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权力理论与国外品牌服装在我国的营销渠道.pdf
《渠道权力理论与国外品牌服装在我国的营销渠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道权力理论与国外品牌服装在我国的营销渠道.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渠道权力理论与国外品牌服装在我国的营销渠道。张黎M a r s h aA D 1 c k s o n摘薯本文利用渠道权力理论研究了国外品牌服装在我国营销渠道中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供应商拥有的权力、零售商所感受到的供应商的影响力、二者在合作中的冲突、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态度以及满意程度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应商拥有的法律权力是影响零售商的主要原因;供应商具有的专家权力和相关权力正面影响零售商对自己的态度;零售商感觉来自供应商的权力越大,则其与供应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态度会影响供应商对其的满意程度,消极的态度会引发冲突。另外本文发现渠道成员对权力
2、的感受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与渠道所处的人文、社会和商业背景密切相关。关键词营销渠道;渠道权力理论;渠道权力;渠道冲突;结构方程模型引言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国外高档品牌服装需求的增加,我国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服装出口大国。作为一个增长的高档服装消费市场,其对国外服装生产加工商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特别在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 T 0)以后,这个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一般说来,目前国外品牌服装通过进口和在本地加工两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1 1然而,国外品牌服装在我国的营销渠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在加入w T O 后政府将逐步放开进出口权方面的限制,允许更多的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目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国内企
3、业不能直接和国外进行国际贸易。通过与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的官员交谈,我们得知在北京有相当数量的服装零售商没有自营进出口权,或者有自营进出口权但没有相关的渠道和能力。因此,他们需要通过代理以及其它有进出口权的公司来获得进口服装产品。对于那些在中国内地开设合资、合作或者独资企业的国外生产商,有关的中国法律规定其部分产品必须在中国境外销售。对于其在国内销售的那部分产品,一般来说也要经过从中间商再分销到零售商。由于目前我国的批发代理业务还没有完全对国外投资者放开,加上本土从事流通业务的企业在这一领域经营多年形成的牢固商业关系,大部分在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服装仍然要经过本地批发代理这一环节才能到达零售商手中。
4、因此,对于纯进口以及在本土加工的国外品牌服装来说,一般要经过从代理批发(以下统称供应商)到零售这一流通渠道。其中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渠道合作关系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定量的营销渠道研究不管对于学术界还是业界来说都非常重要。量化的研究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更加可信的经营决策依据。西方等发达国家对于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营销渠道的研究,大量采用量化手段。而国内有关营销渠道方面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商业发展的程度等国情不同,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品营销渠道有着较大的差异,1 1 12 1 因此用量化的手段研究我国的消费品营销渠道就尤其必要。一个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较常用的研究营销渠道成员间关系的方法
5、是渠道权力理论(P o w e rT h e o r v)。该理论源于社会学和政治学,后被一些美国学者如E l A n s a r y 和s t e r n 等应用到营销渠道的研究中。渠道权力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任何一个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如生产商、代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一些渠道成员凭借其控制的资源对其他成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称权力(P o w er),而上述资源就称为权力源(P o w e rS o u r c e,以下通称权力)。因此在国外品牌服装的营销渠道中,服装供应商和零售商在4 4南歼管理浮沧2(】f)4 年7 卷第4 期霄4;4 4 5 颧 万方数据渠道中的权力关系
6、应该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可能会影响到渠道的稳定和运行的效率。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深刻了解该渠道中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关系;(2)通过服装这个消费品渠道来验证基于西方营销实践发展起来的渠道权力理论在中国商业实践上的适用性。一、渠道权力理论(P o w e rT h e o)渠道权力理论认为,理解个渠道中不同成员之间关系的核心是权力这个概念,p。它被定义成一个渠道成员影响处于不同渠道层次的另外一个成员的营销决策和执行的能力(例如分销商对零售商的营销决策和执行的影响)。形成权力的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对于一些有价值资源的相互需求,如紧缺的商品和有价值的市场信息等。权力也来源于一个渠道成员对于
7、另一方的影响和控制能力,包括向对方提供营销帮助和奖励的能力(如向对方提供营销专业知识;如果肯定对方的合作则向其提供物质和金钱奖励等)、利用合同所赋予自己的权力向对方施加影响力(如在合同规定下。汽车生产商对分销商的经营有一定的约束力),以及惩罚对方的能力(如终止合作关系)等。1 渠道权力总结起来,渠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来自于六种权力,即报酬权力(R e w a r d)、强制权力(c o e r c i o n)、相关权力(R e f e r e n t)、法律权力(L e g i t i m a t e)、专家权力(E x p e r t)和信息权力(I n f o r m a t i o
8、 n)。这些权力分别是一个渠道成员可以提供报酬(如较长的帐期和销售奖励)的能力;在合作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时,对其实施惩罚的能力(如罚款以至中止合作关系);以与对方有合作关系为荣(如一些分销商会以与某些著名的生产商合作而自豪);合作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对其中一方的法律约束力(如合同规定分销商必须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做产品的品牌宣传);一方所拥有的有关产品及其营销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如促销技巧);以及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如零售商提供的购买者的背景信息对于供应商和生产商来说都很重要)。从简化研究的角度考虑,上述六种权力被划成不同的大类。有的研究将其划分为强制性权力(C o v e r c i v e
9、P o w e r)和非强制性权力(N o n c o v e r c i v eP o w e r)。强制性权力就是上面介绍的一方具有的惩罚对方的能力;非强制性权力包括报酬权力、相关权力、法律权力、专家权力和信息权力。【4 1 也有的研究认为,报酬权力、强制性权力以及基于合同约束基础上的法律权力(C o n t r a c t u a lL e g j j m a t eP o w e r)均可以归为直接权力(M e d i a t e dP o w e r),其原因是受方的决策和经营受到权力拥有方的具有强制和直接性的影响。之所以说它具有强制和直接性,是因为权力持有方希望通过这种权力来强迫对
10、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相反,专家权力、相关权力、信息权力,以及基于社会准则和规范之上的、并非来自于法律合同的传统法律权力(T r a d i t i o n a lL e g i t i m a t eP o w e r)被归为非直接权力(N o n m e d i a t eP o w e r),原因是这些权力并非通过直接传递具有强制性的信息。而是通过提供帮助和扶持来影响对方的行为。【6 12 权力、可感受的影响力、态度、渠道冲突、满意度以及商业经营表现的关系除上述各种权力之外,在渠道权力的研究中一般还包括可感受的影响力(A t t r i b u t e dP o w e r)、渠道成员间
11、相互的态度、成员间的渠道冲突、成员间的相互满意度以及成员的商业经营表现等因素。下面将具体叙述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1)权力和可感受影响力的关系渠道权力理论认为并非权力拥有方的影响力都可以被对方感受到。可感受影响力是指可以被对方感受到的那部分影响力另外,有些影响力虽然存在但并不一定为对方所感受。有研究发现,可感受影响力与强制性权力正相关。1 7 剐也有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9 1 0 1 甚至于负相关。1 同样,非强制性权力也被发现与可感受影响力正相关、1 4“1 负相关或者不相关。【7 m 1在用直接一间接方法来划分权力时,不同的研究发现,权力与可感受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例
12、如,K a l e 发现直接权力与可感受影响力正相关;I l2 1相反,B r o w n 和F r a z i e r 等发现二者负相关。l I3“1 对于非直接权力,不同的研究发现它们与可感受影响力正相关、不显著相关1 或负相关。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对权力定义上的差异以及在实际研究中对上述参数不同的量化测量方法是产生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l7|(2)权力与渠道成员间相互态度的关系权力会影响对方合作配合的愿望以及对权力拥有方的态度。【l 刚在一个实证研究中,J o h n 发现强制权力会消极地影响受方对权力拥有方的态度;l I 铫同样,报酬权力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个研究发现如果汽车经销商感受到
13、来自生产商的强制权力,其对生产商的态度会受到负面影响;相反,生产商的非强制性权力有利于改善经销商对自己的态度。1 1 4 1(3)权力和渠道成员间冲突的关系渠道冲突指的是两个渠道成员关系间的一种紧张N a n 妇i 自J 鲫n e 胬R 剀I e w2 0 0 4 v o L7 4 p p 4 4 5 0 万方数据状态。L us c h 和w i l k i ns o n 都发现,渠道冲突正相关于强制性权力,而非强制性权力和渠道冲突负相关。1 8 2 0 1F r a z i e r 和s u m m e r s 发现供应商过分使用强制性权力会招致经销商的报复;相反,当供应商增加非强制权力的力
14、度,如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专业支持时,经销商的报复倾向大大降低。1 1 4 1直接权力和非直接权力同样与渠道冲突相关。例如,B r o w n 和F r a z i e r 以及F r a z i e r 和R o d v 在各自的研究中都发现过多地使用直接权力很容易导致渠道冲突。后一个研究还发现使用非直接权力有利于减少冲突的发生。I I3”1(4)权力和渠道成员间相互满意程度的关系权力也会影响渠道成员间的相互满意程度。满意程度是一个成员在渠道合作关系上对合作伙伴的满意状况。渠道权力理论认为具有协助性的非强制性权力会增加满意度;而胁迫性权力会引起不安和抵制以至对渠道合作关系的放弃。一些实证研
15、究发现强制性权力对满意度有负面影响,1 1 4 而非强制性权力增加满意度。1 同样,直接权力会降低满意程度,【1 4 埔1 非直接权力有利于提高满意程度。1 9 ”1然而,也有不同的结论。例如w i l k i n s o n 提出强制性权力与满意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联性。1 8 B r o w n和F r a z i e r 发现非直接权力与满意程度之间没有关系。l l3 1另外,K e i t h 等曾发现非直接权力与满意程度负相关。【l6 l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相互矛盾发现的原因同样是在不同的研究中,对权力的具体定义和量化测量的方法存在差异。(5)权力和渠道成员经营表现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
16、认为,非强制性权力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因而有利于改善渠道成员的经营表现;相反,带有胁迫色彩的强制性权力会导致渠道冲突,因而对成员的经营表现产生负面影响。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例如一项对某行业机械设备供应商和分销商关系的研究表明,分销商使用强制和报酬权力与供应商的经营表现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研究人员将上述结果归结于处在权力和经营表现之间的干扰性因素,如外部的经营环境和本身经营决策的合理性等。I I(6)上述参数之间的其余关系渠道权力理论认为渠道成员之间的相互态度、冲突、相互满意度以及渠道成员的经营表现等参数之间同样存在联系。例如,一个渠道成员对其合作伙伴的负面态度会增加他们之间产生冲突的可能,进而会加
17、深相互间不满意程度。【1 4 1 渠道成员之间发生的冲突会使他们之间相互不满意程度增加。1 2 1 l 一般来说较高的满意度,即良好的渠道合作关系有利于成员的经营,而消极的态度、渠道冲突和相互间的不满意会影响渠道成员的经营表现。2 2 13 前期研究的局限性以往基于渠道权力理论的营销渠道研究有几个主要的局限。首先,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环境对营销渠道的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渠道权力理论是否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渠道成员之间的感受和态度可能会受到一些非渠道因素如社会、文化等的影响。1 2 卜2 4 1 由于沟通习
18、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相同的权力可能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因此,渠道权力理论不应该简单扩展应用到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商业实践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填补上述空白。二、本研究所假设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本模型(图1)预先假设了服装供应商拥有的+权力、服装零售商可感受到的来自供应商的影响力、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态度、渠道中二者的冲突、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满意程度以及零售商的经营表现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1)供应商拥有某些权力,这些权力产生渠道影响力,其中部分被零售商所感受;(2)权力和可感受影响力都会影响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态度、与供应商之间的冲突、对供应商的满意程度,以及零售商的经营表现;(3
19、)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态度会影响二者的冲突、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满意程度及零售商的经营表现;(4)渠道冲突会影响零售商对于供应商的满意程度和零售商的经营表现;(5)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满意程度会影响零售商的经营表现。三、研究方法1 样本因为国外品牌服装在国内的销售基本上集中在一些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因此北京被选为研究的地区。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服装零售商均选自北京。在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5 3 6 个零售企业中有1 9 8 家经营国外品牌服装(进口或者是本地生产的国外品牌服装)。问卷发送到这1 9 8 家零售商店并要求相关的服装部门负责人或采购经理回答,后邮寄或传真回填好的问卷。4 6南开管理评论2 0 0 4
20、 年,卷第4 期第4 4 5 浈 万方数据供应商拥有的权力盖喜熬耋1l 麦嘉察黎萎Il 詈秦嘉裂壁H 茎囊嘉的经应商的态度lI 应商的冲突Il 商的满意程度l7 I 菅表现零售商可感受到的影响力图1 本研究所基于的理论模型共回收到1 5 0 份有效问卷,有效回复率达7 5 8。回复的零售商中有7 2 家国有制零售企业、1 9 家集体股份制企业,其余分别是中外合资和私营企业等。零售企业的年销售额、服装部门的年销售额、店中经营服装的面积以及营业员人数等情况请参见表1。表1 参加调查零售商的背景资料关系的参数(F a c t o r s)以及显著关系的自变量的方差(v 8 r i a n c e)和
21、协方差(C o v a r i a n c e)后,没有其它的参数之间、变量的方差以及协方差之间再具有显著性关系,因此该模型被认为是最终模型。模型拟合性检验指标中,卡方(c h i s q u a r e)=1 1 3 8 7 4、赋范拟合指数(N o r m e dF i tI n d e x,N F I=o 7 8)和比较拟合指数(c o m p a r a t i v eF i tI n d e x。c F I=0 8 9)几个指标均表明模型是合理的(见表2)。【2 州在图l 中所假设的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可以通过s E M 中的f 值来检验(p 0 0 5)。表2 结构方程模型
22、的拟合性检验指标以及模型中参数的显著性关系1 t 检验伍F 1:专军权力;F 5:相关权力;F 3:法律权力;F 6:强制权力结果显示(见图2,图中的数据为相关系数日值):(1)零售商可以感受到的影响力只与供应商拥有的法律权力显著相关(相关系数8=0 8 2 2,显著性检验值f=2 3 5)。其余的五种权力与可感受影响力均无显著相关性;(2)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态度正相关于专家权力(82 对上述假设的各参数之间关系的测试:O 4 7 7,f:5 1 7)和相关权力(日=0 8 0 6,=7 8 3),与结构方程模型(s t r u c t u r eE q u a t i o nM o d e l
23、,s E M)信息权力、法律权力以及报酬权力不显著相关;被用来测试上述假设的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s E M 是(3)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满意程度与专家权力、信一个用来验证因果关系模型自身以及其中各参数之间息权力、法律权力、报酬权力和相关权力之间的假设关系是否成立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将一些参数之关系并不成立,这与一些文献中的发现有所不同;间的因果关系用一系列结构等式,如回归方程表示出(4)出乎意料的是,强制性权力被发现正相关于来。另外,参数间的结构关系可以用图清楚地表达出零售商的态度(8:0 2 7 7,:3 7 5)以及零售商的满意来,使研究人员对理论中假设的参数之间的关系有个程度(8:O 2
24、4 l,f:2 9 1),这个发现与渠道权力文献直观的认识(p 4)。汪卸至于所测试的理论模型是否成立中的大多数研究成果相反。此外,我们还发现,强制可以通过一些模型拟合性统计检验指标(G o o d n e s s o f 一性权力与渠道冲突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也与文献不同;f i ts t a t i s t i c s)进行判断。忙州(5)零售商可感受的权力与渠道冲突之间呈现的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s E M 统计分析软件有是正相关关系(8:o 9 7 3,:3 6 9),而模型中假设的L I s R E L 和E Q s。相比而言,E Q s 因更易于掌握,这零售商的态度、对供应商的满意程度以
25、及零售商的经些年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如市场营销管理和人力资营表现与可感受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均没有得到支持;源管理以及教育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本研究(6)零售商的态度与其对供应商的满意程度显著中的数据分析使用的是E Q s。正相关(口:o 8 8 9,f:9 5 9)。零售商的态度与渠道冲叩姑蟹突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臼=一0 1 6 2,f=一2 6 3)。然而,蹦、三日禾零售商的态度与零售商的经营表现之间没有显著的相上述假设模型在经过几次调整,即保留具有显著关性;N a n 忆i 即甑鹞R 删缸2 0 0 4 V o I 7 4,p p 4 4 5 04 7 万方数据(7)此外,渠道冲突、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渠道 权力 理论 国外品牌 服装 我国 营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