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之重构.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之重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之重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之重构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之重构 唐国平 【摘 要】【摘 要】财务会计中的许多基本问题需要反思。“会计等式”即是其中之一。在会计原理中,“会计等式”被认为是会计方法建立的基础,因此,本问题的研究具有原创性。本文以笔者提出的“财务会计要素体系”及其“分层结构”特征为基础,研究了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关键词】【关键词】财务会计要素 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群 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依据企业经济活动特点和财务会计目标所确立的财务会计要素,总是互为存在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财务会计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特定联系方式和依存关系,就是“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就
2、是资产要素与负债、所有者权益要素之间具有的基本“结构模式”。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可以通过会计中通常所称的“会计等式”或“会计方程式”来体现。但会计等式或会计方程式,仅仅只是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表现形式,其与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实质上意味着财务会计要素的依存关系及其体系的“结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且,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会计等式或会计方程式进而去把握财务会计要素关系的实质,才是
3、重要的和必要的。一、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影响因素 一、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影响因素 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存在以财务会计要素为前提,其通过展示财务会计要素变化的内在联系,来揭示财务会计所反映客观对象的变化规律。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变,同样与社会经济环境和财务会计目标的变化密切相关。在我国计划产品经济时期,企业“国有国营”。由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政府的“指令性”计划来完成,而不是由市场来引导和调节,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并不存在。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附属物”,企业并不具有市场主体地位,其主要目标只是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计划任务。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均需严格
4、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几乎没有选择余地。这样,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企业执行和完成国家计划情况的资料。其会计报告则重在揭示企业是否按既定要求使用各项资金,而因为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与投资主体单一,“产权关系”的揭示就成为次要的问题。在重要的财务状况表中,企业依据“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建立起“三段式”的“资金平衡表”,以确定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是否做到了“对号入座”。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030910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唐国平,男,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中国经济与会计监管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财
5、务会计要素体系重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严格地讲,“会计等式”或“会计方程式”是借鉴数学概念得出的结论,其概念均不够严谨,给人以只注重“数量关系”而忽略要素之间经济关系的感觉。“会计平衡式”也是如此。-1-以财产私有制为特征的西方国家,人们在其意识中均十分强调财物的产权归属问题。作为市场真正主体的企业更是如此。面对多姿多彩的资本市场,企业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在成本与效益原则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确定融资规模与方式。正由于企业面临众多出资人,因而明晰地揭示其产权关系,至关重要。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总是从产权关系出发来描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比如,“所有权理论(Proprietary Theory)
6、”站在产权所有者角度,将资产理解为所有者拥有的权利,而负债是所有者承担的义务,权利减去负债后的净额即为所有者权益。因而,在这种理论下,是以“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结构模式为基础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企业主体理论(Entity Theory)”则把企业视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主体,要求明确区分企业自身的经济业务与产权所有者的经济业务,企业是所有者利益的实现者,其承担着相应的“会计责任(Accountability)”。因此,这种理论以拥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为主体,以“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结构模式为基础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无论所有权理论还是企业主体理论,它们都强调明确揭示企业产权关系情况的重要性。我国以建
7、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要求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因而,在会计上,以产权关系为基础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成为财务会计的直接目标。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变化,影响到财务会计要素的划分结果和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表达形式。比如,企业不再仅仅只关心其“资金占用”情况,而更注重财产物资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即资产的未来获利能力。对于企业的“资金来源”,必须进一步明确资金的归属即产权所有者,清晰披露企业的产权关系情况。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结构模式,成为财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应用基础。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地表述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财务会计对象的内在规律
8、性,以便为更好地运用财务会计方法奠定理论基础。依据我们所建立的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构,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存在也是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本文认为,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包括“基本要素”结构模式和不同级次要素结构模式两大部分。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 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一)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分析(一)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分析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用来描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既是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构件”,也是整个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框架”,其目的在于通过它来描述、归纳
9、企业经营活动及相关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揭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之间关系的模式是最基本的要素结构模式。然而,国内、外有关论著或教材,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界定和理解尚存在不小差别,有的甚至是误解。例如,美、英国等国的大学会计教材中,均以“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作为“会计方程式(The Accounting Equation)”。而我国则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都作为“会计方程式”。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由于收入是取得利润的基础,是利润的增加因素;费用(成本)是利润的减少因素,利润又是企业资金来源增加的一种渠道。因此,资产负债权益会计方程式与收
10、入费用利润会计方程式,可以综合为下列会 于秀林等198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75。财务会计要素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包括多个要素、多层次结构的整体概念。在这个体系结构中,存量要素与流量要素相统一,基本要素、分要素、支要素分三个层次相互关联。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它们构成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框架”。利润从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居支要素层次。参见罗飞、唐国平著“财务会计要素及其体系新论”(会计研究2000 年第 7 期)。Roger H.Hermanson,James Don Edwards,Michael W.Maher.19
11、92.Accounting Principles(Fifth Edition).RICHARD D.IRWIN,INC.,29。-2-计方程式:资产费用负债权益收入”。美、英等国均以“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结构模式为基础,来阐述财务会计程序中各种方法的建立与运用,但却未将“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作为“会计方程式”。经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以“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为依据阐述复式记账等方法的理论基础,已经可以得出合理而完整的解释,加入其它“会计方程式”也许会“多此一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结构模式只能说明收益(利润)与收入、费用等的量化关系,而并不能揭示其在经济内容上的内在联
12、系。在如何完整揭示财务会计对象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方面,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成就明显地超过了西方学者。这不仅与我国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有关,也与我国学者的价值观念相关。但遗憾的是,我国会计学者却未能全面揭示两个“会计方程式”之间的固有关系,也无法提供“综合会计方程式”成立的充分理由。不少学者将“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理解为“期末资产费用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 归结起来,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对“收益(利润)”要素的认识不同,人们往往只注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主
13、权益)”结构模式的理解与运用,而忽略了“收入”和“费用”要素及其关系。比如,国际会计准则不单独认可“利润”要素,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不仅单独设立了“全面收益”要素,而且细分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等要素。无法解释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等要素与收入和费用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资金运动静态表现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但对于动态与静态内容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却相去甚远(因而多数著作干脆避而不谈)。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其根源在于:财务会计要素建立在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基础上,从这个基础入手建立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才能逻辑性地得出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正确观点。而现行做法
14、,却是将会计实务中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加以归并而“确立”所需的“财务报表要素”。财务会计要素是按照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对财务会计对象内容进行的合理划分,财务会计要素及其变化规律体现着财务会计对象内在的规律性,体现着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固有特征。认识和把握财务会计要素,不能割裂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必然联系。而现行的观点,却未能作到这点。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所具有的“系统”、“环境”、“等级秩序”、“结构”等特征,决定了不同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必然性及其“有序性”。而现行的观点,却忽略了这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目的在于揭示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其直接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会计 要素 结构 模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