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征分析_王洪明.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征分析_王洪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征分析_王洪明.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9卷 第 1 0期2 0 0 9 年 1 0 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 h i n aS a f e t yS c i e n c eJ o u r n a lV o l.19N o.10O c t.2 0 0 9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征分析王洪明副教授(四川警察学院道路交通管理系,泸州 646000)学科分类与代码:620.5020中图分类号:X951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07Z C033)。【摘要】根据 2000 2006年全国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以 2006年为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发展形势、地区差异和事故特征。研究表明:我国的公路交通
2、事故自 2003年开始总体由快速上升转为持续下降,但高速公路和西部地区的公路交通事故仍有增长可能;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故总量较大,但事故死亡率较低;国道、省道和高等级公路的事故死亡率均大幅高于其他公路;约 80%的死亡事故是发生在平直、一般弯和一般坡等良好路段上的车辆互碰、碰撞行人和翻车,76%的特大事故属于坠车和正面碰撞;雾、雪等恶劣天气更易在高等级公路上引发交通事故。【关键词】公路;交通事故;事故现状;事故特征;对策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 R o a dT r a f f i cA c c i d e n t i nC h i
3、 n a a n d I t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WA N GH o n g-min g,A s s o c.P r o f.(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o a dT r a f f i c M a n a g e m e n t,S ic h u a nP o l i c eC o l l e g e,L u z h o u646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c c o r d i n g t o th e r o a dtr a f f i c a c c i d e n t s t a
4、ti s t i c m a te r i a l s i n C h in a fr o m2000 t o 2006,a n dw i t hfo c u s o n2006,t h e 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in g s i t u a ti o n o f h i g h w a y t r a f f ic a c c i d e n t s a n di ts r e g i o n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n da c c i d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s a r e a
5、 n a l y z e d.S t u d y s h o w s t h a t r o a dtr a f f i c a c c i d e n t t r e n d h a s t u r n e df r o mr a p i da s-c e n d i n g t o c o n ti n u o u s d e s c e n d in g s i n c e 2003.H o w e v e r,e x p r e s s w a y t r a f fi c a c c i d e n ts a n d r o a d t r a f f i c a c c i-d e
6、 n t s inw e s t e r n a r e a a r e s t i l l l i k e l y t o i n c r e a s e.I nc o n t r a s t w i t hle s s d e v e l o p i n g a r e a,t h e t o t a l n u m b e r o ftr a f f i c a c c i d e n ts i nd e v e l o p i n g a r e a s i s b i g g e r a n d t h e m o r t a l i t y r a te i s lo w e r.
7、T h e m o r t a li t y r a t e i n n a t i o n a lr o a d s,p r o v i n c i a l r o a d s a n d h i g h-g r a d e r o a d s i s m u c hg r e a te r t h a nth a t i no t h e r k i n d s o f r o a d s.A b o u t 80%d e a t ha c c i d e n t s a r e c a u s e d b y v e h i c l e s m u t u a l i m p a c t
8、 o r c o l l id in g p e d e s tr i a no r t u r n i n g o v e r w h ic h o c c u r i ns tr a i g h t r o a d s,o r d i n a r y-c u r v e d r o a d s o r o r d i n a r y-s lo p e d r o a d s;a n d 76%e s p e c i a l l y s e r i o u s a c c i d e n ts o c c u rd u e t oc a r-f a l l o r f r o n t c r
9、 a s h.B a d w e a t h e r c o n d i t i o n s li k e f o g a n d s n o wa r e m o r e e a s i l y to l e a d t o t r a f fi c a c-c i d e n t o nh i g h-g r a d e h i g h w a y.K e yw o r d s:h i g h w a y;t r a ff i c a c c i d e n t;p r e s e n t s it u a t i o no f a c c i d e n t;c h a r a c t
10、e r i s t ic s o f a c c i d e n t;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0 引 言交通事故是和平时期造成人员非正常死亡和财产意外损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首位,交通安全问题倍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道路和公路分别承担着城市内、外部的道路交通运输。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交通机动化进程加快,公路的通车里程也持续快速增长,公路等级不断提高,截至 2008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 373.02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为277.85 万 公 里,分 别 是 2000 年 的 2.7 倍 和 文章编号:1003-30
11、33(2009)10-0121-06;收稿日期:2009-05-26;修稿日期:2009-09-302.3倍 1-2。与此同时,全国的公路交通事故总体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发展趋势,其中,在 2002年以前基本延续了自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长期迅猛增长势头,但从 2003年起,因各地加强了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危险整治而开始回落,截至2006年,事故死亡人数已较历史峰值 2002年的84 015人下降了 19.7%。尽管如此,2006年全国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仍然多达 67 476人,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 75.43%(见表 1),尤其当年全国所发生的 38起一次死亡 10人以上
12、特大交通事故中有 34起发生在公路上,占全部特大交通事故的89.5%,可见公路运输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贡献率要远比城市道路交通大,提高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对于遏制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 12006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情况 3道路类型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数量(起)占总数(%)数量(人)占总数(%)数量(人)占总数(%)数量(万元)占总数(%)公路22367059.056747675.43261 78860.72112 119.2175.27城市道路15511140.952197924.57169 35139.2836836.8324.73合计3787
13、81100.0089455100.00431 139100.00148 956.04100.00 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但是也具有相当的统计规律性和必然性。为了客观认识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并准确把握其发生规律和特征,为改善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和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 20002006年全国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并以 2006年为重点,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征,同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提出应对措施。1 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1.1 总体情况如图 1所示,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总体上从 2003年开始由快速增长转为逐年回落,其中下降较快的是三级、四级
14、和二级公路,2006 年与200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 29.9%,25.2%和 24.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速公路的事故死亡人数也从 2005年开始出现增速回落,但是 2006年与2002年相比仍然增加了 69.3%。图 12000 2006年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变化情况鉴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高速公路里程的增速是同期公路总里程增速的 1.5倍,按照规划,我国将在 2020年建成10万公里左右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将在公路运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目前还不能乐观认为其事故增长势头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以往的研究一般用万车死亡率和 10万人口死亡率等指
15、标来评价道路交通的安全状况 4-7,但是机动车保有量和人口统计值都属于静态参数,与车辆和人员的公路交通参与度无关,很难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公路交通的实际运行规模,并且我国也缺乏系统的公路交通流量统计,因此,笔者采用每年的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当年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我国的公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纵向比较。结果发现:全国每年每亿人公里旅客周转量和每亿吨公里货物周转量的平均事故死亡率在 2002年以后均逐年降低,分别从 2002年的12.9人/亿人公里和 11.3 人/亿 吨 公里 下 降 为2006年的 6.7人/亿人公里和 6.9人/亿吨公里,意味着公路运输的交通事故成本大幅降低
16、,公路交通安全的宏观形势已有了明显改善。1.2地区差异图 2和图 3分别是 2006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及事故严重程度的地区分布与比较情况,从中可看出: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较多的主要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事故死亡率较高和一次死亡 3人以上特大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的则主要是青海、西藏、贵州、云南、甘肃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文献 8所报道的江苏省东部某市 2005年上半年平均死亡率高达 109人/百起的事故情况显然属于特例。122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 h i n aS a f e t yS c i e n c eJ o u r n a l第 19卷2009年分析认为:与
17、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公路和车辆的技术条件普遍较好,交通运输的规模很大,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但绝 对量较大。例如:上 述 9 省区中,2006年东部地区的等级公路比重、人均车辆拥有量和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是西部地区的 1.9倍、2.2倍和 6.0倍、3.4倍。2 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由于按照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口径,部分仅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轻微伤,依法由当事人自行处理的事故不予统计,从而使得在现有的 4项事故统计指标中,只有死亡人数能较准确地反映事故的真实情况,因此,笔者主要根据 2006年全国公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统计值,分别采用百公里公路事故死亡率、事
18、故致死率和各类事故情形的死亡比重Dij等指标来对比分析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总体特征:Dij=ai jai 100%式中,Di j 第 i 类事故第 j 类情形的死亡人数占该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重;ai j 第 i 类事故第 j 类情形的死亡人数;ai 第 i 类事故的总死亡人数。2.1公路类别特征表 2是不同类别公路的每百公里公路事故死亡率情况。首先,不同行政等级公路的百公里公路事故死亡率总体上按国道、省道、县道、其他公路和乡道的顺序依次递减,其中国道和省道的百公里公路事故死亡率分别是县道、乡道和其他公路的 6.2倍和 3.4倍以上,表明国道和省道作为公路干线不仅承担着全国各地主要的公路运输
19、任务,同时也是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县道、乡道和其他公路则因为多数公路的技术等级较低、交通流量很小,平均事故死亡率不高。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近60%的致死事故都发生在乡村公路的情况 4相反,然而美国对乡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及统计范围 9其实更接近于我国除高速公路外的大多数公路交通事故,因此,决不能过于乐观看待我国县乡公路的交通安全现状。其次,除高速公路外,不同技术等级公路的百公123第 10期王 洪 明:我 国 公 路 交 通 事 故 的 现 状 及 特 征 分 析里公路事故死亡率大体呈由高等级公路向低等级公路依次递减的特征,不仅高速公路的百公里公路事故死亡 率是除一 级公 路外 其他
20、公 路的 1.5 34.9倍,与日、美等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每百公里事故率仅为普通公路 1/2 1/10的情况 10恰好相反,而且一级公路的百公里公路事故死亡率居各类公路之首,表明在我国一级公路的安全状况最为严峻。据统计,2006年全国一级公路在无任何物理隔离、只有中心物理隔离和只有非物理隔离的路段上发生事故的致人死亡数分别为 3 833人、3 291人和496 人,合 计 占 该 类 公 路 的 事 故 死 亡 总 数 的87.91%,可见,一级公路交通事故突出与目前多数一级公路的交通分离措施薄弱、混合交通现象严重有密切关系。表 22006年不同类别公路的百公里公路事故死亡率公路类别不同行政等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公路交通 事故 现状 特征 分析 王洪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