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安徽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能力押题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C2、在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其选择依据是()。A.化学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点B.教学内容的要求C.是否易于操作。达到最佳效果D.学生的个性特点【答案】C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
2、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B4、一位学生在板演的时候把水的化学式写成了“HO2”,老师评价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知道原子个数比为 2:1,只是顺序弄反了,倒过来就可以了。”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A.及时性B.客观性C.过程性D.激励性【答案】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确定了 4 个一级主题B.衡量教学的
3、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C.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D.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油脂、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过程都有化学变化D.蛋白质溶液遇 CuSO,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C7、某问题为“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该问题属于()。A.记忆水平的问题B.评价水平的问题C.应用水平的问题D.理解水平的问题【答案】A8、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
4、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答案】B9、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是()。A.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B.从认知特点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C.从已知知识基础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D.从学习习惯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答案】A10、关于化学史描述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771 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B.拉瓦锡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C.汤姆生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测定出空气的成分D.意大利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分子概念【答案】A11、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经历B.讨论C.认同D.形成【答
5、案】D12、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答案】A13、课程改革要求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B.C.D.【答案】C14、()溶质均匀扩散于溶剂中的现象。溶液透明,无固体,不沉淀。A.溶解B.溶质C.溶化D.结晶【答案】A15、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D16、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教师想了解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的掌握程度,常用的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自我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A17、下列关于化学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D18、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经历B.讨论C.认同D.形成【答案】D19、下列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甘
7、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B.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发生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A20、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答案】B21、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
8、.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室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D2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 NaCl、AlCl3、MgCl2、Na2SO4 四种溶液B.将 NH4Cl 溶液蒸干制备 NH4C1 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2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答案】B24、现有 a、b、c、d 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
9、一种。根据下表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 a、b、c、d的顺序正确的是A.H2SO4、Na2CO3、BaCl2、HClB.HCl、H2SO4、Na2CO3、BaCl2C.H2SO4、HCl、Na2CO3、BaCl2D.BaCl2、Na2CO3、HCl、H2SO4【答案】B25、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基本观念,但其本质的内涵基本是相同的,下列属于化学基本观念方面的是()。A.B.C.D.【答案】A26、一般来说,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具有下列哪几方面的指向?()A.B.C.D.【答案】D27、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记住B.解释C.识别D.区分【
10、答案】D28、2018 年,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答案】B29、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答案】C30、下列能反映出固态氨属于分子晶体的事实是()。A.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B.氨极易溶于水C.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D.氢离子不能单独存在【答案】A3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
11、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C3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是()。A.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B.从认知特点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C.从已知知识基础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D.从学习习惯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答案】A33、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 1B.化学 2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答案】B34、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12、 2 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与 x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弱D.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答案】D35、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物质是()。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B.一水合氨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C.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答案】D36、()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A.成长记录袋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
13、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答案】C37、下列关于探究学习与教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探究学习重过程,轻结论B.探究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C.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学D.只有实验教学才是探究教学【答案】B38、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A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确定了 4 个一级主题B.衡量教学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C.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D.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答案】C40、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身边的
14、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答案】C41、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C4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D4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
15、验C.推理D.归纳【答案】D44、下列是某同学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A.石绵网B.锥型瓶C.三脚架D.坩锅钳【答案】C45、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B46、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A.共价键B.非极性键C.氢键D.离子键【答案】D47、下列方法和策略中,不属于组织、指导讨论活动的是()。A.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问题B.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选择、加工C.做好自学指导,通过学案等途径提出自学要解决的问题D.预测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疑难
16、或障碍【答案】C48、上课开始,李老师巧设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新课导人的方法是()。A.实验导入法B.问题导入法C.旧知导入法D.社会导入法【答案】A4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D50、瞬时记忆保留的时间在()。A.1 分钟以内B.4 秒以内C.长于 4 秒D.长于 5 秒【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某化学教师上了一堂研究课“盐类的水解”,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突出了本节课的重
17、点与难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问题:(1)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意义有哪些?(6 分)(2)请简述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若干教学策略(至少 3 种)。(6 分)【答案】(1)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意义如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师生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才可能找到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
18、课堂参与度提高,他们可以利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了使命感与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度不是针对部分学生,而是针对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能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2)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策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多元互动策略多元互动策略是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资源进行个性需求的多种弄整合互动,形成多元智能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综合建构的能力,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问题情景策略问题情景策略是把若干个新知识渗透到有趣的情节、
19、场景或故事中,在新知识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以情景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信息运用策略信息运用策略是一种教会学生如何收集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如何检索提取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基本规则与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快速检索、加工处理、正确评判、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中有这样的表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2)试举例
20、说明如何借助化学史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答案】(1)通过古代化学的成就以及化学家的奋斗历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化学的情感;通过概念、学说、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启迪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通过戴维、诺贝尔为化学事业的牺牲,学习化学家献身化学的精神,提高科学素养;通过侯德榜及其侯氏制碱法,培养合作及爱国主义精神等。总之,通过化学史,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尽量充分的感知各种信息,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增加化学的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2)如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库特瓦从“海藻汁盐”中提取氯化钠、氯化钾、硫酸盐等时,加入浓硫酸这一强
21、氧化性的试剂,从而发现了新元素的化学史,让学生思考,如果库特瓦当时加人的是稀硫酸,还能不能发现新元素为什么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进一步向学生讲述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三、案例:下面是张老师关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实录。【导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金属制品,如:飞机、船舶、汽车、铝合金门窗、家用炊具、硬币等等。为什么在现代科技、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这些金属和合金?【发放学案】(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老师】观察实验桌上的金属钠首先观察金属钠的存放,然后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内物质的气味。【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押题 练习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