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_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_经济增长.pdf
《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_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_经济增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_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_经济增长.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 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资本流动新格局(即大量非FDI流入),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引起宏观不稳定的机制,以及通过对冲与资本管制方式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局限。论文的核心是引入经济扭曲概念,建立了带扭曲因素的资本流动与宏观稳定模型,强调扭曲的存在会使波动加剧。因此,为应对资本流动新格局,政策当局需要尽快完善非FDI监控体系、矫正各种经济扭曲,并促使宏观调控模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经济扭曲 宏观稳定3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资金资助,
2、课题负责人张平,本报告执笔人张晓晶。报告参与讨论的有刘树成、张平、刘霞辉、汪红驹、赵志君、杨春学、栾存存。特别感谢孙涛、叶辅靖、管涛在论文写作中提供的帮助。一、导 言2004年,中国经历了“有惊无险”的高增长。2004年经济增长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外汇储备新增了2000多亿美元,扣除贸易顺差仍高达1700亿,资本流入越来越强。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导致的直接宏观后果就是:(1)货币发行量不是依据国内经济情形供给,而是被外汇占款压迫性加快发行。(2)投资的快速增长并不仅仅依赖于贷款规模。2004年贷款额度只完成了计划的90%多,但前三季度投资增长分别高达43%、2816%与2717
3、%。投资高增长除了地方投资冲动外,外资是主要推动力之一: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41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长却达到5212%。(3)国际资本进入资产部门的也越来越多,中心区域的地产热背后就有大量国际资本的影子,外资对房地产价格的上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波动的放大效应显现。2005年,政府承诺汇率和资本流动管制的“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开放的步伐将继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宏观稳定的冲击成为当前非常紧迫的理论和政策命题。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冲击的文献剧增。这些文献主要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的角度探讨了资本流动加剧以后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G
4、 lick and Hutchison(1999)考察了一个包含90个国家、时间跨度为19751990年的大样本。他们的研究表明:新兴市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开放,加上自由化的金融结构,使得它们非常脆弱从而易于爆发双重危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同时出现)。Demirg?2Kunt and Detragiache(1998)考察了53个国家在19801995年的银行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经验关系。他们发现,如果存在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制度环境(如遵从法制、低水平腐败,以及合约执行良好等),那么金融自由化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就是微弱的。这些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应该审慎,特别是在那些制度发展比如法制、合约执行
5、、审慎的规制与监管都还未成熟的国家。Williamson and Mahar(1998)考察了34个国家在19731996年推进自由化的经验。他们认为,4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金融自由化有收益但也有导致危机的风险。金融自由化带来金融深化以及投资配置效率的提高,但它未能促进储蓄的提高。自由化的缺点是这一过程会导致出现危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资本账户自由化提高了这种可能性。因此,关键是如何设计一个自由化的方案以避免危机。Hellman,Murdock and Stiglitz(2000)建议,开始应该有一个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然后完善银行的监管,最后才是资本账户自由化
6、。这个结论与Edwards(2001)很接近。他认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包括总投资)以后,一个资本账户更为开放的国家,比那些资本流动限制的国家表现要好。并且,资本账户开放对增长有积极影响只是在一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之后才会出现。这也支持了资本账户自由化要有一个最优顺序的观点。Kaminsky与Schmukler(2002)指出,金融自由化会带来短痛,但长期来看是会带来收益。T ornell,Westermann,Martinez(2004)也指出,金融自由化会促进增长,但也会带来危机,即金融自由化与增长和危机都存在着正向关系。IMF组织的一项名为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的研究
7、表明,金融开放的好处并不确定(Prasad,Rogoff,Wei and K ose,2003)。Aghion等人的研究认为,在金融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金融开放,特别是大量组合证券投资的进入,会带来经济的不稳定(Aghion,Bacchetta and Banerjee,2004)。赵敏(2004)在分析大量资本流入问题时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应对大量资本流入的情况看,成功的经验很少,而教训却很多。其中一条是共通的,也是最重要的,即经济扭曲是引发资本大规模流入以及后来回流的根本原因。章奇等人(2003)也提到金融自由化与扭曲的关系。如果存在政府干预下的种种扭曲,那么金融自由化更易引
8、起脆弱性与危机。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4)的研究也指出,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政府可能还有余地和能力来“自觉主动”地逐步化解扭曲带来的风险,但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政府干预能力下降,国际投资者会通过广义的套利行为对扭曲结构进行“强行矫正”,这种强行矫正带来的后果就是脆弱性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不可避免。一方面,资本流入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入随着管制的放松,其流动性会越来越强,在有着较为严重经济扭曲的新兴市场国家,由于收益和风险都与政府有关,出现国家风险过大的评价后很容易出现“齐步走”(即大量流出),这将给一国带来严重冲击,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就是前车之鉴。因此,
9、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宏观稳定产生冲击的机制,以及考察经济扭曲如何放大这种冲击,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二、国际资本流动格局与非FDI11 引资格局:FDI与证券组合投资就引资战略而言,中国采取的是欢迎FDI而谨慎引进证券组合投资的政策。因此,对于FDI有种种优惠,而对证券组合投资的进入则设置了重重障碍。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FDI引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证券组合投资的引进却是相对微不足道的(见图1)。以证券组合投资引进较多的年份如1997、2000、2003与2004年来计,只有2004年超过100亿美元,其他年份均不到100亿美元;而近年来的FDI引进却多达500亿、600亿美元
10、。证券组合投资存量与FDI存量相比,也相去甚远。这里采用IMF关于中国证券组合投资存量的调查数据以及商务部关于中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测算,得到图2。根据IMF的统计,1997年,中国的证券组合投资存量为193124亿美元,2001年达到202186亿美元,2002年为202185亿美元。而商务部的数据则表明(按年折旧率10%计算),1997、2001与2002年,中国吸收FDI的存量分别为137117亿美元、1585105亿美元与1685133亿美元。这两组对比鲜明的数据,较好地刻划出中国欢迎FDI而相对排斥证券组合投资的引资偏好。仅就上述比较而言,证券组合投资似乎并不值得关注,这恐怕也是近些年来
11、关于外资的研究主52005年第4期图1FDI与证券组合投资流量比较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统计年鉴。要集中于FDI的重要原因。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是用证券组合投资而是从更为宽泛的非FDI指标来看,那么,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就远不只是盯着FDI那么简单了。21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非FDI资本流动所谓“非FDI资本”,是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变动额减去经常项目差额,再减去直接投资差额后的余额。该指标的最大特点是:(1)包括了上述的证券组合投资;(2)包括了误差与遗漏项,从而反映了官方控制之外的资本流动。通过非FDI,图2FDI与证券组合投资存量比较资料来源:IMF,G
12、 lobal Portfolio Investment Survey,2004;商务部。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出一国的资本流动(既有流入也有流出)。图3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着非FDI流出(也可以理解成资本外逃),而到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流出达到顶峰。1998年以后,非FDI流出逐步减少,到2003年发生逆转,是大量非FDI流入,这种非FDI流入的规模是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到2004年,非FDI流入额更是达到一个高峰。事实上,如果考虑到经常项目中也可能存在图3 非FDI资本流动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流入的渠道,我们还可以考虑用这样一个指标,即储备变动减
13、去贸易盈余、再减去FDI的余额。如果采用这种统计,2004年非FDI资金流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游资多达1000亿的原因。这个1000多亿,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本币利率相对较高的影响,企业结汇积极性提高,持汇和购汇意愿6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减弱,及时或者提前收汇甚至出口预收外汇并结汇,进口使用自有外汇或借用外汇对外支付,甚至延迟付汇,导致实际出口多结汇和少购汇合计约320亿美元。这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为扩大资本净流入约320亿美元。(2)境外借款和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
14、合计约470亿美元,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为扩大资本净流入约470亿美元。(3)个人向银行净卖出外汇约400亿美元,这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为扩大资本净流入约400亿美元。(4)外汇储备资产收益相应扩大了资本净流入的规模。假设储备投资的收益率为两个百分点,就有100亿美元的资本净流入。与FDI比较起来,非FDI资本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流动性”非常强。对投资者来讲,流动性强易于规避风险,但对于流入国来讲,受冲击的可能性增大。这就是为什么对待非FDI,当局需要更为谨慎的原因。31 未来资本流动格局中国关于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尽管一直没有时间表,但是,对资本流动渠道的逐步放宽却是有目共睹的(Pra
15、sad,Rumbough and Wang,2005)。2001年,中国放开了对为提前偿还本外币贷款、由外债转换的贷款和外债而购买外汇的限制。政府允许为在国外进行战略性项目投资而购买外汇。自费留学者(大学本科或以上)允许一次性购买相当于2万美元的外汇(以前的限制是2000美元),用以支付学费和学杂费(从2005年1月起,学费之外的学杂费限额将提高到2万美元)。2002年,中国开始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允许非居民在国内股票市场投资(A股),但须遵守某些限制规定。到目前为止,有26家QFII共获得361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2003年,对于从中国金融机构取得外汇贷款的居民,偿还本金
16、时不再要求向政府登记并获得政府核准。国内企业被允许在外汇账户中保留来自境外合同项目、境外货运和佣金、国际投标项目的外币收入。在某些省份和地区,对外投资的限额(美元等值)从100万美元增加到300万美元。居民不需要携带外币出境许可证(LCFCA)即可携带出境的外汇,最高限额(美元等值)从2000美元增加到5000美元,而需要经过外汇管理局核准的限额(美元等值)也从4000美元增加到1万美元。居民不用申报即可携带入境的外币最高限额(美元等值)从2000美元增加到5000美元。2004年,中国原则上批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资金大约为170亿美元)和国内保险公司将一小部分投资组合投资于境外。中国政
17、府允许国际金融机构为境外用途在中国国内筹集人民币资金。中国允许跨国公司在华机构将外汇资金汇集在一起,以信托贷款形式在国内重新分配,或者向境外关联机构提供贷款。目前还允许移民境外的中国公民和获得遗产的非居民转移个人资产。2005年,为切实满足企业用汇需求,降低企业结售汇成本,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1)将超限额结汇期限由现行的10个工作日延长至90日;(2)扩大按实际外汇收入100%核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的企业范围。以上表明,资本流动面临的(主要是针对非FDI的)障碍在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强调对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比如统一内外资所得税),使得FDI的种种优惠逐步
18、减少。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比对以前,外资将更倾向于采用非FDI形式而不是直接投资的形式来中国,从而,非FDI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大、流动性增强,将是中国未来需要应对的新的资本流动格局,也符合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三、资本流动冲击、政策反应与经济扭曲11 资本流动对宏观稳定的冲击大量资本流动必然对国内经济与金融体系产生冲击,从而给宏观政策与经济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图4刻划出资本流动对宏观稳定产生冲击的基本机制。72005年第4期(1)资本流入引起过热。大量资本流入,会引起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外汇占款增加,在没有采取相应的对冲措施或者对冲不充分的情况下,这种外汇占款的增加必然引起基础货币增加,从而M2增加
19、,国内需求增加,并最终引起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2)资本流入引起脆弱性上升。大量资本流入,其一,会引起信贷限制的缓解,很多企业藉着这个机会,大量借贷甚至是过度借贷,由此会产生信贷风险,即由过度借贷而造成的借款人违约风险上升。其二,由于大量资本流入会引起汇率升值,而汇率波动所引起的风险,就构成一种市场风险。其三,大量资本流入,容易产生流动性幻觉,导致银行进行短存长贷,从而引起期限不匹配。如果外资在特定冲击下流向发生逆转,就会导致流动性不足,产生流动性风险。上述由资本流入导致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上升,最终会导致脆弱性上升,从而对宏观稳定产生负面冲击。(3)随着经济过热以及脆弱性上升,
20、经济总体风险在不断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比如经常账户的急剧恶化导致出现国家对外支付能力不足情况下,外资会选择停止进入(sudden stops)甚至出逃,加上内资的外逃,形成大量资本流出,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平衡,从而产生危机。图4 资本流动与宏观稳定上述机制尽管是一种理论剖析,但其演绎的故事在亚洲危机国家以及拉美国家都曾经上演过。就中国而言,该机制也有助于分析资本流动冲击给我们带来的问题。首先,外资流入引进过热的问题。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这一轮过热犹在眼前。尽管很难说外资流入导致中国经济波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很显然,外资进入对经济过热的推波助澜是非常显著的。其次,资本流入对中国经济脆弱性的
21、影响。就图4中的信用风险、汇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而言,前两类风险要格外引起我们的重视(流动性风险因为缺乏相应的数据,还不能有一个准确的估计)。(1)信贷风险。2004年末中国外债余额2286亿美元,较2003年末增长350亿美元,增幅18%,为多年来所未见。其中,短期外债增长更快,2004年末占中国全部外债的比例已超过4516%,较2003年末提高518个百分点,高于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这恐怕已经构成某种程度上的“过度借贷”,需要密切关注。(2)汇率风险。中国现在实行的是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相当于对汇率风险进行了一种制度性担保。尽管银行也好,财政也好,以及私人投资者,看来可以因为这种制度性
22、担保而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但事实上,这种风险不过是转嫁到由国家来承担而已。比如,我们现在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如果人民币升值,以美元形式存在的国外资产就会贬值,这就是汇率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第三,经济总体风险上升情况下的资本大量流出更应该警惕。中国现有的资本流出方式中值得关注的主要是FDI投资收益汇出。图5显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每年可以汇出的FDI投资收益均超过100亿美元。目前官方还缺乏FDI收益实际汇出的完整数据,但一些调查表8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明,每年投资收益汇出并不是很大,保守估计,不会超过当年收益的10%。这一方面表明,当前的FDI投资收益
23、汇出问题还不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每年实际汇出的少,意味着实际留存可以汇出的FDI投资收益存量将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在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的情况下,FDI投资收益同时汇出,出现“齐步走”,将会对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很大的冲击。此外,考虑到资本流出渠道的放宽(如鼓励对外直接投资与QFII),加上资本管制体系又不完善,这都为资本流出提供了方便,从而也就增大了外资“齐步走”冲击宏观稳定的可能。图5 可汇出的FDI投资收益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1 政策反应及其局限面临资本流动对宏观稳定的不利冲击,政府往往要采取应对措施,通常是对冲和资本管制。(1)对冲及其可持续性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会导致外汇储备
24、上升,外汇占款下的人民币投放量被动增加,市场潜在通胀压力趋大,给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带来隐患。央行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采取对冲操作。这种对冲操作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限制再贴现与再贷款。就中国而言,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由于后两种方式目前的操作空间都不是很大,央行主要采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方式收缩商业银行过度流动性,缓解基础货币的过快增长。2004年央行共开展110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其中,通过回购(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1840亿;剩下4850亿的基础货币回笼主要是通过央行票据发行完成的。应该说,这种对冲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长期来看,主
25、要通过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的方式也有很多局限。首先,对冲是不完全的。图6显示,由外资流入、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并不能通过央行票据完全对冲。图6 大量资本流入情况下央行的部分对冲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92005年第4期2004年央行票据发行量为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当然还包括鼓励资本流出、放宽外汇流出渠道,缓解大量资本流入带来的压力,这里不作详细分析。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分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其利润留用总额远高于汇出总额。以2000年为例,外资利润存量为4514亿元,而当年汇出仅414亿元,不到10%。其次,这种对冲在短期内是奏效的,但长期来看会有问题:(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扭曲 宏观 稳定 当前 增长 态势 分析
限制150内