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安徽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能力自我检测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课程性质的修订,突出了化学课程三方面的功能。以下哪项不是课程性质反映的化学课程功能?()A.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B.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C.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影响D.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答案】D2、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
2、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B3、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B.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 pH 小C.钢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化肥 KNO3 比 NH4NO3 营养元素种类多【答案】C4、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每个课程模块()学分。A.2B.1C.0.5D.1.5【答案】A5、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是
3、()。A.演示观察法B.练习实践法C.讨论谈话法D.引导探究法【答案】D6、下列属于“化学 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C7、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来源的物质是()。A.Cu2+、K+、2-、Cl-B.K+、Na+、HCO3-、NO3C.OH、CO32、Ca2+、K+D.Ba2+、Na+、OH-、2【答案】B8、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答案】C9、瞬时记忆保留的时间在()。A.1 分钟以内B.4 秒以内C.长于 4 秒D.长于 5 秒【答案】B10、下
4、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一 216时,氧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答案】D11、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某教师按照“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假设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该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是()。A.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线B.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C.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为主线D.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答案】C12、学生化学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A.以教学大纲为标准,用发
5、展的观点来考核学生成绩B.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的分析工作C.考核有期中、学期或学年等考试D.经常性的考查、阶段性的平时测验考查和总结性的定期考试【答案】D1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D14、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B.化
6、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答案】D15、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室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D16、建立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答案】B17、下列关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最核心内容的表现B.教学重点对于所有学习相
7、同章节课程内容的学生而言是一致的C.教学难点是相对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而言的,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学难点也不同D.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难点【答案】D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葡萄糖能水解成 2 mol CH3CH2OH 和 2 mol CO2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的硫酸钠、硫酸铜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l mol 油脂完全水解生成 l mol 甘油和 3 mol 高级脂肪酸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答案】C19、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可导电
8、,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物氯化钠C.明矾净水,靠的是与水反应生成的胶体D.常见的氮肥都属于铵盐类无机物【答案】C20、某实验员进行下列的滴定操作,其中滴定突跃范围一定在偏碱性区的是()。A.强酸滴定一元弱碱B.强碱滴定多元强酸C.强碱滴定一元弱酸D.弱酸滴定弱碱【答案】C21、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B22、学生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分类【答案】A23、初中学生学习了金
9、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A24、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25、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A.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A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B27、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 Y 的小,X 与 W 同主族,2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 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2 的强D.只含 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11、,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28、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教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C29、2011 年为国际化学年,它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旨在纪念化学学科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题的是()。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答案】A3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答案】A31、()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
12、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C3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B.医用酒精中乙醇浓度为 95C.用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答案】B3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下列属于二级主题的是()。A.物质构成的奥秘B.科学探究C.化学物质的多样性D.物质的化学变化【答案】C34、X、Y、Z、M 四种金属,已知 X 可以从 Y 的盐溶
13、液中置换出 Y:X 和 Z 组成原电池时,Z 为正极;Y 和 Z 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 Y单质:M 离子的氧化性强于 Y 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ZYMB.XYZMC.MZXYD.XZMY【答案】A35、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A36、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的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答案】A3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
14、的教学特点决定的。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C38、进入 20 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D39、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A.NaCl、HCl、NaOHB.Cl2、Na2S、SO2C.HBr、CO2、CS2D.Na2O2、H2O2、O3【答案】C40、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实验者B.实验手段C.实验对象D.实验环境【答案】D4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答案】B4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的导电性和金属晶体的导电性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等,这里的碘、钙、氟、硒指的是分子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时,通常加入氯化钠等强电解质【答案】C43、电子层相同的三种元素 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04H2Y04H3Z04,下列判
16、断错误的是()。A.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是 XYZ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 XYZC.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为 XYZD.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为 XYZ【答案】C44、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45、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17、B46、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答案】C47、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A4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答案】C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途径无关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一定
18、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白酒的蒸馏、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D.研发新型催化剂,提高石油和煤中各组分的燃烧热【答案】A50、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课程体系应适应不同发展需要和不同志趣的学生的需要,教科书编写时要充分体现这一课程改革的理念。必修课程模块要为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模块的编写要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结合材料,
19、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设计化学与生活模块可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6 分)(2)试根据化学与生活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教学策略。(6 分)【答案】(1)通过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策: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并重: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
20、学: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明确必修化学的基础,确认在该模块的提高及提高的程度: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梳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物质性质的实验,不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印象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原教材中有浓硫酸和蔗糖制成“黑面包”的经典实验:取 20g 蔗糖,放入烧杯,加 2mL 水再加 l5mL 浓硫酸,搅拌,混合物迅速变黑,上涨越过烧杯口同时放出大量气体。现教材提供的做法:取 2g 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加入约 5mL 浓硫酸,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
21、观察实验现象。(1)“黑面包”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2)对比原教材,现教材提供的做法有哪些优点(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案】(1)脱水性、强氧化性。(2)原教材通过往蔗糖中加水、加浓硫酸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因为原教材中的实验也可能是稀释浓硫酸放出的大量热使蔗糖炭化,而且对于放出的大量气体也没有分析其组成,学生仅仅是被动的从教师口中获得知识。而新教材做法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对气体产物进行一定的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其反应实质及原理,更好地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做好充分地演示准备,如本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自我 检测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