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01-导学案.doc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01-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01-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其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诗歌;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象征手法,分析松树形象。3赏析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涵,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二、预习检测1赠从弟(其二)作者 , 时期诗人,字 ,“ ”之一,以 言诗著称。与曹植齐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 ”。他的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2字音字形:(1)解释词义:亭亭: 一何: 罹凝寒: 罹, 。凝寒, 。(2)字形S s q cn l nng hn( ) ( ) ( )三、读诗歌(一)听示范录音,做标记 (二)小声跟读,注意体会节奏、重音、语气。朗读指导:1 读准字音2 把握节奏,定好重音,注意停顿、轻重缓急、抑
2、扬顿挫等3 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诗文(三)全班齐读四、译诗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五、品诗歌1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分别突出了什么? 2我喜欢“ ”,因为这句诗运用了 手法,突出了/写出了/赞美了 。”(示例:我欣赏“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因为这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突出了松树的高耸挺拔。)我喜欢“ ”,因为这句诗运用了 手法,突出了/写出了/赞美了 。”六、拓展延伸1这首诗名为赠从第,为何在赞美青松?知人论世:刘桢性傲,不拘礼法。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酒酣忘情,
3、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对此并未介意,而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 2观看ppt,理解意象的概念。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3游戏练习:意象连连看植物类:梧桐 飘零离散菊花 离愁别绪杨花 凄苦惆怅柳树 隐逸脱俗动物类:猿啼 春天、喜庆孤鸿 荒凉、惆怅燕子 凄厉、哀伤鹧鸪 漂泊、孤凄自然类:明月 韶光飞逝浮云 乡愁、思念水 游子、小人综合类:羌笛 送别场所后庭花 绮靡之音长亭 戍边思归小结:这些富有深层含义的意象可以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具体化,给人形象的实感,能丰富人们的想象,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七、当堂检测1“谷中风”和“山上松”做对比的句子 , _ 。2直接写松柏的品格,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 _。 3通过冰霜反衬松柏品格的句子是_ _,_ _。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诗。2以堂弟的口吻,给刘桢写一封回信。3查阅赠从弟其一和赠从弟其三,再次体会作者心境。文章结构示意图: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写法: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赠从弟 初二 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第三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01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