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pdf
《重症肺炎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肺炎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6C h i nJN o s o c o m i o lV 0 1 18N o 12 0 0 8论著重症肺炎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易慧,谢灿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5 1 0 0 8 0)摘要:目的了解重症肺炎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诊治现状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院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及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 C A P)病死率为4 5 0,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 H A P)为5 8 5;高龄、心功能不全、人工气道和感染性休克为S C A P 的预后危险因
2、素,初始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为保护性因素;心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心动过速为S H A P 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所致严重系统炎症反应是重症肺炎主要的预后危险因素,尽早进行足量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对疾病预后有重要影响。关键词:重症肺炎;预后因素;感染性休克;L o g i s t i c 回归中图分类号:R 1 8 1 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5-4 5 2 9(2 0 0 8)0 1 0 0 5 6 0 3C l i n i c a lA s p e c t sa n dP r o g n o s t i cF a c t o r so fS e v e r eP n e u m
3、 o n i aY IH u i。X I EC a n m a o(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S u nY a t s e n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z h o u,G u a n g d o n g51 0 0 8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T oc o n c l u d ea n da n a l y z ee p i d e m i o l o g y,e t i o l o g y,d i a g n o s t
4、i c,t r e a t m e n ta n dp r o g n o s t i cf a c t o r so fl o c a la d u l th o s p i t a l i z e dp a t i e n t sw i t hs e v e r ep n e u m o n i a M E T H O D S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w i t hc a s e-c o n t r o ls t u d yw a sd e s i g n e d A l lt h em e d i c a lr e c o r d
5、so fc o n s e c u t i v ep a t i e n t sa g e d 18y r sw i t hd i a g n o s i so fp n e u m o n i af r o mS e p2 0 0 0t OS e p2 0 0 5i n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o fS u nY a t-s e nU n i v e r s i t yw e r es e a r c h e d 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f a c t o r st op r o g
6、n o s i sw a sd e t e r m i n e db ym u l t i v a r i a t ea n a l y s i sw i t h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 R E S U L T SI nt h es e v e r ec o m m u n i t y-a c q u i r e dp n e u m o n i a(S C A P)S U b g r o u p,m o r t a l i t yw a s4 5 O;a n di nt h es e v e r eh o s p i t a l a c q u i
7、 r e dp n e u m o n i a(S H A P)s u b g r o u p,m o r t a l i t yw a s5 4 8 I nt h eS C A Ps u b g r o u p,t h e r ew e r ef i v e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p r o g n o s i sonm u l t i v a r i a t ea n a l y s i s:a g e(7 5 y r s),h e a r tf a i l u r e,i n t u b a t i o na n ds e p t i
8、 cs h o c kw e r er i s kf a c t o r s;i n i t i a lc o m b i n e da n t i b i o t i ct h e r a p yw a sp r o t e c t i v ef a c t o r s I nt h eS H A Ps u b g r o u p,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p r o g n o s i sonm u l t i v a r i a t ea n a l y s i sw e r eh e a r tf a i l u r e,s e p
9、t i cs h o c ka n dh e a r tr a t e 1 0 0 b p m;a l lw e r er i s kf a c t o r s C O N C L U S I O N SS e p t i cs h o c ka n dh e a r tf a i l u r ea r e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m o r t a l i t yb o t hi nS C A Pa n dS H A P,w h i c hs u g g e s tt h a ts e v e r es y s t e m i ci n f l a m m a t
10、o r yr e s p o n s e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t h ep u l m o n a r yi n f e c t i o nb ea ni m p o r t a n tp r o g n o s t i cf a c t o ri nt h eo u t c o m eo fs e v e r ep n e u m o n i a I n i t i a la p p r o p r i a t ea n t i b i o t i ce m p i r i ct h e r a p yw a si m p o r t a n tt Ot h e
11、p r o g n o s i s K e yw o r d s:S e v e r ep n e u m o n i a;P r o g n o s t i cf a c t o r s;S e p t i cs h o c k;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重症肺炎根据获得环境不同分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 C A 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 H A P)。S C A P 及S H A P 均有很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S C A P 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5 0 1|,而H A P 的粗死亡率可达7 0 2 。近年来,由于感染的高危宿主增多
12、,细菌耐药甚至多药耐药的现象日益严重,虽然不断有新的抗菌药物出现,重症肺炎仍然是一诊治困难、预后差的感收稿日期:2 0 0 7 0 7 1 8;修回日期:2 0 0 7 1 0 2 0通讯作者:谢灿茂,E-m a i l:x i e c a n m a o 1 6 3 c o m染性疾病。为此,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成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今后疾病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 1资料来源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 C n1 0)检索出所有2 0 0 0 年9 月1 日一2 0 0 5 年9 月3 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院诊断为肺炎(年龄1 8 岁)的病例,按美国
13、胸科学会2 0 0 1 年指南中提出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回顾诊断出重症肺炎病例2 0 4例口。纳入标准:符合上述重症肺炎诊断的1 8 岁 万方数据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 0 0 8 年第1 8 卷第1 期住院患者;如同一患者两次住院日期连续则算1 次住院。排除标准:住院2 4h 内死亡或自动出院的患者以及病情未愈自动出院或转院患者不列入预后因素分析。1 2 观察指标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获得环境不同分为S C A P 和S H A P 两个亚组,每个亚组中病例按住院结局分为病例组(死亡组)和对照组(存活组)。据病史记录以下指标:(1)一般情况。(2)入院前天数,总住院天数,人住I C U 天
14、数等。(3)并存的基础疾病、手术史等。(4)人院或起病(特指H A P)情况,记录2 4h 内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等的最差值。(5)分离出的感染菌种及抗菌药物治疗情况。1 3 统计方法连续数值变量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 e a n S D)表达;为减少信息量缺失,以连续数值变量4 分位数为临界点,转换为分类变量进入单因素分析。采用S P S S1 2 0 统计软件,用L o g i s t i c 回归进行预后因素分析。2 结果2 1一般资料2 0 0 0 年9 月1 日一2 0 0 5 年9 月3 0 日出院诊断为肺炎的成年住院患者共2 4 5 1 例,根据美国胸科学会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共回顾
15、诊断出重症肺炎2 0 4 例,其中S C A P l 0 0 例,S H A P l 0 4 例。男性占6 9 1,女性占3 0 9。年龄由2 2 9 8 岁,平均(6 0 3 1 7 3)岁。住院C A P 患者中6 3 为S C A P 患者。S C A P 中男性占6 5 0,女性占3 5 0,平均年龄(6 0 6 士1 8 7)岁。共4 5 例死亡,占4 5 0。同期全院住院患者中0 6 3 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 A P),H A P 患者中,1 2 0 为S H A P患者。S H A P 中男性占7 3 1o A,女性占2 6 9,平均年龄(5 9 9 土1 5 8)岁。共5 7
16、 例死亡,占5 4 8。全部患者均送检痰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4 9 例S C A P 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细菌病原体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 2 9,最常见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 4 3。而耐药菌占检出病原菌的6 6 7,最常见的耐药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 A)。6 7 例S H A P 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 2 2,最常见的病原菌同样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 4 5。而耐药菌占检出病原菌的7 1 3o,4,最常见的耐药菌同样为M R S A。2 2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因素采用L o g i s t i 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17、5d,有C O P D 基础疾病,人工气道,留置尿管,留置胃管,机械通气 7d,人院时舒张压6 0m m H g,血红蛋白 8 5m m o l L,A P T T 延长,肺炎严重指数(P S I)V 级,A P A C H E 评分2 5 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程中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 个器官功能障碍,初始抗菌药物联合,静脉疗程2 7d。将这些因素作为待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最终筛选出4 项危险因素及1项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3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因素采用L o g i s t i c表1 重症社区获得性及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多因素
18、回归分析预后因素偏回归系数(B)标准误(s E)W a l d 卡方值P 值O R 值9 5 c IS C A P 年龄7 5 岁并发心功能不全人工气道并发感染性休克初始抗菌药物联合治疗S H A P 心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心率(1 0 0 次r a i n)3 7 8 13 5 0 73 3 0 42 5 2 63 6 6 23 9 5 22 0 5 62 0 3 11 3 4 60 7 2 81 3 2 31 2 3 21 6 4 70 8 7 00 9 0 4O 9 0 70 0 0 50 0 0 60 0 1 30 0 1 10 0 2 60 0 0 10 0 2 30 0 2 54 3
19、 8 8 13 3 3 3 32 7 2 1 41 2 5 0 6O 0 2 65 2 0 5 67 8 1 17 6 2 33 1 3 9 6 1 3 3 6 18 0 0 6 1 3 8 7 7 8Z 0 3 4 3 6 4 1 2 31 1 1 7 1 3 9 9 6 80 0 0 1 0 6 4 89 4 5 7 2 8 6 5 5 21 3 2 8 4 5 9 4 61 2 8 8 4 5 1 1 5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的预后因素共有1 9 项:年龄6 5 岁,有C O P D病史,肾移植史,人工气道,留置胃管,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起病2 4h
20、 内心率1 0 0 次r a i n,呼吸4 0次m i n,舒张压 6 0m m H g,血红蛋白 9 0g L,P T 延长,合并C M V 病毒感染、氧合指数 2 5 0,病程中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A P A C H E 评分2 5 分及静脉疗程1 8d。将这些因素作为待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最终筛选出3项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3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重症肺炎的发生率为6 3,病死率为4 5 o,基本与 万方数据C h i nJN o s o c o m i 0 1V 0 1 18N o 12 0 0 8同类研究相仿(2 0 0
21、5 0 0)1 3“。同期全院住院患者中0 6 3 发生H A P,H A P 患者中1 2 0 为S H A P 患者。与欧美国家数据相仿但与国内研究数据相比偏低。欧美国家公布的H A P 发生率一般为0 5 1 0 2 。我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公布的H A P 发生率为1 0 H 1 5 5。胡必杰等 6 2 0 0 1年的荟萃分析中报道的H A P 发病率为2 3。S H A P 病死率为5 4 8,与类似研究相仿口7 。本研究回归分析显示,对于S C A P 及S H A P,感染性休克和病程中出现心功能不全均为预后的危险因素。现有多项研究均证实重症肺炎患者常伴随严重的系统炎症反应,且炎症
22、反应的强度以及随之发生的各器官功能障碍是重要的预后危险因素 2 7 。但同时需注意在本研究中有基础心脏病史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S C A P 中占4 1,S H A P 中占4 2),而同类研究中有基础心脏病史者通常占1 1 2 3 8 。因此本研究患者基础心功能较差,可能对预后分析有一定影响。本研究还得出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初始治疗为S C A P 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目前研究认为,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联合双药治疗优于单药治疗1 A 10。M a r t i n e z 等9 3 及B a d d o u r 等1 0 3 的研究均表明联合用药较单药治疗病死率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单药治疗不易
23、完全覆盖可能的致病菌而导致治疗不足够有关。研究表明初始治疗未能完全覆盖可能致病菌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即使及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仍不能减少病死率。本研究中采用两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患者中3 5 9 死亡,而单药治疗患者中6 8 5 死亡,再次证明了这种观点。此外,对病例总结分析中可见目前本院重症肺炎的诊治与指南的原则比较仍存在诸多问题 1 2 :(1)对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体标本的采集送检重视不够。有相当部分患者未收集病原学标本即开始静脉抗菌药物治疗,这是肺炎链球菌等苛养菌检出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2)缺乏更加精确的病原学诊断手段。本研究中绝大多数送检标本为普通痰标本,部分为气道分泌物标本
24、,仍缺乏保护性毛刷(P S 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等防污染诊断技术下采集的标本。(3)静脉抗菌药物治疗普遍疗程过长 1 1”。大多数患者均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至出院,与各诊治指南中推荐疗程时间相比明显偏长。长期静脉抗菌药物治疗易导致继发医院感染,尤其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但重症肺炎是否可与轻至中度肺炎相仿采用早期序贯治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作为本院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缺乏其他医院、地区病例资料比较,所受制约因素较多,因此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总结分析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和临床诊治资料以及经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各种预后因素,对于今后重症肺炎的治疗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重症肺炎诊断标准,适宜的静脉抗菌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症 肺炎 临床 预后 因素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