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doc
《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吉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D2、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
2、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D3、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B
3、.C.D.【答案】C4、下列关于化学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D5、在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 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 和 B 都是 4 mol,A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12 mol(LS),则 10s 后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B.3.2 molC.3.6 molD.2.8 mol【答案】B6、化学教材不包括()。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C7、学生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分类【答案】A8、在
4、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 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 A 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答案】B9、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AlCl3 溶液中:K+、H+、NO3-、SO42-B.能与 Al 反应生成 H2 的溶液:NH4+、Ca2+、NO3-、Cl-C.能使 pH 试纸呈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I-、SCN-D.Kw/c(OH-)=110-12mol/L 的无色溶液中:Na+、HC
5、O3-、Cl-、K+【答案】A10、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A.课程教学计划B.课时教学计划C.课题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答案】D11、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溴苯中的溴(NaOH 溶液、分液)【答案】A12、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
6、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答案】C13、下列哪项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A.演示法B.实验法C.陶冶法D.启发法【答案】C14、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
7、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D16、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B.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C.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D.化学实验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唯一手段【答案】D17、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A.讲述B.讲解C.讲演D.讲说【答案】B18、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
8、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问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做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D19、下列仪器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A.元素分析仪B.质谱仪C.红外光谱仪D.核磁共振仪【答案】B20、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A.课程教学计划B.课时教学计划C.课题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答案】D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制备溴苯用苯和溴水B.异戊二烯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C.淀粉与纤
9、维素是同分异构体D.用 FeCl3 溶液可以鉴别甲苯和苯酚【答案】D22、在化学探究活动中,除了要考虑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探究,下列中作为探究问题的是()。A.食盐能否溶于水中B.什么样的溶液能够导电C.醋化反应按什么方式脱水D.同位素物理性质相同吗【答案】B23、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A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 Na2SO4、CuSO4 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10、B.司母戊鼎、定远舰甲板、有机玻璃等原材料属于合金C.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答案】D25、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B26、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HClC.Na2SD.Na2O2【答案】A27、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
11、液的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答案】C28、()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C29、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楚,并且要对该事实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演法C.讲解法D.谈话法【答案】B30、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
12、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B3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Agl 沉淀中滴入稀 HCl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 比 Agl 更难溶C.将一小块钠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 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 浓氨水呈碱性【答案】B32、“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
13、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D33、镁H2O2 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总反应式为 Mg+H2O2=Mg(OH)2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H2O2+2H+2e-=2H2O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 pH 减小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答案】B34、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 一、S042B.Fe2、H+、so32、Cl0C.Mg2+,NH4、Cl 一、S042D.K+、Fe3+、N03;、SCN【答案】C35、化学教学情境设计
14、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B.C.D.【答案】D36、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合理的是()。A.向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变橙色,溶液中可能含:Na+、SO42-、Br-、OH-、Ba2+B.在 c(H+)=10-14 molL 的溶液中可能含:Na+、AlO2-、CO32-、SO32-C.某溶液加铝粉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一定含:K+、Na+、H+、SO42-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中一定含:K+、Na+、Ca2+、HCO3-【答案】B37、下列表述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C.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D.能区
15、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答案】A38、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B39、下列关于探究学习与教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探究学习重过程,轻结论B.探究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C.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学D.只有实验教学才是探究教学【答案】B40、()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A.成长记录袋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答案】C41、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D.教
16、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D4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 CAI 指的是()。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B43、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加石棉网即可直接进行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局部过热而暴沸C.蒸馏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C44、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评价方式。活动表现评价应体现()。A.B.C.D.【答案】B45、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酸”这一知识点的教
17、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了酸的通性。该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探究法【答案】A46、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A.全部正确B.C.D.【答案】C47、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B48、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
18、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B49、现代化学课程的理念是()。A.B.C.D.【答案】A50、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解决B.迁移C.测量D.参观【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有两位化学老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老师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
19、难点,把教学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教学中的问题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一个个问题老师 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析了教学中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后,选出几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一个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开始然后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捕捉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请分析与评价上述两位老师的教学特点。(6 分)(2)简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讨论的注意事项。(6 分)【答案】(1)老师 1 是在用知识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使用素材的动机是单纯为了讲授知识,素材出现的时机完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精选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