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的大科学模式分析.pdf





《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的大科学模式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的大科学模式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 8 卷第1 7 期2 0 1 1 年9 月科技进步与对策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P r o g r e s sa n dP o l i c yV b I 2 8N 0 1 7S e p 2 0 11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的大科学模式分析别、兆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 5 0 0 0 0)摘要:在分析大科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大科学模式的历史经验和运行机制,根据我国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大科学模式的内部技术进步压力和外部技术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大科学模式的对策。关键词:重大科研项目;大科学模式;小科学模式;项目管
2、理D O I: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7 3 4 8 2 0 1 1 1 7 0 0 6中图分类号:G 3 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7 3 4 8(2 0 1 1)1 7 0 0 2 5-0 41 大科学模式的内涵关于“大科学”(B i gS c i e n c e,M e g a s c i e n c e,L a r g eS c i e n c e)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大科学”(b i gs c i e n c e)一词是美国科学家温伯格(A W e i n b e r g)在1 9 5 0 年提出的,主要指大型火箭和高能加速器
3、等大型科学研究装置。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 9 6 2 年6 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开始,进入大科学时代。就科学研究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刘云在大科学研究主要特征与运行模式一文中作了这样的介绍:“目前被称为大科学研究的科研项目,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宗发认为,“大科学”战略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将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结合,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将科技研究与科技推广结合的一种科学战略。“大
4、科学”战略具有高度的战略性、高度的创新性、高度的综合性、高度的组织性和高度的适用性。“大科学”战略的本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和融合,而不是两种科学的割裂与分离。樊春良认为大科学项目包括两种类型:“工程型”(大设施型)大科学研究,即需要投巨资建立一个大型的科研装置,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装置开展相对集中的研究,例如粒子加速器、空间站;大规模地分布与协作研究,例如人体基因研究项目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项目。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大科学是相对于历史上那种传统的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小科学而言的,它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必然产物
5、。根据大型装置和项目目标的特点,大科学研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的大科学研究,又称“大科学工程”,其中包括预研、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研究开发活动。如国际空间站计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L H C)、C a s s i n i卫星探测计划、G e m i n i 望远镜计划等,这些大型设备是许多学科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手段支撑。同时,大科学工程本身又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各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第二类是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通常是围绕一个总体研究目标,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
6、、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地开展研究。人类基因图谱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即属于这类“分布式”的大科学研究。“大科学”研究实际上是大的“科学研究工程”或“科研工程”。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研工程”基础之上的。“科研工程”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或手段,当然也可以是科研本身。科研工程有大小之分,科研成果、科学发现也有大小之分,但大的科研工程未必有大的科研成果,甚至连小的科研成果也得不到;而小的科研工程却可能得到大的科研成果、大的科学发现。这正是科学研究探索不同于一般企业生产的辩证法。随着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的全方位拓展以及在微观和宇观层面的深入发展,许多科学问题的范围、规模、成本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一个国家的能力
7、,必须开收稿日期:2 0 1 0-1 2 0 6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 0 0 9 Z G 5 5 0 2 1)l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 0 1 0 8 6 3 0 0 1 9)作者简介:孙兆刚(1 9 7 6 一)。男,河南南乐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知识管理。万方数据2 6 科技进步与对策2 0 1 1 年展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耗资巨大的大科学工程,已成为进入国际科学前沿和提高本国基础研究实力与水平的重要途径。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和国际性组织在各科学领域组织实施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科学国际合作研
8、究计划大约有5 1 项,我国作为合作成员参加的约有2 1 项,占总数的4 1 2,主要集中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生物和地学领域。大科学在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作用,并且与国家的长远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外交实力密切相关。可以预见,世界各国的大科学国际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2 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大科学模式的历史经验我国积累了大量管理大科学的成功经验,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大科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我国的科技事业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发展大科学。从2 0 世纪5 0 年代开始,就常常采用“攻关”、“会战”的方式,突击完成某些大科学项目,曾成功地组织半导体、计算机等尖端技术的攻关。进入6 0
9、 年代,我国又集中力量进行石油大会战,发展核技术、空间技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大科学项目。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此有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只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此外,这与我党在过去长期的战争中所积累的“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大兵团协同作战”等经验是分不开的。钱学森后来在谈到国防建设中协同作战的成就时就曾说过:“按照我的体会,周总理、聂老总就是把他们过去在解放战争中,组织大规模作战的那套办法,巧妙地用到科技工作中来,把成千上万的科技大军组织起来了,我国在发展大科学方面表现得十分擅长。”虽然我国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比西方先进国
10、家晚起步很多,总的科学技术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发展大科学方面却丝毫不逊色于西方诸国,在某些大科学项目上,甚至取得了比西方国家显著得多的成效和快得多的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为我国特色的大科学模式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成功。我国特色的大科学模式的基础是计划管理模式。计划管理模式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按计划进行,按国家所规定的目标进行,受国家直接控制。科技事业当然也不能例外。从课题的确定、目标的选择。到科研经费的拨发,基本上都由国家直接控制,较少有自由独立的研究。可以这样说,计划管理模式是我国特色大科学模式的核心,正是由于实行了计划管理模式,才使我国大科学模式的形成成
11、为必然。此外,在计划管理模式下,各类计划中的经济建设项目都需要首先解决其中的技术问题,这就使得国家必须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每个时期,相应地提出一批需要攻关的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为科学研究确定目标。这一时期制定的第二个科技规划的很多项目,就是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建设项目而确立的。计划管理模式还能保证大科学项目的顺利进行。因为它使人力、物力、财力能够按计划、按需要随时调集和分散,较少受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局部利益的干扰,从而保证国家能集中各部门力量在大科学项目上集体攻关。这一点是西方多元化科学研究模式所不能及的。正如有的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多元化科研模式“常常给协调工作带来困难”,给“在发展和利用科技资
12、源的事业中达到预定的国家前景增加许多负担”。我国发展大科学主要通过制定规划来确定其目标和任务。早在1 9 5 6 年,我国就制定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确立了以后1 2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提前完成以后,我国又及时地制定了第二个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以后1 0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具体执行规划、实施规划项目时,“主要通过集中管理来进行,也就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协同攻关。对于具体如何集中管理,我国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和组织措施”。我国早期科技工作的主要组织者聂荣臻在总结我国的大科学管理经验时,提出了著名的“三步棋”的管理程序,即所谓的“预先
13、研究研制定型生产”。按照这种管理方法,将科学家和工程师分成三套班子,使不同人员、不同阶段和不同型号有所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在不同阶段解决不同的主要矛盾,使整个工程在总体上达到最优效果,钱学森曾称它为“总体设计”或“系统工程”。这种管理办法在实践中是成功的,曾经取得了1 9 6 2 年石油会战的辉煌胜利,使我国甩掉了贫油国家的落后帽子。后来,这一方法在核技术和国防科学技术上得到应用,产生了“三步棋”的管理程序。我国特色大科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我国能成功组织实施诸多大科学项目的会战、攻关,进行有效的集中管理,使项目顺利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战各方能不计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同心协力
14、,攻关会战。我国所特有的这种高度集体协作,既源于我国优良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更源于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特点。社会主义的共同利益观和道德观决定了各部门、各单位能以国家事业为重。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重。我国这一时期的三大主要成就核技术、航天技术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可以说都是集体协作奏出的一曲曲壮丽凯歌。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全国先后有2 6 个部(院),2 0 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 0 0 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了攻关会战。在航天技术研发中,为了解决“长征一号”火箭所需的新材料,冶金部、化工部、建材部等所属有关厂家。调集优秀骨干队伍,动用最好的设备,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提供了各种性能优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科研项目 管理 科学 模式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