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模型设计与实现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模型设计与实现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模型设计与实现1.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3 5卷 第 2期 2 0 0 7年 3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ETROI EUM DRI I I I NG TECHNI QUES V0 1 3 5,No 2 M a r,2 0 07 钻 井与完 井 测 井 曲线 自动分层模型设计 与实现 纪荣 艺 樊洪海 杨雄 文 杨 皆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 1 程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北京 昌平 1 0 2 2 4 9)摘 要:从 实用、有效的 角度,阐述 了测井 曲线 自动分层的步骤和 多种计算模 型。提 出加入前 处理 和后 处理 的具 体方法,以此 来消除因测量误 差对模型的干扰。阐述 了数理统计和 聚类 分析在 自动分层模 型设
2、 计中的应 用,并开发 了 相应 的软件,实现 了测 井曲线的 自动分层,使 理论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也验证 了模 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关键词:测井曲线;自动分层;中值滤波;聚类分析;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P 6 3 1 8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0 8 9 0(2 0 0 7)0 2 0 0 2 4 0 4 测 井数 据的计 算机 自动分 层是 在数 理统计 等 方 法 的基础 上建 立起来,通 过实 际应用 得 到了有 效检 验 和发展。由于测井 数据 误差 的影 响,多 年来 自动 分层 相对 于人工 经验 分层 效果 并不 令人满 意,所 以 为有 效消 除测
3、井 数据 误 差 的 干扰,笔者 按 前 处 理、模 型计 算和 后 处理 3步进行 自动 分层。前 处理 的主 要 任务是 采 用数据 滤波 器 的方法 消除 因仪 器设 备产 生 的测量 数据 扰 动。模 型 计算 是 自动 分层 的核 心,目前常用 的有:方 差统 计、极 值方法、聚类分 析 和 趋 势分析 等 几种。后处理 的 任务是使 自动分层 的结 果更 加清 晰化 和实用 化。具 体流 程见 图 1。图 1 分层计算总流程 月 处 删 l 自动分层前处理 1 1 中值 滤波 假设 有 数 据 样 本 序 列(i 一 1,2,N),当滤波窗口为 2”+1,则 中值滤波的步骤为:1)
4、取 以第 i 个 数据 为 中 心 的 2”+1个 数 据并 进行排序(顺序或逆序均可);2)取排宇后的中问值,即第 T +1个数据作为 第 i 点 的滤波值;3)自上 而下 迭 代计算 离散 曲线 上 的各 点。中值滤 波流程 如 图 2所 示。滤波 窗 口中 T 的取 值视 目的不 同 而 定。T 一 0时,滤 波 器失 效;T 较 小(如 T 一1)时可保 持 曲线的 幅度 值;T 较 大 时可 只保持曲线的变化趋势。(,f 始 )l 输入 (M;i:0 1+1 x(i mi+n 1 S(2 n+1 I、周 肿陕 速排序,钳S 1 J【):+1)l 甭 _=土 l 输 (v)(结 )图
5、2中值滤波流程 处理起始和终止的 1 1 个值时,即当 N一”时,让”分别 等于 i 一 1和 Ni,这样 可 保 证滤 波前 后 的样本 数 N 相 等。收稿 日期:2 0 0 6 0 8 2 3;改回 日期:2 0 0 6 l 2 O 4 作者 简 介:纪 荣 艺(1 9 7 4),男,1 9 9 7年 毕 业 于 大 连 理 工大学,2 0 0 2年 获硕士 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联 系 电话:(0 1 0)8 9 7 3 3 2 2】模型汁算一 后处昆 f 维普资讯 http:/ 第 3 卷 第 2期 纪 荣 艺等:测 井 曲线 自动 分 层模 型 设 计 与 实现 非线性 的中值滤
6、波 有如 下特性:1)可以消除 曲线 的尖 峰干 扰;2)可 以使 阶梯 函数 通过,且 阶梯 位 置不 变;3)可 以通过斜 坡 函数,且 位置 和斜 率均 不 变。特性 3)是其 它滤 波方 法难 以达 到 的,作 为前 处理 _T作 的一部 分。中值 滤 波必不 可 少。1 2 归一化处理 由于不 同测 井 曲线 的刻度 和 量纲 各不 相 同,在 采用 多种 曲线进 行 自动分 层 时,有必要 将 测井 曲线 分别归一化到 O,1 ,以消除因刻度和量 纲所产 生的影 响。归 一化公 式 为:z,一(1)-T ma x i 式 中,3 E 为测 井 曲线 上 某深 度 对应 的测 井 值
7、;和 分 别为测 井 曲线 中的极 大值 和极 小值;为 该测 井 曲线 在该 深度 上 的归 一化 值。2 自动分层模 型计算 2 J 极 值方法 极 值方 差分 层 的基本 思想 是,先利 用 分层 指标 函数进行粗分层,大致确定层界面位置,再对相邻 两 层用 方差 分析分 层 法找 准确 的层界 面 位置。2 j 1 分 层 指 标 函数 方 差分 析分 层 的 目的是找 出层 问 方差 最大、层 内方差 最小 的点 作 为分层 点。对应 两层 介 质,设 有 N个采样点。若层界面在 T ,T +1 采样点间,则两 层 层 内方差 和 Q 为:Q一C r ,一 )+(,z),=1 J ”
8、1 =一n +。,一(N一”)。J=1 J n+1 一,一 ,2 C l j)+门 (2)式 中 t 一。一 血。令:C一 r ,q(”+1)一 2 C j)+(,)。,则 式(2)变 为:Q C q(”,7 z+1)(3)当 N 一定 时,C 为 常 数,q(”。z+1)是 层 界面两 侧两 个分层 数 据 序号 的函 数,而且 q(”,”+1)能够 反映 Q 的变化 规律,即 q(”,”+1)越 大,Q越 小;相 反,q(,+1)越 小,Q 越 大。且 因计 算 q(7 2+1)比计算 Q 容易,故称 q(”,T I+1)为分 层 指标 函数。2 1 2 分 层指 标 函数在 层 界 面两
9、侧 的 变化 规律 通 过 分 析分 层 指 标 函数 q在 层 界 面 的 变 化 情 况,就 能够 得 出准确 的层 面位 置。若 正确 的层 界面点 在 T I,T I+1间的 B 点,则 两 层 的层 内方 差 和 Q 一 为:N Q +一(一 )+(,一 。)。(4)J 一1 J 斗 1 若 将层 界 面点移 到 T I 一1,T I 间的 A 点。则 两层 的层 内方差 和 Q 一 为:,广 1 N Q 一(z 一 )+(,一 一3 4。)。(5)J 一1 J=若将 层 界面 点移 到”+1,”+2问 的 C点 则 两层 的层 内方 差和 Q +为:一 1 N Q 一 一 一(,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井 曲线 自动 分层 模型 设计 实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