虽有病邪之缘,此因彼缘不能和合,故邪不可干.反之,病邪之所以能入侵人体而致病,必
24、是热能不足且有体伤之故。在治疗原则上中医所强调的是辩证论治,固本培元,既是通过辨体质之虚实及辨药食之寒热,以采取恰当方式扶助正气,改善人体热能并使之恢复平衡运作,协助身体达到自我疗愈的目的。代表古典西医的是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西元前460前377)。他有几句经典名言:一、我们体内的自然力量是真正的治疗者(Natural forces within us are the true healers of disease.);二、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自然疗愈力是获得康复的最大力量(The natural healing force within each o
25、f us is the greatest force in getting well。);三、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得病比知道一个人得的是什么病更为重要(It is more important to know what sort of person has a disease than to know what sort of disease a person has。)。因此他的医学思想核心也是基于人体自然疗愈力,强调采取有助于人体自然愈复的措施,是“治人”重于“治病”,与以人为本、辩证论治的思想是相通的。所以,从思想根源上说,古典中、西医都是内求的,以“身体是因”为中心的医学.原始点医学则从实
26、际操作的角度切入,通过实证,发现没有一法、也没有一药可以单独治病,所有的手段都只是助缘,最终都必须内求于身体这个因,即通过改善热能、修复体伤来激发与提升人体的自愈力,以达到预防疾病、改善健康的目的。这个独特发现,正与古典中、西医的智慧不谋而合。尤为可贵的是,它的一条脊椎加七处原始点,兼具经络穴位与阿是穴的长处;以按推原始点并配合温敷所构成的简易外治法,有病之时可快速解除疾病症状,未病之时,亦可保健强身,令疾病消弭于无形,使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的保健养生观念,不再是难以企及的梦想。另外,原始点医学在内外热源应用上的突破与创新,进一步证明了一切热象并不表示热性体质,因而得以将中医辨证及一针二灸三用药
27、的诊治手段进行全面的简化与改良,形成了效果显著的非药物、非侵入性的原始点保健疗法.总之,古典中、西医强调的人体本有的正气或自愈力,如果说过去因缺乏有效的操作方法,以至逐渐被医学界所淡忘,转而极力外求药物功效与手术疗效,那么原始点保健疗法的诞生,终于可为此提供一套简易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来提升正气、激发自愈力,使身体快速恢复正常运作功能,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甚至疗愈疾病的目的。所以原始点医学真正代表了古典中、西医智慧的精髓,更是对传统中医创新性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人类医学发展由博返约的大胆探索。(三)原始点医学的特色任何一门医学,都必须由医疗、保健与理论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但医学发展到今天,尚有诸
28、多不如意之处。比如,医学发展的趋势,偏重于解除症状的医疗,却忽略了改善体力的保健,或人为地割裂医疗与保健,以致二者不但无法紧密配合,反而渐行渐远.事实上医疗离开保健,医疗将成无根之木,其效不能长久;保健离开医疗,保健则如不实之花,独力难以解症。又如医疗中的诊断与治疗之间也经常是脱节的,以至于往往身体康健如常,检查却又异常;或已病苦不堪,检查却属正常.甚至有症状又检查出异常,经服药、手术使此异常恢复正常了,症状却未必改善。产生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在于仪器检测的异常的形态与指数亦属果而非因,不会导致其他症状。因此,不论是将异常倒果为因还是当成疾病来治疗,都无助于他处体伤所致症状的改善,造成诊断与治
29、疗的脱节。还有二者在时间上的脱节,更是从古皆然.这些问题自然也体现在理论与临床之间的反差,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对立上。原始点医学的诞生,终于使医疗、保健与理论获得了高度的统一.在诊断上,原始点医学认为人之健康与否,应以“体力之强弱及症状之有无”为准,从体力之强弱可以推断热能之盛衰、体寒之程度,以便改善热能、增强体力;从按推症状部位相对应的原始痛点可以辨体伤之位置,以便改善体伤、解除症状。前者属内治之保健范畴,后者属外治之医疗范畴,两者虽在治疗上必须彼此兼顾,但在诊断上因无热性体质,故不可从症状辨体质之寒热,也不可从体寒论症状之体伤位置。这与中医内治法之辩证论治,从虚实辨体力之强弱以判体寒之程
30、度,从寒热辨药食之药性以对治体寒,及其外治法从症状及患处推断体伤之位置,而给予针刺、推拿等以对治症状,其实是相通的。由于体伤是直接导致症状之因,而针刺、按推等外治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体伤、解除症状,所以找出导致症状之体伤位置,是有效诊疗的关键。原始点医学之所以能够准确找出体伤位置,是因为它是通过按推患处相对应的原始点部位、且经双方互动找出痛点来确认的,而非单方判定.这个互动过程既是诊断、也是治疗.在治疗上,原始点医学的特色是“从因解症”,以非侵入性的外治法,从他处体伤下手,同时以非药物的温热性饮食及温敷改善热能,并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心情,重视运动与休息等保健措施,来提振身体本有的正气或自愈力,使
31、身体恢复正常运作。换言之,它以外治法处理体伤解除症状,配合温敷,并以内治法及其他之保健措施来改善热能增强体力,外治内治互相配合,体伤体寒兼顾处理,医疗保健相辅相成,保命为先,解症居次,行于中道,故可大幅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原始点医学是“做出来”的,其理论就是在有效、安全、可重复的实证基础上,总结升华而成的,务求与实践相一致,亦即说出来的就必须能做到,故能以一贯之,不自相矛盾与对立。简而言之,原始点医学是一门简易而有效、廉价而环保、非药物又非侵入性的自然医学。它离相探源,舍果治因,化繁为简,大爱为心,易学易用,便于普及,不仅可让民众很快掌握自己的健康自主权,还可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
32、染,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一条活路。(四)原始点医学之定位相信人体具足自我修复的潜力,所以崇尚自然,敬畏生命,顺应自然,守护生命,是原始点医学的宗旨;打破门户的藩篱,融会所有医学的宝贵遗产,并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健康之道,解决人类的所有病苦,再由博返约,使人人都能掌握健康的自主权,是原始点医学的使命.原始点医学所宗奉的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免疫力、自愈力、并认为任何的医疗或非医疗手段都不能直接治病,只能作为助缘以激发、提振免疫力、自愈力,使身体恢复正常运作,重获健康。所以身体才是健康的主人,要敬畏身体,不可轻易毁伤,医者及一切的医疗手段都不可越俎代庖,这应是保健与医疗的普遍真理,也是古
33、典中西医智慧的精髓.原始点医学与这一东西方共同的古老智慧是一致的,并将以其特有的外治法使之发扬光大.原始点医学的诊疗手段并无侵入性,亦不重药物,而是以生活化的方式来改善体质,只调因而不治病,所以是非常安全的。它虽不涉及医疗行为,却可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依照常规定义,原始点应属保健养生范畴。但这种诊疗一体、改善体伤与热能的方法,对症状与体力是兼顾处理的,完全具备了医疗与保健的实质,针对疾病症状的疗效不但有立即性,更有长效性、根治性,还可用于心脑之急救及其他急症之处理。所以从其兼具保健与医疗的实质这个立场,称其为医学,可谓当之无愧.这种生活化且没有医疗行为、又完全具备医学实质的新型学科,到底该归属
34、于保健还是医疗,甚至是一体贯穿、包含更广的医学,那就见仁见智、各取所需,由民众去评判、让时间来检验吧。(二)辨因疾病不外乎源自两个层面的问题:身体组织运作层面的体伤问题,身体能量层面的热能不足问题;体伤表现在症状,热能反映在体力。因此所有疾病症状(包括体力虚弱)皆由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体伤可直接导致症状,热能不足则可通过影响体伤间接导致症状。症状本身一般不会致命,但症状越严重表示体伤也越严重,身体为修复体伤以解除症状必会消耗更多热能,而严重热能不足可危及生命。反过来,严重热能不足也会使体伤进一步恶化而加重症状,陷入恶性循环。所以,体伤严重也代表热能严重不足,反之亦然。它们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左右
35、着病情的变化,因此治疗疾病必须同时解除体伤及改善热能。体伤与热能不足虽不能割裂对待,但辨此二者孰为疾病之主因,是辨因的核心。由于体伤表现在症状,热能反映在体力,故主因之辨可从审察三事而定。其一,患者是否有反映体力虚弱的症状,如行动迟缓无力、异常疲惫、瘫痪、肌肉萎缩、声音微弱、面无光泽,肢体冰冷、怕冷、发抖、水肿等之类?其二,症状是否发作频繁或时间持久。其三,通过按推原始痛点来判断症状之体伤位置是否在本处。于此三者中只要有一种情况出现,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于热能不足,处理上应以热源改善热能为主,以按推解决体伤为辅;反之,若三者皆否,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于体伤,处理上应以按推解除体伤为主,以热源改善热
36、能为辅.故通过观察体力、症状及症状之体伤位置以辨疾病之主因,是决定治疗原则的重要诊断方法。其中辨症状之体伤位置必须经按推原始痛点后视症状之改善与否才可确认;换言之,是先有按推原始痛点的治疗,之后才有辨症状之体伤位置的诊断,因此其过程既是诊断,也是治疗。 所有症状皆直接由体伤所致,而体伤位置可分为他处与本处,临床又以他处体伤占绝大多数。从经络穴位、到阿是穴、再到原始点,其实都是为了解除他处体伤所致之症状而设的位置。因此,医疗若不知症状可由他处体伤所致,或者错认其体伤位置,就会误入歧途,延误病情,故辨明体伤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而言,“症”的不适感,多属他处体伤所致;“状”的组织受损,多属本处体
37、伤所致,但二者仍须经按推原始痛点作最后确认。经按推原始痛点后,症状若有改善,则此症状与患处无关,而是由原始痛点所致,并称此原始痛点为他处体伤;若无改善,则此症状与原始痛点无关,而是由患处体伤所致,并称此患处体伤为本处体伤.使用外热源时,症状若属他处体伤所致,温敷应以原始点为主,患处为辅;若属本处体伤所致,则反之.本处体伤所致症状的预后,可参考其处理后的修复时间:(一)一般内外伤,约1至7天。(二)严重烫伤、化学毒液灼伤,约10至30天。(三)肌肉肿胀、撕裂,骨折,器官受损,约1至3个月。而严重者,约3至6个月。若经半年仍未改善,则属难治之症。原始点诊断最重要的步骤是通过按推原始痛点以辨症状之体
38、伤位置.但即便舍此环节,而只通过观察与对话,了解体力与症状的表现,仍可诊断出病情的好坏及症状的轻重,以作为临床应病的参考。病情好转恶化的辨别,主要是通过观察体力强弱而定。不言而喻,治病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保命,其次才能解除症状.而体力不仅可反映热能状况,也是身体免疫力、自愈力的代名词,更是生命力的象征。故研判病情或治疗疾病,改善体力远比改善症状更为重要.也就是经治疗后无论症状有无改善,如见体力渐渐充足,则属好转现象,最后必可化险为夷,脱离病苦。反之,如症状虽减轻甚至消失,但体力却衰退,则非佳兆,须提防病情突然恶化.因此,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力,不仅可以延长寿命,于生病时,还可帮
39、助修复体伤,解除症状;于未病时,亦可达到保健防病的功效。至于仪器检测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则属果,无法反映热能与体伤的真实状况,跟体力与症状无关,不可作为分析病情、从因解症的依据,但若从果下手,治疗异常,则可参考.至于疾病症状轻重的辨别,主要是通过观察症状本身而定:(一) 症状属局部且位于四肢,如臀痛、腿痛、膝痛、踝痛、肩痛、臂痛、肘痛、腕痛等,若发作很少,又时间短暂,则属轻症。因为症状限于局部且很少发作,表示体伤轻微,影响热能甚少,且症状又在四肢,无危险性,故属轻症。(二) 症状属多处且位于头身,如高烧、怕冷、头痛,或头晕、胸闷、咳嗽,或腹痛、便秘等。若发作频繁,或时间持久,则属重症。因为症状多处
40、且发作频繁或持久,表示体伤严重、影响热能甚巨,且症状又在头身,有危险性,故属重症。(三) 慨而言之,疾病症状之轻重及介于轻重之间的研判,可从症状发作之范围(局部或多处)、部位(四肢或头身)及时间(久暂与频率)与轻症者相比即可.若三项全同,则属轻症,若其中二项相同,则属轻偏重;若仅有一项相同,则属重偏轻。若三项全部不同,则属重症。若是重症又体力虚弱,即成重病。 重病之后,若出现气喘、头晕、食不下等症状反复发作,甚至每况愈下,且体力愈来愈弱或急速下降的情况,即表明热能严重耗损、险象已现,虽没有立即生死之虞,但短期恐难以恢复。面对此种困境,须步步为营,稍一不慎,就会更加恶化,甚至丧命。详细操作可参考
41、 “重病的处理”。上述病情若已恶化到出现全身无力、身体水肿、面无光泽、食不下、气息微弱等热能即将耗尽的命危表徵,仍可以重病方式处理。但经按推上背部原始点后若又出现喘促不堪、呼吸困难而有立即生死之虞者,则属本处体伤所致,故不可急于解症再行按推,而应补充热源、甚至输氧,从因改善热能,保命为先。如此处理之后,当耐心等候,静观其变。若到了张口吐气,不见吸气,眼神呆滞涣散,不能表达,则说明热能耗尽,体力不支,大限已至,此时不须抢救,只可温敷让患者减轻痛苦,保持神志清明。若能根据患者的信仰或习性,善加开导,使其放下尘世所有执着,或忆起一生所行善事而心生欢喜,安详而逝,则是临终一大助缘。如此即可避免压胸(C
42、PR)、气切、插管、电击等浪费大量金钱,却徒增患者痛苦的抢救。三、调因如【辨因】章所说,所有疾病症状(包括体力虚弱)皆因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故疾病不论由何种因素(缘)引发,亦不论诊断为何种病名及病因(果),分属慢性或急性、内科或外科,其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按推原始痛点,并用内外热源温之。内热源包括温热性中药、温热性饮食;外热源包括太阳光、温灸、温敷袋、电热毯、电热器、远红外线、暖贴、姜粉、姜粉泥、鲜姜泥、温姜汤、温姜汁(鲜姜榨汁加温)等.此论亦适用于许多动物。 急性病如药食中毒、毒物、毒气及细菌病毒所伤、烫伤、脑震荡、脑中风、心脏病发、急性腹痛(肠粘黏、梗阻、结石、盲肠炎等炎症)、胎死腹中等等
43、,可从因解症,以原始点方法处理。如果只知道病名,如高山症、糖尿病、高血压、不孕、血癌等等,而不知如何下手,可从症状部位找出相对应的原始痛点处理并用内外热源温之,以达到治病的效果;若无症状,可从一条脊椎及七处原始痛点处理并用内外热源温之,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症状若属本处体伤所致,即使可以直接处理患处,从果解症,但为慎重起见,最好先从因解症,即通过重用内外热源,并配合运动、调整心态及充分休息,以改善体力,亦可辅以按推原始点来加速体伤修复。如此从因解症仍无效,再从果解症也不迟.症状若由急性外伤引起,如脱臼、断肢、粉碎性骨折、异物刺伤、大量出血等,且需特殊方式诊治,可直接由中西医处理.总之,由急性外伤
44、引起且需特殊方式治疗、或从因解症无效的本处体伤所致之疾病,可由中西医诊治;除此之外,其余各种疾病皆适合以原始点医学处理。四、论果果指疾病症状以及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其因皆由体伤与热能不足所致。至于西医病名及病因,不过是据果的不同特征加以命名,已含在果中,不再另列。有疾病必有症状,症状可感可见,是疾病之具体表征,而疾病则是所有症状的抽象代名词。症状可再细分为症与状,其中“症”指不适感,(包括功能紊乱)及体力虚弱,“状”指组织受损,而症与状同异常一样,都不会产生其他症状。历来的习惯,不论是症或状,都一概统称为症状,但二者常有不同的体伤来源。至于异常,则指目视手触可辨,但还未达到组织受损程度的非正常形
45、态,以及仪器检测出来的偏离正常的形态与指数.它们即非症也非状,也不会导致其他症状,故非疾病,亦与疾病无因果关系。症状:多属他处体伤所致“症”的不适感如:疼痛、酸、麻、痒、胀、闷、刺、晕、抽筋、肌肉跳动、下坠感、口干、口苦、烦躁、怕热、潮热、灼热;或属他处或属本处体伤所致的“症的功能紊乱如失眠、食不下、发烧、气喘、多汗、流鼻涕、近视、耳鸣、耳聋、耳流脓、口眼歪斜、咳嗽、呕吐、腹泻、便秘、小便困难、白带、扳机指;多属本处体伤所致“状”的组织受损如破皮、出血、目赤、口疮、红肿、溃烂、烫伤、化学毒液灼伤、牛皮癣、干癣、红疹、褥疮。以上“症或“状”的体伤位置分类仅供参考,并不绝对。其准确位置还必须经按推
46、原始痛点后,视症状改善与否,才能确认为他处或本处,绝不能单凭感觉或目视。这里将“症”与“状”分开,除了有助于辨别二者的体伤位置,另一目的既是为了指出“状消失后,“症”未必能解除;反过来,“症”解除后,“状”也未必会消失.譬如肿痛,常见有肿消而痛仍在,或痛消而肿依旧的现象,即可证明“症”与“状”可由不同体伤所致,其间并无因果关系。异常:目视手触可辨的异常如发白、面皱、高低肩、长短腿、筋结、筋粗、筋粘黏、筋紧绷。仪器检测的异常形态如癌肿瘤、子宫肌瘤、纤维瘤、脾肿大、肾萎缩、脑萎缩、肝硬化、肺纤维化、心血管堵塞、心肌梗塞、脑梗塞、脑溢血、溃疡、发炎、粘黏、骨刺、骨头坏死、关节变形、脊椎侧弯、椎间盘突
47、出、各种结石;异常指数如异常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癌指数、肝指数、肾指数、胆固醇。由于人之健康与否是以“体力之强弱及症状之有无”为准,而所有的异常既不影响体力的强壮,也不产生症状的不适感或体表的组织受损,跟健康与否的诊断及从因解症的治疗无关,故不必再细究其中仪器检测的异常有无状的组织受损。通过仪器检测发现异常,往往须忍饥挨饿空腹进行,甚至还须忍受像麻醉剂、内视镜、放射线、抽骨髓、穿刺、切片所带来的不适与风险。殊不知付出这么多代价,查出的异常不仅不是疾病之因,也不是疾病本身。医学中的一大误区,就是将异常当成疾病之因或疾病本身.异常不是疾病之因有两个理由:首先,是因为他们与疾病一样,皆由体伤与热能不足所致,属果而非因。可是果不生果,意即所有异常都不会产生任何症状,所以就像发白不会生出头痛、头晕,面皱不会生出肤痒、溃烂一样.阑尾炎也不会生出腹膜炎,胃溃疡或肠粘黏也不会生出腹痛、腹胀,肝硬化也不会生出腹水,肺纤维化也不会生出咳嗽、气喘,糖尿病也不会生出眼睛瞎,高血压也不会生出脑中风,脑溢血或脑梗塞也不会生出昏迷、偏瘫、口眼歪斜,心血管堵塞也不会生出胸闷、胸痛、心悸,心肌梗塞也不会生出昏迷、猝死,癌肿瘤也不会生出倦怠、暴瘦、疼痛,更不会导致死亡。若是果可以生果,则如同不需父母,孩子本身就可生出弟妹来;一颗苹果也可以生出同一树上的其他苹果,甚至香蕉、葡萄来,这岂不是天下大乱?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