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5所高校创新型人才.pdf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5所高校创新型人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5所高校创新型人才.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62010 年第 2 期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摘编胡轩魁,吴 艳,薛 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对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模式。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更加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采撷5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
2、探索,以资参鉴。关键词: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72(2010)02-0026-06收稿日期:2010-04-05。作者简介:胡轩魁,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期刊编辑工作。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对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校在校生数达到世界第一的当下,人们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诉求。尤其是“钱学森之问”,重新引发了全社会对人才质量的思考。我国高
3、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开创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新局面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规划纲要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提出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特别强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更加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先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即: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和关键。钱学森曾尖锐地指出,现存的传统教育模式成了制约如何培养杰出人才
4、的瓶颈或关节点。因此,回答“钱问”的切入点,应是对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现阶段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几十年前相比,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与国外大学相比,是否有较大的差距?客观地说,我国大学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延续历史的一种惯性。其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以下 4 个特征:其一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趋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课程、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导致了“钱学森之问”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匮乏。其二是过度的“以教师、课堂和知识传授为中心”。其三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许多环节缺乏衔接。其四是以专业或系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限制在一个极度封闭的系统之中。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可归纳为
5、5 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二是教学模式和方法不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三是部分专业人才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毕业生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四是培养模式思路比较狭窄,缺乏系统化和有机性;五是教学安排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变,何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重新认识和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过程,是重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协调不同群体利益的过程,是建立新的大学理念、重新选择大学制度27总第 73 期的过程。其难度很大,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应迎难而上,以更
6、新教育理念为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二、5 所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本科教育是基础,是立校之本。为此,下面采撷 5 所院校在本科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资参鉴。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英才班”中国科大从建校开始,就始终将人才培养定位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科技英才上,注重给学生配备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注重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环节中体现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50 年的实践证明,通过教育与科研相结合、高校与研究所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科技拔尖人
7、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这种培养模式也是科大的毕业生在社会各领域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保证。2009 年 3 月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等研究所签署协议,陆续创办了数学、物理、应用物理、力学、生物、光电工程、材料科学等 7个“科技英才班”,旨在通过科教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培养国家未来需要的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在中国科大已经启动的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对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完善,并努力将“个性化”、“两段式”、“三结合”、“长周期”等理念与方法体现在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1)长周期:强调培养计划的贯通。开办科技英才班是有
8、明确的培养目标的,那就是瞄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 16 个重大科技专项和 4 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为此,中国科大在英才班培养模式的设计中,特别强调本-硕-博贯通式的长周期培养。学生在入学时便按照博士毕业的目标进行培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安排上进行通盘考虑,强调本科-硕士、硕士-博士的培养计划的贯通,减少一些课程的重复性开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进入英才班,毕业时就一定是博士。中国科大从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业进行长周期的设计,但英才班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行的是动态化管理,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本硕博连读,而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学业成绩等因素,适时进行分流,不排除部分同学由于学业跟
9、不上或兴趣发生变化等原因而从英才班流动出去的可能。(2)两段式:大学与研究所教育资源互补。英才班实行“两段式”教学,本科生阶段在中国科大完成两年半的基础课,后一年在中国科大和研究所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然后在相关研究所进行半年的科研实践,并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其中专业基础课由中国科大和研究所教授共同设计并组织教学。研究所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面介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这些优势,使得研究院所与大学的育人功能达到和谐共振、优势互补,从而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一条新路。(3)个性化: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局限。让不同禀赋、不同志趣、不同专业取向的人,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无形
10、中会对其中少量优秀中的出类拔萃者带来某种程度上学习热情的压抑。学校现在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努力突破“流水线式”培养的局限,让更多的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培养菜单。英才班将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各自对知识结构、学业进度等不同需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学校为英才班学生精心挑选的教授导师,将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实践,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4)交叉性:在碰撞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英才班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中国科大还十分注重为学生营造多学科交叉的培养环境,
11、提供交叉研究的平台。引导学生提升学科交叉的意识和眼界,鼓励学生在交叉中发现自己的兴趣。(5)三结合:教育理念顺应人才成长规律。中国科大英才班教育模式体现了“三结合”的理念。所谓“三结合”,首先是“科教结合”,也就是说英才班将专业研究院所的前沿研究及其成果与大学教育有机结合,使得英才班的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学科最前沿,把握学科发展脉搏,提升学习和研究兴趣;其次是“理实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在大学阶段就能亲身参与完整的科研过程,在研究所专家的言传身教下,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胡轩魁等: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摘编282010 年第 2 期中国地质教育CHI
12、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再其次是“所系结合”,中国科大与中科院研究所的全方位实质性合作,使得英才班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优化,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造火箭”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 2005 年开始的“造火箭”项目,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真实训练。我国第一枚完全由大学本科生设计研制的探空火箭“北航一号”2006 年 11 月 1 日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成功;2008 年 12 月 5 日,在大西北的戈壁深处,承载着北航人又一个雄伟梦想的探空火箭“北航二号”如神箭一般冲向云霄,我国首次将以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成功
13、进行发射和回收。这些“壮举”都是北航宇航学院的学生完成的,而且大部分是本科学生。近年来,由北航本科学生研制的“共轴反桨直升机”、“机器鱼”、“自稳定飞行平台”、“Gps导航巡线无人机”、“蠕动式管道机器人”、“基于倾转变动力系统的可自由起降验证机”等项目,有的可以挑战国际最尖端技术,有的成为国家“863”重点项目,有的已经转化成军用民用产品。几年下来,在“北航一号”、“北航二号”等项目的带领下,一批批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同时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兴力量。(1)两轮实践铸就真本领。北航的本科学生能完成如此复杂的科研项目并不偶然。“我们的学生全
14、部要经过两轮的实践,这是北航区别其他学校的地方。”北航副校长郑志明表示,“第一轮是课程的实践,如通过基础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等,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过程。第二轮实践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期间,学生不是进入教学实验室而是进入科研实验室。”在北航,挑战杯、冯如杯、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综合创新实验众多科研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体系的基本特点是“量大、面广、质量高”。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创新活动或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到不同类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去。为了进一步给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学科的前沿,2
15、005 年北航又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 SRTP),用这个计划整合全校 90%的学生,让学生尽早地、积极地进入实验室。在许多学院,学生从二年级实习开始,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到三、四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为后面的毕业设计甚至研究生学习打下初步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加强了实验动手能力。这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往往可以真正做一些科研性质的工作,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形成了初步的创新能力。几年来,SRTP 计划已经资助 858 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学生 2765 人,资助金额达到 250 万元。“北航一号”、“北航二号”就是该计划重点支持的
16、项目。(2)汇聚优质资源强化教学。“要建设创新型强国,人才是关键,最根本的在于本科生培养”,这个观念在北航教师心中已经扎下了根。近年来,北航把为国家培养“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生培养方针,构建核心课程、实验与实践教学、科研实践训练等“三大体系”,创新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等高素质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整合学校各方面优势资源汇聚成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优势。为了强化核心基础教育,北航构建了校级、校院共建和院级三级核心课程体系。学校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依托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各类实验条件和持续不断的科研成果,实
17、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多数科研实验室参与了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3.北京交通大学三个平台冒出“科研苗子”2009 年年底,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陈垚顺利保研,并被名师一眼看中,成为国家“千人计划”首批入选宋永端教授的弟子。宋永端看中的是陈垚本科 3 年中丰富而卓有成效的科研经历:陈垚从大一开始进入学校创新实践天地,3 年的时间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完成的科技作品有20 余项,获国家级奖项 4 项,市级、校级奖励近20 项,宋永端赞叹:“这样的学生,就是做科研的好苗子。”如今陈垚已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到“智能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迎宾机器人”的研究中。和陈垚有相同经历的本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更新 人才培养 观念 创新 模式 _5 所高校 人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