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价值评估与价值因素分析.pdf
《新会计准则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价值评估与价值因素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价值评估与价值因素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77黑龙江金融 2010黑龙江金融 HEILONGJIANG 2010第2期 FINANCEOhlson(1995),Feltham and Ohlson(1995,1996)等人在传统股利折现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DDM)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考虑“股利是怎么来的”,完整地表达了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应计会计制度,首次将股票价值与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和未来盈利联系起来,从而确立了会计账面数字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中的直接作用,回答了“会计信息是如何决定股价的”这一以往长期研究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充分挖掘剩
2、余收益模型关注价值创造的特点,并将其应用到价值管理中,建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价值管理框架。剩余收益及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模型剩余收益模型的首要条件是满足净盈余会计联系(Clean Surplus Relation,CSR),也即:式中Bt表示t时刻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NI表示t1时刻到t时刻期间内的会计收益(净盈余);dt为t期间支付的现金股利。清洁盈余会计要求: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所有变动(与所有者之间的资本交易除外)都应先计入会计损益,不允许有未经利润表而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的项目,即从一个期间到另一个期间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变化等于该期间的收益减去股利净支付。剩余收益模型的另外一个假设为即股利
3、贴现模型:式中Vt为t时刻公司股票的价值;dt为公司在时刻t支付的净股利;r表示权益资本成本(假定为常量)。首先将清洁盈余会计联系带入股利贴现模型中,通过数学变换,公司股票价值即可表示为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与未来剩余收益的现值之和,即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模型的一般形式:式中,NItrBt-1为公司在t1到t期间获得的净盈余减去资本成本,即剩余收益(也称超额报酬),RE即Ohlson定义的剩余收益(Residual Earnings),它是剩余收益模型的核心概念,表示为净盈余减去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剩余收益是净利润超过投资资本机会成本的溢价。剩余收益虽与会计净利润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它要对企业的全部资本
4、包含股本和负债均明确计算资本成本,并考虑资本机会成本。剩余收益模型说明公司的价值等于资本投入量加上其预计收益模型的折现值。相对于股利贴现模型关注的价值分配,剩余收益模型更加关注于价值的创造。剩余收益模型指导评估者通过预测价值驱动因素来完成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假设资产负债表按照市场价值计价,那么,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则反映其真实的价值。此时的RE为零,不需要再预测剩余收益(RE)。根据企业活动的分类,资产和负债被划分为经营性和金融性。假设金融资产和负债是以市场价值计量的话,那么净金融负债(或资产)就不会产生高于账面价值的溢价。换句话说,溢价就只由净经营资产决定。股权的价值可表示如下:公
5、司价值=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剩余经营收益现值 以非市价计价的净经营资产的剩余收益也被称为剩余经营收益(ReOI)。剩余经营收益(ReOI)可表示如下:新会计准则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价值评估与价值因素分析 张 欣 武 凯文78黑龙江金融 2010相对于剩余收益模型,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回避了财务杠杆带来的复杂性,当假设净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市价计量时,融资行为就可以在预测中忽略。这使得预测变得更加简单,由财务杠杆产生的对资本成本和普通股回报率(ROCE)的影响的复杂性都可以忽略掉;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将重点集中在经营上。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将重点集中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上,因为这才是商业中真正创造价值的部分
6、;另外,应用剩余经营收益模型进行估价时,只需要对少数的驱动因素进行预测。这使得评估的过程大大简化,也使得评估更加可行。新会计准则对模型应用的积极影响剩余收益模型应用的前提是会计制度必须符合清洁盈余关系(CSR),会计基础评价模式才可以应用在任何的会计准则中。Palepu、Healy and Bernard,(2004);Penman(2001)认为由于会计的自我修正性质的存在,不需要去个别考虑每家公司的会计政策,也不用随着新准则的发布便需去调整公司价值的评价模式,因此简化了公司评价程序。所谓会计的自我修正性质根源在于复式记账法,假使某种例外的会计方法在本期确认其它方法所不予确认的某些盈利,则其
7、账面价值将由此而增加相应地,在以后各期内,较高的权益资本账面价值导致所要求的正常盈利增加,从而未来的超常盈余相应降低,并与高估的账面价值正好抵消。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会计选择下的不同盈利数据对公司价值便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但是这并不表明会计准则就不重要。若能在好的会计系统下,不同会计选择的趋近过程将能在越短期间内发生。剩余收益模型利用应计会计的特性是附加价值的认列早先于现金流量,使得价值大部分可以在测期间内认列,较少的价值认列在继续存在价值中,降低因为继续存在价值占预测的比例高造成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这就要求会计准则能够尽量满足估值的要求。换句话说,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确认的质量越高,剩余
8、收益模型的准确性就越高。上面的分析表明,剩余收益模型是否适用需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会计准则的相关性如何;会计盈余报告是否符合清洁盈余关系。1 新会计准则相关性的影响会计确认的价值越多,其中包含的未来信息就越多,需要预测的未来剩余收益就越小,也就更有利于权益估价。原有会计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对资产(负债)的确认一直遵循防止多计资产、少计负债。这种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新会计准则对原基本原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的引入、无形资产开发
9、资本化等,改变了过去一直以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于剩余收益模型充分利用了会计上对资产、负债的确认,所以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评估过程,提高剩余收益模型评估的准确性。(1)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按照会计惯例,一般将企业的研发费用作为企业当期的经营费用列支在其开发期间,公认会计原则认为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是没有价值的,对于通常有较大数额的研发费用的高科技公司而言,等于把公司一笔最重要的资本一笔勾销了,减少了公司的资产帐面价值。而从价值的角度看,股东和管理者把研发费用看作是对未来产品和流程的投资,应当将其资本化,列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项资产,并在研发项目成功后的获利期间内分期摊销。
10、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将研究开发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允许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为无形资产。(2)公允价值计量引入按照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企业资产与负债均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面较大范围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这是新会计准则相关性的重要体现,有助于确认更多的企业价值。另外原准则不能满足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关于“金融负债(资产)按市价计价”的假设。但是,新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引入已经初步满足了该假设的要求,为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在我国具体估价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准则 基于 剩余 收益 模型 价值 评估 因素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